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2年重新上架,這個試圖還原伊拉克戰爭的遊戲又被抵制了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3-24 13:08:00 作者:遊戲動力原創組 Language

沒有人能活在完全無涉政治的世界裡。

文/組長

原定於今年內發售的遊戲《費盧傑六日》(Six Days in Fallujah),近期遭到了多個社會群體的抵制。4月8日,美國-伊斯蘭關係委員會(CAIR)在官網發佈聲明,倡議微軟、索尼和Valve一道抵制《費盧傑六日》。CAIR的措辭尤為激烈,說這個遊戲是在鼓吹針對阿拉伯人的暴力,不過是想要將美軍入侵伊拉克和殺害平民的事實加以扭曲和美化。

時隔12年重新上架,這個試圖還原伊拉克戰爭的遊戲又被抵制了 - 第1張

CAIR呼籲抵制《費盧傑六日》

《費盧傑六日》原為2009年就開始宣發的一款軍事題材的射擊遊戲,故事背景基於真實歷史事件,即2004年美軍在伊拉克境內發起的第二次費盧傑戰役。美軍雖然宣稱這次行動只是針對恐怖分子,但過程中還是造成了大量平民傷亡,即使在美國民眾的眼中也絕對談不上正義。

因此,一個以美軍視角為主的射擊遊戲,一個強調還原“真實戰爭”的遊戲,自然引發了多方面的質疑和憂慮。

時隔12年重新上架,這個試圖還原伊拉克戰爭的遊戲又被抵制了 - 第2張

這一情形與2009年《費盧傑六日》所面臨的窘況幾乎如出一轍。當初,遊戲甫一正式宣發就遭到了各界的口誅筆伐。反對者的主力不是別人,而正是曾經參與那場戰役的部分美國士兵的家人,他們有的已經痛失兒女,不希望這份創傷經歷以“娛樂”的方式被呈現,同時也不願意看到僅僅是服從命令的士兵被描繪成什麼英雄。

當時遊戲的發行商Konami很快向輿論低頭,決定將其雪藏。遊戲的開發商Atomic Games吃了大虧,雖然在2010年還推出過新作《Breach》,但一年過後就草草關閉。

時過境遷,主要由前Bungie工作室成員(參與項目包括《光環》《命運》系列)組建的Highwire Games接手了《費盧傑六日》,並與新的發行商Victura合作,準備讓這一塵封12年的遊戲重見天日。

只是這一次,遊戲仍然未能逃過同樣的追究。

1

伊拉克的費盧傑市(Fallujah)位於首都巴格達以西,是起源於古巴比倫時期的一座歷史名城。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佔領伊拉克的西方聯軍主力為美國軍隊。薩達姆逃亡後,原政權殘餘武裝力量、中東恐怖勢力和一些情緒化的反美力量聚集到了費盧傑,使這裡成為當時反美鬥爭最活躍的城市之一。

時隔12年重新上架,這個試圖還原伊拉克戰爭的遊戲又被抵制了 - 第3張

隨著這些地方叛軍勢力越來越大,以及挑釁式的“黑水橋事件”的發生,美軍決定聯合伊方臨時政府對其進行全面清剿,於2004年4月、11月前後展開了兩次軍事行動,即第一、二次費盧傑戰役。《費盧傑六日》的原型正是第二次戰役。

第二次費盧傑戰役是美軍在越戰順化戰役後規模最大的一場攻堅戰。和當初西方聯軍長驅直入巴格達不同,美軍出於多重考慮,不再不計後果地直接展開大規模空襲和地面攻勢,而是轉向城市巷戰。

城市巷戰有許多新的特點,比如密集的市區建築大大方便了伊拉克反叛軍的隱蔽,他們甚至會通過混入平民家庭而突施冷箭,這極大地增加了作戰的複雜性。

時隔12年重新上架,這個試圖還原伊拉克戰爭的遊戲又被抵制了 - 第4張

現實中的費盧傑

對此美軍採取了一整套新的城市戰戰術,最終收效顯著。他們在短時間內基本控制了費盧傑市,但代價亦不容小覷:美軍死亡100人以上,負傷人員過千,同時還造成了大量平民傷亡。

儘管美國軍方曾聲稱他們會最大限度顧及平民,但事後據國際紅十字會的統計,仍有超過800名無辜伊拉克平民在本次戰役中喪生。

費盧傑之戰所體現的現代城市巷戰特性,讓當時一家擅長於軍事策略類遊戲的工作室Atomic Games有了新的靈感。

彼時的Atomic Games尚且為小發行商Destineer所有,雖然沒出過什麼商業化大作,但軍事策略遊戲這一強項非常突出,他們甚至承接過CIA和FBI的委託,為美國軍方開發軍事訓練模擬器。

2005年,在有了充分的經驗技術積累後,他們想要製作一款由敘事主導的真正的大眾遊戲,而不只是純功能性的模擬器。

這個遊戲就是《費盧傑六日》。

2

雖然有不少遊戲如《全境封鎖》《決勝時刻》都會涉及現代戰爭或有其痕跡,但一向都會避免捲入爭議較大的事件,或者乾脆聲稱遊戲世界觀概為虛構。像《費盧傑六日》這樣試圖還原離現實年代這樣近的真實戰爭的遊戲,並不多見。

為製作《費盧傑六日》,Atomic Games利用此前和軍方的合作關係,邀請到了從費盧傑戰場歸來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聽他們講述自己的故事。作為親歷者,這些人同時也會將這場21世紀以來首次大規模城市巷戰的種種細節描繪出來。

時隔12年重新上架,這個試圖還原伊拉克戰爭的遊戲又被抵制了 - 第5張

參與訪談的海軍陸戰隊隊員之一Sgt. Garcia,圖中從左至右分別是真人、遊戲中形象和服役期間照片

遊戲悄無聲息地開發了數年,Atomic Games確信《費盧傑六日》會是工作室成立以來最可引以為傲的作品。

在開發者的口中,這不是什麼圖個爽快的打槍遊戲,它追求還原真實的戰爭和歷史,為此他們訪談了超過100名費盧傑戰役中的美國官兵。就算後來十二年不得見光,今年3月前Destineer的CEO、現Victura的創始人Peter Tamte,在接受外媒採訪時還會強調,這個遊戲絕不是“又一部《決勝時刻》”。

時隔12年重新上架,這個試圖還原伊拉克戰爭的遊戲又被抵制了 - 第6張

Peter Tamte

由於原版從未正式放出,網上能找到的截圖和實機演示都不多。不過結合當時遊戲關卡設計總監Nathan Cheever在個人博客的分享,以及早年間多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出鏡的一段宣傳視頻,可以得知《費盧傑六日》原本的確是一個紀實風格強烈的遊戲。

玩家在這個遊戲裡扮演參與費盧傑戰役的美國士兵,體驗其中的戰術運用與人性抉擇。

也就是說,它一方面要呈現出具體而微的城市巷戰,讓玩家在門挨著門、房連著房的複雜環境中制定作戰策略;另一方面,它也時時刻刻要考驗人性,讓玩家自己判斷下一個遇到的人到底是伊拉克的反叛軍還是平民,並決定開槍與否。

時隔12年重新上架,這個試圖還原伊拉克戰爭的遊戲又被抵制了 - 第7張

據2009年的一個預告片,Tamte表示遊戲還採用了Atomic Games自研的新引擎,幾乎每棟建築都可以摧毀。

至於預計於2021年發售的新版本,從此前官方公佈的正式預告片來看顯然經過重製,畫面進步了不止一個世代,但玩法框架大致延續了原版。

這一切都讓《費盧傑六日》看上去頗有新意。只是遊戲開發者沒有料到,社會上懷疑其包藏政治意圖的聲音遠比他們想象的要大。

3

Nathan Cheever的博客提到,《費盧傑六日》在立項之初尋找發行商時就遇到了困難,而東家Destineer畢竟只是一個資源有限的小型出版機構。

EA曾經考慮過,但堅持要把它納入《榮耀勳章》系列中,Atomic Games未能就此和EA達成一致;索尼美國分部曾經100%確定可以發行該遊戲,但後來索尼日本分部擔心它在中東地區的銷量不佳,合作也泡湯了。

最後,是當時在射擊遊戲領域尚無建樹的Konami看中了《費盧傑六日》,並提供了相應的資金支持。但在2009年的輿論壓力下,Konami不作任何爭辯地終止了與Atomic Games的合作。

《費盧傑六日》到底有哪些“罪狀”?

反對者稱,Atomic Games和美軍來往甚密,很難不讓人相信《費盧傑六日》的實質意圖是鼓動年輕人參軍。

時隔12年重新上架,這個試圖還原伊拉克戰爭的遊戲又被抵制了 - 第8張

Tamte則承認他們和軍方有一些合作,但極力否認遊戲包含任何宣傳徵兵意圖,還表示美國政府不曾參與實際製作過程。

又有人稱,遊戲雖然強調紀實,但絕大多數時候都是以美軍視角為中心,缺少伊拉克平民的視角,這勢必導致遊戲和“真實”差上一大截。

遊戲還回避了美軍的種種不光彩行徑,其中最嚴重的無疑是使用白磷彈作為武器。美國軍方曾向BBC承認,費盧傑戰役中,他們主要用這種武器來對付那些躲在堅固掩體後的反叛軍。

白磷彈的效果令人觸目驚心。其主要成分白磷含有劇毒,在空氣中可以自燃,粘上皮膚後又難以去除,持續燃燒的高溫火焰足以燒穿皮肉,給人帶來巨大的身心創傷,很多平民也受到這種武器的波及,結果或殘疾、或不育。在中東戰場,白磷彈的自燃性質還有著特殊的心理戰效果,因為伊斯蘭教徒相信異教徒們死後都會墮入“火獄”。

時隔12年重新上架,這個試圖還原伊拉克戰爭的遊戲又被抵制了 - 第9張

敘利亞戰爭中遭受白磷彈空襲轟炸的少年

儘管國際法不曾明文禁止使用白磷彈,但《陸戰法規和慣例公約》《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等均以不同描述限制了有毒化學武器的使用,這種給受害者帶來極大非必要痛苦的武器有悖於文明國家間制定的慣例、人道主義和公眾良知。

此外,美軍在費盧傑戰役中摧毀清真寺、殺害平民等行為也屢見報端,在普遍的反戰思潮下,美國人自己也會認為這些都屬於“戰爭罪行”。然而,《費盧傑六日》沒有設計白磷彈這種武器,也沒有任何殺害平民的故事,似是選擇性地忽視了部分事實。

這當然招來了暴風驟雨般的質疑。前面說到的Peter Tamte,同時也是新版《費盧傑六日》發行的總負責人,他在2009年對所謂“戰爭罪行”的解釋只有一句話,“我們採訪到的海軍陸戰隊隊員沒有提及這些東西。”

時至今日,《費盧傑六日》依然採取了和當年一樣的做法,只要是受訪者沒有提及的,遊戲就不予呈現。

時隔12年重新上架,這個試圖還原伊拉克戰爭的遊戲又被抵制了 - 第10張

而面對新一輪的抵制,Tamte早先的說法是這個遊戲沒有任何政治傾向,它僅僅是通過遊戲這種形式來幫助人們理解城市巷戰的複雜性,讓人們體驗一個士兵在軍事命令的約束下如何制定戰術策略和作出道德抉擇。如果說它要表達什麼,那也僅僅是對美國軍人的紀念和對伊拉克平民的共情。

但這種迴避尖銳問題的官方說辭,很多人都不買賬。

4

迫於壓力,發行商Victura在3月8日發表了一份與此前表態有些相左的聲明,概括來說就是:他們總算明白,《費盧傑六日》中經過再創作的事件確實不是無涉政治的,但他們仍然堅持無論遊戲還是現實本身都是複雜的。

全文如下:

我們明白,《費盧傑六日》所重現的事件與政治不能截然分開。以下是本遊戲對各方觀點的回應:

《費盧傑六日》中的故事,一是通過遊玩過程講述,二是通過紀錄片片段,在伊拉克戰爭中擁有不同經歷和觀點的軍人和平民將會在其中講述他們的故事。目前為止,25名伊拉克平民和幾十名軍人與我們交流了他們生活中最艱難的時刻,我們可以把這些對話分享給大家。 紀錄片片段討論了許多棘手的話題,包括導致費盧傑之戰的種種事件和政治決策,以及這場戰役的後果。雖然我們不允許玩家在遊戲中使用白磷作為武器,但我們在紀錄片片段中描述了它的用途。 遊戲過程中,紀錄片會提供具體故事背景,而玩家將切身參與到故事之中。每個任務都要求玩家通過遊戲中的交互來處理這場戰役中真實的軍事和民事情節,從而提供一種其它媒介所不能提供的看待城市戰的視角。 我們相信,整整一代人都為戰爭作出了犧牲,他們的故事值得讓親歷費盧傑之戰的海軍陸戰隊隊員、普通士兵和平民來講述。 我們堅信,遊戲,就像它重現的的事件本身一樣,是複雜的。

時隔12年重新上架,這個試圖還原伊拉克戰爭的遊戲又被抵制了 - 第11張

這或許可以視為官方的讓步,但遺憾的是,這種讓步反而體現出其觀點的前後搖擺,在輿論戰中更加處於下風。

不過,實際上並不是所有人都反感《費盧傑六日》。相反,很多玩家在風波之始就對Atomic Games表達了支持。部分軍人家庭指責遊戲用娛樂的方式消費他們的痛苦,但在玩家眼中游戲並不只是娛樂,這種指責包含了太多對遊戲的偏見。

2009年Youtube上的一個聲援《費盧傑六日》的視頻播放量很快超過了10萬——這在當時相當可觀,評論區也多是表達對遊戲製作者的理解和認同。

時隔12年重新上架,這個試圖還原伊拉克戰爭的遊戲又被抵制了 - 第12張

Youtube聲援《費盧傑六日》的視頻

有的玩家甚至認為,如果確實能夠避免政治宣傳,就算是德國士兵主視角的二戰遊戲也會令人期待,這有助於我們理解戰爭與人性的複雜。

專門指摘《費盧傑六日》,似乎也有失偏頗。類似於這種涉及晚近真實戰爭事件的遊戲,更直白地將美軍在世界各地的軍事行動統一描述成“反恐行動”的也不是沒有。

比如2004年開始免費發佈的《Kuma War》系列,就以連續劇的形式把上百場真實戰爭事件做成遊戲,其中也包括費盧傑戰役,而遊戲的內容只是簡單粗暴的突突突,真正把殘酷的戰爭做成了純粹的娛樂。

時隔12年重新上架,這個試圖還原伊拉克戰爭的遊戲又被抵制了 - 第13張

《Kuma War》

但延續近十年的《Kuma War》不曾掀起抵制的浪潮,據2005年的一篇媒體報道,它甚至擁有相當多的伊拉克粉絲。

5

我們至今仍未得見《費盧傑六日》的全貌,這也意味著事實還有待考察。

如果不知道遊戲本身到底是什麼樣的,它到底試圖表達什麼,圍繞遊戲的種種爭議必定久久不能平息,而遊戲只會成為表達不同政治立場的工具。當然,這就得交給各家遊戲平臺來審核了。遊戲目前並未公佈正式發售日期,只是在Steam已經有了商品頁面,也可能登陸其它主機平臺(具體不明)。

《費盧傑六日》面臨的困境,或許不全都源於遊戲內容本身;而更多地是因為,開發者們篤信他們的作品不會輸出政治價值,但現實中,沒有人能活在完全無涉政治的世界裡。他們挑戰了最有可能引發爭議的遊戲題材,卻沒有在製作、宣傳等環節作出最成熟的考慮。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