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枯萎的花不再生根發芽
而留下來的花卻有百般開法”
今天去電影院看了《抓娃娃》這部電影,原以為就是沈騰經典喜劇片,結果卻給了我驚喜。
電影進行了“中國式”創作,融入中國式家長,中國式教育等元素,最終誕生了中國式 “楚門的世界”。
“你認為是我們束縛住了你,但你同樣束縛住了我們。”
不同於楚門的世界是單向的封鎖,而抓娃娃是雙向的,父母投下了錢幣時間經歷等價值,渴望去獲得一個在娃娃機中被設定好的娃娃,這樣的行為能稱之為錯誤的嗎?還是說這種痛苦是不可避免的,雙向承受的,孩子們拼命想要逃離樊籠(精緻的話是“原生家庭”),然而籠子早在一開始就設定好了真正的邊界,這個邊界或者叫階級或者叫貧富差距,看似模糊,實則無情而又無義,它無處不在。
小說《浴缸生活》的年輕女主選擇拘泥於浴缸而活,直接選擇放棄邊界,而且縮小了範圍,封閉而保護的浴缸成了她唯一需要考慮的東西,扯蛋嗎,可笑嗎,現在奮鬥拼搏的年輕人好像只剩新聞不時出現的點點,“進廠”“外賣”“將就”在我的耳邊反而更多一些吧,丁真王源谷愛凌等時代先鋒挺膺擔當,吾輩只需要做好小鎮做題家就可以了。
圖來自b站BV1Kf421U7zC的手書封面
年輕人自己會有類似“浴缸”的底線邊界,這種年輕人守著最後的底線邊界的倔強更多會被看做“叛逆”。父母一邊渴望孩子過的好,又渴望著他們不要只守著底線去突破自己突破不了的籠子過的比自己更好,這種不斷試探的過程就是究極的痛苦,這樣的痛苦循環伴隨著中國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與家長流傳下去。
電影最後的生三胎真是昇華了。
“Good morning,小學的輔導班,Good afternoon短暫的休息 and Good night那寫了十幾年的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