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3月26日OpenAI推出GPT-4o原生圖像生成功能後,外網掀起了一股吉卜力照片的熱潮,我也是第一時間探索了一番,跟xdm分享一下這兩天探索到的一些玩法。
一、如何生成一張吉卜力風格的照片?
1.ChatGPT直接生成
電腦上打開新的對話框,選擇GPT-4o,上傳圖片,點擊下方菜單欄的查看工具(三個點),創建圖片,輸入“吉卜力風格”,即可獲得你想要的圖片。手機上則是選擇GPT-4o,上傳圖片,對話框內輸入“生成吉卜力風格的圖”。(免費用戶每天有上傳圖片次數限制)

比如這裡,導入一張雞哥照片

即可生成一張吉卜力風格的雞哥

2.大佬做的Edge插件DeepSider
Edge添加DeepSider插件,打開後選擇GPT-4o-Image模型,再上傳圖片輸入“吉卜力風格”即可。
具體參考這篇文章:國內也能免費用新版GPT-4o畫圖了!保姆級教程來了!
3.某書代做
關鍵詞免費吉卜力,有很多博主為了吸粉會在評論區免費幫忙作圖。
二、還有哪些風格可以嘗試?
1.目前比較主流的一些風格
2.一些繪畫風格
3.八個著名動畫風格(轉自推)
(左上)Rankin/Bass
懷舊感滿滿的定格動畫風格,比如《紅鼻子馴鹿魯道夫》。溫馨又有點“土萌”的質感,彷彿聖誕節的老錄像帶。
(右上)Don Bluth
手繪幻想的巔峰之作。光影細膩、眼神充滿情感、動作帶著戲劇張力,每一幀都像童年夢境。
(左下)Fleischer Studios
1930年代的“橡皮軟骨”風格,比如《貝蒂娃娃》和《大力水手》。超現實、彈性十足,帶著爵士年代的跳脫節奏。
(右下)Pixar
乾淨利落的3D動畫,細膩的面部表情、溫暖的光影氛圍、講究的鏡頭語言——幾乎無可挑剔的敘事美學。
(左上)東映動畫
主流動漫的起點。標誌性的大眼睛、乾淨的線條,承載了一整個世代的青春記憶。
(右上)《奶牛與雞》 / Cartoon Network 重口味風格
誇張、惡搞、充滿張力。醜萌角色、瘋狂的特寫鏡頭(腳、肉塊)、混亂的低俗美學,一秒把你拉回90年代的電視機前。
(左下)Max Fleischer 的《超人》系列
上世紀40年代的復古未來主義。黑白分明的光影、厚重的剪影質感,英雄主義從畫面裡撲面而來。
(右下)Sylvain Chomet
法式超現實主義,如《了不起的貝爾維爾一家》。纖細拉長的角色設計、略帶憂鬱的奇幻氣質,每一幀都是怪誕藝術。
風格無窮無盡,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它做不到的。甚至你可以上傳一張圖,讓GPT模仿這張圖的風格進行繪製,比如筆者這邊繪製的《雙點醫院》風格和《我的世界》風格的懂王。
《雙點醫院》風格
《我的世界》風格
三、還有哪些創意玩法?
1.整活玩法
大師兄找鐵扇公主?錯了!是甲亢哥找大張偉!
《雙影奇境》——>《雙智秘境》
2.製作你的專屬手繪地圖
筆者這裡試了一下繪製蘇州CityWalk的手繪地圖,景點的手繪圖標挺準確的,畫的也很細節,景點的名稱有錯別字但不影響理解,就是這個地圖有點一言難盡。不過換個思路,目前4o原生的貼圖繪製功能還是很好用的。
3.製作貼紙&表情包
這個也是筆者這兩天用的比較多的功能,具體方法是輸入“貼紙風格,並摳除背景”,這樣你就能得到一張完全沒有背景的,摳背景的準確率極高,比iPhone相冊自帶的摳背景要好用很多。
如果你還有什麼好玩的創意,分享在評論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