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西山居耗時十年打造的科幻機甲對戰遊戲,《解限機》在2025年2月開啟的“全球風暴”測試中引發了廣泛關注。遊戲憑藉創新的玩法、震撼的機甲設計以及技術突破,一度創下Steam在線峰值31.7萬人的記錄,但同時也因平衡性、服務器等問題飽受爭議。以下從核心玩法、機甲設計、技術表現及玩家反饋等方面展開測評。
---
#### **一、核心玩法:PVPVE融合與差異化模式**
1. **PVPVE模式“瑪什馬克”**
該模式結合了“搜打撤”玩法與撤離機制,玩家需在16平方千米的大型地圖中爭奪資源、對抗NPC勢力與其他玩家小隊,並通過火箭信標或撤離點保留戰利品。其特色在於無需戰前籌備、無限復活機制,以及巨型BOSS(如二足機兵“馬卡魯”)的加入,增強了戰鬥的史詩感。
**爭議點**:
- **數值綁定問題**:從該模式獲取的機甲組件可直接提升PVP模式(如6v6邊緣戰場)的機體性能,導致“肝度”影響競技公平性,引發玩家不滿。
- **玩法同質化**:部分玩家認為其核心機制類似《逃離塔科夫》,但缺乏深度創新。
2. **傳統PVP模式:6v6與3v3**
- **邊緣戰場(6v6)**:強調佔點與推車機制,要求團隊協作與戰術分配,機體鎖定規則強化了陣容策略性。
- **王牌序列(3v3)**:快節奏死亡競賽,適合偏好高強度對抗的玩家。
**亮點**:人均“超模”的機體設計(如近戰機“赤霄”與重裝“三角龍”),通過差異化技能組合提升操作上限,形成“技術壓制”而非單純數值碾壓的體驗。
---
#### **二、機甲設計與沉浸感**
1. **機體差異化與自定義**
遊戲提供攻擊、防禦、支援等五大類型機甲,每臺機體擁有獨特技能與戰術定位。例如:
- **矛隼**:輕型空戰機,憑藉變形滯空能力成為戰場偵察與騷擾的核心。
- **劍龍/三角龍**:重裝火力壓制型,適合陣地戰。
**自定義系統**:支持武器塗裝、部件改裝,玩家可打造個性化機甲,甚至復刻經典高達造型,被調侃為“賽博手辦櫃”。
2. **戰鬥體驗與操作深度**
- **長TTK(擊殺時間)**:延長戰鬥節奏,允許玩家施展盾反、空中機動等進階技巧,提升容錯率與操作上限。
- **立體化戰場**:機甲飛行、地形互動(如高樓攀爬、滑索轉移)增強了空間戰術維度,部分玩家稱讚其“巨物敘事”的臨場感。
---
#### **三、技術表現:視覺與優化的雙刃劍**
1. **畫面與特效**
- 支持DLSS 3與RTX技術,4K分辨率下光影細節與粒子特效表現驚豔,尤其是機甲技能釋放時的“大雷Q彈”特效廣受好評。
- 動態天氣、場景破壞等元素進一步強化沉浸感。
2. **優化與穩定性問題**
- **服務器壓力**:測試首日因炸服、延遲導致中文區差評暴增,後期通過修復逐步回升。
- **新手引導冗長**:強制性的長時間教程與無法跳過的匹配任務被詬病為“手遊式設計”。
---
#### **四、玩家評價與未來挑戰**
1. **口碑兩極分化**
- **海外讚譽**:外媒盛讚其“機甲自定義深度”與戰鬥爽感,認為有望推動機甲題材破圈。
- **國內爭議**:差評集中在瑪什馬克模式數值綁定、UI粗糙及服務器問題,但二創熱度(如抖音超5億播放)反映核心玩家群體的高黏性。
2. **長期運營關鍵**
- **平衡性調整**:需解決PVPVE與PVP模式的裝備關聯,避免“強制肝度”破壞競技公平。
- **內容更新**:玩家期待新地圖、機體與劇情拓展,以維持新鮮感。
- **小眾題材突圍**:如何平衡硬核機甲愛好者與大眾玩家需求,是西山居面臨的核心課題。
---
#### **總結:國產機甲遊戲的里程碑與試金石**
《解限機》以高完成度的機甲設計與融合玩法,填補了國內科幻機甲遊戲的空白,其技術表現與社區熱度已展現爆款潛力。然而,數值平衡、服務器穩定性及模式創新等問題仍需打磨。若能在後續更新中傾聽玩家反饋、優化核心體驗,這款“十年磨一劍”的作品或將成為國產機甲遊戲的新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