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界地建築之旅:《艾爾登法環》建築風格淺析(一)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3-20 19:35:02 作者:摸魚校尉2077 Language

寫在前面

一直以來,魂系列以古樸而宏大的場景敘事吸引了眾多玩家。這次艾爾登法環開放世界的龐大規模,更是將場景設計推到了一個無以復加的地步,教堂、城堡、神廟、宮殿,這些出色的建築設計共同塑造了一個絢爛的史詩世界。
作為一個建築學學生和魂系列愛好者,筆者一週目通關以後立刻打開文檔,打算通過自己對建築史的一些淺薄瞭解寫點關於法環建築方面的內容。下面的一系列文章將側重於《艾爾登法環》中建築風格的現實考據,同時對涉及到的西方古代建築史進行一些粗淺的介紹,不涉及場景與劇情關聯性的分析。如有錯漏,歡迎大家批判指正。

引導之始——那些遍佈交界地的小教堂們

當你推開求學洞窟的大門,點燃引導之始的賜福,準備正式探索這片廣袤的大地,一定會迎面撞上宮崎英高給玩家的見面大禮——大樹守衛。前期超低的人物屬性使你瘋狂受苦,最終在強敵的追殺下奪路而逃,一頭撞進前方的教堂遺蹟之中,殘缺的牆壁替你阻擋了大樹守衛的黃金戟,前方的賜福對你來說更是如同親人,修整過後心有餘悸的再次進發……
相信上面這段便是很多新手初次踏上交界地的畫面。你到達的這個賜福點——艾雷教堂,應該是你在交界地之旅中遇到的第一個建築物,也是新人褪色者們初期溫暖的家,有和善的紅帽子商人,能升級武器的砧臺,還會遇到可愛的菈妮。
當然,被卡在牆角打死也是遊戲的一環,不得不品嚐

當然,被卡在牆角打死也是遊戲的一環,不得不品嚐

坐在賜福環視四周,教堂的頂部早已毀壞,四周的牆壁也破敗不堪,只有周圍遺留的些許結構還在訴說著教堂昔日的樣貌。這些尖尖的拱券向我們透露了這坐教堂所屬的建築風格——哥特。隨著冒險的推進,你會發現這樣的教堂遍佈整個大陸。那麼,從這個小小的教堂出發,讓我們開始法環的建築之旅。

什麼是哥特?

相信大家對於這個詞已經耳熟能詳,作為一種藝術風格,哥特廣泛的出現在文學、雕塑、音樂、繪畫等各個領域。但這個詞對於建築又意味著什麼呢?下面是維基百科對於哥特式建築的定義:
哥特式建築(英語:Gothic architecture),或譯作歌德式建築,是一種興盛於中世紀高峰與末期的建築風格。它由羅曼式建築發展而來,為文藝復興建築所繼承。發源於十二世紀的法國,持續至十六世紀。哥特式建築的整體風格為高聳削瘦,以卓越的建築技藝表現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強烈情感,對後世其他藝術均有重大影響。
事實上“哥特式”這個稱呼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建築師喬爾喬·瓦薩里(Giorgio Vasari)的著作《藝苑名人傳》中,哥特本是侵略羅馬的西歐日耳曼蠻族的稱呼,被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師用來描述之前野蠻粗暴的日耳曼建築風格,在當時是一個十足的貶義詞。但在今天,哥特式已有完全不同的意義,它是一種並不遜色於古典時代的中世紀建築風格,也是中世紀藝術的最高成就。法環中的建築設計大多源自這一風格。本篇將借小教堂遺蹟裸露的結構和相對直觀且獨立的空間佈局談談哥特式建築的結構特點和平面特徵。

尖券與骨架券——富有創造性的結構體系

在交界地的各式教堂廢墟中,殘留的拱券結構格外引人矚目,不同於中世紀早期羅馬風格傳統的圓拱,這些教堂採用了雙圓心曲線組成的尖銳拱頂,這也是哥特式建築最經典的特徵之一。
遊戲中出現的尖券

遊戲中出現的尖券

圓拱與尖券

圓拱與尖券

從18世紀研究哥特建築的那些先驅者開始,一些評論家就試圖用一種簡練的語言來描述哥特風格的那些主要的特徵。在這些典型的形式特徵中,第一個就是尖券,通常也被稱作尖拱 。在用石頭或者砌塊建造大跨度空間的中世紀,拱是最合理可靠的結構方式,是建造教堂大廳的首選。
但是傳統的拱在側向會產生很大的推力,需要厚重的支撐,這會擠佔大量底部空間。而尖券和尖拱的側推力比較小,有利於減輕結構,同時由尖券組成的骨架券拱頂區分了承重和圍護結構,也能夠適應更豐富的平面類型,尖肋拱頂也給人以“向上”的視覺暗示,使建築顯得更加挺拔。這一項革命性的改進,將哥特建築推向了結構邏輯的新領域,即擺脫牆體承重的桎梏,通過框架化結構體系解放建築空間。
一切皆為結構的功能,過廊、側廳上的樓座、尖塔和三角形山花,沒有一個哥特建築的形式是異想天開的結果。 ——維奧萊·勒·杜克
從理論意義上第一座哥特式教堂——法國的聖丹尼斯教堂建成,到鼎盛時期的巴黎聖母院,科隆大教堂的出現,再到其晚期代表作意大利米蘭大教堂的完工,實際上是哥特建築邏輯性與秩序性逐漸走向清晰的一條路徑,即中世紀建築框架化表達逐步形成與完善的一個過程。
為了方便大家更加清晰直觀的瞭解哥特建築結構體系的優勢與突破,我將根據哥特式建築的結構特徵來對艾雷教堂進行一個嘗試性的復原。
  • 通過遊戲內部的場景信息,可以得到艾雷教堂柱網的分佈,建立基礎柱網,整體建築空間由一箇中廳和左右對稱的側廊組成。
艾雷教堂殘留的建築結構和以此還原的柱網

艾雷教堂殘留的建築結構和以此還原的柱網

  • 在側廊上部添加以骨架券為承重結構的拱頂。可以看出,比起羅馬風格時期整體承重的十字拱頂,哥特時期以骨架券承重並填充輕薄圍護結構的拱頂做法更加輕盈。
羅馬風格常見的十字拱與哥特風格常見的骨架券承重的拱頂體系對比

羅馬風格常見的十字拱與哥特風格常見的骨架券承重的拱頂體系對比

添加側廊拱頂

添加側廊拱頂

  • 添加中廳的拱頂和建築屋頂。整個建築形成基於框架拱的結構系統,側推力由拱頂直接傳遞到特定的承重部分,原來厚重的牆體則因此而得以變薄,甚至被窗戶所取代。並且大面積的玻璃允許光線透過彩色的花窗照入室內,極大的改善了採光,營造出類似“天堂”般的空間體驗。
添加中廳拱頂形成輕盈的框架拱結構

添加中廳拱頂形成輕盈的框架拱結構

羅馬風格教堂剖面和哥特風格教堂剖面對比

羅馬風格教堂剖面和哥特風格教堂剖面對比

  • 添加飛扶壁。由於呈彎曲狀的拱頂和拱券,屋頂的重量變成了側向的推力, 哥特建築師們為了同時保證高大的花窗和建築內部高度,把原本實心的、被屋頂遮蓋起來的支撐牆(扶臂)暴露在外面形成鏤空的裝飾,稱之為飛扶壁。飛扶壁把牆體做成了“框架”來分解掉側向的力。與前代建築的靜態承重系統相反,這是一個動態的系統。它們共同工作,整個系統因此可以承受、調整、轉移建築的荷載分佈,從而減小建築的下沉和變形。也得益於這些結構,拱頂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可以建得又大又高。
當然,不得不承認,上述對於艾雷教堂的還原具有些許誇張之處,畢竟它在遊戲之中只是一個小教堂,採用飛扶壁這樣的結構顯得有些過於奢侈,而且FS社的建模人員也似乎並沒有對於這個建築的原本狀態進行細緻的考慮,比如被石牆堵住的窗和根本對不齊的柱網,但這不妨礙通過上述一系列流程讓大家理解哥特建築的結構拆分。
不夠考究的細節

不夠考究的細節

巴西利卡、希臘十字還是拉丁十字?——哥特式教堂代表性的平面佈局

作為中世紀建築發展的最後階段,得益於結構的發展和宗教儀式的進化,哥特式建築以中世紀早期基督教堂平面佈局為基礎發展出了屬於自己的風格。我對交界地二十一座教堂的平面類型做了一些統計。
小教堂平面類型統計

小教堂平面類型統計

從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堂平面屬於巴西利卡和拉丁十字風格,這也是哥特建築最常見的平面佈局。
什麼是巴西利卡?
巴西利卡是羅馬人在神廟和柱廊形式基礎上發展出來的一種綜合用作會場或法庭的長方形大廳建築平面。建築平面呈矩形,外圍設一圈柱廊,主入口開在長邊一側,採用條形拱券作屋頂。
公元392年皇帝狄奧多一世發佈法律使基督教正式成為國教,同時禁止除基督教外的所有異教活動。從此,基督教徒們不需要再東躲西藏的秘密進行禮拜儀式,大家走出狹小昏暗的地窖和密室,不約而同的聚集在一起,在牧師的引導下共同接收上帝的感召。在當時,這種專門為基督信徒舉行聚會、禮拜和祈禱等活動的場所並沒有先例可循,隨著教徒的與日俱增,迫切需要一個建築形制容量大的空間來作為基督教的“神殿”,巴西利卡憑藉著自身內部疏朗,結構簡單,便於聚眾集會的特點被教會選中,並作為古羅馬時期基督教堂建築的基本型制,也被後來的哥特風格所沿襲。
古羅馬巴西利卡教堂平面(入口在長邊)

古羅馬巴西利卡教堂平面(入口在長邊)

早期的基督教堂幾乎全部是參照巴西利卡的建築形式建造的,區別是將主入口改在了短邊,並且將原來巴西利卡的結構保留下來:一座長的大廳被柱廊分為中廳和側廊兩個部分,中間的中廳最寬也最高,兩側的側廊則比較低窄且分為上下兩層。其終端是供奉聖壇的半圓形龕。在遊戲中,從艾雷教堂到安歇教堂,大部分小教堂都屬於巴西利卡形式。
中世紀巴西利卡教堂平面(入口在短邊)

中世紀巴西利卡教堂平面(入口在短邊)

艾雷教堂中廳和側廊的劃分

艾雷教堂中廳和側廊的劃分

殘留的立面窗戶可以看出原本側廊的兩層結構

殘留的立面窗戶可以看出原本側廊的兩層結構

拉丁十字與希臘十字
隨著時間的推移,宗教儀式日趨複雜,神職人員增多,原本的巴西利卡式空間無法滿足功能需求,於是後來的基督教堂開始增設橫向空間。由於基督教各派不同的教義和儀式需要,產生了多種不同的平面形式。
其中有兩種較為流行的,分別被後人稱作拉丁十字式和希臘十字式。這兩個名稱,都是對教堂建築平面形式的描述:如果建築平面呈拉丁十字(Latin Cross,即不等臂十字,✝ )的形狀,就被稱作拉丁十字式;如果平面呈希臘十字(Greek Croos,即等臂十字,+)的形狀,就是希臘十字式。這種平面形式即滿足了功能需求,也被賦予了宗教內涵。在基督教時代,它一方面象徵著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和救贖,另一方面也象徵著以耶穌為主宰的宇宙中心。兩者都體現了“世界之軸”(axis mundi)和秩序的含義。
拉丁十字式平面

拉丁十字式平面

希臘十字式平面

希臘十字式平面

事實上,由於宗教儀式的區別,大部分哥特教堂都為拉丁十字,而希臘十字則常用於拜占庭風格教堂之中。遊戲裡,除開簡潔的巴西利卡布局,其餘教堂廢墟也大多屬於拉丁十字,其中群星支線的關鍵地點,也是本作最大的教堂遺蹟——瑪努斯·瑟利亞教堂,尤為典型。
瑪努斯·瑟利亞教堂標誌性的拉丁十字平面

瑪努斯·瑟利亞教堂標誌性的拉丁十字平面

從廢墟中依然能看出教堂原本的宏大規模

從廢墟中依然能看出教堂原本的宏大規模

那麼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全部內容,從交界地小教堂遺蹟開始簡要介紹了哥特式建築的結構特徵和平面類型。關於哥特,能說的還有很多,下一期我們將去到雷亞盧卡利亞學院來聊一聊哥特建築的發展脈絡和藝術成就。
一想到截素材的時候會被射爆就有一種豐收的喜悅

一想到截素材的時候會被射爆就有一種豐收的喜悅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