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mujica之後
正式完結

邦高祖祖訓:來組圓陣吧
至此,mujica已成定局,這下不用讓x追13-x了。
mujica於昨晚正式完結了,雖然早在第三第四集結束時調整了預期,在第七集結束時拋棄了大腦,在看第十一集時一整集沒停住笑。但真到了十三集落幕之後,心中還是感到十分遺憾。

執劍而立,好中二的mujica,還挺符合世界觀?
我相信第13集所呈現的live是許多觀眾早在《mujica》開播之前就期待的,而這一集的內容我認為也很好的回應了我的期待。mygo和mujica的兩場live雖然並不是完美無瑕,但都很好的展現了兩個團的風格與進步。但顯而易見的,對於這樣大團圓的live前面缺少了太多太多的鋪墊,尤其是mujica。以至於12集過去了,我們竟然發現mujica的眾人人設反而相較於《mygo》完結時更不完整了。而mygo的成員之間的關係反而更像是因為編劇對於第七集處理的不好造成的成員之間關係冰冷的假象,以至於現在看到理所應當的貼貼都要小心翼翼地再三確認。

貓貓認可了愛音吉他水平的進步
那麼我就要問了,為什麼會缺少這麼多的情節,為什麼觀感會有那麼大的落差?明明13集能夠提供相當不錯的觀感,但這居然十分突兀?
為什麼會喜歡《mygo》?為什麼會期待《mujica》?
還是從mygo開始說起吧,這並不是我看過的第一部少女樂隊題材的番,也不是我追完的,而是在24年1月,差不多一年前才一口氣補完的。《輕音少女》和《孤獨搖滾》都早在這之前看過。但相較於這兩部,《mygo》於我而言在樂隊這個標籤上的魅力更為強大。這不僅是因為《mygo》的劇情中的live佔比更加多,而且《mygo》伴隨著更加強烈的情感衝突與迸發,而不再是相對慢節奏的日常。《mygo》的情緒流將這些也許並沒有什麼理由、不需要太多邏輯的多角色間的情感碰撞巧妙的融入了live中而碰撞爆發。既不是正論輸出一般的爭吵,也不是簡單的愧疚再相互道歉而和解。而是將這些複雜的情感不再細細區分、說明,或者是打上標籤,並且有些強硬卻很乾脆地融入音樂這個更加能夠引起共鳴的載體中。這是我在看《mygo》時最為享受的部分,也是當初我對《mujica》最為期待的部分。畢竟在那時候看來,mujica團的角色比起mygo團的角色已經多了13集的鋪墊,有著更加多的爆發更加激烈的衝突的可能,她們的情感鋪墊和行動的動機都已經完善,再配上mujica團的金屬風格的音樂,屬於她們的華麗舞臺已然搭建完成。mujica的隊員們還在《mygo》的13集中展示出了超高的演奏水平,獻上了驚豔的live。這與當時mygo的livehouse的水準有了一定的差距和對比,無不在刺激觀眾們對於“銀河戰艦”的好奇和渴望。這讓看完《mygo》時的我不禁遐想未來《mujica》會不會有超過《mygo》第十集的演出和觀看體驗呢。
追番歷程
至今仍然清楚的記得1月2號晚上10點幾分鐘在電腦屏幕前正襟危坐的我。在相當興奮的狀態下看完了預想不到的第一集,一集就將《mygo》中關於《mujica》的核心角色saki的伏筆完全揭開。那23分鐘又短又長,一開頭就是killkiss完整的live,中間插敘了saki過去的經歷,再到結尾的大貓摘面具。雖然從現在看來當時sb武士道就已經在有些刻意地在每集末尾營造爆點而炒熱度了,但對於當時而言,《mujica》的第一集毫無疑問的是幾乎回應了一年以來幾乎全部對於它的期待,這又怎能讓人不興奮呢。
但後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從第三集的地鐵大戰開始,《mujica》一步步瓦解了。第三集的爭論從現在看來大貓的那麼多臺詞讓初華說出“退出即解散”依然十分生硬。第四集的酒店大戰更是沒由來的拆團。第五集、第六集對於saki的轉變的處理過於拖沓,一味的哈氣讓數次衝突看起來千篇一律,劇情沒有實質的進展卻過去了好些集數。還硬是讓小莫做了很多疑似炒熱度的情節,佔用了大量的時長以至於mujica團的角色不再有足夠的篇幅去塑造。本身在《mygo》中鋪墊了大量情感基礎的角色沒有得到相應的塑造就被急迫的拉去前往下一個片場,導致角色看起來既矛盾又空虛,如同編劇在《mujica》的“人偶”在與我們從《mygo》裡認識的角色搏鬥一般。
在13集漫長的live裡燈的第一句歌詞開口唱出來時,我就一定程度的原諒了《mujica》前面的各種逆天情節。但於此同時又悲傷地想到,第七集不說別的,僅僅把觀眾們的白月光春日影正常的唱下來或是換成tft版本的,《mujica》會不會更好一些呢?第八集、第九集似乎在強烈的想表達mujica團眾人在炸團之後的轉變,但並沒有給出讓觀眾接受的炸團理由、復活理由。對海貓睦的描寫生硬、迷惑,對初華的描寫竟然把她越寫越單薄。saki就祝她成為神吧,畢竟離人類有些距離了。

mygo的團魂在這集得到了很好的展現
有趣的是,似乎挺多評價都對《mujica》11集舞臺劇的演出形式表示不滿意。不過這確實曾是我預想中的一種演出方式,與前面數集的初華在片頭、片尾報幕一般的獨白一樣。這似乎還挺符合ave mujica的風格。當然小姨真的是爛活,爛到刪掉了既不會對劇情有任何負面影響還能騰出不少時長來完善各個角色的人物形象,更加細緻的去寫成長、轉變。11集的放ppt一般的演出也有些簡陋了,這一點在尤其災難的第七集也發生過。

初華(音)好看
遺憾
縱觀全劇,《mujica》不僅沒能達到《mygo》一般的緊湊而完整的敘事,也沒有讓人沉浸其中的情緒流,這點曾經在第五集的前半和第七集的一小部分有所展現,但都被它自己破壞了。對於伏筆的更是粗糙,要麼只是生硬的引出比如“退出即解散”,又生硬的重複。要麼就是如第四集命運共同體一般炒熱度似的堆砌《mygo》時期的“梗”。全然不復《mygo》時盛讚的“契科夫的軍火庫”。以至於到了完結我們都不懂豐川家族究竟有多黑暗。雖然後者確實能能夠提供一些樂子,但在爛成這樣的現下也未免有些對其水時長的不滿。當然,塑造時長不夠並不能成為爛成這樣的全部原因,《mygo》中顯然rikki和貓貓的塑造是少於其他三位角色的,這在後續的手遊劇情才補全。對於《mujica》中沒能做到的只能也寄託於手遊和續作,可這份期待已經沉重到幾乎要做到重製的程度才能回應。
從開始看番以來,已經有五年多的時間了。因為個人的喜好問題,我大多數情況下不會追著連載中的季度番看,而是去補完結的老番,在看到精彩的劇情時我會迫切的希望能繼續看下去。《mujica》第一次告訴了我追喜愛的番“爛尾”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這是我之前不曾體會過的。對於入坑晚一些的我來說,像《巨人》、《罪惡王冠》、《死亡筆記》等等高開低走的動畫都是一口氣從頭到尾看完的,沒有那麼深的遺憾。而這13周以來看著《mujica》的逐漸凋零,也稱得上是一種難得的體驗了。
13集的live中mygo新歌《聿日箋秋》中有句歌詞,“物是人非,無論如何收集碎片,也無法重回同一瞬間。”《mujica》的當下,似乎是“人是物非”了。


“物是人非,即便收集碎片,也無法重回同一個瞬間”
致謝
最後,感謝為我推薦《mygo》的朋友,這部番的確可以稱得上是難得一見的佳作。感謝bilibili的翻譯,將臺詞、歌詞翻譯得信達雅,13集的《焚音打》更是巧妙的將mygo團五人的名字融入翻譯後的歌詞中,歌詞和部分臺詞的特殊字幕既華麗又契合劇情,很能調動情緒。感謝b站的動漫區up們一同追番,一同分享。感謝二次創作者們長期製作的優質二創讓《mygo》在這一年多來“常看常新”,為我們帶來不同於原作的感動。感謝各個論壇的同好者們,從《mygo》開始就創造了絕妙的討論環境。感謝十位角色與甜甜圈女士共同帶來的精彩故事,儘管mujica團的角色們可能塑造的不盡人意,但都在二次元了我還是願意忘記不好的部分繼續喜歡她們。希望在敲定的續作或者是手遊劇情中,更好的mygo與更好的mujica能夠帶來更好的、更krkrdkdk的故事。

焚音打歌詞翻譯
到這裡,Mygo!!!!!與Ave Mujica的故事就告一段落了。

官方完結賀圖--It's My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