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4)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3-17 20:26:52 作者:BeforeDawn Language

#戰地# 

    Hello,大家好,上次文章反響熱烈啊所以決定今天給粉絲們寫寫你們想看的槍吧


1  紹沙輕機槍——我的機槍(Ma p'tite Mimi)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4)-第0張

    我的機槍(Ma p'tite Mimi)是一首一戰時期在法國廣為流傳的歌曲,‎這首歌是由西奧多·波特雷爾於1915年10月創作的。曲調是歌曲"La petite Tonkinoise"的曲調。它講述了一戰中一位法國機槍手對他的武器的強烈依戀。‎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4)-第1張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4)-第2張

    讓-巴蒂斯特-西奧多-瑪麗·波特爾(Jean-Baptiste-Theodore-Marie Botrel,1868年9月14日-1925年7月26日)是一位法國創作型歌手。

    我們將記住他在一戰時期的愛國歌曲,包括著名的Ma p'tite Mimi,後來被Pierre Desproges翻唱。1915 年 5 月,西奧多·波特雷爾 (Theodore Botrel) 寫了一首詩《阿爾伯特的聖母歸》(La Vierge du clocher d'Albert),以向在這座皮卡第城前陣亡的第 11 軍團的布列塔尼人致敬。

    這首歌在YouTube仍有記錄,大家感興趣的可以聽聽,挺歡快的一首小曲,也是戰壕裡的男人們炮擊之餘難得的一些慰藉吧。


2  莫辛納甘步槍——波卡列娃(Bochkareva)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4)-第3張

    關於這把槍大家對武器的歷史肯定有所瞭解,當年也是產量數一數二的一世神槍,那麼今天來介紹一下皮膚背後的主人公波卡列娃女士吧。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4)-第4張

    Maria Leontievna Bochkareva(1889 年 7 月 - 1920 年 5 月 16 日;俄語:Мари́я Лео́нтьевна Бочкарёва,是一名俄羅斯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鬥併成立敢死營。她是第一位指揮軍隊的俄羅斯女性。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博赫卡列娃離開布克返回託木斯克。11月,她被俄羅斯帝國陸軍第25託木斯克預備營拒絕。指揮官建議她嘗試加入紅十字會。當她堅持要與這些人戰鬥時,指揮官幫助她寫了一封電報給沙皇尼古拉斯二世,請求他的個人許可。獲得他的批准後,她接受了三個月的訓練並被派往駐紮在波洛茨克的第二軍第 28 團第 5 軍前線執勤。她因從戰場上救出五十名受傷士兵而獲得勳章。


在她的手臂和腿部受傷後,Bochkareva 一直擔任醫療姐妹,直到她作為下士回到前線,負責管理 11 名男子。

她再次受傷,癱瘓了四個月。康復後,她作為一名高級士官回到前線,為一個七十人的排運送物資。團裡的人嘲笑她或性騷擾她,直到她在戰鬥中證明了她的勇氣。最終,她因身體受傷而筋疲力盡,對她的軍事職位失去了興趣。她於 1917 年春天出院。

1917 年初沙皇因二月革命而退位後,她向米哈伊爾·羅將科提議創建一個全女性的戰鬥部隊,她聲稱這將解決軍隊的士氣問題。她相信這會讓男人們感到羞恥,再次支持戰爭,她的提議得到了陸軍總司令布魯西洛夫的批准,並與陸軍部長亞歷山大·克倫斯基接觸。儘管女性徵兵違反了軍規,但全女性營獲得了特殊豁免。這是在俄羅斯組建的第一個女子營。博赫卡列娃俄羅斯第 1 女子死亡營最初吸引了大約 2,000 名女志願者,但指揮官嚴格的紀律將大約 300 人趕出該部隊。

該營的倉促訓練由彼得格勒軍區沃倫斯基團的二十五名男教官帶隊。1917年6月25日,該營在聖以撒大教堂受祝福。經過一個月的訓練,博赫卡列娃和她的部隊隸屬於西伯利亞第一軍,並被派往俄羅斯西部前線參加克倫斯基攻勢,在那裡Bochkareva被提升為中尉軍銜。該部隊參與了一場重大戰役——在斯馬洪鎮附近。該部隊的女性在戰鬥中表現出色,但絕大多數男性士兵已經士氣低落,幾乎沒有戰鬥的意願。

Bochkareva 在 1917 年春夏期間僅少量參與了在俄羅斯組建的其他女性戰鬥部隊的創建。她的部隊在十月革命期間處於前線,沒有參與冬宮的防禦——另一個女子部隊,彼得格勒第一女子營。Bochkareva 的部隊在面對前線剩餘男性部隊越來越多的敵意後解散。Bochkareva 回到彼得格勒,在那裡她被布爾什維克短暫拘留。她獲得了在託木斯克與家人團聚的許可,但在 1918 年初再次返回彼得格勒。她聲稱當時收到了一封電報,要求她向拉夫·科爾尼洛夫將軍傳達信息,他在高加索指揮一支白軍。在離開科爾尼洛夫的總部後,她再次被布爾什維克拘留,並在得知她與白軍有聯繫後,計劃被處決。然而,她被一名 1915 年在帝國軍隊中與她一起服役並說服布爾什維克繼續處決她的士兵救了出來。她獲得了外國護照並被允許離開該國。Bochkareva 隨後前往符拉迪沃斯託克,並於 1918 年 4 月乘坐蒸汽船 Sheridan 前往美國。

    1918 年 7 月 10 日,在社交名媛弗洛倫斯·哈里曼 (Florence Harriman )的贊助下,博奇卡列娃抵達舊金山並前往紐約市和華盛頓特區。她獲准與伍德羅·威爾遜總統會面,期間她請求總統干預俄羅斯。威爾遜顯然被她的情感訴求所感動,以至於他眼裡含著淚水,並承諾盡其所能。在紐約期間,Bochkareva向一位名叫Isaac Don Levine的俄羅斯移民記者口述了她的回憶錄《 Yashka:我作為農民、流放者和士兵的生活》。離開美國後,她前往英國,在那裡她獲得了喬治五世國王的謁見。英國戰爭辦公室給了她500盧布的資金讓她返回俄羅斯。

Bochkareva 於 1918 年 8 月抵達阿爾漢格爾斯克,並試圖組織另一支部隊,但失敗了。

1919 年 4 月,她回到託木斯克,試圖在白軍海軍上將亞歷山大·高爾察克的領導下組建一個婦女醫療分隊,但在完成這項任務之前,她被布爾什維克重新俘虜。她被送到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在那裡她被審訊了四個月。最終,她被判處死刑,並作為“工人階級的敵人”被處決。她於1920 年 5 月 16 日被契卡槍擊中。

    回顧我們波卡列娃女士的一生,作為女人,她無疑是一位劃時代的英雄,就憑她敢在全國男人士氣低沉的時候組建女子敢死隊上場廝殺這一點就值得所有人敬佩,可惜她的思想沒有跟上時代潮流走上了白匪的不歸路,被我們可愛的達瓦里氏們槍斃了


3    SMLE MKIII老李步槍——血槽(The Fuller)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4)-第5張

    壓條是沿刀片(例如,劍、刀或刺刀)平坦側的圓形或斜切縱向凹槽或槽,它是使用稱為彈簧型鍛件的鍛造工具製成的,或者像凹槽一樣是壓條。加寬器通常用於加寬刀片。當與適當的遠端錐度、熱處理和刀片回火相結合時,完整的刀片可以比非完整的刀片輕 20% 到 35%,而強度或刀片完整性的損失最小。隨著刀片長度的減少,這種影響會減弱。刀片在引入凹槽後被稱為“飽滿”。

    富勒在歷史上被稱為血槽,儘管引導血液不是他們的目的。

    在一戰戰場上特別是初期,拼刺刀還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戰術,帶血槽的步槍裝上刺刀更是刺刀戰的主要武器,但在日漸焦灼的戰場上隨著馬可心等一系列機槍的投入,這種魯莽的戰術受到了嚴峻的挑戰,在索姆河戰役中英軍甚至一天就能傷亡一萬多人。大家想象一下,在聖康坦,在帕斯尚爾,在索姆河這種地圖裡,滿地的屍體,壕溝,鐵絲網,柵欄等等障礙物,你一直衝鋒的效果肯定是很不好的大部分情況下沒戳到別人就寄了。所以這種戰術在後期逐漸被淘汰,因為機槍的時代來了,火槍時代的刺刀流終究走向來了沒落。


4 M1916——總理大臣(The Chancellor)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4)-第6張

    總理大臣毫無疑問說的是一戰中的德國總理貝斯曼·霍爾維格。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4)-第7張

    特奧巴登·馮·貝特曼-霍爾維格(Theobaldvon Bethmann-Hollweg,1856年11月29日-1921年1月1日),德國政治家,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的德國總理(1909年 - 1917年),在斐迪南大公於薩拉熱窩遇刺後,敦促奧匈帝國採取強硬行動,終釀致大戰爆發。戰爭初期,提出九月計劃(Septemberprogramm),詳述戰爭目標、我方狀況。1916年曾冀望美國總統威爾遜的調停,然終因興登堡及魯登道夫的上臺而失敗。1917年7月,特奧巴登·馮·貝特曼-霍爾維格在政變中下臺。

    特奧巴登·馮·貝特曼-霍爾維格後來撰寫回憶錄,於1921年元旦因肺炎去世。 

 5 伯萊塔M1918——薩伏亞(The Savoia)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4)-第8張

     

    薩伏伊其實是意大利很古老的一個家族,在一戰二戰戰場上都很活躍,他的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拉是一戰二戰中意大利王國的國王,這也是故事章節中薩伏亞萬歲這一標題的來源,1946年意大利公投最終廢黜國王。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4)-第9張

         (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拉三世)

    

    在這裡還是說一下,雖說大家都記得那群二戰裡面無酒不歡,無意麵不戰的奇葩大兵們,但是意大利王國在一戰也是有一批鐵血男兒的,他的陸軍,在奧斯塔公爵(也就是醫療兵cei-rigotti這把槍的皮膚來源,下期講)指揮的伊松佐和皮亞維河戰役中意軍都戰果非凡,阿布魯奇公爵的海軍在亞得里亞海同樣是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

而在薩伏亞萬歲這一章我們也可以看到勇敢無畏的意大利敢死隊(也就是咱遊戲裡的鐵甲小寶,臭死你們),他們在意語中Arditi是敢於的意思,也就是敢死隊,是意大利最無畏的戰士自願組成的一支壕溝突擊隊,儘管每次進攻會損失百分之30左右的兵力,但他們還是頑強的堅持到了戰後1920年才被解散。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4)-第10張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4)-第11張

              咱不是隻會吃意麵和披薩!

哦順便還想科普一下,戰地5醫療兵裡面有一把槍叫伯萊塔38型衝鋒槍,其實就是改自m1918,乍一看這倆槍咋都不像一個模組的,但是它實實在在是二戰裡面意大利根據1918型改造的,甚至被譽為是二戰裡面意軍最好的衝鋒槍。


6  M1918——水蛭魚雷(The Mignatta)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4)-第12張

    拉斐爾·羅塞蒂(Raffaele Rossetti,1881 年 7 月 12 日 - 1951 年 12 月 24 日)是一名意大利工程師和海軍軍官,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創造了著名的水蛭魚雷擊沉了奧匈帝國的主戰艦。他也是意大利共和黨的政治家。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4)-第13張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4)-第14張

      (mignatta (“水蛭”)載人潛水器的插圖)


    拉斐爾·羅塞蒂出生於熱那亞,1904 年 9 月畢業於都靈大學,獲得工程師學位。他前往意大利裡窩那海軍學院學習,並在那裡成為意大利海軍工程兵團的中尉。1909 年他被提升為船長,並於 1911 年在意大利 - 土耳其戰爭期間隨巡洋艦比薩號前往利比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頭幾年,他在拉斯佩齊亞擔任海軍兵工廠主任,並晉升為少校。

    在那裡工作時,他開始根據他的想法制造一種新武器,該武器是由一個人駕駛的魚雷連接到水下的敵艦並在船體下方爆炸的。這種武器被稱為mignatta ( it )(“水蛭”),是二戰時期的maiale和真正的“人類魚雷”的前身。

    1918 年 11 月 1 日,羅塞蒂與Raffaele Paolucci一起使用他的mignatta襲擊了前奧地利戰列艦Viribus Unitis,他們不知道(轉移發生在行動前幾個小時,當時Luigi Rizzo已經離開他的基地)已經易手給新成立的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國家,並更名為南斯拉維亞。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進入波拉港後,羅塞蒂和保盧奇放置了帽貝地雷在戰艦的船體下方;他們被發現並被俘獲,並告知船員這艘船即將沉沒,但他們沒有透露他們在船體上放置了地雷。爆炸被推遲了,船員們開始重新登船,認為他們在撒謊。此後不久,地雷爆炸,導致南斯拉維亞號傾覆沉沒,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羅塞蒂和保盧奇被授予意大利軍功金質獎章。這個事件通常被稱為對普拉的襲擊。

    1919 年,拉斐爾·羅塞蒂以上校身份退休。隨著意大利法西斯主義的出現,他成為意大利共和黨(PRI)的成員。他還與喬瓦尼·孔蒂、蘭道夫·帕恰爾迪等人一起創立了反法西斯運動意大利自由。1925年,他遭到法西斯小隊的襲擊,決定移居法國。在這裡,他是Giustizia e Libertà指令的一部分,這是一個在巴黎的意大利活動家的反法西斯運動。1930 年,他離開了該運動,並與Cipriano Facchinetti一起創立了另一個反法西斯運動,La Giovine Italia. 1932 年,他被選為流亡的 PRI 秘書,但次年他被帕恰爾迪取代。

    西班牙內戰期間,羅塞蒂移居巴塞羅那,與當地廣播電臺合作,播放反法西斯口號。作為報復,意大利政府撤銷了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獲得的金牌。這項措施在法西斯政府被推翻,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成為共和國後被取消。他於 1951 年 在米蘭去世。


好了,本文的最後照例介紹一部電影,俄羅斯拍的《敢死營》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4)-第15張

      這也是皮膚波卡列娃背後主人公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哦,還原度還是挺高的。


    嗯總結一下目前已經出過的皮膚有M1907,M1918,老李,M1916醫療,M1917,smg0818,紹沙輕機槍,lmg0818機槍,費德洛夫,湯哥annihilator,手槍m1911,自動左輪,毛瑟m95步槍,下期準備介紹個噴子,然後突擊的1915和利貝羅勒,還有想看的可以私信我或者留言哦。想看阿拉伯的勞倫斯的兄弟因為我看黑盒已經有人寫了而且特別具體就沒再冗敘了。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