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諱莫如深,但是解讀:分享我關於《艾爾登法環》劇情的小發現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4-03 18:53:00 作者:土人T Language

文章包含劇透內容,請謹慎閱讀
年度遊戲預定(我說的)之作《艾爾登法環》在過去的一個月間慷慨地治癒了我等褪色者的許多痼疾,也帶來了足夠環學研習者們咀嚼並反芻一整年甚至更長的內容。
作為在交界地出生入死死死死死的一名阿褪,辛苦奮戰之餘的最大快樂便是小心翼翼地在“劇透”和“解惑”之間挑選各位大學者們產出的分析視頻。看得多了難免心癢,所以忝撰一文分享一下我的幾個小發現。

Cathedral of Manus Celes

我在初次進入《艾爾登法環》後,最先感到疑惑的一件事是戒指怎麼不見了?老玩家們肯定不會忘記,從《惡魔之魂》到《黑暗靈魂3》,只要是出自宮崎英高之手的中世紀黑暗奇幻冒險故事,都必定會包含“戒指”這類裝備(當然不包括《只狼》和《血源詛咒》)。可是同樣作為中世紀黑暗奇幻風格的“黑暗靈魂4”,卻把這些本該歸為“戒指”的飾品換個名字和造型,改成了“護符”呢?隨著遊玩的深入,我越發肯定,既然絕大多數護符的功能可以和前作一一對應,那麼說明這一改動和遊戲性的關係不大,必定是劇情和設定所導致的。
其實道理很簡單,那就是“指頭”不允許“戒指”存在。
身為褪色者,我們最初作為指頭大人的(表面)信眾,所能夠佩戴的也自然不包括“戒指”這種束縛指頭的飾物。而在遊戲中第一個佩戴戒指出現在我們眼前的人是誰呢?
來源:B站@ 摸魚木頭人
沒錯,她就是頭號殺指人、卡利亞末代公主、暗月女王、無上意志忤逆者、雪魔女菈妮。這一幕,想必菈妮的各位“伴侶”都再熟悉不過了。而實際上,在遊戲正式上線前發佈的故事預告片裡,文字過後出現的第一個畫面就是這個:
來源:B站@ IGN中國
其中含義的重要性今天看來不言而喻。
而在遊戲中期,我們其實還會碰到一個戴戒指的角色,而且戴了不止一個:
來源:B站@ 華夏的褪色者
拉卡德對黃金律法及其追隨者一直深惡痛絕,他對指頭的言語會抱有什麼態度,結合這番舉止便不言自明瞭。
此外,宮崎英高還玩了一個鏡頭把戲。實際上,遊戲最早戴著戒指出現在我們眼前的人正是梅琳娜。她在我們最初於漂流墓地醒來之前曾短暫地現身過,騎著後來贈予阿褪的託雷特:
但之後在城門前正式介紹自己時,這枚戒指神秘地消失了,之後也再沒有出現過:
以上截圖均來自:B站@ 隨義のfreely
這枚戒指去哪兒了呢?如果你對遊戲發售前公開的幾個視頻還有印象,那麼下面這個發售日期寫的還是“2022年1月21日”的預告,從第16秒開始的聲音和畫面,就能解答這個問題。
是的,不出意外的話,梅琳娜右手無名指上戴著的很有可能就是靈馬哨笛。
她在你人事不省的時候就摘了下來,之後才鄭重地託付給你。我就問問,誰才是對你(阿褪)最情深意長的人?
關於戒指的討論可以暫告一段落,我們還是回到菈妮這條線上來。
當我們從地底歷盡艱辛,乘坐升降機來到月光祭壇,超度了守門的輝石龍亞杜拉之後,就來到了菈妮支線的最終地點:瑪努斯·瑟利斯大教堂,也就是這一段的標題
這個教堂的名字在初見時就令我非常在意。因為在《艾爾登法環》中的教堂基本分為兩種,一是以人名命名的,例如瑪莉卡第一二三四五六七教堂;二是以功能或屬性命名的,例如結緣教堂(有多少阿褪在初次聽說有“結婚”戲碼的時候認為會是這裡?)、鎮靜教堂、巡禮教堂、彼魯姆教堂(看似是人名,實際是拉丁文“bellum”的音譯,意為“戰爭”)。
那麼,顯而易見地,瑪努斯·瑟利斯是誰?事實上直至通關,你也不會見到這麼一號人物。因為它就不是人名
很多魂系列的老玩家會一眼認出,瑪努斯這個名字顯然是致敬了《黑暗靈魂1》DLC裡的最終BOSS:
他的名字“Manus”在拉丁文中是“手”的意思,對應了他碩大的左手,以及玩家初次進入他的地盤時就是被這隻大手抓走的。
那麼“瑟利斯”又是什麼意思?英語好的同學應該會從“celes”聯想到一個單詞:“Celestial,天界、星空”。而我們在這個教堂裡也會看到滿地的星光碎片,因此可以把“瑪努斯·瑟利斯”理解為“星空之手”或者“掌中星空”。這與菈妮最後的群星結局是可以放在一起說得通的。
但是,如果我們繼續查詢,會發現如果把“Celes”與“Manus”一樣放進拉丁文裡,它是單詞“cēlō”的“第二人稱現在虛擬語氣”,表示“隱藏”。而“cēlō”的衍生詞在法語、西班牙語中都是“celar”,無一例外都是“掩蓋、隱藏”的動詞。
如此一來,“Manus Celes”就可以轉而解釋為“隱藏之手”,或者更明顯的“被隱藏的手”。考慮到“celar”在羅馬尼亞語中還用來表示“儲藏室”,我們可以大膽推斷英文中的“cellar”也與這個詞源存在親緣關係,最終將這個教堂的名字理解為“地下室的手”。說到這裡,我想大家已經反應過來了——瑪努斯·瑟利斯大教堂,其真正的含義是“手藏在地下”,也就是二指的真身所在的地方。
做完這番考據,我突然明白了為什麼卡利亞城寨裡那些大手子也戴著戒指(它們顯然屬於菈妮的勢力),並且喜歡藏在地下捏人了。並且我據此認為,最後為菈妮找回“暗月戒指”並親手為她戴上的行為不只是一個表面上的婚姻儀式,這枚戒指更是阿褪為了向菈妮證明自己立場所納的投名狀。

遠古時代的絕望事件

接下來,我將與大家分享另一個隱藏在名字裡的故事。
當我扛著獵犬長牙+5四處欺凌弱小時,不想竟遭遇了此番旅程中第二強勁的對手(第一是當之無愧的盧恩熊),熔爐騎士。我一方面非常痛恨那身韌性奇高的盔甲,另一方面也很好奇這種騎士到底是什麼來路,“熔爐”又是什麼。直到我得到了兩件裝備:
來源:B站《艾爾登法環》BWIKI
其中提到了兩位熔爐騎士首席的名字:奧陶琵斯(Odorvis)和志留亞(Siluria)。從中文來看,前者給人的感覺頗有古希臘神話的遺風,後者卻有一種日式人名的氣息。因此我做了一些簡單的查詢,發現宮崎英高其實是在用這個方式向我們提示了一段深藏於史前時代的故事。
“Odorvis”源自“Odorvices”,指的是古代凱爾特部落的奧陶維斯人,後來被地質學家用來作為地質年代的命名,“奧陶紀”。
“Siluria”則是另一個古代凱爾特部落的族群名字,也被地質學家用來當作地質年代的命名,其中文名源自舊時日本人使用日語漢字音讀的音,譯作“志留紀”。
這兩個年代正好是一前一後,分別始於4.85億年前、終於4.43億年前(奧陶紀)、始於4.44億年前~4.19億年前(志留紀),二者略有重疊。
(來源:維基百科)

(來源:維基百科)

眼尖的勾指已經發現了這張圖上的一個信息,“奧陶紀中期流星事件”。根據調查,這起事件發生在距今4.67億年左右,大量流星墜向地球。某些科學家推斷,這一時期頻繁發生的流星事件可能導致(雲層變厚、氣候變暖等原因)了後來的“奧陶紀大幅射”——這是主要發生在海洋系統中的生物大幅射現象,使得海洋生物在科和屬級的丰度達到了前一個世代寒武紀的3到4倍。
這段時期也是正筆石類的鼎盛年代。而這玩意的化石照片看著跟神殿石還隱隱有些相似:
然而好景不長,距今4.45億年前發生了這個時期的最後一件大事,“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也稱為“奧陶紀大滅絕”。在這段時期,大約有85%的物種遭到滅絕。據推測,當時可能有一顆直徑在10~12公里的隕石撞擊地球,導致地球進入了冰河期。而又據2005年的研究顯示,4.45億年前,一顆距離地球6000光年左右的極超新星放出的伽馬射線暴(僅持續了十秒左右)一瞬間摧毀了一半臭氧層,導致地面生物因過量的紫外線大量死亡,食物鏈遭到摧毀。
讀到這裡,我們基本上已經可以把地球古生代時期曾經發生的事情與《艾爾登法環》裡進行一一對應了。
  • “奧陶紀中期流星事件” —— “艾爾登流星”
  • “奧陶紀大幅射”——熔爐中百相興盛
  • “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熔爐分化衰退,只剩些許殘存,被人視作“玷汙與禁忌”
這三個階段,與交界地的命運息息相關,進而直接塑造了今時今日我們眼中的景象。然而騎士們不善言語,無法將上古年代曾經經歷的驚心動魄如數道來,只能留給來自濃霧彼端的褪色者自行揣摩了。
這一段考據於我而言,喚起了一種深深的渺小和無奈。無論是我們現實中的地球,還是這片殘破不堪的交界地,都只是充滿了茫茫宇宙中的幸與不幸交相作用下的隨機結果。無論是服從物理定律的伽馬射線還是所謂的外在神祇、無上意志,或多或少都代表的是宮崎英高的宇宙觀:人類苦苦為之痴纏的命運,只是混沌中偶然呈現的肌理,也是火焰升騰時莫名迸發的星彩。
衷心地感謝From Software,感謝宮崎英高,為這個世界帶來了如此深刻而又夢幻的體驗。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