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渴echo 編輯/碎長
眾所周知,3D區的一姐輪流做,每天都有可能出現新的競爭對手,甚至連史萊姆這種生物也在諸位奇葩的XP推動下成功入榜。所以事到如今,“誰才是3D區的真一姐”已經根本無人在意了,倒不如說“一”已經變成了“多”,從特指變成了泛指,今天可以是DVA,明天可能就是蒂法或者勞拉,後天換成沙奈朵也不是不行。
不過在剛過去不久的2024年,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成為了真正的榜一,甚至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榜上有名的選手,那就是大家的老朋友——春麗。

說春麗是“老朋友”絕對一點都不過分,畢竟這個梳著丸子頭,精通武術的中國小姑娘早在1991年就已經下場打拳了,到了今天怎麼也是奔五的年紀了吧?就算換個更有說服力的方式……參考遊戲官方資料,1968年出生的春麗如今也已經差不多可以籌備60大壽了,只不過是駐顏有術,看上去不超過30歲罷了。
至於她為何駐顏有術吧,等我們有接到恰飯之後再現編一個;今天我們主要想討論的是,春麗究竟為何如此迷人,以及她是如何從一個設定完整的遊戲人物被高度概括為同類形象的文化代表的。

提到春麗,非格鬥愛好者的第一印象往往會是梳著丸子頭的中國功夫少女;而提起梳著丸子頭的中國功夫少女,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也往往會是春麗。
這就比較神奇了:要知道,春麗並非以此形象示人的首個文化角色——甚至都不是第一個格鬥遊戲角色,而在春麗之後,梳著丸子頭的中國功夫少女包括並不限於《魔法少女櫻》裡的李莓玲,《銀魂》的神樂,《一勝千金》的李柚巴……她們或溫柔善良或不拘小節或性格逗趣,在某些方面其實比大眾認知中的春麗更有血有肉;然而,她們無一例外地未能撼動春麗在自己這一領域的統治性地位。究其原因嘛,個人認為洽洽是因為春麗的人物形象不夠具體,不夠鮮活,這才成了代表這類典型角色的完美符號。

你可能感覺有點兒扯,但別急,先聽我狡辯幾句。
時間回到上世紀90年代初,一部全新的街頭霸王正在卡普空醞釀著。“得益於”前作的反響平平,卡普空希望這部新作在各個方面都“全新”得實至名歸,所以他們不再拘泥於讓人荷爾蒙飆升的格鬥本身,轉而為這系列第一次添上一抹輕鬆詼諧的底色;而設計師西谷亮也得以放開手腳,第一次在格鬥遊戲中添加一位神秘優雅,異域風情,又可供玩家選擇使用的“中國女孩”,也就是後來大家耳熟能詳的春麗。

儘管西谷亮自己表示,且現在大家普遍認為,春麗角色設計的靈感來源是1983年科幻動畫《幻魔大戰》裡的中國女性角色陶,但這種說法……起碼還是有些爭議的。
首先,無論是形象設計,人物背景還是動作設定,後來者春麗身上明顯有著1989年街機遊戲《出擊飛龍》中,女反派唐詩(Tong Pooh)的影子——可能是終於“良心發現”,或者是終於被問到不厭其煩,到了晚年,西谷亮在訪談裡終於承認,說這位女反派對春麗的設計還是有些影響的;

其次,單看人物形象設計這一點,在1985年科樂美《功夫》裡,那位擅長暗器的丸子頭少女BOSS藍也會是西谷亮設計春麗時繞不開的坎兒借鑑;
最後,相對“沒那麼靠譜”的說法是,春麗的設計源於志穗美悅子在電影《女必殺拳》中的角色李紅龍,雖說其腳踩高跟靴手持雙節棍的造型和春麗有很大出入,但某些動作設計還是和春麗相當一致的;而春麗丸子頭+藍色褂子的經典造型來自於香港電影《破戒》中茅瑛扮演的劉潔蓮,但考慮到這電影1977就已經上映了,怕不是有一大半“丸子頭中華娘”的都可以溯源到這裡。

雖說這幾位都是丸子頭的中華功夫少女,但性格人設各不相同,也尚未形成後來的角色綁定,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為後來的春麗做了嫁衣;而春麗作為這些形象特徵的集大成者,之所以能青出於藍,首先肯定不光是因為她是首位可用的女性格鬥家,而且作為新角色強度相當不錯,還因為她的戰鬥方式吧……是真的真的很有特色:
雖然起手架勢都是一派太極宗師的模樣,但春麗幾大成名技無一不是在舒展身體盡顯曲線,高抬玉足猛踹對手,在數字網絡和相關特殊產業並不發達的九十年代初,這已然是相當不錯的性啟蒙材料了,更是在無數個日日夜夜不知踹醒了多少寂寞少年的奇怪XP。

有趣的是,這種“貨不對板”的格鬥方式很可能另有玄機,且其風格之獨特也會肉眼可見地愈演愈烈……當然這是後話了,此時此刻的春麗還需要面對更重要的問題:春麗究竟是誰,她為什麼要參加如此殘暴血腥的街頭格鬥。
放在女格鬥家已經被普遍接受的今天,這只是個簡單的人設問題,可在當時還是比較敏感的:雖說西谷亮確實有著“讓女孩子也能堂堂正正加入遊戲”的理想主義情懷,但在那個相對保守的時代,把一個女孩子強行融進一群大老爺們的殘忍格鬥,還讓她能與頂尖男性格鬥家們正面對抗不落下風,就有點兒“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意思了。說不定搞到最後如果女性玩家不買賬,又挑起起男性玩家的不滿,那可真就得不償失了。
為此,西谷亮甚至考慮過把春麗設計成五大三粗的肌肉娘,或者削弱其血量上限,犧牲些許平衡來還原性別差異——還好最後西谷亮團隊據理力爭,迫使卡普空最後否決了這些個提案,轉而以“中華氣功”這種更玄幻的方式為春麗提升戰力,這才有了能看能打,人見人愛的功夫少女。
當然了,數量掌握“中華氣功”的功夫少女雖有助於保持角色的神秘感,但作為人設還是太單薄了;又“得益於”春麗角色設計之初的瞻前顧後,在《街頭霸王》眾多不太正經甚至有那麼點惡搞的人設中,春麗的背景故事差不多已經嚴肅到了偉光正的程度:
自幼習武,精通功夫,作為香港國際刑警,身負血海深仇,為父追查兇手,不惜穿上誇張的戰服,潛伏在三教九流的“格鬥家”之中,只為在最後的格鬥中擊敗最終BOSS維加,徹底粉碎他的犯罪帝國……
確實顯得小姑娘正氣凜然,和其戰勝以後,雙腳跳起慶祝的小動作形成了非常可愛的反差;只是……且不說國際刑警以這種方式打擊犯罪是不是有點兒太奇葩了,
要知道彼時恰好也是香港影視的黃金時代,“陀槍師姐”的經典形象同樣深入人心,在這一前提下非要把春麗認定為香港特警,多少就有些指鹿為馬的意思,非但無法合理豐富人物形象,反而會因缺乏邏輯性帶來不小的違和感。

不僅如此,這樣的背景也在無意間把春麗定位成了故事中的外來者,她本身對大賽毫無興趣,(邏輯上)也幾乎必然會在將反派繩之以法後迴歸警隊,淡出格鬥事業,甚至連“故技重施”的空間的沒有——旗袍,長靴,丸子頭,尖護腕,這麼一身萬年不變經典扮相,誰認不出這是當年打入內部搞事情的“條子”啊。

可能也正是出於對這方面的考量,儘管春麗在後來《少年街霸》系列和《街頭霸王ex》系列等番外前傳性質的幾部作品中均變現出了相當不錯的人氣,但到了1997年的正統續作裡,春麗還是在兩年之後的“未來戰鬥”版才作為第二批新增人物正式迴歸,也是不負眾望地完成了救場。在這段故事裡,已成一代宗師的她依然對格鬥本身毫無興趣,只是因為“反派精通克隆技術,先前被擊敗的維加只是其中他一個肉身”的扯淡理由不得不再次挺身而出……依然是滿滿的違和感,很難為角色本身的定為提供助力。

不過有趣的是,儘管在設定上,彼時的春麗已近而立之年,但依然面容姣好,正氣凜然,舉手投足盡顯宗師風範,可戰勝之後依然不忘興奮後跳,所以還是一副可愛小女生的樣子。不僅如此,宗師春麗依然不忘初心,仍以旗袍搭配白色長靴,輔以丸子頭,鐵護腕的經典形象示人,在某種程度上徹底默許了這些符號搭配對人物本身的“越俎代庖”,因此無論是九十年代初還是2024年末,無論你是調皮可愛的邱淑貞還是靈氣十足的桃月梨子,是性感美麗的水菜麗還是一身肌肉的才木佳玲,甚至是個自籌裝備的普通COSER,哪怕是純粹來搞笑的成龍大哥,只要她面容姣好,正氣凜然,願意穿上旗袍長靴紮起來丸子頭,最好還能是看起來踢人很疼的樣子,那她(或者他)就會被認為是春麗本人,根本就不存在不像這種可能性。

可能正式由於春麗有著如此“寬容”的COS門檻吧,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各種官方,民間,各大企業組織的春麗COS大賽就已經展開得如火如荼了,雖說後來逐漸式微,但這重賞之下的全民參與,在確立形象的節骨眼上徹底幫春麗打開了知名度,也算是為後來的成功救場埋下了小小的伏筆;
而在馬太效應的作用下,後來包括並不限於野呂佳代,水野美紀等諸多藝人也以春麗的形象參與各種商業宣傳活動,進一步提升春麗知名度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我們之前的觀點:恰恰是因為遊戲中的春麗不夠鮮活具體,這才可以將本該複雜的人物形象簡化成若干視覺符號,再由時間長河裡的千人千面不斷演繹,強化春麗作為文化符號的含義,這才有瞭如此經久不衰的形象綁定。

至此,我們差不多已經達到了之前提及的目的,但春麗的故事此時還遠沒有結束。回到1999年的《街頭霸王3未來戰鬥》,雖說除了看上去更精緻了外,春麗似乎沒有太大的變化,但細心的玩家還是發現……春麗的大腿是不是更粗了?

如果說像素畫面下看上去還沒那麼明顯(其實已經很明顯了),到了畫面全面升級的《街頭霸王4》裡,那春麗大腿之強健就是真的肉眼可見了。此時的春麗依然是渴望為父報仇的刑警,依然需要調查與維加息息相關的犯罪組織,但得益於全新的,不再以格鬥大賽為核心的敘述模式,春麗也終於能以相對更符合邏輯的方式出現在遊戲裡了——當然了,前提是你別問她為啥打擊犯罪也要這身旗袍絲襪,非要找個理由的話,那應該就是這身行頭踢起人比較習慣吧。

或者,如果我們跳出遊戲設定本身,問題的答案其實也挺明顯的:顯然春麗的形象有在迎合有著“亞馬遜”情結——既對比自己高大強壯的女性有著天然崇拜,甚至渴望被其蹂躪羞辱的一群為數不少的,抖M的特殊性癖;而參考Polygon著名遊戲編輯mart leone在2014年發表的關於街頭霸王2的秘辛中,我們也可以得知這些抖M中恰好有著與春麗的原案設計者,安田朗本人。

的確,這種說法沒有太多依據,也不太方便展開細說,但你不得不承認,在若干年後的第五代作品裡,“橫空出世”的朱莉成功奪去了春麗的女王光環——的確,相比於正氣凜然的春麗,這個瘋瘋癲癲的壞女人顯然更能滿足重口味的抖M們;而作為回應,春麗不語,只是把大腿練得更粗壯了。

差不多也是這時候,春麗這一形象也受到了些許質疑:真的有必要把大腿搞得這麼粗壯嗎?至少在常人看來,到了第五代作品,這雙肌肉感十足的大腿已經可以說是毫無美感可言了,不是嗎?
不過當然了,隨便搜索一下,你會發現如果有必要,我們依然可以找到些相當合適的理由讓這大粗腿合理化,像什麼“以踢腿聞名的格鬥家大腿粗壯很正常”啦,“大粗腿審美在歐美地區很有市場”啦,也算是有理有據了。只是這種種理由面對人們越來越強的質疑……說它們沒用吧,到了《街頭霸王6》春麗大腿依然粗壯緊緻,符合某些玩家的特殊性癖;可說它們有用吧,這代春麗的大腿又顯然柔和了不少,也換上更輕便好用(而且漏出腳面)的老北京布鞋……只能說卡普空進行了些許妥協,但好像沒那麼太多。

而考慮到2024年春麗突然暴增的人氣,似乎大家已經接納認可這樣的春麗了……
誰知道呢?若干年後,這大粗腿會和旗袍手環丸子頭一起,成為詮釋春麗文化形象的又一個標誌符號也說不定呢。
-END-
關注“碎碎念工坊”,傳播遊戲文化,讓遊戲不止是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