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于1910年去世,而诺贝尔文学奖1901开始设置,但直至他去世并没有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甚至于诺贝尔也是个文学爱好者,对同时代的托尔斯泰十分推崇,经常在书信中引用托尔斯泰的名句。因此,对于1901年的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大家都认为托尔斯泰将毫无悬念地获奖。
据说当时列夫托尔斯泰没有得诺贝尔文学奖还引起舆论哗然,像极了某个三字奖项。
这个结果一经公布,便在瑞典国内引起一片哗然,许多报纸接连刊登了国内知名人士抨击文学院、支持托尔斯泰的文章。当时的舆论反应:

但为什么没有得诺贝尔文学奖呢,或许真如其他人所言,诺贝尔文学奖对俄罗斯有很严重的偏见?
对此列夫托尔斯泰原本一直保持沉默,但在看到这封信之后,有感于支持者的热情,决定正式进行回应。1902年2月4日,托尔斯泰回信道:
尊敬的同行们!我非常满意诺贝尔奖没有授予我。首先,这为我省去了如何处置这笔钱的麻烦。在我看来,和所有的钱财一样,这笔奖金只会给人带来坏处。其次,受到如此众多虽陌生却令我十分敬重的人士的同情,我感到异常高兴。亲爱的同行们,请接受我对大家衷心的感谢和最美好的祝愿。
当然诺贝尔评委还是比某些奖项强许多,毕竟解释了,虽然很牵强:

对很搞笑,就因为对评委的个人偏见被否决了,而托尔斯泰无法获奖,也就不难理解了但是,威尔森标准真的正确诠释了诺贝尔的遗嘱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那我们看看诺贝尔本人的看法:
诺贝尔的挚友古斯塔夫曾对诺贝尔遗嘱中“富有理想”进行解释:诺贝尔所说的富有理想是对宗教、王权、婚姻以及整个传统采取批判的立场。
也许吧,不过也是诺贝尔的光荣事迹可不少:
如发现惰性气体并确定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能获奖,提出元素周期表的人不能获奖…
我们终究要对某些奖去魅,即便是权威如诺贝尔奖
好吧扯远了,还是看看吧1901年-190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也许真的有超越列夫托尔斯泰的存在呢

总名单:
1、1901年苏利·普吕多姆bai(Sully Prudhomme)《孤独与沉思》 法国
2、1902年特奥多尔·蒙森(daoChristian Theodor Mommsen)《罗马风云》 德国
3、1903年比昂斯滕·比昂松(Bjørnstjerne Martinius Bjørnson)《挑战的手套》 挪威
4、1904年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Frédéric Mistral)《金岛》 法国
何塞·埃切加赖(José Echegaray y Eizaguirre)《伟大的牵线人》 西班牙
5、1905年亨利克·显克维支(Henryk Pius Sienkiewicz)《第三个女人》、《你往何处去》 波兰
6、1906年乔祖埃·卡尔杜齐(Giosuè Alessandro Carducci)《青春的诗》 意大利
7、1907年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丛林之书》 英国
8、1908年鲁道尔夫·欧肯(Rudolf Christoph Eucken)《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德国
9、1909年西尔玛·拉格洛夫(Selma Ottilia Lovisa Lagerlöf)《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瑞典
具体介绍:
1、1901年苏利·普吕多姆bai(Sully Prudhomme)《孤独与沉思》 法国
获奖理由:“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惠的实证”。

2、1902年特奥多尔·蒙森(daoChristian Theodor Mommsen)《罗马风云》 德国
获奖理由:“今世最伟大的历史编纂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3、1903年比昂斯滕·比昂松(Bjørnstjerne Martinius Bjørnson)《挑战的手套》 挪威
获奖理由:“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

4、1904年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Frédéric Mistral)《金岛》 法国
1904年,作品《金岛》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
何塞·埃切加赖(José Echegaray y Eizaguirre)《伟大的牵线人》 西班牙
1904年,作品《伟大的牵线人》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


5、1905年亨利克·显克维支(Henryk Pius Sienkiewicz)《第三个女人》、《你往何处去》 波兰
1905年,作品《第三个女人》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在历史小说写作上的卓越成就”。


6、1906年乔祖埃·卡尔杜齐(Giosuè Alessandro Carducci)《青春的诗》 意大利
获奖理由:“不仅是由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为了颂扬他诗歌杰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创作气势,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

7、1907年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丛林之书》或翻译为《老虎!老虎!》 英国
获奖理由:“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8、1908年鲁道尔夫·欧肯(Rudolf Christoph Eucken)《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德国
获奖理由:“他对真理的热切追求、他对思想的贯通能力、他广阔的观察,以及他在无数作品中,辩解并阐释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哲学时,所流露的热诚与力量”。

9、1909年西尔玛·拉格洛夫(Selma Ottilia Lovisa Lagerlöf)《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瑞典
获奖理由:“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看完之后你有什么看法呢,我的看法还是那句话,要去魅,只有这样才能更进一步的认识这些奖项。有的人获奖,是自己的荣耀。有的人获奖,是颁奖机构的荣耀(没必要对一个奖带有太多的滤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