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大数据行程卡”的下线,喜欢到处玩玩玩的朋友终于看到了曙光。本人从2020年初最后一篇游记发布之后,断更至今已接近3年,不过按目前的情况来看,春节长假还是有机会重启出境游。在这漫长的空档期,自觉拍摄手法有所生疏,找到公司资深摄影师请教到些许小妙招,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精神,先来分享本人觉得最惊艳的星轨拍摄技能。
【必要装备】
此前本人对拍星轨有个误解,认为只是单纯控制好感光度、光圈,进行长时间曝光即可。资深摄影师表示早先胶片时代确实如此,但进入到数码时代不太可行,长时间曝光会产生噪点,且有几率对CMOS造成永久性伤害。正确的做法是单次曝光不超过30s,连续间隔拍摄50张以上,利用后期软件堆栈合成。
拍星轨当然需要单反或者微单相机,具备间隔拍摄功能,搭配的镜头24-105mm F4足矣。本人发现在消费级相机中不少产品加入了机内堆叠功能,如奥林巴斯E-M10、索尼A6400,而专业级全画幅相机却几乎没有,估计是考虑到摄影师需要在PC软件上做深度调整,傻瓜化功能反倒鸡肋。
如果手头的老相机没有间隔拍摄功能,可以通过购买可编程的快门线实现。此外,稳固的拍摄机位也是保证数十上百张长曝光照片画面一致性的基础,所以三脚架必不可少。
【相机设定】
以本人手里的索尼A7m3为例,在设置菜单中开启“间隔拍摄功能”,“拍摄开始时间”指按下快门多少秒后开始拍摄,考虑到按快门的动作会对机身产生轻微震动,因此设置1秒;为了保护CMOS,避免长时间连续曝光,“拍摄间隔”3秒;“拍摄次数”自己算下要拍什么效果的星轨,理论上星星转30度角是2-3小时。
拍摄模式为M档手动曝光、ISO感光度调至最低、24-105mm最大光圈、手动白平衡,此时匹配的曝光时间是20秒。有种说法光圈越大越好,但本人觉得F2.0以上的光圈,单次曝光的时间会很短,星星不一定能拉出丝来,手头没那么好的镜头无法验证。
【拍摄实战】
拍摄星轨一般会选择在郊外远离光污染的地方,并且前景最好有个建筑来衬托。这日子晚上去郊外不太现实,先在院门口练练手。附近有路灯和店面着实避不开,只得使用长焦拉远。
焦点放在塔尖上,单拍一张效果还不错,明显看出拉丝的现象,而且用肉眼看不到的星星也隐约显露出来,那种感觉别提有多奇妙了。
这里再普及个知识点,北半球的星空大致都以北极星为中心旋转,拍摄时用Star Walk APP找到北极星,提前规划好星轨与近景之间的构图。以本人拍摄的白塔为例,最理想的是星星围着塔尖转,不过很遗憾找不到合适机位。
【软件后期】
用了半个小时拍了69张照片(PS:实在冻的不行了),导入发现照片颜色不统一,是因为忘记手动设置白平衡所致,对后期影响不大。
打开Photoshop,“文件”→“脚本”→“将文档载入到堆栈”,添加所拍摄的全部照片,别忘勾选“载入图层后创建智能对象”。
短暂等待后生成一个智能图层,“图层”→“智能对象”→“堆栈模式”→“最大值”,自动根据所有照片渲染出星星的痕迹。
按照个人喜好,调整色调、饱和度、白平衡等参数,凸显时光流逝的星轨照片出炉啦!
用同样的方法拍摄穿梭的车流,相比单张长曝光更加震撼!
【总结】
同样的相机和PhotoShop,在资深摄影师手中随随便便就能创作出大片的既视感,本人很是遗憾,没能早点学会用在此期的旅途当中。希望这次的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随着恶补的进行,还会有更多的教程分享,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