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考據~“鹹魚弓”與中國非遺傳承不可不說的淵源! - 第1張](https://img2.tapimg.com/bbcode/images/38cb14f4c7d7df36e2e887a80c12462d.png)
![原神·考據~“鹹魚弓”與中國非遺傳承不可不說的淵源! - 第2張](https://img2.tapimg.com/bbcode/images/be2800544495f7c83e0aa9d0fa8b2d1b.jpg)
![原神·考據~“鹹魚弓”與中國非遺傳承不可不說的淵源! - 第3張](https://img2.tapimg.com/bbcode/images/01f05128d3e2bacb3f7860d1b40b79d4.png)
![原神·考據~“鹹魚弓”與中國非遺傳承不可不說的淵源! - 第4張](https://img2.tapimg.com/bbcode/images/7e8feeb76372cc579522a19ac10413f0.jpg)
但教令院外聘研究員減紫注意到,有一把武器在一眾森林主題的裝備中是如此顯眼,以至於任何旅行者都無法忽視它特有的鹹魚氣息——
四星武器「弓·竭澤」
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會將它和逐月節活動武器「銜珠海皇」聯繫到一起,畢竟一把是“鹹魚大劍”,另一把是“鹹魚弓”,這一看就是同一個系列的武器。
![原神·考據~“鹹魚弓”與中國非遺傳承不可不說的淵源! - 第5張](https://img2.tapimg.com/bbcode/images/1400ba1c52f4183d88d3f865c10733f6.png)
可是,須彌釣魚協會的兌換商品怎麼就和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扯上關係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減紫研究員的來稿吧~
《繩匠的藝束:弓魚》
“壞了,我成須彌人了。”
這是減紫同學看到這個海報的第一反應。
“這不就是弓魚嗎?”
弓魚,一種奇特的保鮮措施,一種福建省屬非物質文化遺產。
別誤會,福建高考不考這個手藝,但是要說了解程度,那我們比起其他地方的同學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那可能有人會很好奇,魚做錯了什麼,為什麼我們要拿出繩子,把一條無辜的魚五花大綁(劃掉)用頭尾相連呢?
![原神·考據~“鹹魚弓”與中國非遺傳承不可不說的淵源! - 第6張](https://img2.tapimg.com/bbcode/images/c2cfc07ae2706757c54287792c71cd90.png)
這個是因為繩匠[1]找不到聯繫對象(劃掉)拿不到《絕區零》的內測資格,所以就跑去對一條魚練習駟馬[2]了——你以為我會那麼說嗎?
這就是低估了我們勞動**的偉大智慧了。眾所周知,人被殺就會死;魚,離開水就不能活。鯉魚離開淡水能存活10~20分鐘,鯽魚能存活20~40分鐘。不出一兩個小時,這離開水的魚生命力就已經可以跟一條鹹魚沒啥區別了。
![原神·考據~“鹹魚弓”與中國非遺傳承不可不說的淵源! - 第7張](https://img2.tapimg.com/bbcode/images/52a006de1bd60727344cc633680b6c21.png)
(此時一隻澳大利亞肺魚[3]溜進了減紫同學的澳洲house表示這個北半球網友你的稿子有問題啊?誰說魚離開水不能活的……)(該魚已經被禮送出門)
那麼有沒有一種辦法給離開水的魚續命呢?
這就要請出福建省屬非物質文化遺產——弓魚技術了。
通過用繩子穿過魚的下頜打結,將繩子一段固定在魚頭,接著將魚翻個身,把魚壓成弧形,再將繩子的另一頭在魚尾巴打上一個死結,一條“弓魚”就完成了。說出來你不信,如此一番處理之後,離開水一小時變鹹魚的魚兒們能在離開水2~3天后依舊保持存活。
在閩北,為了避免漁網裡的魚因為擁擠而窒息,熟練的師傅弓魚速度快的出奇,一般能做到10秒一條,可以說是現實中的金牌繩匠了。當然旅行者們來到須彌,肯定要琢磨出弓魚背後的知識所在,那麼,弓魚為什麼能給魚續命呢?
建甌當地民俗研究會會長吳雪浩研究弓魚技藝多年,網上能查到他對此的評價:“魚在弓起來之後,是無法動彈、無法搖擺、無法掙扎的,整體的體能消耗也會降到最低。”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知識碎片,節能,是可以讓魚久活,但呼吸呢?沒錯,空氣的含氧量遠高於水體。
實際上普通魚類的鰓絲在離開水後最大的問題不是沒有氧氣,而是沒有水體浸潤的腮就像游泳完出頭發全貼在頭骨的人類一樣,全蓋在鰓弓上。這下子本來和空氣結束面積還算大的魚鰓愣是吃了二向箔打擊,跟外界接觸面積成一個平面,這魚就“I cannot breath”(我不能呼吸!)了。
![原神·考據~“鹹魚弓”與中國非遺傳承不可不說的淵源! - 第8張](https://img2.tapimg.com/bbcode/images/734117863df83e0fff39983619ee3bed.png)
怎麼樣,你學會了嗎?
編者注:
[1]繩匠,《絕區零》職業名,也是玩家扮演的主角所從事的職業。
[2]駟馬,繩縛藝術的一種全身束縛的方法,咳咳,不能多講。
[3]澳大利亞肺魚,是硬骨魚綱、肺魚亞綱的物種,可以用鰓和鰾(肺)同時進行呼吸,也可以單獨地使用肺或鰓呼吸。
![原神·考據~“鹹魚弓”與中國非遺傳承不可不說的淵源! - 第9張](https://img2.tapimg.com/bbcode/images/c0695c5124d2e762e9418fbe81012cc0.png)
![原神·考據~“鹹魚弓”與中國非遺傳承不可不說的淵源! - 第10張](https://img2.tapimg.com/bbcode/images/1c11439d1633d684b78e97022eb256d0.jpg)
本句重點內容:曾有流水流入黃沙中。
開篇就放出瞭如此重磅的內容——須彌的沙漠原本可能曾是綠洲,或許是“樹王”與“赤王”的鬥爭,也或許是地質變遷,流水已然乾涸,此地惟餘黃沙。當然,我們在後續的遊戲劇情中也會瞭解到這一部分內容,甚至有機會探尋當年“樹王”與“赤王”鬥爭的內幕,敬請期待哦。
後來偉大者循著地鳴與天命進入沙漠,最終生還者卻無幾。
本句重點內容:偉大者循地鳴進沙漠。
也就是說,在距今不知道多少年前,須彌曾發生過一次巨大的地震。偉大的人(是探險者?還是教令院的先知?)循著地震的源頭與天命的昭示(是天空島的指示?還是某任草神的指引?)進入了沙漠。這次探尋付出了很大的犧牲,生還者寥寥,給後來人留下了無數謎團。現在,這些謎團正等待旅行者的探尋。
原本在高原巨大的湖泊中如箭頭一般筆直射穿空間的魚,
本句重點內容:高原湖泊射穿空間魚。
高原湖泊……難道須彌還有這樣的地形?是龍脊雪山那樣的地區嗎?又或許因為魔神戰爭或者地質變遷而已然消失了?至於這條魚,或許真能“射穿空間”,擁有神奇的力量。也或許“射穿空間”只是一個形容它筆直的定語——不過它的結局大家也看到了,現在已經是條鹹魚了(劃掉)是一把彎月般的弓了。
它曾如長槍一般筆直,循著聖蹟沿洄,
本句重點內容:曾筆直循著聖蹟沿洄。
這條直男(劃掉)直魚曾沿著“聖蹟”進行“沿洄”。這句話又給我們帶來了兩個疑點:第一,“聖蹟”是什麼?是“赤王”或“樹王”留下的事物,還是說兩者在鬥爭中留下的遺蹟?第二,“沿洄”是順流而下還是逆流而上?也就是說——下文的溪流究竟是發源於沙漠,還是流經至沙漠?
溪流漸漸滲入沙中,湖澤退縮成水窪,
本句重點內容:溪流滲入沙中,湖澤退縮水窪。
這句話描述了須彌的地質和氣候變化,唯一的疑問是這裡的“湖澤”是指沙漠之前的綠洲,還是指上文提到過的“高山湖泊”?這樣模糊的描述需要旅行者們留一個心眼。
最終只得在水窪中蜷曲身體,結果成為了朝聖之人的獵獲。
本句重點內容:水窪蜷曲身體,朝聖之人獵獲。
這句話描述了直魚是如何變彎的(這個詞好像哪裡不對),也告訴我們它是如何流落到了人類的手中。值得注意的是“朝聖之人”,ta是“赤王”的信徒呢?還是“樹王”的追隨者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只要虔心向善,即使是在沙海中央也能得到魚。
本句重點內容:本句沒有重點內容。
文案在這裡和旅行者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但在筆者看來也沒有開玩笑——人的信念與虔心,有時真的能夠得到回應,甚至壯大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筆者不禁想到了稻妻民眾的“願力”,淵下宮阿祈巫女告訴我們的“人界力”,以及地脈中流淌的名為“思念”的力量。或許這其中就隱藏著原神希望表達的,有關人的思想與信念的哲學吧。
![原神·考據~“鹹魚弓”與中國非遺傳承不可不說的淵源! - 第11張](https://img2.tapimg.com/moment/etag/FqUhZ1_XwLsndNOCC21gVRtBgQvq.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