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芸紀
這幾天只要是有在玩或是關注Steam最新遊戲消息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三伏》的火熱,以及它自身帶有的流量話題造成了很多網友對遊戲作者本人的筆伐局面(似乎Steam的差評數量到現在為止還在上升中)。是有什麼原因造成了現在口碑兩極分化的地步?以及它究竟是不是一個值得去玩的遊戲?我想我僅憑我一人代表不了任何一方,我能做的就是用我樸實的話語來理清楚我對這個遊戲、作者和市場環境的一些小小看法,來儘可能為你提供一點有用,也可能是完全沒用的參考。
《三伏》的開場是從一個在城管面前招搖撞騙的道士為自己脫身講起,當然,我們從他的穿著打扮來看也能知道他絕不是一個完全無名的小角色,因為他下一秒就在同一個居民區,一個階梯距離的蒼蠅小館中,跟一個在局裡當二把手的人交談起來。兩人不像那些多年不見卻沒有斷掉聯繫的好友,也不像為了促成某件事情而選擇在這裡邊吃飯邊談,反而是在相互瞭解了一下彼此的近況後,開始研究起了一個碟片。
可別看這碟片可視部分是那種不可描述的內容,內容放出來可是正兒八經的三眼神童營養液廣告,只是廣告上的電話號碼和電視屏幕倒映著的三扇窗戶看起來有些說不上來的怪異。作為帶來這張碟片的主人沈言川,跟道士徐清源仔仔細細交代了這一次麻煩的事情,希望有假身份的徐清源可以查清楚是誰在三眼神童墜樓的兩年後還搞出這像是殺人預告般的壞事。徐清源應下,並從老沈口中得知自己還會有一個搭檔配合調查。
只是從這裡開始,徐清源有沒有再想起來桌子上那本兩年前有三眼神童隕落報道的雜誌,我們也無法猜測。但在進入幻境之後,《三伏》的故事就開始暴露出很多邏輯硬傷,僅僅靠幻境粉飾缺陷很難讓人信服。首先就是幻境能像重返案發現場一樣,讓徐清源和邱蕪看到跟三眼神童有關的人他們如何勾心鬥角,殺人不眨眼的幹掉對方。哪怕蟬花粉末能夠出現並覆蓋在他們經過的每一個調查場景,怎麼能夠確定蟬花粉末有那麼大的神通,能保證他們看到的就是真的事情的發展方向?兩人怎麼能夠通過幻境影響到現實?
其次,就是遊戲的站位到底是站在科學,還是站在科學無法解釋的角度去建設遊戲的深度,因為這樣刻意模糊界限後,深度的表達也會在玩家面前大打折扣。一方面幻境的確幫助了徐清源和邱蕪看到了三眼神童背後爾虞我詐的慘劇,但兩人從頭至尾沒有找到算是實質性的證據,全靠走到哪算哪,直到楊伯鴻自爆,再被沈言川一槍爆頭。沒有三眼神童的復仇,憑的就是一切靠緣分;更沒有邱蕪拯救徐清源,憑的就是死女主的必虐路徑。另一方面,自相矛盾卻沒有為幻境解釋明白的科學解釋設計,不要說是為了過審,也不要說真亦假假亦真,Steam平臺上只要不有違玩家和平臺利益的,誰管你去怎麼寫故事。
其他更多的我就不再一一說明,拿出這些內容來也是想說明——這個幻境的確是很好的懸疑氣氛擔當,可一旦想要表達的內容太多,劇情就會出現很多硬傷,你怎麼理都找不到一個準確的答案,一味的推給無法解釋的事情,只會激起閱讀故事的人反感。所以這也是《三伏》差評中反映的很多問題,作者想寫很多東西,但他的上限在那裡,他沒辦法做突破,只能說是抓住自己想要的那些特殊的畫面內容,反倒是我們玩家糾結他想要表達的東西只會讓自己更痛苦。
而且,《三伏》的故事也僅是限於一定程度(丟掉主角)的完美。三眼神童的身世很慘,是因為楊伯鴻的三人組對於名利的渴求,楊伯鴻是最痴迷的,所以每一個神童都是被推著走上不屬於自己的舞臺或是死亡的人生終點。唐雨慘,是因為人有學識,性格積極,但到處帶著哥哥哥打假只為有一天能揭穿神童騙局,為自己病死的母親報仇,卻被蘇秘書想要在王老闆手裡拿回父母的公司所欺騙,自己至今生死未卜。哪怕蘇秘書在之後迷途知返,用盡自己的方法卻還是沒找到最後一個神童。
而作為整個遊戲中最壞的楊伯鴻,他慘在自己也是被計算的一環,卻還是想著在教育上東山再起,目的都快撐不住所做的這些事情了。這些已經在局中的人就像荷花池下陳腐發臭的泥土,雖然能讓荷花開得明豔動人,但誰都不會乾淨,也不會讓誰可以從這地下爬出去看見太陽。所以三伏天很熱,卻感覺不到溫暖,因為這一切都是註定好了的。
但是邱蕪的慘,是因為她算是全局唯一一個完全不相關局外人,卻被人畫了一個假警察夢後,義無反顧的跟著徐清源一塊查案去了。而大家覺得她死得不值,可不僅僅是站在她被騙還一直保持善良勇敢的視角上,而是她本就是一個普通人卻要幹那麼危險的事情,最後還要為了悲劇昇華而死,純屬膈應人。至於男主,他的身份沒有什麼再攤開講講的必要,畢竟前兩章鋪墊很神秘的明鏡臺也就是普通事件,全局他也跟邱蕪一樣就做了調查,然後就是推動後續事件的紐帶。而他最後唯一能做的就是帶走小芸,因為這也是一種必然。
當然,如果你僅限於第一次玩這樣的遊戲,或者是隻要氣氛營造到位,CP也很好磕,你就能享受到《三伏》遊戲中除了劇本之外的畫面、鏡頭、音效等方面的中高水平設計。或者換句話來講,是一次比坐著什麼都不做的看電影有意思。而且本次遊戲的解謎部分基本上要動腦子的地方不多,它甚至還給了你盲摸的機會來完成互動再推劇情。但這個遊戲的本質,就是在通過一個可以深入人心的故事來讓玩家在遊戲中達到靈魂(情感)上的共鳴,而不是企圖通過講故事的技巧來給玩家看到點在崩盤的故事下更高級的思想。
而且現在的Steam平臺雖說是誰都可以上去耍耍的,但玩家不是,你能用一部作品換得玩家的信譽,也能用一部作品讓玩家記得你曾經讓他不值得的付出了一次。哪怕宣傳和自來水再多,他覺得不好玩就不會再繼續選擇。國產遊戲難,個人開發難,但說實在的,月光的處境要比很多開發者要好得多,光憑《煙火》就還能在《三伏》摔了一跤後繼續開發新的遊戲。可在《三伏》中暴露的問題已經很明顯看得出,一個人要是繼續單打獨鬥摸索下去還是會出現更多未知的問題。《三伏》可能會隨著時間慢慢沉寂下去,但是下一個作品就未知了。
總的來說,《三伏》這一次在懷著大家期待的目光而來,卻能在短短几日把自己的口碑直接來了個兩級反轉,有玩家的問題,也有遊戲自身的問題。玩家期待著能在《三伏》中感受到夏日不吹風扇和空調就能有的寒意,那是因為在PV和demo中找到了那種震撼感,以及《煙火》帶來的信任,信任這一次的故事即使沒法超過《煙火》,但至少也有好好講故事內容的態度在那裡擺著,才值得。而不是跟那些三流網文小說那樣邏輯硬傷太多,玩法也就限於沒有門檻的友好程度,成熟並且有豐富閱歷的遊戲玩家不會再降低自己的目光覺得它是一個神作。而月光自己的問題就交給他自己吧,不要再催促或者是做飯圈那樣的無腦包容,我們本就是因為遊戲才走到一起的,並非其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