距離《星空》發售只剩不到半個月,作為天文愛好者和B社粉絲雙重身份,我對於這款遊戲早已翹首以盼多年,對它寄予了極高的期望。我也早早就購入豪華版,買了限定手柄和耳機,想用實際行動去支持它。
為什麼我如此期待這款遊戲?不光是因為我遊戲玩家的身份,其實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我對頭頂這片星空的熱愛。
不知從何時起,我們漸漸習慣了不再抬頭仰望。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光是抒發我對遊戲的期待,也是想將自己過往追星經歷分享出來,吸引更多人點燃對追尋星空的熱情。
01好奇與求知
最早接觸到天文是什麼契機?說實話記憶早已模糊,但我仍然可以記起幾個片段。
或許是通過小城家中的窗臺無意間抬頭看了眼星空,發覺無數閃爍著光芒的群星似乎正向我致意;或許是和爸爸媽媽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著月亮向父母提出了為什麼月亮在跟著我走的疑問;也可能是從爸爸的大屁股電腦上,無意間見到了幾張星系的絢爛圖片而瞬間被其捕獲了心靈……
但無論如何,心中那顆對於星空好奇的種子就此發芽。我學著通過一切手段去了解這深藏在地球大氣後的浩瀚宇宙。在家人都睡去後坐在陽臺的沙發上仰望星空,用不知道誰送的地攤貨雙筒望遠鏡去仰望那一顆顆未知的星辰,和無數同齡人一樣幻想成為宇航員遨遊星海。
我喜歡在電視上看火箭發射,隨著操作員的倒數心也一起提到了嗓子眼。直到航天器進入軌道,看著控制中心的科學家們慶祝歡呼,我的內心也心潮澎湃。每當有人問我幼小的我大學想考哪裡,我的回答不是清華北大,而是會自豪地說出南京大學,因為據我瞭解南大的天文系是國內最好的,而這就是小時候我的夢想。
2008年的那次覆蓋了全國大部分地方的日全食,時至今日我依然記憶猶新。當時還是小學生的我早早就得知這個消息便在樓頂等待,用爸爸教的方法,把之前醫院拍的片子剪下來放在眼前直視太陽,通過一盆水的反射降低太陽刺眼度觀察太陽。當太陽真的開始逐漸變黑,白天居然也出現了星辰!這樣奇妙的天文體驗讓我幼小的心靈再次受到衝擊。
這顆種子在這些養料的滋養下不斷生根發芽,而隨著進入人生中的新階段,我也開始了更深層的實踐探索。
02探索與實踐
進入初中後,我開始更多地接觸網絡,具備了一定的信息檢索能力,我對星空的探索才算真正打開了一扇窗子。
我渴望獲取更多的知識,喜歡在幾個網上談論天文的地方,例如牧夫、天之文、天文吧等翻閱每一篇帖子,我不斷汲取著大佬們的經驗,購買了第一本天文書籍《夜觀星空》(強烈建議初級天文愛好者從這本書入門星空觀測)。在14歲生日那年,軟磨硬泡讓媽媽給我買了第一架天文望遠鏡——星特朗80EQ。事到如今才發覺,在我當時經濟條件並不好的家庭,這一要求是多麼的任性。但也得益於此,我對於星空的觀察也正式進階。
老夥計 星特朗80eq
我仍然記得費盡心思地組裝好天文望遠鏡後,就迫不及待地把它搬上了樓頂,對準天上的璀璨星空,在疑惑為什麼模糊不清好一陣後才後知後覺發現沒調焦。轉動調焦滾輪,眼前的畫面逐漸清晰,星光由大團的模糊光圈開始變小變亮,直到定格。我高興得叫了起來,原來肉眼看見的璀璨星空,此刻在天文望遠鏡中依然是那麼耀眼奪目,但星星似乎有了更多的顏色。而即便是肉眼下黯淡無光的一片星域,在天文望遠鏡的視角下,也閃爍著眾多的群星。
對準月球,豐富的月面細節讓我為之驚歎。找尋行星,土星的光環,木星的四顆衛星都暴露在了我的眼前。書籍上描繪的文字和圖片,第一次在我肉眼觀察下被還原出來,顯得是那麼的真實。
對於當時懷揣對世界求知渴望的我來說,這是一次巨大的心靈衝擊。那種感覺時至今日回想起來仍然刻苦銘心。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幸福,是一種一窺到自然星空奧秘一角時的驚喜和驚訝,我第一次意識到了和頭頂的廣闊的宇宙相比,我是多麼地渺小。
之後的觀測更加頻繁和熟練,對照著紙製星圖去辨別天空中群星的名字,認識耀眼的夏季大三角和獵戶七星等各種知名和不知名的星辰。那時的幸福就是每日放學回家,吃一碗奶奶下的麵條,然後就急不可耐的把望遠鏡、書、星圖、手電筒都搬上樓頂,什麼也不想,就算只是看著滿天星辰就有一種極其快樂的滿足感。然後回家閱讀書籍,寫觀測筆記,那是初中生的我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感謝我的童年都是在小城度過,沒有那麼嚴重的光汙染,允許了我能有仰望星空,看看繁星的權利。
也是在初中,我接觸到了《上古卷軸5》《輻射3》等B社遊戲,《上古卷軸5》中也同樣有著璀璨的星空,但更重要的是,B社開放世界讓我彷彿想起了第一次觀察星空的感覺,原來遊戲可以這麼自由,可以這麼豐富。我又被B社的遊戲俘獲了。
可能是因為喜歡天文,想要探尋星空的未知。在初中第一次看了《三體》後驚為天人,被科幻豐富的想象力所折服,又再次栽入了科幻的“大坑”。就這樣,初中所形成的愛好對我影響至今。時至今日,遊戲、科幻、天文,依然是我最難以割捨的三大愛好。
03 重拾與拓展
因為學業的壓力,高中我逐漸放棄了費時費力的星空探索,天文望遠鏡也只能吃灰。但只要有機會,依然會看網絡上關於天文信息的資訊。在學校依靠科幻小說度日,回家則沉溺於電子遊戲,之前的小時候的宏偉目標逐漸被現實所消磨。
直到上了大學,有了更多時間和精力才開始重拾天文這個愛好。大學買了人生第一臺相機,因此能夠用更清楚的照片去記錄星海。接觸了星野攝影,上山下鄉拍攝星野照片,獲得了無與倫比的成就感。
關於星野攝影可以看看我之前寫的這篇文章: 星海之上,觸手可及:從星空中看虛擬遊戲與現實世界的邊界 | 機核 GCORES
同時也更喜歡玩遊戲,玩到了更多和探索宇宙相關的遊戲。《星際拓荒》《天外世界》《無人深空》《飛向月球》這些遊戲,讓我能夠遨遊星河,探索未知宇宙,彷彿我真的成為了一名開拓未知星空的傳奇宇航員。而這是單純的星空觀測或閱讀科幻書籍所無法帶來的沉浸視聽體驗。
也是在這期間,《上古卷軸6》沒等到,卻先得知了《星空》作為B社下一部作品發售的消息,於是滿懷期待,開啟了五年之久的等待。
04 等待與期盼
機緣巧合,大四在上海一家遊戲公司實習,畢業後也留在了這。上海的天空永遠那麼明亮,彷彿可以照亮所有的黑暗和陰影。在光汙染如此嚴重的這裡,即使在沒有月亮的夜晚也很難看到天空中的滿天繁星。在天氣好的日子,偶爾下班,一睹天空,能有幾顆亮點點綴在夜空就已經非常幸運。
嚴重的光汙染
人猿第一次抬頭看向宇宙的時候,人類文明的端倪就開始產生。而如今的人行色匆匆,很少有人抬頭關注星空。上半年看完了卡爾·薩根的《COSMOS(宇宙)》,又再次重燃了我對星空的熱愛。我的手機中現在仍有星圖和天文通,看到不認識的星星還會打開軟件辨認一下。但很久之前就想進行的星空旅行,因為種種原因卻遲遲無法實現。
在工作之餘,閒時我還會打開《Space Engine》,以光年為單位,在浩瀚宇宙中遨遊,觀察每一個恆星系的組成,降落在行星上看著其他星辰的升起落下。而我想在《星空》中得到的其實也就是這樣的體驗,能在數不清的星系中隨意穿梭,並體驗發生在太空中的故事。所以陶德說的1000顆星球並沒有讓我特別反感,只要核心故事體驗不差,1000顆星球能讓人前往探索降落,這是件多麼浪漫的事啊!
05 仰望
回到開頭的問題,為什麼我們期待《星空》,想要探索未知的宇宙?浩瀚宇宙,除了壯美遼闊之外,也給了生活在地上的人們一絲寄託和希望。我們渴望探索星空的奧秘,渴望科技爆炸,能夠將我們從苦悶的工作生活中短暫抽離出來。
真正科研性質的宇宙探索離我們普通人太遠,但至少只要我們想,在天氣適宜的夜晚,還有仰望天空縱觀繁星的權利,並盡情想象這浩瀚宇宙或許會存在些怎樣超出我們理解的未知事物。
借用卡爾·薩根《宇宙》中我很喜歡的一句話為本文結尾。
我們由星辰所鑄,如今眺望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