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知名中式恐怖遊戲系列新作《紙嫁衣4:紅絲纏》正式上線Steam,而《紙嫁衣5:無間夢境》據悉也將在8月推出。從初代《紙嫁衣》至今,成都心動互娛(HeartBeat Plus)用5部“紙嫁衣”(含外傳《十三號病院》)打造了一個充滿中式民俗恐怖的“紙嫁衣宇宙”。
而這個系列的成功誕生,全繫於最初在2021年1月上線手遊平臺的《紙嫁衣》的成功奠基。正是初代從中式民俗元素、陰婚祭祀的主基調和輔以解謎推進劇情,讓後來的每一部“紙嫁衣”往往都能取得“叫好又叫座”的口碑。究竟初代“紙嫁衣”是如何讓該系列成為大眾心中“中式恐怖”的標杆遊戲IP?本文將以初代紙嫁衣(以下簡稱《紙嫁衣》)為由淺析中式恐怖遊戲的魅力。
1.主角凝視的失焦
2017年,受限於前作《生化危機6》的口碑,卡普空在該年大刀闊斧地推出了系列首款以第一人稱視角的正傳《生化危機7》。該作中,由於主角伊森·溫特斯更像普通人,這讓玩家操控的主角在和貝克一家的鬥智鬥勇中左逃右竄,可謂狼狽至極。
除了“弱雞”主角的設定,更令玩家印象深刻的或許是伊森從頭至尾都沒有露臉的設定。而這也同樣是《紙嫁衣》的遊戲設定,通過弱化主角寧子服的角色形象,讓玩家與角色視角發生了凝視的失焦,從而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恐怖體驗。
如同《生化危機7》對伊森的刻畫,通過第一人稱和角色形象失焦,從而讓玩家更加聚焦於屏幕視野內本身的可怖畫面。同樣,在《紙嫁衣》開頭中,玩家作為新郎哥本應處在大喜之日的喜堂上,不承想轉瞬便來到陰森弔詭的靈堂,還未等玩家反應過來“我”是誰,老婆聶莫琪便被一名白衣女子擄走。玩家作為寧子服,便開始了整部純愛之旅的找尋戲。
這也正是製作組HeartBeat Plus在營造本作恐怖氛圍的高明之處。由於寧子服並沒有專屬的立繪,且自始至終未出現露臉,即玩家始終要對留白的角色主體持疑懼,甚至產生不可名狀的恐慌感:“我”為什麼總會在斷片和回憶中循環?背後的真相是什麼?如何找尋最終的真相?
不僅僅是角色形象的模糊,製作組還讓整部遊戲始終處於一個在空間上“鏡片破碎”的失焦狀態,往往隨著玩家的探索,事情的本貌就愈發離奇和詭異。
例如主角歷盡千難萬險,完成在陰森黝黑的奘鈴村經歷一系列中式民俗,和空無一人的小區內“鬼打牆”等內容的解謎後,那在塵封二十多年後的秘密,漸漸浮現出水面下那令人驚恐的真相。
2.中式民俗的如影隨形
相比於美式恐怖的XR翻飛和日式恐怖的掉San美學,中式民俗恐怖往往以其“紙人+棺材+符咒”的傳統三要素,陰陽相生、五行相剋、易經八卦的文化符號,以及鄉村、大宅、墳墓的經典背景元素,這些更貼近國人生活的元素,加上直接架構在社會現實中的遊戲背景,在我國玩家身邊隨處可見或似曾相識的場景元素,往往更能觸動國人的神經。換言之,就是玩家所常說的中國人更懂嚇中國人。
同樣,在《紙嫁衣》中,遊戲本身的美術風格、配音、場景構建以及CG動畫中都充斥有豐富的中式元素,像是中式婚禮、花圈、紙人、對聯、八卦、字符等元素都是厚植於本土民間文化。毋庸諱言,這些元素即便是拋開20世紀的“old man”不談,而即便是“00後”都能夠讀懂。HeartBeat Plus用這些本土文化構建的中式恐怖,勾勒出了我國玩家特懂的恐怖心理。
遊戲中,玩家隨處可見邪性十足的紙人——它們往往顏色空洞、面容瘮人。實際上,“扎紙人”在我國古代一直是比較冷門的職業,相傳由他們做出來用以JS先人的紙人,可以HH以返回陽間,甚至達到以假亂真、恍若真人的效果。
另外在本作的遊玩中,玩家還會遇到一個小孩紙人在討要紅包的情節,顯然在此處,紙人索要的是玩家手裡的冥鈔。冥鈔是民間傳統拜祭神鬼或祖先時火化的祭祀品之一,意為供逝者在陰間使用的錢。如今在我國多地,依然有為先人燒紙的習俗。而在暗紅冷色調的襯托下,陰森恐怖的氛圍無疑讓玩家愈發的不舒服。
顯然,HeartBeat Plus深諳冷色調在《紙嫁衣》恐怖氛圍營造上的使用之道。因為冷色調在屏幕中的大面積陰暗場景使用會特別突兀、刺激和扎眼,對玩家造成的壓迫感也會愈發強烈,這也在相當程度上營造出一種逼仄、勸退和震懾的效果。
尤其是紅、白色調的廣泛使用,包括兩位紅、白新娘的二元對立,更是會讓玩家在遊玩時不自覺地聯想到X血和SW。遊戲中這種對紅白兩色層層遞進的使用,不僅烘托瞭解謎和敘述時緊張懸疑的氛圍,還營造出了恐怖驚悚的環境體驗。
這種對比營造的恐懼感不僅體現在色調使用上,還包括在場景的對立上。遊戲中,玩家既需要在夜晚獨闖荒蕪凋敝、墳場雜草叢生的奘鈴村,還需要在熟悉的現代化小區“午夜驚魂”。而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恐怖氛圍也正來自《紙嫁衣》中途在小區冒險的那一幕。
明明是日常熟悉的小區,卻有獨處樓下的靈堂、孤懸的幾盞紅燈透露的邪性燈光和望遠鏡內的jump scare。製作組巧妙地在玩家最熟悉的地方,營造出迥異於尋常的恐懼氛圍,讓玩家收穫到一場十分帶感且撲朔迷離的沉浸式體驗。
3.恐怖的不是鬼而是人心
這些年來,隨著某返、某還的成功,中式恐怖遊戲愈發霸佔玩家獨立遊戲的屏幕。其中的追隨者中,自然也不乏《煙火》《紙人》《港詭實錄》等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但更多的卻是一味跟風、粗製濫造的“殘次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後一些稍微能被玩家記得住名字的中式恐怖作品,更多也是全賴同行襯托的“成功”罷。
但《紙嫁衣》就不一樣,即便全程“裝神弄鬼”得嚇唬玩家,解謎“又長又臭”(全系最初登錄手遊平臺時為讓玩家看廣告跳關的產物)、劇情最後往往也是十分常規的HE,但人家最後就是毫不避諱地告訴玩家這些都是幻覺——哪怕這更多是出於過審的無奈。但為什麼《紙嫁衣》依然能在截至今日依然在Steam上取得91%的“特別好評”?筆者認為是本作做好了如下兩點。
走心為其一。縱覽那些成功的中式恐怖遊戲,其往往出彩在精於短而精故事的訴說上。這些故事的內核就在於人心,而對人心的描寫就離不開對眾多無力反抗命運的女性角色的深入刻畫。在中國社會,千年來的“男尊女卑”思想深植於人們腦海。而不公平就會有矛盾、有反抗,就這樣,一個個人倫悲劇、道德淪喪的故事就在神州大地上不斷髮生。
事實上,學業的繁重、工作的繁忙、家庭的繁瑣……這些早已讓大多數普通人壓抑得喘不過氣來。中式恐怖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努力剪斷家族、社會無端加諸頸上的枷鎖,奮力掙脫束縛人生的桎梏。然而,越是努力,換來的竟是致命的收縮,絕望得讓人無助,無助得讓人心碎。
縱觀市面上的中式恐怖遊戲佳作,它們的操作大多比較簡單,解謎也常常點到為止,僅起到為故事情節作鋪墊的作用。但更多的是,玩家們能從故事敘述中感受到製作人內裡那份深層的人文關懷。一個個真相背後,往往都有一個暖心、溫情的故事構成,正是這些彰顯人性之光的行為舉止,讓玩家感受到即便極端主義盛行一時,可在以成敗論英雄的這本王侯將相的史冊裡,平凡人物閃耀的人性之光千古不滅。
而在《紙嫁衣》的故事中,即便姐姐聶莫黎多般誘引,但寧子服依然堅守底線,最後突破千難萬險救出自己的媳婦。這般純愛,讓玩家從令人窒息的現實環境中抽脫出來,狠狠地從名為“壓迫”的枷鎖中撕裂出一道深刻的口子,得以感同身受地品味到重獲至寶的那種如釋重負。
人心為其二。人心是複雜、難辨的,所以人性善惡才會是一個亙古糾纏不休的話題。說白了,世間萬物,“人性”最為恐怖,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最驚悚的東西。而所有的中式恐怖遊戲,歸根到底是要通過魑魅魍魎的故事本身,讓玩家自行挖掘出恐怖背後“恐怖的不是鬼而是人心”的故事內核。
聶莫黎因為從小被親生父母拋棄,長大後通過拜師養母湯婆婆的師兄,從而習得害人法術,並希望謀害妹妹。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本應是受FJ壓迫所害而值得同情的“受害者”,竟然在一念湮滅之間化身醜惡的“加害者”。這種故事之外,同樣折射的現實黑暗,才是讓玩家玩完之後依舊回味無窮且細思極恐的本質所在。
4.結語
作為一款被日本主播高度評價為“高完成度的中國民俗驚悚純愛故事”,《紙嫁衣》披著恐怖外衣之下,卻是一個溫情脈脈的“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
或許,中式恐怖遊戲無形中也承載在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希冀和期盼,在一個個貼近生活的故事裡,撕開虛偽的面紗、敲碎偽善的藩籬、破除荒謬的桎梏,讓將來的某一天實現大同。在這一層隱喻和痴想背後,也許正是遊玩完這類遊戲所帶給玩家們的感動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