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沙風雲》海沙之下,現實逼我們做出選擇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3-29 23:03:46 作者:星遊鑑賞社 Language

本文作者 #星遊社# 茗零

友情提示,本文包含劇透

《海沙風雲》海沙之下,現實逼我們做出選擇-第0張


前言

很多文字遊戲歷來並不是憑藉精美的畫面,而是憑藉優秀的劇情和龐大的分支吸引玩家。

不過早期的一些遊戲,諸如《沙耶之歌》,只有寥寥幾個選項可供玩家選擇,整部遊戲就如同有著三個不同版本結局的恐怖小說,根本沒有給玩家多少選擇的餘地。但即便如此,它還是能憑藉其優秀的劇情深入人心。

《海沙風雲》海沙之下,現實逼我們做出選擇-第1張

不過今天要介紹的《海沙風雲(Far Away)》就不太一樣了。

遊戲剛一上線,就憑藉其巨大的文本量、全粵語的配音以及豐富的劇情分支吸引了很多玩家,許多人忍不住購買。但在通過一條線後,這些玩家往往會因為其龐大的文本而對二週目甚至多周目的推進感到有心無力。

所以,我要講一下這部《海沙風雲》到底說了一個什麼故事。

文字與想象的交織

1976年,美國程序員威廉·克羅塞根據自己豐富的洞穴探險經歷,創作了世界上第一部文字遊戲《巨洞冒險(Colossal Cave Adventure)》(又名Adventure),遊戲的靈感主要來源於肯塔基州的猛獁洞(Mammoth),因此其場景也和現實中的猛獁洞有著許多相似之處。

《海沙風雲》海沙之下,現實逼我們做出選擇-第2張

《巨洞冒險(Colossal Cave Adventure)》

這個遊戲沒有精美的圖像和音效,甚至連一個像樣的UI界面都不存在,整個畫面簡約的就像一串普通的代碼。

這也科技是受限於時代的結果。

除了世界上第一款文字遊戲的發明人,克羅塞還是早期互聯網的設計者之一。因此,《巨洞冒險》流傳到了全球校園甚至是國防部承包商的電腦裡,為後世的遊戲開發者帶去了深遠的影響......

由於那還是互聯網剛剛誕生的時代,1995年發佈的最終版本的《Adventure 2.5》一直都沒有可用於現代操作系統的安裝包,幾乎已經絕版。

萬幸的是,多年之後,身為開源運動提倡者的埃裡克·史蒂文·雷蒙德在得到了原作者們的同意後將這款經典遊戲移植到了現代操作系統上,把這款遊戲開源並將源代碼以 “open-adventure” 之名託管在了著名的GitLab上。

《海沙風雲》海沙之下,現實逼我們做出選擇-第3張

埃裡克·史蒂文·雷蒙德

1979年,也就是在《Adventure 2.5》出現之前,電子遊戲設計師Roberta Williams和她的丈夫Ken Williams在發現文字遊戲在市場上的稀缺後,便合作開發了第一部配有圖像的文字遊戲《迷之屋(Mystery House)》。

《海沙風雲》海沙之下,現實逼我們做出選擇-第4張

《迷之屋》

隨後,大量有配音和圖像的文字遊戲不斷出現,也逐漸產生了許多分支。

雖然幾乎只需要圖像和劇情的設計,讓文字遊戲成了製作方法最簡單的遊戲類型之一,但之後的遊戲製作人們並不滿足於此,他們在文字、圖像與配音的基礎上又加入了許多元素來豐富遊戲的內容。除了在文字遊戲的基礎上加入小遊戲以外,一些全程配音的遊戲也就此出現。

這其中,就有紅茶Games(現已更名為異美工作室)的首部作品《海沙風雲(Far Away)》。

和一般的《生命線》這類文字遊戲與大部分galgame不同的是,《海沙風雲》的很多選項都會如同蝴蝶效應一般,在遊戲前期就將玩家帶入截然不同的支線。

在這些支線裡,玩家可以成為一名偵探、當記者、做警察、入獄甚至加入黑幫,遊戲介紹中承諾的九條主線劇情也不是像《葬花》的支線那樣是主角圍繞不同角色的攻略展開,而是實打實地讓角色活躍在完全不同的時間線上。

而且通關一條線後,二週目在一些分支上也會解鎖新的選項,玩家再繼續下去會發現更多新的內容,可謂是十分良心。

蝴蝶效應

有關蝴蝶效應最著名的一種解釋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在紀錄片《與摩根·弗里曼一起穿越蟲洞》中,也提到了不同平行宇宙的同一個人,有可能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做著完全不同的事。

《海沙風雲》海沙之下,現實逼我們做出選擇-第5張

《與摩根·弗里曼一起穿越蟲洞》

《海沙風雲》的故事就是這樣,雖然有些選項會造成相同的結果,但大部分看似微小的選項卻會讓主角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比如,如果柯羅莎沒有從碼頭上辭職,而是繼續幹著搬運工的活,某天她自願留下來加班,會正好遇到在搶劫飯店老闆的黑幫。

《海沙風雲》海沙之下,現實逼我們做出選擇-第6張

如果她又恰好在此時選擇了見義勇為,一直替柯羅莎去世父親照顧她的布萊恩就會被打斷腿骨,不但需要鉅額醫藥費,就是治療好後也無法再從事體力工作,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海沙風雲》海沙之下,現實逼我們做出選擇-第7張

但是如果她在那天晚上就立即決定辭職,不但布萊恩不會受到傷害,她還會獲得在飯店的工作,從而接觸到更多的人,甚至可以和異國來的少女阿瓦組成商隊踏上新的旅途。

《海沙風雲》海沙之下,現實逼我們做出選擇-第8張

而以監獄為例,如果柯羅莎不願意幫助乞求分得一些石頭來完成監獄定額的女囚,後續她就會因為缺少線索而和崔希絲困在監獄裡,無處可逃。

《海沙風雲》海沙之下,現實逼我們做出選擇-第9張

這些“微小選擇”所造就出的遊戲“九條主線”的不同,就體現在了這裡。

《海沙風雲》海沙之下,現實逼我們做出選擇-第10張

不過,遊戲一開始,並不是以主角柯羅莎的視角進行的,而是一名隨著大部隊穿越沙漠,在鄰國苟活多年,最終被秘密警察逮捕的囚犯。

《海沙風雲》海沙之下,現實逼我們做出選擇-第11張

神秘的黑幫男子突然出現,殺死了所有的獄警,然而他們不是為了劫獄,而是有著其它不為人知的目的。

之後為了滅口,他們將其餘的囚犯也都殺死在了深坑裡。當“我”精疲力盡地逃到海邊時,海水將“我”淹沒,眼前也出現了一位少女的身影,遊戲這才正式開始了。

遊戲的九條主線分別對應碼頭工人、監獄、偵探、商人、恩佐(黑幫)、記者、警察、沃爾夫(黑幫)以及一條真結局“砂之女”線。

每條線都會讓柯羅莎接觸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件,最後像一張世界地圖一樣憑湊出發生在貝讓的故事的全貌。

《海沙風雲》海沙之下,現實逼我們做出選擇-第12張

優缺點並存的海沙風雲

不管是令人稱道的劇情、確實豐富的支線還是良心的全粵語配音(不但人物感情到位,而且就連所有的NPC甚至是柯羅莎的內心獨白都有配音),遊戲的優點十分明顯。

而且更棒的是,不同於《小白兔電商》的“B站鬼畜圈老梗”,《海沙風雲》裡內置了許多隻有“老二次元”才懂的梗。

不管是記者線驚現的COC跑團(克蘇魯跑團,如果有感興趣的筆者可以單出一期文章介紹)還是“昏睡紅茶”甚至是監獄線出現的“剩(聖)杯戰爭”與“逢魔時王”的梗,都能讓懂梗的玩家會心一笑。

《海沙風雲》海沙之下,現實逼我們做出選擇-第13張

就連遊戲的成就名稱,也充滿了濃濃的“梗”味。

《海沙風雲》海沙之下,現實逼我們做出選擇-第14張

十分明顯的《哈利·波特》梗

但有優點,自然也有缺點。

《海沙風雲》雖然有著可供玩家在遊戲內隨時查看的劇情樹,但它並沒有做到可以像《葬花》與《Mirror 2》那樣能夠通過劇情樹回溯。要想同時推進多條主線,只能夠通過反覆地手動存檔刪檔進行。

不過劇情樹中標記出關鍵劇情節點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點不足,可以提醒玩家在何處需要及時存檔。

不過另一方面,遊戲的一些內容透露出了一股省事的氣息。

《海沙風雲》海沙之下,現實逼我們做出選擇-第15張

很多NPC角色套用了同一張臉,只是換個髮型,加個鬍子甚至只需要換件衣服,就成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新角色。

將這些配角和其中唯一與主角有聯繫的角色布萊恩區分開來的,就只有一雙眼睛罷了。

可以看出,製作組在其他方面用心的時候,還會在對劇情毫無影響的地方偷點小懶。不過看在遊戲總體的質量上,這點問題也無傷大雅。

《海沙風雲》海沙之下,現實逼我們做出選擇-第16張

但明明是同一個角色,立繪中的套模船長和CG中的禿頭船長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造型,這多少有些偷工減料的意味。

後記

在遊戲的詞條解釋中,有這麼一段話。

《海沙風雲》海沙之下,現實逼我們做出選擇-第17張

“貝讓有三百萬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你的故事也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

誠然,柯羅莎的故事,也只不過是三百萬貝讓人的其中之一,但是一路走來,她收穫了友情,收穫了成長,還見證了貝讓的興衰鉅變。

有時,我們在掙扎,為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在掙扎,但那只不過是生活逼著我們做出選擇罷了。

《海沙風雲》海沙之下,現實逼我們做出選擇-第18張

星遊社粉絲回饋貼

星遊社5000粉大福利:ROLL外設三大件+27個遊戲key

作者上期文章:

《俠盜獵車手》回顧第一期:從2D時代開始的輝煌

星遊社是一個由眾多玩家組成,用愛發電的組織,初衷是玩家們聚集在一起玩玩遊戲,寫寫評測。如果你也熱愛遊戲,且對遊戲有自己的認識與見解,那麼歡迎你加入星遊社,這裡有最志同道合的夥伴,和最輕鬆的寫作氛圍,同時我們也會提供豐厚的稿費予以回報。金錢的目的不是腐蝕你,而是對你付出的肯定。如果你是遊戲開發者,我們可以負責遊戲的推廣,宣傳甚至發行工作,讓你能專心遊戲製作。當然,遊戲質量本身得過關,因為我們只做真實的評測!絕不!恰!爛!錢!對於那種粗製濫造的遊戲,我們會拒絕合作,給優秀遊戲維護好良好的發展空間。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公眾號星遊鑑賞社

《海沙風雲》海沙之下,現實逼我們做出選擇-第19張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