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看《宇宙探索编辑部》的时候,整个巨幕厅就三个人,其中一个大叔中途还走了。我想想该怎么用一句话先概括一下这部电影。应该是:这部影片如果放在好莱坞,妥妥的A24出品,被吹爆。《瞬息全宇宙》级别的作品。
我在之前评价A24的《晒后假日》《鲸》等影片中都说过,A24出品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电影切入的视角很独特,包装很猎奇。用新奇的概念吸引观众,让他们觉得这样的电影以前没怎看过。而我们的这部《宇宙探索编辑部》就是同样的套路。低成本高概念,切入点独特。让你在没有看到全片之前,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到底是一部讲什么的电影?电影里有外星人吗?见到外星人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伴随着这些问题,其实在不知不觉间,你的观影期待就已经被拉高了。
影片的整个故事一句话就能说清楚,《宇宙探索》杂志的主编唐志军痴迷于地外文明,召集了一杆同仁去我国西南村落 鸟烧村寻找外星人的一段旅程。而这段旅途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充满意象,充满隐喻的诗意化表达,是这部影片封神最重要的原因。这里插个题外话,我就说看的时候感觉男主很眼熟,后来一下想起来他之前演过《龙门镖局》啊。能文能武,真的是好演员。
下来我简单谈谈这部影片中我认为很重要的几个情节,但在这之前,我希望观众们不要有类似于“什么情节都需要有合理化解释“的想法,因为文艺作品从来都不是解答问题的,更不是求“真”的。好的文艺作品,它更多的是一种情绪、氛围和感受的传递,而不是向你讲明白一件事。如果你想弄清楚人生的意义,那你应该去读哲学书籍,以及各类学术性的论文。而不是看一部电影。
整部影片导演采取了一种先抑后扬的表达方式。在影片的前半段,唐志军被塑造成了一个有点神经质,偏执的,荒诞的傻缺形象。周围的人都像是看笑话一样看他,而他却紧紧抓住“外星人”这根救命稻草,来合理化他的行为。如果说影片至始至终都使用这种气质拍完,那么肯定达不到现在的高度。而从唐志军一行人入住鸟烧村之后,影片的气质发生了变化,很多人调侃它是《路边野餐》化的《流浪地球》。意向、隐喻和诗意化开始展现其艺术上的魅力,将整部影片拉高到了与众不同的档次,留下了十分广阔的想象和解读空间。
整个前半段的影片,更像是一出黑色幽默的喜剧。全方位的从工作、日常生活,家庭关系等方面将唐志军这个人物全盘托出,给观众展现了一个既可悲又可怜的偏执狂。导演在这方面花费了很多笔墨来进行人物刻画,让唐志军这个角色在观众的脑海中极为立体。这就为之后各种所谓的“超自然现象”来肯定唐志军的偏执,埋下了很好的伏笔。同时也让观众的情绪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反转,从嘲笑唐志军,变成对于唐开始有一些敬意。前半段除了主线剧情之外,联动《流浪地球》的彩蛋,我个人觉得也恰到好处。郭帆与龚格尔在楼下关于“剧组没钱了,只能将就”的对话,也让大家感到了中国科幻电影萌芽的不易。这个桥段很好的与《宇宙探索编辑部》嫁接在一起,显得不突兀,没有违和感。
来到影片的后半段,剧情我就不做流水账式的叙述了。这里重点说一下几次“超自然现象”对于这部影片起到的重要作用。第一次是麻雀落满石狮子,第二次是日食,第三次是下山路上的指示牌,第四次是村里丢失的毛驴,第五次是宇宙飞船仓,第六次是孙一通幻化消失。另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外星人大腿骨。这些所有的“超自然现象”,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有合理化的解释。前五次的现象可以看作 适当的时间,出现在适当地点的适当现象。而最后的孙一通消失以及外星人腿骨的现象,你可以看作是唐志军误食
是否真的有外星人,孙一通最后去了哪里等等这些问题,可能在唐志军的脑海里也都曾执着于此。但正如孙一通最后所说的,唐志军应该到这里就结束。最后的孙一通也可能是唐志军所幻想出的另一个自己,自己与自己对话,告诉和警醒自己。适可而止是一种东方式的大智慧,只有放下一切执念之后,方才能体会到轻松与喜悦。
最后说一个一般观众可能不太注意到的点,就是每当有“超自然现象”发生时,注意影片的配乐和音效,在瞬间调动观众情绪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这部影片令人印象如此深刻的原因之一。总之我认为《宇宙探索编辑部》是今年国产电影最大的一匹黑马,它所展现出的气质是如此与众不同,拍摄上的创新也是肉眼可见。值得所有喜欢科幻片的影迷去影院中好好欣赏一番。
#冷门佳作推荐#
#电影#
#宇宙探索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