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壞星穹鐵道的3.0版本把列車開進了古希臘城邦,引發了一場考據狂潮。但這也引起我的疑惑:希臘神話和悲劇要如何與崩鐵世界觀掛鉤呢?
如黑塔所說:“去更高的世界俯瞰!”本文試圖以另一種視角——星神——來總括地理解翁法羅斯,及其背後的寫作脈絡。
為什麼從星神開始?
星神,是崩鐵世界觀中最極端、最不可理解、但是又最為核心的概念。但我們對祂們的瞭解卻少之又少。當然編劇確實伏脈已久:開服就有卡夫卡訴說最終要對抗毀滅;匹諾康尼主線展現同諧和秩序的張力;模擬宇宙持續揭秘歷史事件中星神的蹤影;阮梅和羅剎更是想要利用繁育對抗豐饒。
2.7版本結尾,停雲甚至直白地說要玩弄人類的星神付出代價——

伏筆已經鋪設到了各個角落,那麼,翁法羅斯正是回收之時。
另外,從創作者角度思考,翁法羅斯有長達一年的主線劇情,如此巨大的張力,最後必然要語出驚人,營造最宏大的落幕。那麼最稱得上爆點、最能震撼人的存在,無疑是星神。我們完全可以大膽猜測,在翁法羅斯劇情中,一定會出現星神階層的大事件。比如,創造星神,或者——殺死星神。
從智識開始重新認識星神
目前我們最為了解的星神,是智識星神博識尊。
在2.6版本的模擬宇宙·不可知域中,4號天才波爾卡·卡卡目和黑塔對壘,我們從中得知了重要信息。

智識星神以天才的對壘為思考。這並非比喻,而是真實存在的情況。
智識星神拔擢天才的過程,可以看作祂思考某事時,恰好發現了某人契合此事,或者某人的行為會撬動相關的事件。於是星神注視(雙重意味地)此人,隨視線而來的虛數能量將凡人升格為命途行者,或者令使。同時,這種升格間接或直接推動了星神所期冀的事件的進行。
其他星神的瞥視,也應該基本類似。
星神是概念和意識形態的極端具象化,作為求知的星神,博識尊一直在用計算認識宇宙,因此祂的最大追求,就是洞察一個宇宙的全部真理。
但這種追求,反過來期冀著可怕的事實,即,這個宇宙是有限可知的。在符玄對窮觀陣的解釋中,我們就看到了弔詭的一幕——

從博識尊處得來靈感的窮觀陣,其原理是“觀測我的觀測可以得到準確的預測”,符玄從而洞察出崩鐵宇宙早已是決定論的。
那麼這個最大的觀測者,無疑是智識星神本尊。博識尊觀測宇宙並計算,期冀著全知,但因此,也將宇宙錨定在了一個有限可知的世界。是的,星神就是有這種偉力。在不可知域的文本中,亦有佐證。







1 / 3
權杖,是魯伯特二世模仿博識尊的思考方式建造的系統,權杖能夠實現精準的預測,有限區域的全乾涉。這些都在暗示,博識尊的計算,不僅僅是預測,正是其計算導致了命運的實現。
在歷史上的邊星貿易戰爭和第一次反有機戰爭中,博識尊計算了三個發生大事的時刻,全部應驗。其中第三個時刻甚至有神秘星神和均衡星神出手,但全都沒有影響結果。27號魯伯特在精準的時間被殺死。

之後,在第二次繁榮血錦之紀的末尾,博識尊停止了對宇宙的計算。
根據不可知域劇情和黑塔的研究方向,我們可以猜測博識尊的思考路徑——誕生之初,博識尊致力於求得全知,不懈運算宇宙規律。此時祂注視到了一個試圖消滅隨機和變量的學者,並將她升格為天才,這人就是獲得了“全知域”能力的4號波爾卡。在經過漫長的計算後,博識尊計算了三個時刻,驗證了自己的預言能力,但也因此意識到,全知的終極就是決定論的宇宙。
此時博識尊心中產生了矛盾:究竟該滿足於全知的宇宙,還是渴求更多未知呢?畢竟一旦達成了全知,未知消散,星神的求知慾又要何處安放?
之後博識尊停下了計算,並且升格了螺絲姑母、黑塔等天才,這些天才致力於拓寬認知,獲得更多未知。祂決定參照波爾卡和黑塔這兩類人的對壘,來決定自己對全知和未知的傾斜。
就此,我們通過智識梳理了星神的處境——他們是哲學概念和意識形態的極端顯化,但也因此處在矛盾之中。
何為神性
在2.6不可知域結尾,波爾卡破壞了黑塔的研究,但這反而給了黑塔新的靈感。之後在2.7劇情結尾,黑塔便對博識尊提出了那個問題:“何為神性”。
這個問題初聽的時候讓人一愣——真的要在這種世界觀裡問什麼神性嗎?好在經過上述分析,我們已經知道智識在全知的路上狂奔,卻在未知的路口躊躇。那麼,還有嗎?星神是否還有其他品性,他們對什麼東西有認知,他們的宇宙觀是怎樣的?
答案還是在不可知域的一句話中——

全知和求知的矛盾之外,還有終末的威脅。當終末和智識碰撞,巨大的張力便顯現出來。(有的人看到這裡或許已經明白了)
終末星神的出現,宣告宇宙必然會迎來終結,而博識尊所全知的決定論宇宙,更是將末日的存在牢牢釘死。波爾卡作為保守派(當然這只是她的一個面相),支持博識尊保留確定的末日,但允許宇宙更長久的持續,在她眼中,宇宙如蝴蝶般脆弱美麗,只有釘死成標本,才能獲得長存的可能。
而另一派,黑塔等新晉天才,則代表博識尊的疑問:是否應該為宇宙留存抵抗末日的可能性和希望,哪怕其代價是末日可能提前來臨?哪種才是蝴蝶最美好的終局——停滯為標本,還是擁有短暫卻鮮活的一生?
味道是不是來了?
一旦套上這個主題,我們就看透了星神設定背後的英雄主義——終末的到來警示著所有星神,秩序崩落,存護築基;智識停滯運算,迷思掩蓋確定;毀滅應召而來,至於記憶,則在運作一場數字生命的遺計。
祂們並不是盲目的天體,而是有認知的存在,但對於宇宙的未來,祂們並沒有達成一致。祂們和人的關係,也還需重新認識……
翁法羅斯,一場模擬宇宙
終於,我們來到了翁法羅斯。
“翁法羅斯”與“崩鐵整個宇宙”顯然有一定同構性。與世隔絕的翁法羅斯、泰坦和黃金裔面臨著末日的威脅,對應著未被開拓聯結的宇宙、星神和令使們面對星核和終末。三種命途纏繞,更說明了這裡發生的事至少牽動著三位星神的心絃(畢竟令使的作為也可看做星神思緒的延伸)。
那麼,拯救翁法羅斯的英雄之旅,無疑也能帶來影響寰宇的大事件。這便和前文所說的星神層級的事件相符。
浪漫之旅
之前,停雲和黑塔的話讓我陷入了很久迷思——星神將人視作棋子和骰子,肆意推動著人們的命運。那麼,人要如何對抗星神呢?
但後來我終於意識到癥結:為什麼要對抗呢?

古希臘神話中,人受制於命運,神明也是如此。星神縱然能撥弄凡人,又何嘗不受困自己的命途和神性?
而所謂英雄,不僅能超脫命運,或許還能拯救神明。
試想,將博識尊從全知的桎梏和對未知的恐懼中解放出來,給予祂踏上求知的勇氣,進而給予宇宙一個對抗末日的可能——這將是多麼浪漫的開拓之旅啊!
而回顧主線,無論貝洛伯格,匹諾康尼,還是翁法羅斯,乃至整個崩鐵,講述的應該都是同一件事:就是經歷苦難,從絕望中開拓希望的故事。
(當然,在翁法羅斯要被拯救/開拓的未必就是或者只是智識,另外兩個星神也有可能。只是現在說智識會更具體更好理解。)
最後,以一個任務作結
在3.0主線結束後,緹寶會發給我們一個任務。這個任務中的幽靈,以及標題《夜夢難緘默》意外地化用了《星際穿越》的元素(是不是還有更早的原型我就不清楚了)。
任務中,帕西提亞的母親用謊言拯救了女兒,而當時的女兒早已看到泰坦的預言,於是在死亡來臨時陷入絕望。最後我們也不知道,她們是否超越了命運,只知道母親的愛和拯救切實地留下了迴響。
管中窺豹,翁法羅斯的故事基調也一定如《星際穿越》引用的那首詩一樣——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