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這段時間無疑是一個風起雲湧的年代。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導致了大下崗潮,城鎮化加速和住房制度改革帶動了一批上下游產業的革新,2001年加入WTO後我國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相比於傳統的“大鍋飯”,“下海”經商便成了時髦而又敢為天下先的舉措。
這其中,70後、80後和90後等新興人群成為最初網遊的受眾。在此同時,《傳奇》《奇蹟》《魔獸世界》《夢幻西遊》等網絡遊戲逐漸成為國產遊戲的代名詞,中國遊戲逐漸由臺前走到幕後——由偏安一隅的文化孤本蝶變為無數人精神原鄉的“第九藝術”。

二十年前的中國網吧裡,鍵盤敲擊聲此起彼伏,《傳奇》《仙境傳說》的界面在CRT顯示器上閃爍,少年們用五塊錢包夜卡爭奪沙巴克城,在普隆德拉南門組隊打波利。那個時代的網絡遊戲像極了江湖茶館,素不相識的玩家會主動給新人遞裝備,公會頻道永遠滾動著組隊信息,笨拙的像素小人背後藏著無數真實的情感羈絆。
所謂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盛況之下,網絡遊戲也逐漸式微。或許是遊戲的創新不足與同質化惡性循環,或許是特定時期內政策限制用戶付費行為導致盈利空間不斷下滑,又或許是移動遊戲的崛起擠壓了傳統的端遊市場,總之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潮起潮落、起起伏伏成為傳統網遊的常態,傳統網遊在一眾遊戲裡也逐漸讓位並退變為遊戲領域的“亞文化”。
傳統網遊如何在新時代重新煥發新生?或許筆者近日在Steam春促期間接觸到的《飛天曆險2025》能夠給出答案。
如今當《飛天曆險2025》帶著賽璐璐畫風的老派建模重返舞臺,那些被現代遊戲工業流水線馴化的玩家忽然發現,原來有個世界依然保留著最初相遇時的笨拙與真誠。

說起來,《飛天曆險》身上也是充滿了傳奇色彩。2005年,時任大宇資訊掌門人李永進傾全力推出了軒轅劍系列的第二部衍生PC端遊《飛天曆險》。憑藉著下大力氣的宣傳,加上陳依依獻聲主題曲《迴音谷》助陣,彼時這遊戲確實吸引了不少玩家的目光。次年,《飛天曆險free》開服了,並在世界各地都留下了足跡。
去年,新生的《飛天曆險2024》(如今更名《飛天曆險2025》)攜懷舊餘威捲土而來。
在《飛天曆險2025》這個由崑崙鏡碎片重構的神器世界,遊戲巧妙串聯起《軒轅劍》單機系列千年時空。玩家作為被鏡王召喚的訪客,既要修補上古十大神器的裂隙,又要直面宇文拓與陳靖仇留下的因果殘影。

初入遊戲看到遊戲濃烈的像素風,許多見慣了3A大場面的00後、10後或許會嗤之以鼻:冊那,就這?!
實際上,《飛天曆險2025》這種賽璐璐畫風也有著自己的考究。本作以其線條流暢且富有動感,色彩搭配也顯得溫馨而富有童趣,當單機劇情裡的經典場景以動態漫畫形式重現,太一神殿的星軌與赤貫妖星的軌跡在天空交織,新老玩家能清晰感受到製作組在劇情編排上的巧思——這不是簡單的復刻,而是用網遊的開放框架重構了整個軒轅劍宇宙。
更令人驚喜的是命運系統將生肖皇曆融入角色成長,選擇甲午年出生的角色會自帶“驛馬星動”特性,包含先天的命格、緣分,後天的運勢、環境都會影響到玩家的遊戲結果。
玩家在進入遊戲時提供的生日與生肖,會經過根據中國皇曆設計的系統計算建立自己的命格,再加上玩家的個性分類,在遊戲中的走向也各有不同。在遊戲中會發現許多人與自己在命格上有些特別的關係,分別有宿親、宿敵與真愛,每個關係都是一種緣分,讓玩家在人際關係的建立上有著許多驚喜。

《飛天曆險2025》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當數職業系統。本作打破傳統網遊一職定終身的枷鎖,玩家無需多開賬號就能體驗全部36種職業。筆者曾用天人種族創造出堪稱行為藝術的戰鬥流派:白天是手持桃木劍斬妖的茅山道士,入夜則化身修羅刺客收割惡靈,黎明時分又切換成採藥濟世的醫師。更絕妙的是天賦附掛系統,法師職業掛載劍客的“劍氣縱橫”後,竟能揮著法杖上演近戰施法的奇觀,這種自由組合的混沌美感讓人想起早期MMORPG百花齊放的黃金年代。雖然部分職業平衡性有待優化,但看著主城裡既有御劍凌空的修仙者,又有扛著鋤頭哼小調的農夫,這種生態多樣性恰恰構成了遊戲最鮮活的生命力。
社交系統的設計同樣充滿舊時代的浪漫。遊戲沒有自動匹配的冰冷效率,玩家需要真正站在轉職仙人NPC前排隊接任務,隊伍頻道里時常蹦出“萌新求帶幽城幻劍錄副本”的呼喊。最動人的是擺攤經濟系統,長安西市的玩家商鋪鱗次櫛比,手寫廣告牌上“代工四象護符,材料自備”的吆喝讓人夢迴2005年。當筆者用三天時間採集星茸花製作出第一件霓裳羽衣,交易給萍水相逢的舞姬玩家時,對方回贈的“比翼雙飛”稱號成就,這種體驗感或許比任何裝備數值都令人愉悅。這種需要時間沉澱的人際羈絆,在當下快節奏的網遊環境中宛如清泉。

誠然,用2025年當下的標準審視,《飛天曆險2025》的建模精度尚不及某些手遊,任務引導的缺失會讓習慣自動尋路的玩家無所適從,部分副本的數值設計仍帶著二十年前的硬核烙印。但正是這些不完美,反而構成了獨特的沉浸感——當你要認真研讀NPC對話尋找線索,當死亡懲罰迫使你回城重整裝備,當暴雨天氣真的會影響御劍飛行的穩定性,這種帶著呼吸感的遊戲節奏,恰是當代作品丟失已久的寶物。看著Steam評論區裡年輕玩家抱怨“打野豬還要手動走位”,老玩家們或許會相視一笑,彷彿看見二十年前那個被樹精王團滅後熬夜查攻略的自己。
在這個4K光追成為標配的時代,《飛天曆險2025》像從時光裂縫裡飄來的桃花箋,墨跡間依稀可見DOMO小組(“軒轅劍”系列所有作品開發團隊多魔小組)二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它或許沒有震撼的視覺奇觀,但其對職業自由、社交溫度與文化傳承的堅守,讓每個進入崑崙鏡世界的旅人都能找到專屬的驚喜。當新玩家在鏡中湖初次遇見化作鯉魚的古月仙人,當老玩家在陳輔墓前發現《天之痕》的彩蛋卷軸,在屏幕前會心一笑的瞬間,便是對這款作品最好的註解。
此刻登錄遊戲,3月的長安城的桃花此刻正開得異常絢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