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賊獨立音樂週報·第一彈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8-22 10:37:44 作者:JOSEF Language

前言:為了迎接三代的發售,我決定寫一些文章來聊聊《Splatoon》世界裡的音樂潮流——除了兩代偶像之外,烏賊世界還有好幾支風格鮮明的海產樂隊,現在就來聊聊他們的故事、他們的作品以及對應的現實音樂風格吧!

Squid Squad

Squid Squad可以說是Inkopolis裡資歷最老的樂隊組合了,由主唱兼吉他手Ichiya、鍵盤手Namida、貝斯手Ikkan和鼓手Murasaki四位成員組成。在一代的Turf War中常常能聽到他們的聲音作為戰鬥的背景音樂。
儘管如此,大多數的年輕海產們卻很少有機會見到他們的真人活動——除了Squid Squad的演出在Inkopolis裡一票難求之外,瘋狂的粉絲也讓樂隊成員不得不考慮減少公開露面。
雖然樂隊一直在保持低調活動,但為了獲得他們的更多消息,我想辦法聯繫到了Squid Research Lab——畢竟沒有什麼Inkopolis裡的秘密能瞞得過他們,他們也熱情地向我分享了關於Squid Squad四位成員的獨家爆料,下面就來一起看吧。
1 / 4
Namida
Namida是樂隊裡唯一的女孩,她用鍵盤編織出的活潑旋律展示了她在深海魷魚放克(Deep-sea Squid Funk)上的造詣。與此同時,Namida還擅長將厚重飽滿的爵士樂元素融進亢進激昂的搖滾作品裡。
她的腦子裡充滿了被其他三位成員認為是瘋狂的創作想法,因此被大家取了很多綽號,包括“Mida-chan”、“大師Namida”、“Naminami”和“來自Namik星球的女孩”。
Ichiya
作為Squid Squad的主唱與吉他,Ichiya“令人震驚的”不懂樂理,甚至不會識譜。似乎是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與搖滾明星的氣質讓他依靠華麗的吉他riff與情緒化的演唱方式獲得了一批批年輕烏賊們的迷戀。雖然有時候會表現出一點點自私,但大多數時候Ichiya能扮演好“樂隊領導者”的角色,鼓勵著樂隊一起前進。
像其他搖滾明星一樣,Ichiya也有一個遠離大眾認識的愛好:散步。
Ikkan
看起來拘謹古板的貝斯手Ikkan,其實對音樂非常認真熱情。作為樂隊裡最年長的成員,Ikkan的演出與日常舉止常常給人留下“低調酷大叔”的印象。因為這樣的性格特質,Ikkan也不自覺地成為了Squid Squad的骨幹,演出試音他總是第一個到,安可謝幕他總是最後一個離開舞臺;演出時的他通常面無表情,也幾乎不做多餘的動作。與其他成員相對疏遠的他唯獨對Ichiya關照有加,希望能激發這位天才更多的音樂潛能。
Murasaki
看完樂隊的宣傳照就不難理解大家為什麼要叫Murasaki“野孩子”了,作為Squid Squad的鼓手,這位年輕人有著不可思議的節奏感。當演出進行到高潮部分時,他總是揮舞著鼓棒敲出最激烈與頑皮的節奏,像一輛高速行駛的列車裹挾著其他器樂一起奔向樂曲終點。但據說Murasaki很少在表演中炫技加花,只用小鼓就能完成多數時間的演出。
分享完四位成員的獨家爆料後,我們來看看樂隊具體的作品:Squid Squad的最新專輯《Fresh Kids》一共收錄了六首歌「Splattack!」「Ink or Sink」「Seaskape」「Kraken Up」「Metalopod」「Now or Never」,它們作為背景音樂出現在《Splatoon》一代的塗地和真格模式裡。
很難去精確定位《Fresh Kids》的音樂風格,因為六首歌都各自呈現了不同的風格傾向——像「Splattack!」是一首標準的獨立電子作品,整首歌最吸引人的部分就是副歌處反覆縈繞出現的合成器段落;而「Metalopod」裡標誌性的break-down與厚重riff讓人一聽就聯想到了hardcore音樂;「Seaskape」後半段的舞曲旋律讓這首歌有了New Rave的聽感......
一言以概之,Squid Squad的音樂風格以搖滾與早期朋克為根基,表現了年輕海產們的叛逆與活力,在此之上大量運用合成器來構造潮流至上的審美傾向,同時又加入了核類音樂、舞曲節奏以及傳統City Pop等點綴元素,最終呈現出現代、青春與流行的聲音聽感。
雖然Squid Squad在《Splatoon 2》裡解散了,不過別擔心,四位大明星是各自去追逐自己的音樂事業了。在二代中Ikkan與Warabi組成了雙人組Diss-Pair,而剩下的三位成員也找到了新的隊友,一起作為Front Roe將在三代中閃亮登場。
Front Roe的新成員會是哪種海產呢?

Front Roe的新成員會是哪種海產呢?

雖然我們對Front Roe的消息還所知甚少,但已經有Squid Squad的忠實粉絲在直面會採用的Front Roe作品裡聽出了Ikkan的聲音,這是否意味著Diss-Pair會與Front Roe有合作作品呢?各位章魚/烏賊可以在三代發售後去遊戲裡一探究竟,我們也會在得到確證消息後第一時間向大家分享,歡迎訂閱《烏賊獨立音樂週報》!

Diss-Pair(合食禁,Gasshokukin)

Ikkan在離開Squid Squad之後與DJ Warabi組成了Diss-Pair。正如樂隊的名字所體現的,Ikkan與Warabi,一位重型樂手一位DJ,在其他人眼裡本來應該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人,卻在一起玩起了音樂,也因此他們給自己取了“Diss-Pair”這樣一個戲謔的名字。
樂隊的日文名字“合食禁”(Gasshokukin),在中文裡對應的概念“食物相沖”,表達的也是“不合適在一起的兩個人”在一起的組合。
關於Ikkan的情報我們已經分享過了,現在向大家正式介紹Warabi,DJ drop the beeeeeat——
Ink Theory的合照(我們會在後續更新介紹她們),但是背景板是Diss-Pair

Ink Theory的合照(我們會在後續更新介紹她們),但是背景板是Diss-Pair

Warabi對旋律與節奏的把控常常讓club的其他DJ自愧不如。
出身在演員家庭的他很小的時候就有機會接觸到許多不同類型的音樂。優渥的家庭條件給了他古典音樂的教育背景,當Warabi成長為青少年時,他決定進入電子音樂領域,用自己處理的幾份流行藝術家的作品混音獲得了圈內的認可與歡迎。
Warabi常常在世界各地旅行,曾經一年之內走遍了20多個國家,而他與Ikkan的相遇也恰好發生在自己的一次海外巡演中。雖然在外人看來Warabi和Ikkan一直在吵架,但據Ikkan所說,雖然Warabi的性格看起來很挑剔與吹毛求疵,但他實際上非常聰明,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最後還有一件事,我想八卦的樂迷也都猜到了:Warabi與Marina是好朋友。
關於Diss-Pair的音樂作品,現在我們能聽到的有兩首,「Seasick」「Kinetosis」,它們被用作二代塗地/真格的戰鬥曲目。與Squid Squad相比,Diss-Pair這兩首歌的風格要清晰很多——也許是調和兩個人的創造力要比四個人容易得多?至少Ikkan可以在Diss-Pair裡更自由地釋放自己對核類音樂的審美傾向了,我們在「Ink or Sink」與「Metalopod」當中聽到Ikkan那低沉沙啞的核嗓在「Seasick」與「Kinetosis」裡獲得了更多的表現機會,再配合著Warabi那旋律性極強的EDM節奏,一重一輕相互補足,恰到好處地兼顧了大多數海產的音樂習慣與聽歌場景——畢竟誰都不喜歡在激烈的戰鬥中讓個性太過鮮明的音樂分了神吧。
最後總結:Diss-Pair的電子核(Electronicore)風格,對哺乳動物來說也許不夠硬核,但對海產來說剛剛好。

The Chirpy Chips(ABXY)

接下來要介紹的Chirpy Chips也是Inkopolis獨立音樂圈的“大前輩”了。作為Marie最喜歡的樂隊,Chirpy Chip由主唱/合成器Harmony、第二主唱/吉他Noji、貝斯Raian和鼓Shikaku四人組成,在Inkopolis初次亮相就收穫了無數粉絲,畢竟有哪個海產會拒絕可愛的海葵主唱和活潑跳躍的電子節拍呢?
相信大多數海產已經在三代的直面會上認識了Harmony,不過在大家親自去Hotlantis向她打招呼之前,我們還是有必要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Harmony與Chirpy Chip剩下的三位成員,here we go!
Harmony(Paruko)
除了擔任Chirpy Chips的主唱/合成器,Harmony還負責樂隊演出的視覺效果。畢竟對於任何一個有追求的電子樂隊來說,時髦與個性的演出視覺是必不可少的。她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追求輕鬆自在的生活,所以有時候做事會稍顯遲鈍或者悄悄偷懶——像是Chirpy Chips的四首作品裡她的聲音都經過auto-tune做了處理,因此在演出時Harmony會一邊放program,一邊對口型。而在演出間歇,Harmony也會用朋友間閒聊的方式“有一搭沒一搭地”與臺下互動,這一點讓她更受樂迷們追捧。
Harmony常常在樂隊排練時遲到,不過受她散漫自由的性格所困擾的可不止她的隊友們,還有Harmony頭髮上的小丑魚,因為疏於照顧已經奄奄一息了。據說Chirpy Chips的粉絲組織已經改名為“小丑魚保護協會”,我們在這裡也發出呼籲:關愛小丑魚,離你最近的人也是你最容易忽視的人。
Noji
作為樂隊的第二主唱/吉他,Noji桀驁的造型時常讓看到他的人感受到一股無法被控制的獨立氣場。但他的性格其實非常陽光,是樂隊裡的“能量源”。Noji曾經在一個叫BariBari的朋克樂隊裡擔任樂手,後來和Raian組成了Chirpy Chips樂隊。在一次樂隊採訪中根據他隊友的爆料,Noji喜歡的事物是大型自動售貨機,最喜歡的動作是奔跑——“Noji有一種不可抗拒的,想在他看到的任何坡路上奔跑的衝動。他最喜歡衝下山坡的感覺。”
Raian
Chirpy Chips的貝斯Raian是一隻靦腆的烙餅章魚(Opisthoteuthis californiana, 加利福尼亞面蛸),做事有自己的節奏。樂隊作品的大部分旋律都由Raian創作完成,雖然私底下也會寫一些自己的歌並在網上匿名發佈,但他的創作重心是為Chirpy Chips保持芯片音樂(Chiptune, 亦名“8-bit音樂”)的藝術風格。
比起在舞臺上面對大量觀眾表演,Raian更喜歡一個人待在studio搗鼓各種奇怪而過時的效果器,是樂隊裡的知識分子與音樂怪胎。Chirpy Chips的兩張專輯封面上,Raian所穿短袖的魷魚稜鏡印花,被同樣喜愛前衛搖滾的樂迷一眼認出是對Pink Floyd代表作《Dark Side of the Moon》的致敬,這也加深了大家對Raian “music geek”的印象。
Shikaku
樂隊的鼓手Shikaku,是一隻經常安靜地看著其他人的螃蟹。作為樂隊最年長的成員,Shikaku在很多知名樂隊留下過履歷,技術方面也得到業內很多樂手的稱讚。他不會在團隊中擔任領導者的角色,一直專注於支持其他成員。Shikaku的性格非常隨和,但眾所周知,隨和的性格更需要找好頻率、定期釋放。
下面讓我們來一起欣賞Chirpy Chips的經典作品。在《Splatoon》一代和二代,Chirpy Chips分別發佈了兩首單曲,其中「Shellfie」「Split & Splat」是一代的戰鬥曲,而「Blitz It!」「Wave Prism」是二代的戰鬥曲。要說它們屬於什麼風格,其實Chirpy Chips已經把自己所追求的音樂類型寫在了樂隊名裡和第二張專輯封面上了,我知道有些海產聽到我說的這番話還一頭霧水,不過沒關係,讓我一步步來為大家分析。
首先是樂隊名,除了“Chirpy Chips”這個名字,樂隊在日本地區有一個本地化的名字“ABXY”。這個名字我想大家一看就能反應過來是取自任天堂的手柄鍵位;但除了這一點“ABXY”還致敬了YMCK,一個真實存在的日本Chiptune樂隊。
接下來說說專輯封面,Chiptune音樂的特徵是使用老式電腦,遊戲主機以及街機等古早遊戲設備的聲音處理芯片直接合成數字音樂,或者用軟件模擬這些發聲芯片的音色合成數字音樂,最終的成品常常給人80年代電子遊戲背景音樂的聽感;說到這裡,我們再看看上面這張專輯封面,畫面裡Harmony的合成器連著眾多的任天堂遊戲機(紅白機、Game Boy、DS Lite...),除了埋藏彩蛋之外,也意味著Chirpy Chips創作的音樂是Chiptune風格的。
本期烏賊獨立音樂週報的有獎問答題:在遊戲裡有一把Chirpy Chips樂隊的聯名武器,有細心的章魚/烏賊知道是哪把武器嘛?歡迎留言告訴我們,答對問題的海產有機會獲得Chirpy Chips的簽名CD一張!

Ω-3

接下來是本期烏賊獨立音樂週報介紹的最後一個樂隊組合,也是本期的神秘嘉賓——Ω-3,我們相信任何一個喜歡打工的海產都不會對他們的旋律感到陌生,雖然如此,在他們令人緊張、暗藏危險的音樂作品之外,我們對Ω-3的瞭解依然非常匱乏。下面是盡力收集整理之後獲得的Ω-3的情報:
這是一個不尋常的大提琴、定音鼓與DJ的組合,擅長使用不規則的奇數節拍、令人不安的低沉絃樂以及不可預知的旋律進行,創作出激勵鮭魚進軍並警告年輕海產的氛圍音樂。
大提琴手是Ω-3的領隊與作曲,已經50多歲的他行事風格蠻橫固執,除了最激進的作品沒有其它事物能得到他的認可,但也會為音樂氛圍的微妙變化思慮再三;
定音鼓手是個銳意進取的青年,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進表演中——雖然他不善於考慮別人的感受,但他獨一無二的暴力節奏能讓所有鮭魚戰士歡呼雀躍,鼓舞著他們向前衝鋒;
DJ是三個成員中最年輕的,他的脾氣暴躁,從不把年長者的意見放在眼裡。但正是他魯莽的演奏風格為Ω-3的音樂帶來了不確定性,從而創造了不可預知的詭異旋律,這可以說是Ω-3音樂真正的美學價值。
1 / 3
好了,本期的烏賊獨立音樂週報就到這裡了,我是本期記者/編輯/後期 JOSEF,我們下期再見!記得給我們寫讀者來信哦,Booyah!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