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如民间传闻一般,恐怕刘邦的棺材板儿早就压不住了。仅有小人行径,那莫说汉朝能延续400多年,就是建国立业恐怕都不可能,甚至刘邦起兵时都不会有人跟随了。
那么,真是的刘邦究竟如何?今天,让我们走进刘邦,来一睹这个备受争议的男人真正的风采。
一声“贺钱万”,正宫唾手来
刘邦幼时,为人随性,不拘小节,其周边之人认为他胸无大志,又好吃懒做,以后必没什么出息。刘邦不以为意,充分贯彻鲁迅先生的名言,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当时刘邦仰慕信陵君无忌的为人,一直想投信陵君。结果刚到人地盘,才听说信陵君已死,而原信陵君门客张耳在招门客,于是就投去张耳门下,两人结成知己。不料没多久,魏国灭亡,张耳成了秦国通缉犯,刘邦只能回到家乡沛县。
再然后,就是比较出名的“泗水亭长刘邦”时期了。是时,吕公与家乡之人结怨,来到沛县定居。因为与县令交好,吕公也是门庭若市,总有人来结交走走关系。刘邦自然也去拜访,结果当时负责接待的萧何定了个规矩: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堂下就坐。
“刘大官员”当时是一个子儿没带,但却是灵机一动,大吼一声:贺钱万!这一吼,直接把吕公给吼出来相迎。吕公一见:额高隆,鬓髯美,这刘邦生得如此器宇轩昂,是成大事的面相啊!果断就请入上座。至于钱?那重要么?我吕公还差那点儿钱?
席后,吕公留下刘邦,二人打开了私聊频道。吕公对刘邦自然是寄予厚望,对刘邦吐肺腑之言,用人话翻译就是:你的面相,日后必为人中龙凤,一定要好自把握。你还没结婚,我正巧有个女儿,貌美如花,就许配给你做个糟糠之妻吧!
刘邦当时也是老大不小,不过因为乡里对他的偏见,正经人谁愿意嫁女给他?而吕雉确实相貌姣好,刘邦自然是欢喜不已,当即谢过老丈人,回去准备婚事去了。当然了,历史也证明,吕公的眼光确实独到,没有看错人。
先灭秦,后伐楚。背信弃义?明明是我以德服人,先礼后兵!
刘邦还是泗水亭长时,曾受命押送徒役去骊山。然而,刘邦并非恶吏,因此并没有用暴力手段押送,致使整个队伍脚程比较慢;半途中徒役又逃走了不少,他也不忍心追杀。而因误期并且人数不足,若继续带着徒役复命,无异全员送死。于是刘邦决定,索性就散了,便把徒役们全都放了。最后,徒役中有十多人愿意跟着刘邦逃亡,十多号人便奔着芒砀山而去。
而后,没多久,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当时,刘邦的小山寨已经从初始的十几人发展到了数百人。他也积极响应起义,带领人马重返沛县,被奉为沛公。
之后,起义在各地爆发,刘邦的队伍也逐渐庞大。当时,各路征讨军约定,谁先入关中,谁就是关中王。然而,其他人都在拼命攻城,刘邦这一路却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阻挠,大战就没几场:只要开城投降,刘邦都不为难,大家该上班上班,除非是奸官恶吏,否则职位照旧。这也导致很多城池一听是刘邦围城:降了吧,外面全是沛公的人!于是,刘邦一路几乎兵不血刃,直挺关中,在咸阳城下最终大破秦军,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向刘邦献上了传国玉玺,刘邦也成为最先入驻关中咸阳的起义军主帅。
入主咸阳后,刘邦身边众人皆建议斩草除根,处死秦王子婴。然而刘邦力排众议表示:“当初怀王派我来,就是因为我待人仁厚,再说公子婴已经投降,杀了人家可说不过去。”故只是软禁公子婴,封存宫室府库,军队撤回灞上。
然而,这个时候,项羽却不干了。我累死累活战场拼杀,你倒是一路轻松给我玩个巧取关中?不行,你这是耍赖!于是带着四十万精兵直奔咸阳。若不是项伯从中周旋,刘邦的脑袋怕是真得另寻他处了。鸿门宴中,项羽认为刘邦既不与自己争王,又是自己宴请而来,自己行事又光明磊落,所以迟迟不能痛下杀心,最终刘邦全身而退。
项羽入主咸阳,分封了各路诸侯后,选择自己衣锦还乡。然而,项羽的分封表面上看去论功行赏,但实际只是对服从自己的人予以分封行赏,并没有照顾原诸侯在本国的实力与影响,这就给之后的纷乱埋下了导火索。之后,齐国贵族后裔田荣不满分封,赶走齐王,杀胶东王,自立为齐王,纷乱再度爆发,最终演变成楚汉之争。
刘邦起事后,对于庸才素来傲慢无理,但对于真正的人才皆礼贤下士,非常看中。原本为项羽帐下的韩信和英步来投后,刘邦对二人重视有加。韩信由萧何推荐,被刘邦拜为大将军,还为此斋戒筑坛,隆重任命;攻取天下之时,韩信更是可以全权负责战略战术,调兵遣将,刘邦甚至没有插手,对其完全信任;英布投靠后,刘邦命人将其下榻之处,一切规格样式,都改造得与自己相同,不但保证其仍然拥有原先的领地,更是封赏了不少城池给他。
公元前203年,项羽兵疲粮尽,与刘邦定盟,划分楚河汉界。项羽傻白甜般地认为,既然定下盟约,刘邦必不会违约进攻自己。然而他自己却忘了,当年就是他先违约,否定了刘邦本应获得的关中王。刘邦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趁着项羽人困马乏班师回城之际,当场撕毁条约背刺项羽。项羽措手不及,被刘邦大军围困垓下。
至夜,韩信使计,令项羽大军驻扎之处四面楚歌,使得本就归心似箭的楚军更无心恋战,军心瓦解。项羽率28骑突围,最终全军覆没,项羽自刎乌江边。
而即便是项羽死后,面对着拒不投降的曲阜,刘邦最后也没有下令攻城,只是拿出项羽人头,逼曲阜城内守军和百姓投降。之后还考虑到项羽曾被封为鲁公,还特意用鲁公的礼仪厚葬项羽在穀城,至于项羽的家族同姓,刘邦不仅留其性命,还给予了礼遇。
自此之后,天下一统,是为汉朝。与刘邦征战天下的有功之臣,刘邦皆论功行赏,韩信、英布等人更是被拜为异姓王,拥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
斩杀功臣,过河拆桥?别冤枉我,我杀的都是反贼
刘邦君临天下,论功行赏,分封了共计八位异姓王。然而最后,此八人中五人被杀一人被贬,民间传言是刘邦过河拆桥,容不得手下功高盖主。然而,事实真就如此?
且不言被杀的五人是否真是因为功高盖主,其实刘邦真正下令处死的,也就是3个:
英布。英布是被人诬陷谋反,但刘邦并非听信谗言之人,没有直接下令捉拿英布,而是派人暗中调查;结果英布居然产生了“人生三大错觉”,以为刘邦要灭了自己,于是决定先行反杀,结果不但自己坐实罪名,“反杀”也失败了;
臧荼。臧荼原先是项羽封的王,结果是自己起兵谋反,最终兵败被杀。
韩王信。韩王信是自己未能抵挡住匈奴人的进攻,投降匈奴,最后被刘邦的军队击杀。
而韩信和彭越,其实均非是死于刘邦手中。韩信被人诬告谋反,刘邦只是设计将他抓了,而且调查后并未发现韩信谋反的证据,于是将其降为候并软禁,最后是被萧何与吕后趁着刘邦在外平叛合谋害死;彭越也是被人告发谋反,刘邦也只是抓而未杀,最后也是死于吕后手中。
被贬的赵王张敖,是刘邦的女婿,因为其手下谋杀刘邦,才被降为侯;另外两位异姓王张耳与长沙王吴芮均是自然死亡,是为善终。
由此可见,刘邦其实并非滥杀无辜之人。当然,刘邦的是非功过,也许永远无法辨明,传言和正史令他的事迹充满了矛盾点,也许只有历史知道刘邦其人究竟如何;但无论如何,得天下者方为君,刘邦确实亲手缔造了一个昌盛的时期,并以其极富远见的领导才能,为人类历史开创了新纪元,甚至连***都不吝言辞对其表示了钦佩和赞扬。刘邦开创的汉朝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文化,即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文化制度,为汉朝之后的文化定向以及后世朝代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