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韓影,頻頻翻車。
且投資越大,陣容越強,翻車越狠。
《釜山行》導演延尚昊的科幻新片《貞伊》,網飛加持也不好使。
集合了韓影頂流黃政民+玄彬的《交涉人》,華麗投資王牌陣容,豆瓣一看5.9。
如今,「華麗翻車潮」終於達到了高潮。
全員演技派,薛景求、李荷妮、樸素丹、樸海秀、徐賢宇。
137億韓元的高額投資(約7200萬人民幣)。
真真大手筆。
改編原著,更是大名鼎鼎:麥家的《風聲》。授權費,直接刷新韓國電影紀錄。
根據這本書改編的國產諜戰片,集結了周迅、李冰冰、張涵予、蘇有朋、王志文、倪大紅、段奕宏、吳剛等大咖。
票房2億多,豆瓣8.4分。
因為影片太過成功,後來又推出了一部文詠珊、張志堅主演的劇版,同樣收穫了不俗反響。
當韓國電影人再次翻拍這個故事,故事發生地從汪偽政權的國民政府,搬到日據期間的朝鮮總督府,也就是如今的首爾,改名——
《幽靈》。
這不是十拿九穩?
萬萬沒想到,票房卻遭遇大翻車,觀影人次將將突破百萬,遠沒達到成本線。
口碑也一片群嘲,從國內版的8.4分跌到了4.8分,剛好掉了個個。
這麼好的一把牌,怎麼就撲了呢。難道真像韓國媒體總結的,韓國的抗日題材電影接連失利,原因只是“題材不再吃香”嗎?
一直以來,國內觀眾對韓國影視劇都有一種巨大的迷信,就連改編獲得巨大成功的《三體》,都有觀眾說,如果韓國改編,必然成為經典。
但如果把這部韓國諜戰神片《幽靈》和我們多年前的《風聲》放到一起看,卻只能得出一個最簡單的結論——
論拍諜戰片,韓國電影人連我們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01 諜戰神片
韓國電影改編國產片,一直敗多勝少。
《無間道》被翻拍為《新世界》,成為韓影經典。
《英雄本色》被翻拍成《無籍者》,劉德華、劉燁主演的《解救吾先生》被翻拍為《人質》,徹底撲街。
《跟蹤》《毒戰》等典型警匪片、法庭片《全民目擊》被翻拍,不過不失。
但翻拍陸續有來,孫紅雷一人就有兩部電影被韓影翻拍。就連周董的《不能說的秘密》也被翻拍為韓式小清新。
本片導演李海英正是憑藉翻拍杜琪峰導演、孫紅雷古天樂主演的作品《毒戰》一戰成名。
該片雖然套用了原版的框架和橋段,但堪稱做到了去其精華自創糟粕,整個電影的後半段簡直凌亂不堪,和杜導差的不止一星半點,但依然憑藉原版精妙橋段獲得本土市場青睞,《毒戰2》也在日程之上。
不過《幽靈》並非改編自原版影視作品,而是直接買下原著改編,可以說正是這一決定,提前埋下了影片慘敗的伏筆。
影片中,在1933年日據時期的朝鮮,朝鮮民間抗日組織成立了一個代號為“幽靈”的間諜組織,暗中潛伏在日本特務機關內,秘密傳遞情報並執行了一系列的暗殺任務。
電影開場,日本委派的新任朝鮮總督剛剛抵達官邸,就遭到了一名侍女的暗殺,可惜任務失敗,刺殺未遂的侍女被當場射殺。
新上任的警衛隊長高原海鬥(樸海秀 飾)為了阻止“幽靈”再次暗殺朝鮮總督,在總督府內設下引蛇出洞的圈套。
他故意發佈了一份虛假情報,由此鎖定“幽靈”就在總督府的情報科內,能夠接觸到這份情報的人,就是最有嫌疑的“幽靈”。
很快,5名可能是“幽靈”的人員被帶到懸崖邊與世隔絕的酒店內,他們是:
日本警察村山淳二(薛景求 飾),和高原非常不對付;通訊科紀錄專員樸次景(李荷妮 飾)、情報科秘書吉永百合子(樸素丹 飾),負責通信和密文解讀的千課長(徐賢宇 飾),以及通訊科的年輕職員李白虎(金東希 飾)。
從角色來看,兩位女角對應的是顧曉夢和李寧玉。李荷妮的角色又雜糅了一些吳志國的動作擔當職能。
樸海秀演的大佐接近黃曉明的角色。
薛景求的角色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吳志國,實際上另有乾坤。
故事裡,警衛隊長必須在一天的有限時間裡查明“幽靈”的真實身份。
只有供出誰是“幽靈”,其他人才能活著離開飯店。
樸次景的身份很快被曝光,對應白小年的年輕職員李白虎早就發現了她的身份,性格怯懦的他,在面對刑訊逼供時洩露了秘密。
但高原隊長不僅想借抓捕“幽靈”,更想趁機除掉自己的對手村山,而村山也明白對方的用意,為了洗清身上的嫌疑,村山開始以“幽靈”同志的身份接觸樸次景,藉此試探對方的態度。
關鍵時刻,隱藏最深的吉永百合子卻先挑唆千課長與村山發生**,又在關鍵時刻出手對付高原,救了樸次景一命。
可以說導演基本把影片切成了兩半,上半部懸疑片部分到此基本結束,接下來將近一個小時進入動作片環節。
先是兩位女主角在酒店內大殺四方,雙劍合璧對抗數十名日本憲兵,靠著一路開掛殺出重圍,雖然寡不敵眾,吉永百合子犧牲自己掩護樸次景逃走。
但樸次景很快王者歸來,引爆了附近的燃油庫製造混亂,趁機救走了受傷的吉永百合子,並挑起一直在爭奪地位的高原隊長和村山的**。
最終高原被村山反殺。
你以為這就完了?那你遠遠低估了導演在抗日神片上一路走到黑的決心——
死裡逃生的兩位女主沒有去通知同志們修改聯絡方式,而是直接重振旗鼓,聯手射殺了到處搜捕“幽靈”組織成員的村山。
殺到這裡還不算,接下來的情節就連國產抗日神劇都不敢這麼拍了,幾乎達到了印度神片的境界——
全面開掛、化身為朝鮮黑寡婦的兩人,最終行走在暗夜中,成功刺殺了朝鮮總督。
觀眾本來還在猜到底誰是顧曉夢誰是李寧玉,看到最後才發現,她倆都是也都不是,因為兩人真正的角色定位是神奇女俠雙人組。
而整部電影,就像一部諜戰片+抗日神劇+印度神片的大集合。
02 神奇女俠
不難看出,《幽靈》和《風聲》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類型影片。
雖然是改編自同一本小說,故事也都是圍繞抓間諜的主線衝突展開,但《風聲》是標準的密室推理風格,將特情、偵破等與小說的懸疑、人性發掘熔鑄一爐。
而韓版則對故事做了大刀闊斧的改編,角色之間的鬥智博弈被弱化,懸疑感與驚悚氛圍大大降低,反而添加了很多動作打鬥場面,兩位女主角逐漸化身超級英雄,上演了一出打鬼子一般的“諜戰神劇”。
從娛樂性上看,本片繼承了韓影一貫的優點。
製作精良,節奏穩健,動作連場。
導演自編自導,野心很大,《風聲》導演高群書+陳國富是拼了命給原著做減法,只截取了小說精華改編。
而韓版是玩命做加法:密室逼供+孤島突圍+雙女主復仇……
情節密度之大,拍成一季電視劇都不為過。
全片最優秀的是攝影美工,鏡頭完美營造出了孤島的幽閉感,諜戰片氛圍靠美術營造了出來。
擅長借鑑華語片的導演,也有不少偷師的痕跡。
有「借鑑」場景的。
比如《風聲》的經典畫面,推開窗外面便是無處可逃的大海。
也有學鏡頭的。
《風聲》的金生火,時刻表現出一副唯唯諾諾的模樣,最終卻拔槍直指對手,又開槍打穿了自己的腦袋。
本片徐賢宇飾演千課長也有類似的鏡頭。
影片氛圍也有樣學樣。
逼仄的景別,恰到好處的停頓,無論看多少次都會後脊發涼。
這種攝影方式,使得空氣彷彿都停滯了。
種種細節,都加劇了焦慮情緒和恐慌氛圍,讓畫面張力拉滿。
動作戲上也極富港產動作片特色。
肉搏, 爆炸, 追逐... 作為一部諜戰類影片, 韓影片完全摒棄“諜”, 用全力營造了一場足夠盛大的“戰”。
03 演技完敗
問題就在於,上述已經是它的全部優點。
《幽靈》的爽點、爆點、燃點,其實都是由動作部分撐起來的。
但這些稍顯精彩的部分,也只停留在奇觀化的展示。
《幽靈》的編劇和導演試圖將原著中的懸疑故事升級成一部間諜動作爽片,為此煞費苦心地在故事中增加了很多商業娛樂元素,但太多的動作戲顯得喧賓奪主,丟失了諜戰片本身的韻味。
暴風雪山莊成了一個引子,最大的懸疑點開頭就洩氣了,失去了《風聲》裡緊張壓抑的氣氛,女主個個黑寡婦附體,槍戰之前的文戲輕鬆得像是在玩劇本殺,開戰後又很快轉向“黑狐式”的“抗日神劇”。
相比《風聲》的剋制,影片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了,懸念、排查、逼問、逃跑、絕殺,想把動作、諜戰、愛國情懷融為一爐,結果卻眼高手低,情節既俗套,又潦草。
既然是爆米花大片,俗套也就算了。
最致命的,是情節上的不合理。
為什麼兩位女主能在防備森嚴的酒店裡玩起密室逃脫?女主一開始既然已經發現竊聽器,為什麼還要躲開竊聽,徒增加自己的嫌疑?
樸次景事先並不知道另一個幽靈的存在,村山詐女主,她不信,另一位女主說要幫她,她為什麼立刻信了?
《風聲》中所有人幾乎都被封閉在各自房間裡,傳遞消息要靠唱家鄉小曲,《幽靈》各個嫌疑人到處亂走,集中審查完全像度假,愛咋咋地,想上哪去哪,數十人的衛兵視若無睹。
兩位主要反派從頭到尾忙著內訌,最後自相殘殺把女主放跑了。
而兩位女主經歷槍林彈雨之後,還能一身華服容顏姣好地擺好造型消滅一切敵人。
《風聲》中,半步差池就可能滿盤皆輸。
“老鬼”無一例外是神經質,飽受失眠折磨。
即便如此謹慎,還是被找出破綻。
觀眾被置於巨大的危機感中,時刻牽掛著主角。
這場諜戰遊戲,輸了是會死人的。
反觀《幽靈》,兩女主從室內打到室外,從郊區打到城裡,從酒店打到會場,最後把敵手團滅。
像兩位女主這樣囂張的臥底,恐怕難出其右。
劇作上的偷懶,直接造成了緊張感的缺失。
以致於劇情後段,兩位女主豪宅突圍、夜色行刺,也不過是觀眾眼中大家拿槍互相掃來掃去的一出鬧劇。
如此一來,故事邏輯上變得不可推敲,電影質感和角色複雜度較原作都降級,角色根本立不住。
《風聲》中最出彩的是兩位女主角,機智堅韌的地下黨顧曉夢與冷靜優雅的李寧玉,而《幽靈》兩位女主前面咋咋呼呼,後面轉型打女。
相比之下,差距巨大。
周迅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微表情,都充滿韻味。
正是在她的演繹下,這個藏得最深的角色顯得更加生動立體,極富層次感。
不愧是「每個細胞都會演戲的女人」。
哪怕沒有一句臺詞,也能一瞬間讓人讀懂她的內心。《幽靈》兩位女主的演技和她相差過於遙遠,沒有可比性。
樸海秀的演繹已經算全片最佳,
但仍遠不及《風聲》的黃曉明。
黃曉明演的日本軍官武田,心狠手辣,又帶著守株待兔的自信和近乎瘋狂的快感,很驚豔。
更別說,那個打噴嚏的神來之筆。
演過《素媛》《不可饒恕》《那傢伙的聲音》《茲山魚譜》的韓國國民影帝薛景求,也被王志文的演技光彩完全蓋過。
相比薛景求的不過不失,王志文飾演的特務處處長王田香,見誰都是皮笑肉不笑+冷冰冰的敵視。
唯獨看見顧曉夢,那眼神裡的曖昧,觀眾都看得清楚。
最絕的是顧曉夢一心求死的時候,儘管黃曉明大叫“別開槍,別開槍”,王田香還是開槍打死了顧曉夢。
看似保護武田長,實則是成全女神的死志。
主角被吊打也就算了。
就連配角,《幽靈》也完全被《風聲》吊打。
隨便舉一個開場的小角色。
段奕宏演的漢奸,幾句臺詞就領盒飯。
但鏡頭突然對準他,正朝下打光,陰沉老臉如同鬼魅。一句皮笑肉不笑的恭維。
老實說,光這一場戲的演技,整部《幽靈》我都沒看到。
也可以說,一整部《幽靈》,這麼多韓國演技派,角色竟都沒有完整的成長弧光,演技竟然被《風聲》段奕宏一個出場不到三分鐘的跑龍套角色給秒殺了。
《風聲》雖然厲害,但韓影年度諜戰片何至於敗得這麼慘,答案只能是:劇本挖下的坑,是無法用演技來填平的。
04 韓影迷信
看到這裡,大家或許會疑惑:《幽靈》輸給《風聲》也正常,但為何差距這麼大?
就算一開始就把本片當女性動作片來看,也擋不住混亂的故事和剪輯,讓電影的緊張感和悲壯感消失殆盡。
導演的意圖是讓電影更偶像化、商業化、本土化,但是改編的確實太平了,失去了原著的懸疑感支撐,硬拍成《暗殺》式的純抗日動作爽片,失去了好故事這個核心支撐,整部電影也就難免讓人感到失望。
兩個小時下來,電影幾乎沒有任何情感推動力。
純粹是讓我們看了個熱鬧,重複的動作場面看多了就乏味了。
此外,電影還有些風格過於混搭的問題。
比如全片日韓文混雜的太厲害。讓人聽得混亂。
所有故事線,都有點淺嘗輒止,沒有挖掘出更為深刻的內容。
而《風聲》的懸疑感,在於將原著的精彩發揮到極致,一局狼人殺,五個人之中,要找出一個“鬼”。
觀眾很容易踏入電影的懸疑氛圍裡,對人物的呼吸命運,實現揪心般地同步。
更不用說,影片最後呈現的巨大悲壯感。
你永遠也無法想象,那個時代的革命者經歷了怎樣的痛苦,擁有著多大的勇氣。
正如陳國富所說:“所謂英雄情懷,如果不受些磨難是難以體現的。”
影片大結局的昇華,至今我只在《風箏》和《潛伏》等頂級諜戰劇中見到過。
而《風聲》具有的,正是《幽靈》缺失的。
回看這兩年來的韓國大片,翻車的不只有《幽靈》。
比如集合了孔劉和樸寶劍兩大頂流的科幻片《徐福》,票房口碑雙撲。
主演是故事則關於「永生人」這種深刻的話題。
但劇情最終卻走向了俗套,主題內核也空洞無力,只有一堆尷尬特效。
再比如《貞伊》,豆瓣5.2。單看題材,本有成為韓國新一屆科幻大片的潛力。
結果科幻淪為背景板,只是講述了一個無趣甚至有點狗血的平淡故事。
韓國影視作品的成功,有目共睹。
但,國內觀眾對於韓國影視劇印象,某種意義上來自於倖存者偏差,即我們往往只看到了它們的成功之作,但在成功的背後,多的是《幽靈》這種失敗之作。
在這些失敗之中,有我們也能汲取的經驗。
那就是它們空有野心和華麗陣容、資源,卻沒有打磨故事的耐心。
不用心,便撐不起這份野心。
最後回到我們自己的《風聲》,為什麼多年後依然是諜戰片的天花板?
因為所有人都投入到飽受折磨。
蘇有朋練了兩個月京戲,用了一個鏡頭。
張涵予:“身心經受了巨大折磨。”
李冰冰:“每次喊cut都要哭很久。”
周迅:“那段時間要吃安眠藥。”
不是痛苦就出好戲,但好電影、好表演一定來得不輕鬆。
《風聲》到底為何與眾不同?
陳國富有一句話我服:
“不管是華語電影或者是外國電影都不再創造神話,都覺得世界都已經這樣了,就不要再相信那些過於美好和過於有信念的東西,但是我覺得,電影應該要提供有理想有信念的東西。”
聽聽《風聲》中顧曉夢的獨白——
“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愛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我親愛的人,我對你們如此無情,
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
我的肉體即將隕滅,靈魂卻將與你們同在。敵人不會了解,老鬼、老槍不是個人,
而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
今天重讀,仍起雞皮疙瘩。
這是《風聲》傲視諜戰片群雄的原因,也是柳雲龍的諜戰劇至今無法被超越的原因。
但最讓Sir和影迷們扼腕嘆息的就是——
諜戰類型中,《風聲》固然在整個亞洲電影中都無人超越。類型片最強的韓國電影差得遠,其他國家更差得遠。
但我們中國電影自己呢,誰來超越《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