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流:169
今天測評的耳機,是QCY家的主動降噪半入耳式藍牙。
外包裝盒是一個十分小巧的紙盒,正面是耳機渲染圖,
外盒的配色從QCY家一貫的黃黑色換成了更為簡潔的黑白配色。
外包裝
抽開外封,呈放在正中的耳機充電艙比起上一代來說更加圓潤,
類似鵝卵石的外殼拋光處理也讓其外觀更有檔次。
內包裝
邊角柔滑,手感舒適,做工嚴絲合縫沒有明顯接縫水口,充電口和重置鍵在艙體正下方
充電倉
從一般的開蓋升級為了太空艙式的設計。
並且加上了上一代沒有的反磁,開蓋手感以及取出的方便程度都大大提升。
太空艙設計
經典的豌豆射手造型,
杆部觸控部分使用了全新的金屬亮面裝飾。
耳機本體
麥克風也從背面移至頂部,整體感更強。
合模線較為明顯,好在過度比較順滑、做工在這個價位來說很不錯了。
麥克風
———————————————————————————————————————
佩戴 I Wear:A-
佩戴
單耳重量:4.3g
單耳長度:3.35cm
腔體長度:1.92cm
腔體寬度:1.58cm
入耳部分較貼合,體積偏大,好處是被動降噪比一般半入耳耳機更為優秀;壞處是長時間佩戴的話會略微脹耳。杆部結構略長,不過睡覺側躺聽歌壓力也不是很大。
——————————————————————————————————————————————
延遲 I Delay:B-
延遲
測試設備:OPPO Find N2
音樂模式:273ms(AAC)
遊戲模式:162ms
測試設備:VIVO X100 Pro
音樂模式:307ms(AAC)
遊戲模式:195ms
開啟遊戲模式之後,延遲能夠達到150ms左右、對於玩一般的moba遊戲以及影音娛樂來說,沒什麼壓力、不會有明顯的延遲感。
——————————————————————————————————————————————
續航 I Endurance:B+
續航 | 音樂模式
續航 | 降噪模式
音樂模式,單耳續航5.5H,總續航30H
降噪模式,單耳續航4H,總續航23H
——————————————————————————————————————————————
降噪 I Noise reduction:B-
因測試環境和設備不同,與官方結果有出入為正常現象
最深降噪深度:-32db
低頻平均降噪:12db
中頻平均降噪:19db
高頻平均降噪:26db
降噪頻寬 :2500hz
AilyBuds Pro的主動降噪頻段主要在中頻部分、對於日常生活場景能夠提供有效的降噪效果。不過半入耳式由於結構的問題非常容易洩露低頻、測試是基於完美耦合的前提之下,實際的降噪體驗還是需要看不同同學對於這款的佩戴耦合程度。
——————————————————————————————————————————————
音質與體驗 I Sound quality and experience:A-
主觀聽感 | 耦合程度低
音頻解碼:AAC
EQ音效:默認音效
高頻綜合:★★★
高頻亮度明亮,解析一般,密度較差,延伸一般
中頻綜合:★★★☆
中頻距離較遠,解析一般,密度較好,齒音較多
低頻綜合:★★
低頻量感較少,密度較差,下潛沒有,氣氛一般
素質解析:★★☆
整體音色較冷,瞬態較好,動態差勁,解析較差
聲場定位:★★☆
橫向聲場較小,縱向聲場一般,空間定位感較差
雖然從頻響曲線來看在低頻部分有著比較誇張的增益,不過由於半入耳式結構導致的洩露,聽下來低頻量感並不算非常誇張。在淺插入耦合程度沒那麼高的前提下,三頻明顯偏中上盤、高頻明亮、人聲距離比較遠、低頻量感偏少,整體聽感發飄發薄。
主觀聽感 | 耦合程度高
音頻解碼:AAC
EQ音效:默認音效
高頻綜合:★★
高頻亮度較暗,解析較差,密度較差,延伸較差
中頻綜合:★★★★
中頻距離貼耳,解析較好,密度較好,齒音較少
低頻綜合:★★★☆
低頻量感較多,密度一般,下潛較差,氣氛較好
素質解析:★★★
整體音色較暖,瞬態較好,動態較差,解析較好
聲場定位:★★☆
橫向聲場較小,縱向聲場較小,空間定位感較差
在深插入緊密耦合佩戴的前提下,三頻稍偏中下盤,高頻較為暗淡,中頻人聲非常貼耳、略有壓迫感,人聲解析不錯能夠很清晰的表現,低頻量感較大、提供了非常優秀的氣氛感烘托,不過下潛不怎麼樣,總的來說,這款的聲音比較適合抒情向流行人聲樂的表現。
——————————————————————————————————————————————
總結 I summary
總的來說,QCY延續了自家主打低端性價比的優良路線,成功把帶有主動降噪功能的半入耳式耳機幹進了百元價位。雖然綜合性能同比入耳式談不上出色,不過現階段來說,在百元價位並沒有Ailypods pro的同類競品,以價格優勢擠進了一條全新的賽道一枝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