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收藏者的煩心事
從2013年我開始收藏各種老遊戲機起,我就是嚴格拒絕改機和堅持原盤遊戲的,有一個原因是被各種漢化組、破解組的內鬥(我自然也是受害人之一),還有網上“作弊”的玩家搞的身心俱疲,其次大部分“破解”都要毀壞原機的基礎系統構造,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我是不折不扣的“純種原教主義正版俠”。
但是隨著收藏越來越多,我開始涉及到了日式電腦以及軟盤遊戲,也發現這種堅持逐漸被打破了,畢竟軟盤這種嬌貴玩意是越用越少,還是供起來較好,為此我還寫了第八篇專門介紹了模擬軟驅,可見這東西有多麻煩了。
而後來我發現,“前數字版時代”(指官方未發售數字下載版遊戲的時代)的光盤遊戲機也面臨著類似的問題:大量遊戲機的激光頭開始老化出現問題,像PS1甚至還會出現光頭下沉的問題,而且我收藏的部分遊戲居然還是沒拆封的,看著幾十年沒拆的封皮實在是捨不得拆開把玩。
全新的遊戲真捨不得拆
而最讓人厭惡的,自然是從PS1時代開始,臭名昭著的“遊戲機軟鎖區”時代的來臨:大量遊戲僅發售一個區域的版本,尤其是部分歐美專屬的PS2、XBOX遊戲,一般不會發行對應日版NTSC-J的遊戲,或者僅在歐美遊戲較為流行的港臺和韓國發行NTSC-J版本,不能跨區運行意味著收藏的話只能去尋找極其稀少的“亞洲版”,要不就只能找跨區的辦法了。
活活把我氣死的《寂靜嶺 起源》PS2版,這遊戲沒有日版,卻有韓版(日版機可以玩)
於是我把自己研究仿真軟驅的思路伸向了這些遊戲機——不過,我優先尋求的自然是無損方案:也就是儘可能不去改造硬件,或對主機系統有不可逆的修改,如PS2就是幾乎可以無損免盤。而像是PS1這樣需要焊接或者拔掉光驅的改造方法,或者Wii這樣需要“刷機”的辦法,一般我會專門收一臺“改造用機”用來玩遊戲,反正記憶卡都是可以拔插的,也沒有帳號綁定的限制,更不會像後代高度互聯網化的主機因為互聯網問題“ban機”。也就無所謂了。
Playstation和Sega Saturn的無損跨區方案:金手指卡“飛盤”和Unicom8固件
首先先不說免盤,先說單純的對光盤跨區,因為PS1和土星時代的CD光驅是業界剛剛才加入反盜版措施,因此對數據的比對和讀取還是比較初級的,大多數都是通過給CD光盤附加一圈單獨的加密軌道對光盤進行反盜版和鎖區加密,這個軌道只要機器能通過檢測的話就不會對CD的剩餘內容進行過多的干涉,因此只要能過了這關就萬事大吉。
SS的驗證軌道位於光盤最外圈
所以除了動主板焊接跨區/跳過檢測的芯片之後,最早的“跨區”乃至“運行刻盤”的思路其實都是“偷樑換柱”,也就是俗稱“飛盤”:在主機讀完了正版CD的檢測軌道之後,在特定時間點把光盤換成別的盤,這樣就能讀取非授權或者鎖區的內容了,反正早期的遊戲機都是開放式的“大掀背”光驅,這種替換光盤的手腳還是容易做的。
但是實際上廠商也為了防止玩家篡改光盤,也設了不少門檻:在讀取驗證軌道後就會立刻開始旋轉光盤讀取遊戲本體數據,再加上大部分光驅都有一個物理開關,在盤倉打開的瞬間就會讓讀取行為完全停止,再次蓋上蓋子又是從驗證這一步開始重新讀盤,因此讓玩家無從換盤,“飛盤”的可操作窗口極其小,但是這難不倒第三方廠商,因此一開始那些非授權的“金手指”就瞄準瞭如何“偷樑換柱”的辦法。
- Action Replay及其山寨貨
從PS1和SS誕生伊始,歐美那邊就開始流行了一類叫做“Action Replay”的金手指卡。這是一個商業化很高的金手指廠商,除了PS1和SS之外,後來還涉及到PS2,NGC等機器,也發行了各種載體的金手指設備:有數據接口的主機發行外掛式的金手指,沒有數據接口的主機則發行需要配合改機的金手指光盤。
PS1的“Action Replay”金手指卡
不過,雖然這是金手指卡,主要功能是修改遊戲,但其實還有一個附加的功能,那就是“飛盤”跨區或運行刻錄盤,因為在卡帶啟動金手指菜單後,會利用I/O接口發送一個停止信號,因此在內部的正版光盤讀完正版驗證信息後就會停止轉動,正好此時就可以想辦法換掉光盤。
由於PS1只有900X型和PSone薄機沒有I/O接口,此方案還是比較簡單實用的,不過還是比較麻煩的一點是“飛盤”還是必須要對付一下盤倉的開關,否則開倉換盤的時候光驅會停止運轉,一切前功盡棄,因此大部分金手指卡里都會自帶一根彈簧,用於把盤倉開關頂住,這樣在打開盤倉的時候,就不會讓系統識別出盤倉開啟了。
不過,Action Replay雖然是一個“品牌”金手指,但是它主要服務於歐美玩家而且價格也不算太便宜,且固件僅支持西文,於是也有一大批其他廠商的金手指卡出現,比如Gameshark,xplorer等。
後來,在1998年由一名日本匿名程序員開發了一個免費的金手指固件 Caetla ,幾乎完美複製了同期Action Replay 2的功能,且支持日文菜單(有日文漢字字庫),因此被大量生產。
Caetla固件金手指,與真正的Action Replay並無二致
但是,初始的Caetla固件並無法支持光盤自動停轉,不過此固件的代碼較為簡單,因此出現了大量hack的改版固件,不少支持修改的遊戲還變多了,而且還能自動停轉光盤,因此在日本Caetla逐漸霸佔了真正的Action Replay的市場。
寫的是Action Replay,其實是Caetla
而後,當時大量山寨貨橫行的中文市場也開始逐漸引進了Caetla,再加上由於固件支持日文漢字,可以很好地把菜單改成漢字菜單,所以基於Caetla的“中文金手指”越來越多,至於後來亞洲地區的所謂“Action Replay”其實基本都是Caetla的換皮,現在在某寶某魚也是一搜一大把,100元左右就能買到。
改出了“中文界面”的Caetla
而SS那邊就簡單多了,因為世嘉沒有對SS的CD光驅做過多的限制,所以它繞過鎖區的辦法甚至都不需要飛盤,不管是山寨還是不山寨的Action Replay卡,插在SS的存儲卡插槽上就能完美跨區,而且SS的Action Replay還能兼顧存檔卡、SS內存加速卡的功能,可謂是一卡多用。
SS版Action Replay金手指卡
- Unirom8固件:歐美版PS1的終極跨區選擇
官方Github:https://github.com/JonathanDotCel/unirom8_bootdisc_and_firmware_for_ps1
由於Action Replay還得靠“飛盤”才能跨區運行遊戲,因此這麼多年不斷有程序員尋找可以“免飛盤解鎖”的功能,隨著光驅解鎖漏洞發現,PS1終於發展出了“免飛盤”功能,當然首先Action Replay和一些其山寨版的後期版本開始支持瞭解鎖,不過這些版本比較稀少且價格不菲,而在多年之後,則有一名稱為JonathanDotCel的程序員自己編寫了一個基於BASIC的“第三方的第三方固件”Unirom8,徹底把這套固件開源化了。
Unirom8綜合了CD引導、光盤文件瀏覽,十六進制內存編輯等功能,當然它最大的缺點是沒Action Replay那樣一鍵傻瓜式的金手指功能,比起Action Replay是拿來商業化修改,Unirom8更偏向於調試程序,不過由於Unirom8支持稱為“ NOCASH unlock”的解鎖漏洞,所以它可以徹底的“免飛盤”跨區運行遊戲。
內存修改器
而且,Unirom8提供的CD鏡像本身還帶有安裝程序,可以把固件安裝在各種常見的金手指卡中。而如果是Caetla的卡且內部ROM空間大於256K的話,還可以做成Unirom8和Caetla雙啟動,而且CD鏡像內還帶有一些各種各樣官方和改版的金手指卡ROM,可以很方便的把軟件刷回金手指卡的固件,當然,畢竟這CD本身也是一張刻錄盤,如果要運行Unirom8的CD,還是必須要用飛盤或帶有芯片的主機才可以運行這張CD。
另外Unirom8還可以安裝至空白的PS1的記憶卡中,做成記憶卡引導模式,這樣就可以免去使用金手指卡了,因此甚至可以使用於沒有I/O接口的900X型和PSone機型。
900X型沒有I/O接口
不過,雖然“ NOCASH unlock”可以達到免飛盤解鎖光驅,用來跨區和運行刻錄盤,但是這個漏洞僅針對美版(末尾為1)和歐版(末尾為2)的機型,而亞洲玩家常用的亞洲/日版(末尾為0)的版本,則由於檢測機制十分嚴格,“ NOCASH unlock”漏洞就無法起效了,對於這種主機,仍然需要用“飛盤”的方式,因此Unirom8對於日版機,甚至還不如原始金手指卡固件好用一些,但是如果你有一臺美版機,Unirom8幾乎可以說是完美的選擇。
美版機+Unirom8=完美
Playstation2的無損跨區方案:MechaPwn偽裝測試開發機
Github頁面:https://github.com/MechaResearch/MechaPwn
PS2比起PS1,引入了更多的限制和檢測機制,除了從光盤軌道進行比對之外,還從BIOS和系統控制芯片(稱為mechacon)等多個層次對類似“飛盤”的行為進行圍追堵截,而且在PS2-70000型之前的主機還採用了托盤式光驅,這就讓“飛盤”幾乎無法操作。當然BIOS和mechacon的技術問題略微有點複雜。這裡就不討論了,單純說跨區,PS2在2008年之前幾乎可以說只有加芯片一條道路可言。
PS2的常見改機芯片MODBO
在一開始,能夠做到不拆機改造而直接運行跨區遊戲的PS2只有兩種,那就是設備代碼為DTL或DEX的PS2測試機/開發機,當然這種機器除了能不受鎖區限制運行所有PS2零售遊戲之外,還可以運行頭數據為DEX的開發數據盤,因此可以把一般零售的遊戲的鏡像頭數據修改為DEX之後刻盤讓這個機器運行。
側面寫著“TEST”的PS2的測試用機
不過,畢竟測試機和開發機一樣,現在大部分剩下的已經是超期服役淘汰的“電子垃圾”,完全沒有收的必要,而且測試機當然也有一些不如零售機的地方,導致測試機拿來隨便玩玩還行,但是當作主要的遊戲用機,完全沒意義,更沒有什麼收藏價值。
30001型測試機的銘牌
不過不願買測試機的玩家其實還可以享受到一些“測試機”的紅利的,畢竟這兩種機型的存在讓PS2的mechacon針對DTL/DEX的機型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如果能把零售機偽裝成DTL測試機的話,那麼就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跨區運行遊戲了,於是在2021年,程序員AKuHAK終於找到了一個稱為 exploit patch 的漏洞,可以讓主機改變自己mechacon數據,從而改變型號標籤,於是一款“改區”的自制程序出現了,那就是mechapwn
當然,mechapwn是一個elf格式的自制程序,仍然需要一些自制程序的運行方式(如free mcboot配合ulaunchelf運行,這點下面再說)才可以進入,在進入後,需要先將原本mechacon的NVM備份到USB設備中以便於方便隨時可以改回零售用機,然後就開始向系統注入 exploit patch,之後拔電源再進入程序後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機種選擇將其變為DTL機型,當然如果只想暫時運行某一個區域版本的遊戲,也可以選擇修改為零售機(SCPH)的其他區域。
零售機區域選擇頁面
測試機偽裝選擇頁面
在選擇了測試機之後,系統查看版本也會發現變成了DTL-H開頭的機型,這時候插入大部分正版的PS2遊戲都可以跨區運行了,另外,程序還提供了一個“force unlock”功能,即把PS2的光驅強制變成一個完全的DVD光驅,但是這樣會導致CD為載體的PS1遊戲和部分PS2遊戲無法被識別,所以一般不會開。
當然,恢復成原始零售機也很簡單,保留好NVM的備份後進程序直接選擇恢復即可。
不過,由於mechapwn是利用了漏洞,強行修改本來是寫保護的mechacon的相關數據,並沒有真正的變動BIOS,而索尼也在BIOS加入了一個“LOGO檢查”的機制,也就是每次進PS2遊戲的那個“Playstation 2的標誌” ,這個標誌會再度對光盤進行一次檢測,有些遊戲會利用這個檢測機制來攔截非授權行為,所以只能用ulaunchelf直接運行光盤內的遊戲可執行文件,或者一些其他手段跳過“LOGO檢查”(如Free MCboot的“fastboot”模式)才能運行這些遊戲。
這個畫面其實也暗藏了一層反盜版機制
而且隨著不同型號機器的mechacon的版本不一樣,mechapwn能做到的跨區程度也不一樣,比如後期的7500X型和9000X型主機能做到PS1、PS2遊戲全區域版本主機,全遊戲跨區,而7000X和之前的型號則有部分限制,比如日版(50000)/歐版(50002)機玩PS1遊戲無法跨區,而美版(50001)/亞洲(50006)版則可以。
而且,mechapwn只涉及跨區解鎖,並未涉及到讀取刻錄盤(仍然需要修改為DEX頭數據的鏡像),所以想要“白嫖”的玩家可能會失望了。不過mechapwn的出現則對當年鎖區最嚴格的國行版PS2(SCPH-50009)是一大福音,畢竟原版國行PS2不能運行PS1遊戲(因為沒有對應大陸區的PS1遊戲),也不能運行非國行PS2遊戲,而國行用的“大龍直讀”已經是稀少貨了,但mechapwn則可以把國行主機修改為DTL-H50009的“國行測試用機”,從而解鎖運行PS1遊戲以及運行外區PS2遊戲的功能,真正讓這臺“鎖區機”徹底解放,甚至成為50000型裡面最強的PS2(因為可以運行需要簡體中文字庫的國行PS2遊戲)。
當年完全打不開市場的國行PS2
Playstation的遊戲免盤化方案
但是,真正能做到“無損”跨區的主機也只有PS1、PS2和SS了,其餘的都需要各種焊接芯片的幫助,而實際上,如果不考慮光盤本身,最簡單的跨區辦法自然是免盤運行,徹底跳過光盤的區域檢查機制,還能不去拆全新的收藏,也能減少激光頭帶來的不確定性,何樂不為?
而隨著各種FPGA、單片機設備的普及,關於遊戲機光驅的模擬也逐漸地成熟了,各種“光驅板”也開始出現,首先先介紹最為流行的PS1的光驅替換方案,但是由於PS1的主板的特殊性,目前所有的PS1免盤化方案都不可避免的要在主板上焊接東西,而且對機型也有一些限制,這點就非常遺憾了。
- PSIO:成也作者 敗也作者
官網:https://ps-io.com/
PSIO可能是國內玩家見得最多的一套免盤方案,畢竟出貨量不小,國內的大部分某寶商家也在主推這個,但是這個方案純屬於高不成低不就的方案之一,如果讓我推薦,我是肯定不推薦使用的,因為這個方案完全是“成也作者 敗也作者”。
PSIO同樣也是利用了PS1的I/O接口,除了沒有I/O接口的PSone和900X型之外都能用,而且比起其他免盤方案,他可以保留主機的光驅,做到一機兩用。
但是PSIO 並不是即插即用的,他必須在主板上焊接一塊切換芯片,否則插入PSIO開機甚至可能燒壞主板,這塊芯片雖然焊接的觸點不多,但各個觸點的距離很遠,需要飛線安裝。
不過,PSIO本身的兼容性很一般,使用I/O接口也並不是什麼正常的路徑,但是作者把PSIO定價在149.99澳元,與另一更加穩定的方案Xstation(99美元)持平(加上切換芯片甚至更貴),這讓PSIO很沒有性價比。因此部分玩家開始了對PSIO進行克隆,用自制的克隆版來降低售價。
其實,這些改機模組的原版與克隆版的孰是孰非一直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畢竟這些設備因為涉及版權問題大多數並未完全商業化,比較有分享精神的作者會把固件乃至電路板開源給玩家分享,讓玩家可以自制;稍微商業化一點的項目也不會對克隆版行為做過多幹涉,頂多對克隆版的芯片做如無法升級固件等限制。
不過,PSIO的作者不僅不願對PSIO開源,而且他在與克隆版對抗中採用了一種自掘墳墓的辦法——在新固件中加入了對克隆版的PSIO進行破壞NAND的行為,這導致很多購買了克隆版PSIO的玩家在更新後設備損壞,而不更新直接不讓使用,之後作者也發現PSIO存在很多BUG,自己的研究也無法解決這些BUG,而且每次更新在解決舊BUG的同時還產生了新BUG,逐漸地也開始不再更新固件,而作者對於這一切,只是把責任一股腦的推到了製作克隆版的人那裡,隨著作者“擺爛”,PSIO也在諸多免盤方案中逐漸變的不再受人重視。
- Xstation:性價比最好的免盤方案
Github頁面:https://github.com/x-station/xstation-releases
Xstation是PS1的免盤方案中的一個後起之秀,2020年10月才第一次發行固件,採用的是ESP32這個很萬能的單片機作為基準,但是他的思路與大多數“光驅板”一樣,採用的是代替整個光驅模組的方式進行免盤化,因此一發布就獲得了很高的兼容性。
但是,Xstation作為替換PS1光驅的方案,首先他佔用光驅接口,無法保留PS1原本的光驅,也就是說一旦改造了就要和讀取光盤說再見,其次改造難度較大,因為它需要在主板上焊接一個長條形的QSB快速焊接板(Quick Solder Board)來引出接口,這塊板子不僅針對不同版本的主板有差別,而且需要焊接的觸點還非常多,總體來講需要一定的手工工藝,焊接也比較麻煩,但是裝上後就可以一勞永逸。
而且,Xstation針對PS1的機種也有一定的限制:只能用於550X型之前的PS1機種,國內玩家特別喜歡的750X型反而無法使用,而且100X和500X的焊接板的外觀不一樣(見上圖),不過,就算是焊接起來比較麻煩,但是Xstation採用光驅接口的設計,運行穩定性幾乎可以達到100%運行所有的遊戲,而且它對於多盤遊戲可以同時加載多個光盤鏡像,通過開-關盤倉即可達到模擬換盤的目的,所以,目前來說Xstation是性價比最高的免盤方案了。
不過,Xstation的鋪貨商店還是少一點,僅在美國的Castlemania(castlemaniagames.com)等幾個網店鋪貨,購買難度較大。
- TerraOnion MODE:土豪的高級方案
官網:https://terraonion.com/
terraonion mode(以下簡稱MODE)可能是所有免盤化方案中最豪華的一個,採用的是FPGA芯片對光驅進行模擬,因此兼容性更上一層樓,遠非單片機的光驅板可比。
最早這個光驅板主要是針對SS和DC兩種世嘉遊戲機的免盤化,而後來由於FPGA的泛用性,MODE也開始支持了PS1,當然,MODE也僅僅支持550X之前型號的PS1,而且在PS1上使用還是要焊接MODE專用的快速焊接板,否則無法使用。
不過MODE作為“土豪”光驅板,它的配置也是最為豪華的,首先MODE上擁有MicroSD、USB和SATA三個接口,意味著玩家可以同時用SD卡,U盤甚至是SATA硬盤存放遊戲。
可以直接上2.5英寸SATA硬盤
而MODE的選擇菜單也極為豪華,他甚至支持分類、遊戲詳細信息和顯示遊戲封面(需要自行下載)。
所有免盤設備裡最豪華的菜單
但是,MODE這麼豪華,價格也非常豪華:官方定價202歐元(1512人民幣,不含PS1焊接板),而且是“期貨”——目前MODE已經缺貨長達半年以上,預購排隊也已經排出去超過3個月,想搞到一臺MODE可謂難上加難,囤積的現貨價格也打著滾的上漲,因此MODE在PS1上毫無性價比可言,不過如果真的手頭比較寬裕的話,MODE依然是最強的光驅板——只不過我覺得用在SS或者DC上更好一些。
Sega Saturn的遊戲免盤化方案
說到SS的免盤研究,其實起步的比PS1還早,主要是因為SS的CD激光頭先天缺陷,很容易老化損壞(經歷過那個時代的玩家都深有體會),再加上SS的光驅模塊十分簡單,一根排線一塊電路板管一切(甚至一般玩家都可以手動替換),所以也是最早被髮起“免盤化”研究的機器之一。
- Pheobe和Rhea:兼容性好但要求較高
“官網”:https://gdemu.wordpress.com/
Rhea(瑞亞,也代表土星的衛星土衛五)和Phoebe(菲比/ 福柏,也代表土星的衛星土衛九)屬於第一批研究出來的的光驅板,它的作者與後面提到的DC的光驅板GDEMU相同,且於2008年就開始研究了,只不過一直是保密狀態,後來因為在社群內獲得了好評而開始商業化。由於使用了光驅的接口,菲比和瑞亞的穩定性也是有所保證的,而且他可以模擬換盤,採用的是實體按鈕的方式(需要按動電路板上的按鈕)。
可是,兩種光驅板僅僅是少量商業化銷售,作者的目的還是為了研究和愛好,所以光驅板的商業化和傻瓜化程度較低,雖然穩定,但是使用的是特殊的存儲方式(給SD卡分為若干分區)和鏡像管理,原始版本甚至需要用命令行的方法才可以拷貝遊戲(後來才有了可視化菜單的管理器)。
菲比/瑞亞/GDEMU制卡軟件
而且由於菲比和瑞亞本來就不是商業化的東西,設計上菲比和瑞亞甚至沒有自帶開機菜單,改名、排序鏡像需要第三方的菜單程序(如RMenu)來解決,總體來說使用起來非常麻煩。
Rmenu
而且瑞亞和菲比有兩個非常致命的問題:首先它們對大容量存儲設備支持不佳,只建議使用64GB以下的SD卡,大容量的很容易在長時間運行後出現錯誤導致芯片當機。
其次,轉換軟件只支持CDI(DiscJuggler)、CCB(CloneCD)兩種早期的SS遊戲鏡像DUMP格式,且對鏡像的要求非常高,某些提取軟件提取的鏡像是不能運行的,必須要專門用CloneCD來提取純淨的鏡像。
CloneCD
如果不願拆包裝提取鏡像,那麼找CCD/CDI鏡像也很難,早期用CCD/CDI格式dump遊戲的dumper早已不活躍,現在常見的dump數據庫redump用的則是常見的cue+bin格式,無法直接支持,而很多新DUMP的遊戲是沒有CCD/CDI格式的鏡像的,如果用轉換軟件強行轉換的話,有可能會丟失鏡像的頭數據,菲比/瑞亞照樣無法運行。
另外,由於這套設備屬於愛好者隨便賣賣,原版的菲比和瑞亞基本長期處於缺貨狀態,囤貨也是價格高漲。
- Fenrir:傻瓜式操作但不支持換盤
官網:https://www.fenrir-ode.fr/
Fenrir(芬里爾)是法國開發者研究的基於ESP32的光驅板,與PS1的Xstation類似,ESP32類光驅板也是近年才開始研發,只不過SS的光驅比較簡單,完全不用焊接什麼東西。
芬里爾與Xstation的穩定性類似,使用方法也類似,可以直接支持cue+bin格式的鏡像,以及大容量的FAT32和exfat的SD卡,菜單也差不多,從這點來講,芬里爾的易用性比菲比/瑞亞要強很多。
但是芬里爾的缺點在於它無法像Xstation一樣直接支持多盤遊戲模擬換盤,必須關機再開才能換盤,所以對於中間突然要換盤的遊戲就無法支持了。雖然作者說大部分的SS遊戲換盤時實際上都會強行存檔一次,但是並不能保證100%所有遊戲都是這樣,目前從社群報告說,像《真女神轉生 惡魔召喚師》 這樣的知名遊戲存在中途換盤的情況,似乎是不能玩的。所以,比起Xstation對於PS1是性價比和易用性皆佳的光驅板來說,芬里爾對於SS來說,暫時無法解決模擬換盤的問題成了一個扣分項,目前對於我來說,還屬於觀望的狀態。
芬里爾除了在自己的官網銷售之外,也鋪貨於Castlemania等幾個網店,但是它的出貨量遠小於Xstation,目前除了官網之外,大部分都處在售罄狀態。
- Satiator:VCD卡方案
官網:www.satiator.net
和PS1一樣,SS用戶裡也有希望不拆卸光驅模組就解決免盤化的玩家,而SS除了存儲卡插槽之外,就只有VCD卡槽這一突破口了,而satiator就是利用了VCD卡這一方案。
VCD解碼卡是SS當年在主機戰爭中為了抗衡PS1做的一個附加功能,插入VCD解碼卡後SS就可以觀看VCD電影,而部分SS的遊戲同時存儲有普通格式和VCD格式的過場動畫,插入VCD卡後,遊戲就能播放VCD格式的過場,有些過場存在差異。
satiator自然是把自己做成了VCD卡的模樣,插在VCD卡插槽內就可以達到免盤的目的了,不過由於佔用了VCD卡插槽,而本身satiator也沒有VCD解碼的功能,也就是說使用satiator的話,那些存在VCD格式動畫的遊戲就不能播放VCD過場了,所以還是需要捨棄一部分功能的。
而satiator自帶的菜單也並不好看,不過有第三方製作了一個叫做satiator Ring的第三方菜單(https://github.com/retrohead/satiator-rings),所以還算是可以接受。
不過,satiator方案可能是僅次於MODE之外第二貴的方案了,官方定價259.99美元(約合1797人民幣),和MODE基本持平了,所以也屬於一個“土豪”方案了。
- TerraOnion MODE:依然是土豪的高級方案
這個不多介紹了,搶到就是賺到,沒有芬里爾/菲比/瑞亞那些複雜的東西,即插即用。
DreamCast的遊戲免盤化方案
DC也算是免盤化研究的熱門機種,因為它使用的不是標準CD而是GD-ROM(GIGABYTE DISC)這一幾乎堪稱怪胎的存儲介質,歷史上由於GD-ROM只有DC一種設備使用,所以難以複製(當年大多數都是利用CD漏洞將GD精簡RIP後轉為CD才可以玩遊戲,不少超過CD容量的遊戲只能對某些素材降質),雖然這有效的讓DC避免了完全盜版,不過也造成了DC的保存和維修較為複雜,再加上DC那拉鋸一樣的光盤啟動噪聲,所以DC的免盤化甚至熱門程度超過了SS。
目前,DC的光驅模擬主要集中在VA0和VA1兩種前期主板上,而VA2之後的DC主板則因為的主控集成在主板上,幾乎所有的免盤光驅模擬板都無法使用。
VA2主板,也就是後期的中國產DC主板
- RertoDream+轉接板:簡單但兼容性差
Retrodream Github:https://github.com/Cpasjuste/retrodream
DreamShell Github:https://github.com/DC-SWAT/DreamShell
指南(法語):https://dragoncity17.wordpress.com/2020/02/04/sega-dreamcast-retrodream/
Retrodream是一套起源於DreamShell的DC用開源引導程序方案,而DreamShell是一個DC的第三方底層操作程序,官方在Github提供的是CDI格式的鏡像,而有些第三方開源組織把它做成了硬盤引導,配合一塊光驅串口轉IDE/SATA硬盤的轉接板就可以使用了,由於開源且基本免費,國內很多商家賣的“硬盤機”就是針對這套系統製作的。
DC主板和硬盤轉接板
可是,RetroDream是開源項目,原作者是肯定不會給你提供教程的,各種方案嘗試也不是單獨一個團隊做成的,因此各個地方的方案完全不一樣,而且方案的兼容性也不是太好(兼容性列表:http://dreamshell.infos.st/),某寶上賣的大多數商家直接裝配好的套裝,所以現在在更多更好的方案下,這種“硬盤機”方案也被逐漸淘汰了。
- GDEMU:克隆版遍地的廉價方案
官網:https://gdemu.wordpress.com/
GDEMU可能是現在DC最常見的平價方案了,國內大部分搞DC光驅板的店家也都是著重於GDEMU。因為GDEMU的圖紙早已被逆向分析,目前克隆版遍地都是,質量良莠不齊,不過和菲比/瑞亞一樣,作者原版的GDEMU只是隨便賣賣玩,早已斷貨,網上基本都是克隆版。
某個國產克隆版GDEMU
因為GDEMU和菲比/瑞亞一樣是同一個作者的產物,所以使用方法也類似,要用專門的SD卡制卡程序灌入鏡像,必須用第三方的菜單,而且需要儘量使用CDI或GDI格式鏡像,SD卡也最好不要超過64GB
可是GDEMU和瑞亞/菲比不一樣,他對機種有要求:只能使用在I/O電平為3.5V供電的VA1主板機種,VA0主板是5V的,長期高壓使用可能會導致燒燬芯片,所以非常不建議安裝,而國內玩家熟悉的“鐵扇公主”鐵風扇DC基本都是VA0的初期機型。
“鐵扇公主” 鐵風扇DC
雖然各大社群用各種方案想辦法把GDEMU裝到VA0主板上,但是需要焊接的東西太多了,實在是難以操作。
必須想辦法安裝降壓模塊,實在是麻煩
而且GDEMU之前在玩《生化危機 代號:維羅妮卡》的時候有一個BUG——虎頭BUG,這個BUG是由於GDEMU的讀取速度太快導致的,會導致虎頭解謎無法通過而卡關。
《維羅妮卡》的虎頭解謎
雖然此BUG解決了,但是因為GDEMU的克隆版的版本太多,有的克隆版需要通過漢化版修改鏡像解決,有的則是也解決了原版鏡像的BUG,國內基本都是克隆版了,亂七八糟,挑選比較麻煩。
- TerraOnion MODE:土豪+土豪=土豪
Terraonion MODE依然是最佳選擇,而且它不像GDEMU一樣限制必須3.5V電壓的VA1主板才可以用,而是自動適應電壓,VA0 VA1主板皆可使用,但是還是那句話:太貴了。
PS2的遊戲免盤化方案:Free MCboot+Open PS2 Loader
FMCB社群:https://www.psx-place.com/forums/free-mcboot.78/
FMCB安裝器Github:https://israpps.github.io/FreeMcBoot-Installer/test/1_Introduction.html
OPL Github:https://github.com/ps2homebrew/Open-PS2-Loader
PS2的免盤化方案可謂是所有的裡面最簡單的一個了,因為它大部分的軟件都是開源的——首先是讓PS2可以運行未簽名程序的自制引導程序Free MCboot(簡稱FMCB),拜一名匿名黑客所賜,PS2菜單本身帶有的調試接口的簽名被破譯了,所以可以直接改變PS2開始菜單的外觀,並運行第三方程序。
一般玩家都是把FMCB安裝至PS2的記憶卡之中,正常的FMCB安裝器是寫在一張CD鏡像中,因此安裝方法也五花八門:比如社群論壇有一種方法是利用DVD漏洞運行刻錄盤安裝,活著用裝了直讀芯片的PS2直接運行光盤安裝,甚至還有利用PS3的記憶卡讀卡器,配合第三方的讀卡器驅動,在電腦上用命令行安裝(我就是用這種辦法自制了一個FMCB引導卡),不過,讀卡器驅動因為違反了DMCA,被索尼強行刪除了,因此驅動比較難找,這裡僅提供一個教程(連接見此,而且安裝程序自帶的版本過低,之後還要用新版FMCB安裝程序升級一下)。
這個讀卡器應該是免改造PS2量產引導卡的最佳方式
而如果不想這麼麻煩的話,某寶的FMCB引導卡一抓一大把,直接買就行,而且大部分都幫你裝好了OPL等軟件,只不過本來就是開源的軟件卻要花錢買,實在是有點不甘,而且不光是國內,Freemcboot這個域名還被一個店家註冊用來騙人購買高價引導卡了。
而FMCB默認一般都是帶ulaunchELF這個文件管理器軟件,可以用來運行各種設備內的自制軟件和直接啟動光盤的可執行文件,之前說到那些自制軟件比如mechapwn就要靠這種方法運行。
而通過配置FMCB,還可以把一些自制軟件放到開機菜單運行(教程:https://sksapps.haldrie.com/bootleg/tutorials/fmcb/config.php)。
而Open-PS2-Loader(OPL)則是一個超級強大的新興引導程序,他甚至淘汰了之前一票使用複雜限制太多的引導程序,OPL可以引導U盤,硬盤,網絡等多種載體,這點可以說是一個軟件通吃所有。
首先說的是最泛用的硬盤引導,PS2的厚機(3000X 5000X機種,1000X因為用的是PCMCIA所以排除在外)可以直接通過網卡掛載IDE硬盤,所以完全可以利用這塊硬盤存儲遊戲。
不過IDE硬盤現在越來越少,而官方正版的網卡是IDE接口,因此現在出現了很多山寨的sata接口的網卡,這些網卡的質量很一般。
sata的“寨網卡”
而官方網卡也有一套轉換為SATA的轉接板方案,用起來還是很穩定的,我目前用的就是這個。
不過硬盤灌錄遊戲還是有一點麻煩,首先需要用“易驅線”把他轉為USB接入電腦拷貝,其次他用的是稱為“HDL”的專門的分區和文件格式,需要用專門的軟件格式化硬盤並灌錄,這些軟件有HDLBInst、WINHIIP等等,各有千秋,而且很多軟件不能識別過長和非英文的標題(雖然可以通過第三方程序改成中文標題但是非常不建議,部分軟件會無法識別遊戲),最後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灌錄程序必須選擇“管理員運行”才可以識別硬盤。
在灌錄後,還可以用opl manager這個軟件管理遊戲的封面,不過硬盤遊戲管理後的封面是無法直接存儲到硬盤內的,需要從OPL-HDL這個文件夾內拷貝至U盤,再利用Ulaunchelf從U盤拷貝進硬盤的+OPL文件夾下才可以被OPL識別。
雖然硬盤的灌錄較為複雜,但是他的兼容性也是最好的,99%以上的遊戲都能穩定運行,不過由於硬盤網卡只能放在3000X、5000X型的厚機PS2上,喜歡7000X之後的薄機的玩家無法使用這一方案了,而且更早期的10000X也無法使用這一方案(其實1000X由於內部系統太過古老,連某些自制程序都很難運行)。
另一方面,由於硬盤是和網卡一體化裝在PS2裡的,所以硬盤不兼容的遊戲大多數都是存在網絡功能的遊戲,比如《地獄犬的輓歌 最終幻想7》和《最終幻想11》的日版遊戲,就因為遊戲裡有SE的官方的在線賬號管理程序PlayOnline的引導代碼,導致進入遊戲後會佔用網卡而導致遊戲死機。
而這些遊戲和無法使用硬盤的薄機則有另外一種方案:USB方案,這套方案稍微簡單一點,把U盤格式化為FAT32,直接用OPL MANAGER識別一下,建立CD DVD等文件夾,之後把ISO丟進DVD文件夾,CD格式的PS2遊戲丟進CD文件夾,封面自動下載到ART文件夾,然後插入PS2的USB接口上就可以被OPL識別並引導了
不過U盤模式的兼容性比較差,而因為FAT32格式最大單個文件僅支持4GB,直接複製ISO只能複製小於4GB的DVD遊戲,而大於4GB的遊戲必須用特殊的UL格式,需要一個叫做USBAHD的程序將鏡像分割為若干個1048MB的文件存儲,但這一格式對遊戲的兼容性大大降低。
雖然最新版本的OPL已經支持exfat格式,但是在FMCB啟動時如果機器內插有exfat格式的存儲設備會導致主機死機,必須要進入OPL之後才可以插入,來回插拔實在是有點麻煩。
並且,USB方案還有個致命問題——傳輸速度太慢,因為PS2的USB接口是基於USB1.1的,所以對於一些使用的大量CG的遊戲,會出現CG頻繁卡頓的現象,而且一些容量較大的USB設備,PS2還不會識別,因此除非萬不得已(如那些硬盤無法運行的遊戲),一般的玩家也不會使用USB方案。
而後來為了解決USB的傳輸慢問題,有一群玩家研發了一套新的方案——MX4ISO(https://www.psx-place.com/threads/mx4sio-sio2sd-sd-card-adapter-and-sd-driver-for-the-ps2-sio2-interface.29210/)這套方案利用的PS2的記憶卡接口,將SD卡轉換為記憶卡使用,而最新的OPL(1.10版本以後)也支持讀取MX4ISO,它的使用方法和USB方案基本一致,只不過利用了記憶卡插槽,讀取遊戲的速度略快於USB。
但是MX4ISO是剛起步的方案,兼容性較差,就連《旺達與巨像》都無法運行,所以對於PS2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三種方案都預備,三管齊下,總有一種方案能運行遊戲。
不過關於PS2的這些東西的內容太多,我這裡放一個B站視頻(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Y411p77o),就不多做介紹了。
當然這裡還有最後一種偏門方案——PS2 NETBOX,但是這個方案的作者的態度實在是不敢恭維,不僅單純就是把一個極早版本的OPL修改為私有協議,其中帶的OPL還非常古老,大多數遊戲兼容性都很差,而且作者還不肯開源,可以說完全不推薦,也建議玩家不要去買。
非常不建議使用的netbox
NGC的遊戲免盤化方案:GC loader PNP+SWISS
GC-loader PNP官網:https://gc-loader.com/
SWISS系統 github:https://github.com/emukidid/swiss-gc
雖然NGC的免盤研究還是比較多的,但是目前為止最穩定的還是利用了光驅接口的GC-LOADER PNP光驅板,該方案使用的是 AMD的Spartan 6 FPGA芯片方案。
GC-LOADER PNP的操作模式與其他幾種主機利用光驅接口的光驅板雷同,而它運行遊戲主要是靠NGC的自制系統SWISS,目前SWISS也已經提供了專門供GC-LOADER PNP使用的版本(只需要把BOOT.iso放入GC-LOADER的SD卡即可),因此用起來還是非常簡單的。
Swiss系統
GC-LOADER PNP的官方定價是75歐元,價格還算適中,不過目前GC-LOADER官網的設備已經斷貨了,再次補貨時間不明,因此現在有一些做克隆版的商家打起了歪主意,一款叫做GC-LOADER Lite的克隆版大量出現在網上銷售,不過該版本已經被廣大玩家證實是“劣質版本”,他只能啟動swiss,玩遊戲反而需要一個記憶卡轉SD卡的設備(如 SD2SP2 ),然後把遊戲放在這個設備的SD卡上才可以運行,等於不是真正的免盤,基本就是騙人的玩意。
“Lite”版全部為假貨
XBOX的遊戲免盤化方案:
由於XBOX是最早標配硬盤的遊戲機,而且微軟也有限度的允許玩家往硬盤裡安裝東西,因此一開始玩家們對於XBOX的免盤化就直接打起了機載硬盤的主意,再加上XBOX360發佈後,初代XBOX的網絡服務基本停止了,因此也不再有什麼後顧之憂。
- Aladdin:簡單粗暴的拆機方案
Aladdin(阿拉丁)芯片自然是XBOX的最簡單的方式,焊接也還行,但是這就屬於“硬改機”了,需要拆機,而且需要用芯片來刷新自制的BIOS,我是不太喜歡的,不過由於XBOX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這種簡單粗暴也只能忍受了,而且由於XBOX自帶硬盤,裝了阿拉丁芯片後可以把機載硬盤換成更大的SATA硬盤,直接免除後顧之憂,不過一般的玩家是玩不轉的,需要專門找人改機。
- xbox softmodding tool:無需拆機,限制較多
Github:https://github.com/Rocky5/Xbox-Softmodding-Tool
一個軟破解的教程(安裝的是XMBC):https://www.instructables.com/Original-XBOX-Softmodding/
軟破解則比較麻煩,只能使用很小的原裝IDE硬盤,無法支持大容量的SATA硬盤轉接,所以不如直接用aladin玩遊戲,不過如果真的不願意拆機的話,xbox softmodding tool就成了所有“自制程序”運行的第一步。
正常的xbox softmodding tool提供了多種啟動方式,目前唯一不需要改造主機的方式就是利用XBOX的手柄存儲卡轉U盤的轉接器,將漏洞用存檔複製進遊戲系統,再利用有漏洞的正版遊戲,通過這種方式強行安裝xbox softmodding tool,然後安裝各種自制程序並把遊戲安裝進硬盤。當然還有一種拆機的方法使用aladin(阿拉丁)芯片然後傳入xbox softmodding tool。
不過由於都是開源軟件,所以一步步操作比較複雜,所以我現在也沒有什麼研究,目前我只找到了一個視頻(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14y1F7P3)需要的可以看一看。
PC-E CD的遊戲免盤化方案
PC-E是最早引入大量CD遊戲的主機機種了,雖然他是8位機,但是再加上的SUPER CD-ROM之後其遊戲甚至可以媲美16位、32位遊戲機。
由於PC-E的CD套件是後來附加的,因此PC-E的免盤運行CD遊戲的方案完全不需要對原本的光驅進行改造,直接利用PC-E後面的數據接口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因此PC-E CD的免盤方案大多數都是很直截了當的設計
- Turbo Everdrive PRO燒錄卡:烏克蘭貴族“燒錄卡”
官網:https://krikzz.com/our-products/cartridges/turbo-everdrive-pro.html
Everdrive就是著名的“烏克蘭大神”krikzz,他研製的燒錄卡已經拯救了很多玩家的主機,Turbo Everdrive PRO自然就是他針對PC-E設計的最高級的燒錄卡,這種燒錄卡支持了PC-E CD遊戲的啟動,但是目前該燒錄卡支持的PC-E CD遊戲兼容性還不是太高,只能觀望,當然優點在於他不佔用任何PC-E的接口,不過官方也說由於燒錄卡是模擬CD驅動,因此如果主機有真正的PC-E CD套件或者一體機PC-E DUO的話,燒錄卡是玩不了CD遊戲的。
當然,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此燒錄卡已經斷貨了......
- Super HD System3 PRO :高貴的“屁股”
官網:terraonion.com
Super HD System3 PRO和MODE一樣來自terraonion小組,他利用的是本來CD套件就在使用的PC-E的擴展接口(俗稱“屁股”),因此基本就是一個模擬的PC-E CD設備,普通版只支持玩PC-E遊戲,PRO版則同時支持CD遊戲,除此之外還支持了SuperGrafx(俗稱螃蟹機,PC-E的一個加強機種)的獨佔遊戲。
“螃蟹機”僅有幾個獨佔的加強版遊戲(普通PC-E無法玩)
不過同樣,這種“屁股”自然和MODE一樣價格不菲,官方定價252美元,而且已經斷貨很久了。
MEGA-CD(MD-CD)的免盤化方案: Mega Everdrive Pro
官網:https://krikzz.com/our-products/cartridges/mega-everdrive-pro.html
MD-CD也是早期支持CD的機種之一,而且MD-CD初代的套件很容易損壞且價格也很高,所以大部分玩家都尋找可以運行MC-CD遊戲的燒錄卡方案。
不過研究MEGA-CD免盤化的方案目前只有“烏克蘭大神”的燒錄卡Mega Everdrive Pro一種,該方案可以脫離CD機直接運行MEGA-CD遊戲,不過他是所有MD燒錄卡中最高端的一個,售價高達259美元——約等於買一臺二手的CD套件的錢。
Wii的遊戲免盤化方案
Wii對於我來說算是“門清”的遊戲機,我曾在百度Wii吧做了接近10年的吧主,見證了Wii的各種破解機制,從早期的直讀芯片到第一次攻破系統,可謂是一波三折。
其實直到2009年左右才形成了一套免光盤的方案,而這套方案更是迫不得已:當時的Wii的後期機種的DVD光驅在控制芯片中進行了加密,導致所有的直讀芯片失效,破解安裝的引導程序也無法繞過光驅的檢測,所以各大小組開始嘗試從別的存儲載體來存儲遊戲,於是各種方案應運而生。
- HBC+D2X CIOS+USB LOADER+移動硬盤:最簡單的“軟刷”方案
wii的軟刷相關wiki(英文):https://wiibrew.org/wiki/Main_Page
軟刷教程之一(英文):https://sites.google.com/site/completesg/home
D2X CIOS GITHUB:https://github.com/davebaol/d2x-cios
cfg-usb loader代碼頁:https://code.google.com/archive/p/cfg-loader/
yet another wad manager代碼頁:https://code.google.com/archive/p/yawmm/
wii backup manager官網:https://wiibackupmanager.co.uk/
從最早的漏洞攻破wii系統開始,homebrew channel(HBC)就伴隨了wii的破解始終,安裝HBC成了所有“軟刷”的第一步。
這個水波LOGO成了很多wii玩家的記憶
當然隨著歷史的進步和Wii主機版本的更新,不同時代觸發漏洞,進入HackMii Installer安裝HBC的方法也不一樣,從最早的《薩爾達傳說 黃昏公主》存檔漏洞,到最後4.3系統的letter bomb(郵箱炸彈)漏洞,都不一樣,具體需要參考這篇文章: https://wiibrew.org/wiki/HackMii_Installer
最後也是最傻瓜的漏洞觸發方式——郵箱炸彈
在安裝完HBC之後,在SD卡內放入yet another wad manager,通過他安裝WAD格式的D2X CIOS安裝包——這是一套第三方修改的用於引導遊戲的IOS(Wii的驅動集),安裝完後系統就具有了從非官方渠道引導遊戲的功能,而D2X CIOS則是自制IOS的最新分支。
之後再在SD內裝入CFG USB LOADER,即可讓機器擁有讀取USB設備進行遊戲的功能,cfg usb loader使用起來特別方便簡單,而且它還支持從數據庫下載遊戲封面(但是需要注意的是,USB LOADER無法看到原本“光盤頻道”插入遊戲後顯示的LOGO動畫),除了可以在hbc內啟動,還可以通過yet another wad manager安裝一個快速進入USB LOADER的頻道,直接從主菜單就可以進入USB LOADER了。
而關於Wii的硬盤遊戲灌錄則更加簡單:早期Wii的硬盤只支持專門的WFBS文件系統,後來隨著更深入的研發,出現了WFBS格式的鏡像,只需要用Wii backup manager灌入遊戲即可。
總體來說,只需要這三個步驟就可以達到wii免盤化,至於其他什麼“防變磚軟件”之類的東西,這裡就不多做介紹了。需要的話大家可以多搜索一下那個wiki(當然此wiki是搜不到任何用於運行遊戲的內容的),Wii吧也有不少殘留下來的寶貴教程(雖然我早已不是吧主)。
最後說的是,由於以上步驟大多數需要修改系統,對於新購買的wii主機,這幾個步驟就可以完美的玩上游戲,而對於已經用了十多年,經歷過wii破解的各個歷史階段的wii(比如我最早的那臺wii)來說,由於系統內裝入的雜七雜八的東西太多,每次安裝新的東西都要斟酌一下,防止出現衝突導致機器無法開機“變磚”。
- Wiikey fusion和Wode Jukebox:不修改系統但裝配複雜
而在CIOS還未誕生前夕,實際上還存在另一套稍微複雜一點的方案,那就是Wiikey fusion和WODE JUKEBOX,這些方案基本都是從wii的光驅拔掉排線,並把排線引出機殼,再用第三方的設備模擬光驅運轉,而且兩者也是使用WFBS格式的鏡像,但是隨著wii的軟破解和USB loader的流行,這些方案也默默消失了——WODE的最後一次更新是在2012年,而2013 年 1 月 7 日左右 ,wiikey的官網也基本關閉了
Wiikey fusion是之前製作wii的直讀芯片的wiikey小組的作品,他是用SD卡替換wii的光驅達到免盤的,基本就是wii的“光驅板”,而且他同時可以用於NGC。
不過Wiikey fusion需要在wii的機殼外拖著一個巨大的讀卡器,實際上非常醜,實在是無法讓玩家提起興趣。
由於軟破解迅速流行, 產品也停產了,之後只剩下克隆版,然後則是克隆版的克隆版 WASP Fusion。
WASP FUSION
而WODE則相對巧妙了,他把自己的外界部分做成了wii的底座的外觀,因此顯得不那麼突兀了,而且自帶一個linux系統,不需要佔用wii本身的系統空間,直接在自帶的OLED上選擇鏡像後,wii的光盤頻道就會顯示相應的遊戲,而且它還支持把正版遊戲備份進存儲設備內。
不過不管是WODE還是wiikey fusion,安裝起來都十分麻煩,都需要拆開主機的機殼,而且這些設備都已經停產了,在網上也是很難找到(wasp不難找到),不過wode這種設備運行遊戲不需要修改系統,對於喜歡系統純淨 並且想看到“光盤頻道”logo的玩家還是有所幫助的。
結語:“盜”亦有道
其實說了這麼多,很多人問我:你這不就是“玩盜版遊戲”嗎?
我其實想說的是,在玩家群體中一直以來的一個誤區就是“破解就是為了玩盜版遊戲”,但事實上——破解≠盜版,更不等於“白嫖”,甚至很多破解小組都是反盜版的先鋒,如wii homebrew channel的小組就是堅決反對盜版的,所以如果對Wii的IOS做出了一些用於盜版的打補丁行為,某些版本的HBC的指針就會變成中指來鄙視你,某些版本則會上下顛倒。而且這些作者也明確告知大家請合法的獲得遊戲備份。
雖然這些免盤、跨區方案大部分都是未經授權的行為,但是大部分作者都有必須堅持的底線:這些方案只是用來破除惱人的鎖區,以及保護收藏的光盤,減少激光頭的使用,讓遊戲更好的傳承下去,而我也只用於備份自己擁有的遊戲,而不去考慮修改、作弊等破壞遊戲公平性的東西,以及“白嫖遊戲”。
另外:我是堅決反對高度互聯網時代的主機破解的,尤其是第七世代之後高度接入和依存互聯網,並存在賬號系統的主機(除Wii之外)——所以,對於這些“破解”,仍然要“盜”亦有道。
圖片大部分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