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漫畫書一樣的動作遊戲《廖添丁》,成功喚起了閩南人的鄉愁


3樓貓 發佈時間:2021-12-02 20:49:36 作者:畫琥蘭 Language

大家好,這裡是白夜談的衍生欄目“白夜遊談”。這個欄目裡會和大家聊聊編輯最近在玩的一些遊戲,就像上期提到的那樣,“白夜遊談”強調的是作為玩家的差異化感受,更偏向編輯的個人體驗。

像這一期我要介紹的就是一款剛發售,但受限於題材和文化的關係討論度較低的遊戲——《廖添丁:稀代兇賊の最期》(以下簡稱“廖添丁”)。

雖然目前steam僅有540篇評測,但好評率高達96%雖然目前steam僅有540篇評測,但好評率高達96%

為什麼推薦《廖添丁》?

《廖添丁》乍一看最吸引人眼球的可能是獨特的美術設計。在劇情演繹中,遊戲使用了大量港漫風格的漫畫分鏡,雖然本體只是常規的2D橫版動作遊戲,但在觸發人物對話和變換場景時,均會以漫畫格的形式來補足敘事:

喜歡港漫的玩家對於這種用大量黑色線條來表現物體的運動、彩色字體表現擬聲詞的手法不會陌生,早年經典的《龍虎門》便是這種風格的一個典型:

漫畫《龍虎門》漫畫《龍虎門》

由於港漫的題材多以武俠為主,因此人物畫風多走硬朗寫實的路線,並用細膩流暢的分鏡來表現其打鬥場景,這也是它和日漫、美漫最大的區別,而目前無論是遊戲還是影視,港漫都是相對小眾的類型,這也是製作方選用這種形式來表現劇情的原因。

但《廖添丁》並非只是簡單地將漫畫格“貼”在畫面上,而是利用遊戲這一載體的特殊性從多處細節上潛移默化地加深玩家對於“漫畫”的印象。

比如遊戲的標題菜單就是一本關於“廖添丁”的漫畫書;每次進入和重載遊戲都會以動態漫畫格的形式切入:

製作組甚至還煞有介事地補充了漫畫的出版社和出版日期製作組甚至還煞有介事地補充了漫畫的出版社和出版日期

在劇情中,漫畫格的出現形式也多種多樣。比如在一些比較平穩的劇情中,漫畫格會直接“浮現”在黑色背景版上;而當劇情進入到緊湊階段,漫畫格也會從畫面的兩側直接飛出,帶給玩家一種“事發突然”的感覺。

而在一些場景相同,只有人物動作發生改變的畫面上,製作組也充分利用了遊戲載體的特殊性,直接讓漫畫格中的人物“動”了起來,讓整個遊戲的劇情和敘事節奏顯得更加緊湊:

在戰鬥方面,遊戲的系統有點類似前段時間的《暗影火炬城》,存在普通攻擊和消耗氣力發出的特殊攻擊,不過與常見的類銀河城類不同的是,《廖添丁》全程只有一把常規武器,即他隨身攜帶的匕首:

匕首隻有簡單的三連擊匕首隻有簡單的三連擊

但這並不代表遊戲的攻擊方式單一,相反,《廖添丁》中應對敵人的手段,反而是我見過的遊戲中最多的。

通過人物的特殊裝備——紅跤巾,廖添丁可以從任何一個敵人的身上奪取武器,無論是軍刀、重斧,還是手槍甚至是火箭炮,只要將敵人的HP削減至一半以下,添丁就可以使用腰間的紅跤巾將對方的武器收為己用。

時代變了時代變了

遊戲後期敵人的種類和武器會越來越多,這雖然增加了難度,但同樣的,也反過來給添丁更多的攻擊方式和選擇。

而每把武器的優勢和手感區分,同樣是製作組精心考量過的。比如玩家最早接觸的“重斧”,就是一把硬直巨大,但傷害可觀的重型武器,很容易打破敵人的霸體狀態;而後期出現的指虎正好相反,以超高的攻擊速度取勝,掌握了技巧後能打出很高的傷害。

此外還有以距離見長的長棍、有突刺效果的軍刀,以及具備貫穿效果的步槍和範圍傷害的火箭筒,不同的武器基本就是一套不同的攻擊模式。

除了武器,遊戲中良好的戰鬥手感也是加分項。作為主角的重要裝備,紅跤巾除了能搶奪武器,還起到了銜接攻擊、調整敵人站位的作用。

遊戲中存在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重要細節:在用紅跤巾捆住敵人的瞬間,除了能奪下武器,還能通過左搖桿隨意控制敵人擊飛後的方向:

這個設定就猶如其他遊戲的“上挑技”一樣,給高手帶來了更多操作的可能,比如你可以在擊飛敵人時用紅跤巾及時拉回並繼續連段,也可以將殘血狀態的敵人直接拉到周圍的陷阱裡完成擊殺。


“廖添丁”究竟是誰?

罕見的畫風、奇怪的名字,第一次見到遊戲的玩家可能都會發出這個疑問。

而這也是我喜歡這款遊戲的另一個原因——在以高質量的美術和戰鬥設計吸引到大眾玩家後,它對於細節和歷史的還原,同樣能令熟悉“廖添丁”的閩南人倍感親切。

據記載,歷史上的廖添丁活躍於20世紀初的臺灣,彼時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落敗,簽訂《馬關條約》後將臺灣島割讓給日本作為殖民地,臺灣進入了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在那個動盪的時期裡,臺灣出現了一位非常知名的罪犯廖添丁,據考證,當時廖添丁曾犯下多起特大盜竊案,甚至還洗劫過警察廳並盜出大量槍支彈藥,被日本人視為頭號通緝對象,並在報紙上將他稱為“兇賊”。

本遊戲的副標題名“稀代兇賊の最期”,正是取自廖添丁遇害時,臺灣最大的報紙《臺灣日日新報》中日文版的標題,這也是為什麼一個抗日主題的遊戲,標題卻使用日文的原因。

日本警察通緝廖添丁的文告日本警察通緝廖添丁的文告

但由於廖添丁的洗劫對象都是當時為富不仁的鄉紳富商,並且還將盜來的財物分給窮苦百姓,因此在當地人的心中,他是救民於水火的英雄。以現在的眼光看,這是個典型的“俠盜羅賓漢”故事。

所以在廖添丁被害身亡後,他的事蹟逐漸被當地的百姓“神化”,並發展成了非常著名的民間傳說。臺灣的講古名人吳樂天則在民間傳說的基礎上,創造了更多“義賊廖添丁”的長篇故事,並於廣播和電視節目中講述,在當時大受歡迎。

在臺灣一帶,廖添丁也成為了經典的故事題材被不斷搬上大銀幕,其中1997年由林志穎、釋小龍主演的《俠盜正傳》最為知名: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閩南人,廖添丁的故事我童年時期也有耳聞,但更多時候是從當時廣播的講古節目中聽到,由於沒有畫面,再加上“劫富濟貧的俠盜”這種題材對於當時已經接觸好萊塢電影的我來說,還是略顯俗套,並沒有給我很深的印象。

但在這款遊戲裡,廖添丁和他身處的臺北城,倒是帶給了我不少的親切感。

作為臺灣人,作者林秉舒將眾多隻有閩南人才懂的梗自然地穿插進了遊戲中,這些元素會讓瞭解其內在文化的人會心一笑,同時,它也不會影響到普通玩家的遊戲體驗。

比如遊戲內的存檔點被設計成了舊時臺灣隨處可見的茶水鋪,在存檔過程中還會伴隨添丁的啜茶聲,算是應了閩南人“寧可百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的傳統。

再比如遊戲中,廖添丁修習的流影拳招術,其名稱的含義都是一些非常直白的閩南語,算是作者的一種冷幽默,就像下面這招“踢予死”,按照閩南語的發音習慣直譯過來就是“把你踢死”。

這個詞其實非常口語化,現實裡並沒有這樣的命名方式這個詞其實非常口語化,現實裡並沒有這樣的命名方式

此外,遊戲中還存在一個名為“四色牌”的小遊戲,在現實中同樣也是曾流行於我國南方及東南亞的桌面遊戲:

朋友被抓了?先來局四色牌吧

四色牌自清朝起就存在,歷史悠久,玩法也多種多樣,在遊戲中製作組則選用了比較通俗的簡易玩法(有點類似於UNO),也算是試圖提升這種古老遊戲的知名度。

總之,這款遊戲具備了許多銀河城類遊戲應有的元素,同時又經過製作組的處理,將其以更“閩南味”,且容易接受的感覺呈現給了玩家。


美中不足的《廖添丁》

當然,作為一款小品級遊戲,《廖添丁》同樣存在不足之處。首先是遊戲的流程長度,休閒難度下主線通關可能只需要5小時左右,遊戲過程中可以很直觀地感受到有大量的人物支線和流程被刪減,許多看似重要的角色僅僅充當了“工具人”的作用,在完成了各自的使命後便突然消失。

製作人林秉舒曾在採訪時表示,原定的遊戲流程是當前版本的兩倍,但由於經費和時間的關係,不得不砍掉大部分內容。

製作組在“江月樓”場景中曾試圖添加潛入玩法,但最終還是刪去了製作組在“江月樓”場景中曾試圖添加潛入玩法,但最終還是刪去了

另外,本遊戲的收集要素也是個譭譽參半的設計。

遊戲中通過偷竊、打開寶箱、救濟乞丐等行為能夠獲得收藏品。其中有當時臺灣流行的香菸、糖果、酒,也有唱片、書籍、舊郵票等物品,在插畫下還配有介紹文字,本來是個錦上添花的收集系統。

但這些收藏品除了“收集”的功能外,還都有額外的屬性加成,其中還有極小部分為支線所必需的任務道具。

也就是說,這款遊戲將傳統遊戲的“收集要素”、“任務物品”和“屬性增益道具”全部合併為了一個名為“收藏”的選項。

因此,遊戲中常常會出現獲得任務道具,但由於沒有任何提示,導致玩家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並且由於收藏品是隨機掉落,所以也會存在對角色增幅巨大,但由於運氣原因無法獲得的情況,無形中增加了遊戲全收集的難度。


結語

《廖添丁:稀代兇賊の最期》實際上脫胎自作者林秉舒在2004年時獨立製作的Flash小遊戲《神影無蹤廖添丁》,同時這款遊戲也是他當時的碩士畢業作品:

童年時玩過4399平臺的朋友很可能對這款遊戲不會陌生

童年時玩過4399平臺的朋友很可能對這款遊戲不會陌生

時隔近20年後重新制作,無論是團隊磨合、開發時間、還是經費問題都遇到過不小的挑戰,這也造成了遊戲上線後,在許多地方都帶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但至少在遊戲已經展現出的一面中,無論是特意請來當年講古名人吳樂天的徒弟吳國禎來負責遊戲的旁白演出,還是邀請臺灣著名的歌仔戲演員楊秀卿來為給劇情添加念歌部分(念歌即閩南、潮汕等地對民歌、小曲的通稱),都能讓玩家感受到作者在細節方面的誠意。

城鎮中還能聽到傳統的念歌表演城鎮中還能聽到傳統的念歌表演

就算你對這些傳統元素都不感興趣,相信也能在打擊感優秀的戰鬥和精良的漫畫格中體會到廖添丁故事的魅力,大概這也是它作為一款題材小眾的小品級遊戲,能夠在Steam得到好評如潮的原因吧。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