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巖賊龍是在龍結晶之地發現的牙龍種,主要以龍結晶為食。它會用強韌的下顎從地面刮取龍結晶儲存在口中,與唾液合成具有爆炸效果的岩石,用其抵禦外敵、剷除對手。它的領地主要集中在龍結晶含量豐富的地下,巨大的下顎和肥胖的身體導致它行動緩慢。它一邊嚼岩石一邊踱步的樣子看起來跟青蛙似的,給人一種人畜無害的印象。但是它攻擊手段兇悍,既可以吐出具有爆炸效果的岩石和唾液,封鎖遠距離的敵人,也可以用其堅固的下顎橫掃近距離的敵人,攻擊方式變化多端。而且它性格好戰,但凡接近它的生物,即便比自己強大,它也會毫不猶豫地噴出炸彈岩石轟炸。猛烈的爆炸甚至可以嚇退強敵,威力不可小覷。
![魔物獵人:世界生態第十六期———巖賊龍!-第0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5/01/02/c731b88ff9cbb466830192a5ea902729/thumb.jpeg)
怪物數據
全長:約1111.11cm
全高:約359.28cm
腳長:約121cm
主要棲息地:龍結晶之地
怪物圖鑑
將嚼碎的龍結晶和唾液在口中融合,形成帶有爆炸效果的石頭,通過吐出這些石頭來保護自己。
![魔物獵人:世界生態第十六期———巖賊龍!-第1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5/01/02/4834438686c428a117905ad83207a697/thumb.jpeg)
生態
給口中的岩石附加爆炸效果
巖賊龍喜歡吃岩石,特別是龍結晶。比起普通的岩石,由岩石化合生成的龍結晶能量含量要更高,而巖賊龍吸收了其中的能量之後會將剩餘龍結晶吐掉。這些龍結晶會在它的口中與唾液化合,帶上了爆炸效果,當它與外敵交戰的時候,便會將這些會爆炸的石頭吐出來保護自己。這些會爆炸的物質非常不穩定,輕微的衝擊便可引爆,如果受到強烈的外部衝擊,甚至可能在巖賊龍口中發生爆炸。
巖賊龍有時也會將岩漿狀的唾液直接吐出。這些唾液不僅能給岩石附加爆炸效果,沾到它的地方還可能會因為受到衝擊而發生爆炸。
![魔物獵人:世界生態第十六期———巖賊龍!-第2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5/01/02/83f287a0930bef44dfc19ee81d0a1945/thumb.jpeg)
通過膨大的腹部向地表散熱
巖賊龍的唾液可以為口中的岩石附加爆炸效果,也可以令粘上它的東西受衝擊發生爆炸,這種唾液在和岩石化合的時候會產生高溫。為了保證這種唾液的最佳活性,巖賊龍的體溫就要比其他生物高。但體溫過高會影響到正常生理機能,巖賊龍又沒有用於散熱的器官,這時候它便會用到腹部。肥大的腹部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很大,從而能夠將熱量傳導到地面,排出體外。另外,如果將口中儲存的爆破性岩石嚥下去,還可以與腹中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獲得新的營養補給。
巖賊龍會將大肚子拖在地上進行移動。為了散熱,它除了休息和進食,其他時間基本都在移動。
硬度高、重量大的強壯下顎
巖賊龍最大的特徵便是圓圓的巨大下顎。其下頜骨的形狀極為突出,咬肌也十分發達,它可以像挖掘機一樣從地面剷下龍結晶送到自己嘴裡。強韌的下顎不僅能削下岩石,還可以抵抗激烈的爆炸。其甲殼的耐熱性能也很好,甚至可以從火山的灼熱大地裡挖出岩石。這巨大堅硬的下顎密度很大,重量大概佔了巖賊龍體重的三成。為了支撐這重量級的頭部,它頭部周圍和前肢的肌肉都非常發達。
巖賊龍可以將挖出的礦石和土直接吃進嘴裡。其下顎可以直接將礦石鏟碎,口中便不再生有用於咀嚼的牙齒。
堅硬的下顎也被它用於攻擊。將唾液含在口中進行突擊,不僅可以給敵人撞擊傷害,還可以將唾液沾在敵人身上引發爆炸。
積蓄岩石引起的下顎形狀變化
巖賊龍的下顎由堅硬的甲殼和柔軟有伸縮性的皮膚交替排布的,根據口中積存岩石的情況,下顎的樣子也會發生改變。在空腹且下顎中沒有積存岩石的情況時,其堅硬的甲殼會嚴絲合縫地並在一起,可以將外部攻擊完全彈開。而下顎中儲存了東西的話,甲殼間隙柔軟的皮膚便會拉伸開,下顎的硬度就會下降。不光是下顎的結構,外觀也會有所變化。當它口中儲存了岩石的時候,唾液化合時的化學反應會使岩石變得滾燙,巖賊龍口邊也會呈現赤紅色。僅有堅硬的甲殼的話下顎無法伸縮,無法儲存大量岩石,而僅有柔軟的皮膚的話又無法抵禦爆破衝擊和敵人的攻擊。縱向交替排列的結構完美解決了這個矛盾,可以說是兼顧兩種屬性的最佳結構了。
進食時它會一邊用下顎挖掘地面一邊迅速移動,將結晶用堅韌的下顎鏟到口中食用。
吐出口中的岩石來抵禦外敵
龍結晶之地有著險要的熔岩地形,能量也極為豐富,因此聚集了新大陸極為一批兇悍的怪物。雖然巖賊龍也不是好惹的,但亞種怪物以及古龍等危險的對手雲集也是事實。巖賊龍不是很介意比自己弱小的生物接近自己,但這並不代表它的警戒心就低。當它遇到大型怪物的時候,會主動向對手噴射爆炸岩石來示威,將對方趕跑。所謂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龍,即便不在戰鬥狀態時,它也會在口中備好爆炸岩石,以便遭遇天敵時可以搶佔先機。它發射岩石的精準度非常高,即便是飛在空中的對手也可以命中要害。但如果惹怒了自己打不過的對手,遭到反擊的話,巖賊龍便會立刻逃跑,可見它性格里還是有膽小的一面的。
巖賊龍休眠時會用下顎在地上挖出一個坑,將身體大部分埋在這個坑裡睡覺。既可以保護重要的下顎和柔軟的腹部,也可以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令天敵難以發現。
區別於大賊龍家族,單獨行動
從四足爬行的骨骼構架來看,巖賊龍和大賊龍、大痺賊龍同屬“賊龍”一類。不吃其他動物,不群居,單獨行動。巖賊龍和其他肉食動物不同,它主要以礦物為食,所以沒必要進行集體狩獵,這也是它不群居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強大怪物雲集的龍結晶之地,除了會飛的翼龍種小型怪物外,其他小型怪物很難生存。巖賊龍不群居或許也有這方面原因。
考察
與爆炸瓦斯蛙的關係
據調查,龍結晶之地上棲息的所有怪物(除了滅盡龍之外),基本上都是被這裡豐富的地脈能量從其他土地所吸引來的。而巖賊龍以龍結晶為食,與外敵交戰時龍結晶也是必需品,所以它才是龍結晶之地土生土長的物種。照著這個思路去探究巖賊龍的起源,從骨骼來分析它應該是賊龍家族適應龍結晶之地環境進化出的分支。但是龍結晶之地在此之前一直與世隔絕,於是也有學者大膽推測巖賊龍可能和爆炸瓦斯蛙有著某種淵源。有可能遠古時代的某些爆炸瓦斯蛙獲得了龍結晶的能量,從而進化成了巖賊龍的祖先。
(摘自《怪物進化論》)
如果按照巖賊龍的先祖是爆炸瓦斯蛙來思考的話,也就不難解釋它為什麼不是群居生物了吧……
開發密談
在古龍雲集的龍結晶之地,作為玩家的調劑
我們想讓玩家在第一次踏足龍結晶之地見到它的時候覺得:“啊,這東西能打得過!”(笑)如果這一片原野只有古龍棲息的話難度過於高,而且生態上也不是很合理。而且作為第一隻上位怪物,我們想讓它的難度相對簡單,討伐過後可以湊齊一身上位裝備,為之後遊戲進程做準備。為了增加衝擊力,我們為它加上了爆破岩石攻擊,而且當它口中積有爆炸巖的時候,攻擊嘴部可以讓岩石在口中爆炸,這樣一來也能讓玩家更容易地理解其攻擊原理。
(德田)
大賊龍有通常狀態和飽食狀態,一隻怪物擁有兩個形態,遊玩體驗豐富。雖然那是我們在開發初期製作的怪物,但完成度很高,我們以它的骨架為原型製作了巖賊龍。在設定上,巖賊龍以礦石為食,但它吃東西不用牙齒,而是用舌頭像銼刀一樣將其碾碎。它能在這殘酷的環境下生存,恐怕是因為作為食物的礦石非常多,而且沒什麼怪物跟它搶。(笑)
(藤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