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喜馬拉雅山脈雪山腳下的狹小國度。缺乏現代化和永無止境的混亂使得這個國家幾乎完全沒有繁榮的希望。
凱拉特雪山風景
凱拉特王國(英文:Kingdom of Kyrat/印地文:किरात),是一個位於印度次大陸喜馬拉雅山脈腳下的山地國家。其與印度的比哈爾邦接壤,也和尼泊爾接近。凱拉特是一個高山國度,擁有與熱帶島國所不一樣的獨特風光。但就像這個地方的神秘氣息一般,在探索凱拉特時,人們也必須謹慎小心,隨時防止任何不祥的事件發生。
基本信息
政治情況:君主**國家,也很有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無政府狀態
國土面積:未給出數據,推測為 15-30 平方公里
行政規劃:分為兩大地理區域,四個行政區域
氣候:高山高原氣候
主要產業:種植業、非法產業
人口:推測在 10-50 萬左右,因為凱拉特缺乏聚居點
凱拉特國旗
凱拉特的官方宣傳之一
凱拉特的歷史
凱拉特的早期時期情況不為人們所知,因為它實在不屬於一個先進的地區,加之如今戰亂頻繁,實在很難仔細地梳理凱拉特的歷史。根據(不怎麼可靠的)凱拉特神話所說,神巴納舒爾創造了世界,而他的女兒凱拉則創造了凱拉特。公元前 500 年左右,一群凱拉特信徒建造了切加瑪修道院,這是有關凱拉特歷史最早的記載。
巴納舒爾與克里什那的戰鬥
凱拉特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建造了多個要塞,這些要塞和不丹的傳統風格十分相似。根據不丹的歷史,這些要塞建造的目的是為了防備北方吐蕃的入侵,因此也可以假設凱拉特的要塞也用於這些用途。18 世紀 50 年代,當時的凱拉特國王建造了夏南競技場以供居民娛樂,當時的競技場就開始了鬥獸至死的傳統。
直到英國殖民統治高潮階段的 18 世紀晚期和 19 世紀,覬覦亞洲的東印度公司開始殖民印度,而凱拉特也沒能擺脫厄運。東印度公司將凱拉特變為了殖民地,長達百年的殖民統治期間凱拉特的主要經濟命脈就是開採黃金出口。這種經濟模式一直運作到凱拉特獨立後的 20 世紀 50 年代,此後還運作了一段時間,但由於過度開採,如今凱拉特只剩下一些廢棄的礦產。
雖然英國殖民者離開時給凱拉特留下了什麼遺產並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凱拉特還是保持著君主**直到第一次凱拉特內戰爆發。由於先前屬於支柱經濟的金礦已經無法為凱拉特帶來收益,陷入經濟崩潰的凱拉特王室面臨著來自民族主義者的憤怒。
隨著局勢不斷惡化,凱拉特最終陷入了內戰泥潭。1985 年,民族主義者衝進了皇宮,殺死了國王和其他王室成員。當時身為皇家衛隊(不是貝根·明後來組建的部隊)士兵的莫汗·蓋勒屬於保皇黨的一員,他試圖與廢皇黨戰鬥。
但到了 1986 年,廢皇黨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保皇黨幾乎快要支持不住了。莫汗的日記裡對此記載道:
他們的隊伍包括了外國的罪犯,裝備著美國製造的武器。
1987 年,貝根·明、尤瑪·劉和他們的僱傭兵的到來,讓保皇黨又燃起了希望。特別是得到了貝根·明關於結盟恢復君主制的許諾之後,保皇黨天真地認為貝根·明就是凱拉特王室的救星。但是事實證明,凱拉特不是法國,不能依靠外國人來拯救國家(bushi)
有了僱傭兵支持的保皇黨三下五除二就把得了幾把美國槍就得瑟的廢皇黨錘爆了,只見過凱拉特內戰的廢皇黨青年根本不是僱傭兵的對手。於是第一次凱拉特內戰在保皇黨的勝利下閉幕。
然而,貝根·明不是來凱拉特做慈善的。在把廢皇黨痛打一頓之後,貝根·明就背叛了保皇黨,把好不容易活下來的王室的繼承人殺了自立為王。所以事實證明希望外國人來拯救國家的想法永遠是最天真最愚蠢的
在凱拉特兩邊都被打得體無完膚之際,貝根·明設法拉攏了一批本地人加入了他新建的皇家軍隊,而原先的三合會僱傭兵則成為了皇家衛隊。但也有一些人對於貝根·明的背叛感到惱火,他們拒絕服從貝根·明的統治,而是選擇跟隨莫汗反對貝根·明的統治。這些人成立了黃金之路以反對貝根·明。第二次凱拉特內戰就此爆發。
和上一次內戰不同,如今凱拉特的反抗軍需要面對一支來自外國裝備精良的僱傭兵部隊,和由希望藉此改善生活的本地士兵組成的皇家軍隊的共同威脅。明王的各種措施頗有成效,由尤瑪·劉率領的皇家部隊乾脆利落地打壓黃金之路,而各種封鎖措施和非法產業也提供了足夠的資金。距離黃金之路起事的 1987 年僅僅過了一年,黃金之路就被打得抬不起頭來。
1988 年的某個時候,美國中情局來到凱拉特,和莫汗進行接觸。中情局希望輸送武器和軍事顧問給黃金之路好幫助他們繼續起事,但莫汗只接受了美國送來的武器,拒絕了顧問,因為他希望這場戰爭由凱拉特當地人贏得。儘管有了美國輸送的武器支持,但黃金之路還是節節敗退。在皇家部隊的攻擊下,黃金之路最終被打出了凱拉特北部。
由於黃金之路的不斷失利,同為黃金之路創始人的莫汗妻子伊什瓦莉與莫汗的分歧達到了頂峰。莫汗拒絕黃金之路招募女兵,這導致伊什瓦莉沒有辦法為戰爭做出貢獻。最終莫汗要求她帶著兒子艾傑·蓋勒(為行文及理解方便,下文統稱為阿杰)潛伏到明王身邊,一方面是為了刺探情報,因為黃金之路漏洞百出的組織狀態已經被皇家部隊滲透成了篩子,需要有反制措施;二是讓伊什瓦莉看看明王的統治有多殘暴,從而放棄加入戰鬥的想法。
然而,伊什瓦莉不僅沒有被明王的作為所震驚到,還成為了一個優秀的間諜,為黃金之路挖出來很多內奸。莫汗對此深感敬佩,於是決定繼續讓她在明王身邊潛伏。不過,偏偏就是這一決定讓整件事情出了亂子。
儘管明王作為殘暴不仁,但是伊什瓦莉卻逐漸對明王產生了好感,最終兩人成為了情人。伊什瓦莉還為明王生下了一個名為拉克什瑪娜的女兒。伊什瓦莉對明王影響之大,以至於連尤瑪·劉都認為明王已經變得軟弱了(可能是指其在凱拉特的行為稍微收斂)。但是在這一出家庭情感劇演出的時候,不要忘了還有一個氣到頭上發綠的男主莫汗。對於老婆的背叛,莫汗的答案是僅有一歲的拉克什瑪娜頭上的彈孔。
可以肯定,這發打在拉克什瑪娜頭上的子彈徹底引爆了原本穩定的凱拉特局勢。伊什瓦莉隨後找到莫汗並射殺了他,然後帶著年幼的阿杰離開凱拉特前往美國。沒人知道伊什瓦莉是不是得到了明王的幫助,但很有可能是美國人保羅出的錢(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保羅不害怕阿杰,明王也提到了他有去探望過保羅的家人,本來想去看伊什瓦莉但最後沒有去,保羅應該是知道伊什瓦莉在哪裡的,因此他很可能幫助伊什瓦莉前往美國居住,否則一個孤兒寡母根本沒法在美國立足)。明王在經歷了妻子的離開和女兒的死亡之後就徹底崩潰了,他不再管理國家,隱居在皇宮裡,而黃金之路也在沒有領袖的艱難環境下掙扎。
如今,由於多年戰亂和混亂的統治,凱拉特被認為是一個失敗的現代國家。它在聯合國沒有席位,跟美國沒有外交關係,也沒有國際貿易。凱拉特的工業化基本為零,根本形成不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它也沒有經濟可言,凱拉特盧比只在國內有用,在國外就是一張廢紙。相反地,美元在凱拉特境內用處也不大,因為邊界完全被鎖住了。
隨著阿杰的返鄉,凱拉特的前途未卜。黃金之路帶領下的凱拉特完全是現在凱拉特的延續,不可能指望兩個根本沒接觸過政治的人帶領國家。明王的統治也很難繼續下去,因為就連他本人都不願意再繼續當國王了。阿杰雖很有可能成為下任領導人,但雙方對他的態度仍然未知,而且恐怕也不能指望一個空降國王……
凱拉特的自然環境
凱拉特是一個高山國度,坐落於喜馬拉雅山脈腳下。高山高原氣候給凱拉特帶來了不一樣的獨特景觀,這裡的氣溫也要比雅拉更低。即便如此,在溫暖的凱拉特南部,依然能夠見到繁忙的種植業景象。
凱拉特南部風景
而在凱拉特北部,由於較高的海拔,氣溫變得更低,更為寒冷,無法支撐種植業的發展。加之凱拉特傳統上認為海拔更高的地方更接近天,從而凱拉特北部在凱拉特有著重要地位。皇家宮殿等重要設施基本都建設在凱拉特的北部,而凱拉特北部的經濟也多以礦業為主。
凱拉特北部風景
整個凱拉特的聚居點都非常小,連一座小鎮都算不上,更別提大城鎮了。凱拉特還處於極為落後的小農生產中,許多人除了家裡的那一畝三分地就沒見過別的東西了。這也為管理居民帶來了難題,從而讓黃金之路有地方歇息。
凱拉特的政治及行政規劃
凱拉特長期以來都是君主**國家,這一點直到貝根·明到來後仍未改變。其君主制度和不丹很相似,因為兩者都是處於喜馬拉雅山脈下的封閉國家。顯然凱拉特的國王擁有很大的權力,就像大部分沒有經歷過君主立憲制的君主制國家一樣。儘管明王是實際上的統治者,但由於他隱居的緣故,現在凱拉特的各項事務都由他手下的核心班子負責,而這些人也是凱拉特某一地區的長官,負責管理各項事務。不過大部分時候他們的管理手段就是派士兵過去解決一切問題提出者。由於明王的宣傳,外界也認為凱拉特是一個正常的國家,只不過飽受黃金之路“叛軍”的困擾。
明王離開之後,凱拉特的境況顯然也好不到哪去,因為黃金之路根本沒有管理國家的經驗,而兩個領導人也只是一丘之貉罷了。皇家軍隊和皇家衛隊也在不斷試圖騷擾黃金之路,凱拉特的前途可謂是一塌糊塗,即使阿杰上臺,也很難斷言一個從未接觸過政治的戰士知道怎麼處理事務。
凱拉特被分為南北兩大部分,其中凱拉特南部被保羅和諾爾控制。凱拉特北部則由尤瑪和明王控制。
凱拉特北部(Northern Kyrat)更寒冷,也是明王控制較為嚴密的地方,由皇家衛隊把守的國王大橋完全阻斷了凱拉特南北兩端的道路。尤瑪·劉控制著北凱拉特的南部,明王則控制著北凱拉特的北部。
凱拉特南部(Southern Kyrat)更溫暖,也是黃金之路的起源地。由於明王在此處的控制較弱,黃金之路得以在多次打擊之後苟延殘喘。保羅控制著南凱拉特的南部,諾爾則控制著南凱拉特的北部。
凱拉特地圖
凱拉特沒有所謂的“首都”,但其政治中心應當是皇家要塞及皇家宮殿。
凱拉特的宗教
凱拉特的宗教主要是當地所信仰的本地宗教,也有印度及北方的傳統宗教影子。宗教對凱拉特的影響非常重要,因為它已經跟凱拉特的君主制綁在了一起。國家必須擁有一個塔倫·瑪塔拉作為某種象徵,曾經這個位子是伊什瓦莉的,但顯然最終沒成,而巴德拉則被薩巴爾推為下一個人選,即使巴德拉自己並不願意。
加侖都寺廟,代表著黃金之路兩派的最終決裂
必須指出的是,凱拉特的居民對於宗教的態度多半是模稜兩可的。他們當然能夠接受傳統,但即使不允許他們信奉宗教其實也無關大礙,畢竟當下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保住小命。
凱拉特的官方政府態度則激進的多。皇家部隊多次試圖襲擊並摧毀這些宗教建築,因為明王認為這些落後的宗教傳統沒有存在的必要,同時也是處於對伊什瓦莉的同情(她深受凱拉特傳統之害)。
不論如何,對於凱拉特而言,宗教的影響已經深入骨髓,因此未來的領導者必須決定,是繼續延續凱拉特的傳統,還是打破這一傳統。
凱拉特的語言
凱拉特的書面文字主要使用印地文(天城文寫法),這是一種印度語言,在北印度流行。當然也有可能屬於梵文。不過,實際上大部分的居民都會說英文。由於皇家衛隊有一些來自香港的前三合會成員,他們則說傳統的粵語。幾乎所有凱拉特的官方文件都使用當地文字撰寫,這或許也是凱拉特的管理一塌糊塗的原因之一(統治凱拉特的四個人都不是當地人)。
凱拉特的一塊破爛不堪的路牌
凱拉特的美食
很難判斷凱拉特人的飲食習慣到底是怎麼樣的,因為他們顯然處於能打到什麼就吃什麼的狀態。凱拉特缺乏統一化的養殖產業,但家庭一般也會養殖家畜以供食用,通常是豬。也有一些人會下河捕魚。
除了肉類之外,凱拉特也有相當可觀的種植業存在,許多人家裡都會存有裝罐的素食,儲存起來以供食用。不過也有采摘下來出售的水果,在市場上這種貨物十分常見。可以推測凱拉特人的主食應當是稻米。
凱拉特齊拉那市集
凱拉特也有許多酒精飲料消費。幾乎每一個人的家中都能找到幾瓶酒,而這些酒品中既有凱拉特本地產品,也有來自國外的。
凱拉特安全屋裡的數瓶酒
凱拉特的交通及通信
凱拉特十分落後,而這種落後從它的道路來看就足以得到有力地證明。整個凱拉特的道路都處於十分糟糕的狀態,缺乏硬化和鋪砌路面。不過由於長期的封鎖,這些道路依然足以承載凱拉特人的日常通勤需要,而明王手下的凱拉特政府顯然也不會考慮修路這種事情,把錢拿來買奢侈品不好嗎?
儘管位於高原地帶,凱拉特依然擁有一些河流和湖泊,人們會使用小木船或是更現代化的硬殼充氣艇在水上活動。但顯然這種交通方式在凱拉特並不流行。
凱拉特的天空幾乎完全被皇家部隊控制,只有他們擁有極其少見的現代化直升機。皇家部隊控制著凱拉特的唯一一座“國際機場”,這也是凱拉特最主要的出口貨物途徑。
凱拉特國際機場
凱拉特的通信設備非常落後。大部分凱拉特人沒有智能手機,黃金之路和皇家部隊都依賴於無線電通信來滿足自身的需要。凱拉特擁有電視臺,但都被明王把持。明王還改造了原先的鐘樓充當宣傳塔使用。此外,皇家部隊經常會派出宣傳車隊遊走於凱拉特,宣傳明王的思想。
凱拉特的主要產業
種植業(Planting)
凱拉特的種植業很大程度上是為政府(或者說,明王)服務的。臭名昭著的凱拉茶(Kyra Tea)就是凱拉特最主要的出口產品之一,這種具有成癮性的飲料幾乎是凱拉特最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製作這種飲料需要大量作物,因此大量的凱拉特人被強迫到田地裡去勞動。但顯然,凱拉特人也自己種植食用作物,因為市場上至少還能看到食品,即使明王並不關心皇家軍隊的死活,他也得保證這幫人有飯吃,否則壓根沒人聽他的。
礦業(Mining Industry)
凱拉特在被東印度公司殖民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依靠出口黃金獲利。儘管這些金礦早在上世紀 60 年代就已被廢棄,但隨著技術進步和勘探,凱拉特的金礦依然能夠提**出。皇家衛隊控制了凱拉特北部後,就一直在開採這些礦產,併為此成立了 K.E.O.礦業公司,專門負責開採金礦並售賣。不過,由於人手短缺,皇家部隊經常強迫當地人下礦勞動。
凱拉特的一處礦場
非法產業(Illicit Industries)
對於像凱拉特這樣的落後國家而言,依靠正常的工業進行經濟發展難上加難。因此成本低廉而獲利頗豐的非法產業就成了這種地方最好的選擇,反正除了本國政府沒人會管,被世界警察盯上的可能性也比較低,更不用說連本國政府都參與的情況了。
凱拉特的非法產業除了上述的凱拉茶之外,還包括售賣文物、非法偷獵(當然並沒有人管,而且凱拉特政府可以將此稱為“有害動物控制”)、人口買賣、軍火買賣和成癮品生產等等。這些產業都是被凱拉特政府所控制的,在凱拉特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法律。
旅遊業(Tourism)
凱拉特也擁有一定的旅遊業,但由於凱拉特嚴厲的邊境封鎖,只有很少的人能夠進入凱拉特。一般這種遊客都不差錢,但凱拉特除了夏南競技場之外,真正值得遊覽的地方其實並不多,在內戰正酣的時候就更不用說了。內戰結束之後的凱拉特前途未卜,沒人知道它會不會開發旅遊產業,但薩巴爾統治下的保守凱拉特恐怕不願意這麼做,而阿蜜塔治下的凱拉特已經把能砸的東西都砸的差不多了。
軍事工業(War Industry)
凱拉特的軍事工業其實很落後,但凱拉特大部分賺錢的產業建立的初衷就是為了養軍隊。像凱拉茶和 K.E.O.礦業公司這樣的產業就是軍隊在負責運作,維持軍隊所需的日常開銷。關於凱拉特皇家部隊的介紹,請參閱如下文章:皇家衛隊介紹、皇家軍隊介紹
凱拉特的能源
凱拉特的能源供應還是個未解之謎。大部分軍事建築會配備額外的發電機,但凱拉特的一些聚居點拉有電線,電力供應也沒有非常嚴重的短缺。不過,由於落後,大部分人家裡還是習慣使用明火照明,單調的宣傳也讓人們沒有興趣花時間去看電視和聽廣播。
燃油供應也非常罕見。凱拉特的燃油要麼由政府把控,要麼就是從外界偷運進來的。民用車輛的燃油供應來源未知,從凱拉特缺乏加油站這一點來看凱拉特的燃油黑市恐怕非常發達。至少凱拉特的皇家部隊不用擔心沒油的問題。
瑣聞趣事
凱拉特這個名字是對現實中居住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基蘭特(Kirāta)人的影射。基蘭特人通常居住在喜馬拉雅山脈的東部,如今他們的活動範圍包括尼泊爾、印度、孟加拉國甚至是緬甸等國家和地區。
凱拉特沒有取代現實中的尼泊爾,它只是一個位於印度東北部邊境的小國。
凱拉特與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沒有外交關係。這導致阿杰回到凱拉特時,不得不先到印度,再通過嚮導進入凱拉特(美國大使館曾表示只能幫助阿杰到那裡)。
有趣的是,阿蜜塔對於凱拉特傳統的態度和明王是一樣的。明王也因為伊什瓦莉遭遇的事情而對凱拉特傳統深惡痛絕。
凱拉特人按理來說應當說印地語,這在預告片裡也有體現。雖然在背景方面來說他們應當說尼泊爾語,但尼泊爾也有許多人說印地語,尼泊爾也將印地語作為通用語言。不過很多凱拉特人看到阿杰的時候都說英文。
黃金之路的兩個領導人實際上都可以被殺掉。存活下來的領導人在明王離開後會再次出現在凱拉特,可以直接用槍把他們打死。不論如何,阿杰都幾乎可以肯定會成為新的凱拉特領導人之一(很可能是新國王)。
凱拉特的國際機場一開始被稱為“獸人機場”(Meh Teh Airport),但後來被改成了凱拉特國際機場。獸人是一個航空公司,很可能在明王掌權後倒閉或是劃歸軍隊手中。
儘管凱拉特是一個內陸國家,但邊境地區實際上不能夠自由探索。有人發現在凱拉特外還有一塊地圖,但並沒有被使用。這有可能是育碧刪減開發的一個證明,或許在明王離開之後還有新的劇情。
凱拉特也在《極地戰嚎 6》關於明王的 DLC 裡出現了,補充了《極地戰嚎 4》的一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