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之城 2077 年城市規劃調研報告 By 夜之城調查員 安娜


3樓貓 發佈時間:2025-02-27 16:32:49 作者:AnnaComnen Language

夜之城是北美洲西海岸自由州中最大自治城邦,商業貿易中心、進出口中心、離岸交易中心、交通樞紐中心,西海岸重要旅遊目的地城市,被人們普遍稱之為“逐夢之城”。
夜之城現今常住人口約700萬人,工作、居住在這個約28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城市規劃建設的各個方面都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起居。經本調查員調查,從夜之城市政府規劃建設部門獲取了城市規劃建設的資料,現獨家為您帶來關於這個城市規劃的報告。

一、概況

(一)區域位置

夜之城(Night City,縮寫NC)坐落於北美洲西海岸的德爾科羅納多灣(Del Coronado Bay)(原名莫洛灣(Morro Bay))東部,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全年氣溫10℃-26℃,夏季溫暖乾燥,冬季溼潤涼爽。夜之城位於北緯35.3612°西經120.8620°(注1),位於現北加利福尼亞自由邦和南加利福尼亞聯邦黨治區的邊境上(參1)。
夜之城區位圖(2077年)

(二)建城歷史

夜之城於1994年由奈特國際(Night International)創始人理查德·奈特(Richard Night)在原洛斯奧索斯鎮(Los Osos)及周邊莫洛灣(Morro Bay)市基礎上建立,最初城市名稱為科羅拉多市(Coronado City)。1998年9月20日城市建立人及第一任市長理查德·奈特受刺殺身亡後,為了紀念他,城市更名為奈特市(Night City),即夜之城(參2)。2023年中心大部分城區因不明恐怖活動襲擊毀壞,之後又在2023年至2069年之間重建。
夜之城1990年-2045年演變

(三)規劃現狀

截至2077年,夜之城城市規劃面積27.82平方公里注2,分為7個城區:沃森區、市政中心、海伍德區、威斯布魯克區、聖多明哥區、太平州區、外圍新區(注3),常住人口約700萬人(參3),人均城市建設用地約3.97平方米 ,人口密度約25萬人/平方公里 。
夜之城城市總體規劃(2077年)

(四)城市定位

夜之城是北美洲西海岸自由州中最大自治城邦,商業貿易中心、進出口中心、離岸交易中心、交通樞紐中心,西海岸重要旅遊目的地城市。人們普遍稱之為“逐夢之城”。

二、城市發展歷史

(一)構想階段

20世紀90年代早期,著名哈爾西-費里斯-奈特建築公司(Halsey, Ferris and Night Construction Firm)共同創始人、成功商人理查德·奈特(Richard Night)基於對當時社會暴力、動盪局勢和美國社會崩潰前景的擔憂,視自己有解決當下社會問題的契機,誕生了建立一個自己的理想城市的夢想。因此,奈特成立了自己的開發公司:奈特國際(Night International)並開始規劃建設一個可以免於撕裂世界的破壞的模範都市。這座城市將是周密規劃、自給自足的,並可抵禦最危險最心懷不軌的罪犯。這座城市將包含供不同民族、文化居民生活的社區以及作為開放資本主義燈塔的超級現代商業中心。
在舊美國崩潰後(參4),許多公司都在尋找建立屬於自己的城市區域,以便公司發展可以免於犯罪、貧困或負債的困擾。這些地方最好是公司治理的,有為商業打造的最優城區規劃,沒有其他阻礙商業發展的因素。一個資本主義者的“聖地”。奈特的城市願景與公司的需求高度契合,並能為建城提供規劃設計、施工建設方面的專業技術能力和經驗。至1992年,荒坂集團(Arasaka)、歐洲商業機械集團(EBM)、沛卓石化(Petrochem)為首的多家公司都注資加入了奈特的項目(後來這些公司一起成立了科羅拉多聯盟(The Coronado Partnership))。因此,奈特逐漸籌集到一筆前所未有的資金來支持如此龐大規模的項目。

(二)規劃階段

由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的土地,且要靠近海港和高速公路來運輸城市建設所需的大量建材,理查德·奈特派出考察團隊前往美國東西海岸考察城市選址。但直到1992年末,奈特才從《舊金山紀事報》上的一篇文章中找到了合適的地點:莫洛海灣。莫洛海灣是一個坐落在加利福尼亞海岸中部的海濱小鎮。《舊金山紀事報》報道這個小鎮經歷的一場災難(莫洛海灣小鎮大屠殺(參5))使之成為了一個“鬼城”。奈特在關於這場大屠殺災難的報道中看到了實現自己計劃的機會。
鑑於沛卓石化已取得了莫洛灣小鎮附近的石油開採許可並獲得了小鎮發電站用地所屬權(原為戴納基電力公司(注4)所有),在其幫助下,奈特通過總計1.32億美元的槓桿收購取得了莫洛灣鎮剩餘的以及鄰近洛斯奧索斯市的土地。
梅里爾、阿庫卡加和芬奇公司(Merrill, Asukaga & Finch)想要將新城市打造成金融中心,出資支持奈特和沛卓石化僱傭了荒坂集團清除了莫洛灣當地的幫派並確保城市建設的安全。受到城市開發建設利潤前景的吸引,其他外界投資者也開始為項目注入資金。為消除之前莫洛海灣小鎮大屠殺的負面影響,科羅拉多聯盟(The Coronado Partnership)以自己的名字將莫洛灣重新命名為德爾科羅納多灣(Del Coronado Bay)(西語:科羅拉多的海灣),並將建設中新城市命名為科羅納多市。但因創始人突出的人格魅力,當地人私下稱之為“奈特之城”(Night City,即夜之城)。
荒坂安保部隊
到1993年,逐步完善的科羅納多市規劃邊界顯示城市開發建設需求的土地超出了海灣天然陸地所及範圍。因此,科羅拉多聯盟開始採用開山填海的方式拓展用地範圍,同時聯盟對海港進行了清淤,加深了海港水深,使其能夠停泊大型船隻,以滿足城市建設需求。此外,開山的土石還用於填筑西面的海域,以滿足規劃中的洲際磁懸浮列車站選址需求。

(三)建設階段

城市建設開始於1994年3月,雖然沛卓石化以及梅里爾、阿庫卡加和芬奇公司是科羅拉多聯盟中的主要出資人,但這兩家公司都缺乏城市建設所需的相關經驗、技術和設備,這個問題最終導致了聯盟與西海岸黑手黨、日本黑幫等地下團體的合作,這些地下團體在過去幾十年中把控著這個地區的建築業。他們控制著建築業工會、交通運輸工會以及政府大多數建築審批部門。西海岸黑手黨、日本黑幫等地下團體向科羅拉多聯盟注入了大量資金,以便在未來城市建設中獲得大量利潤回報,同時在這個城市未來賭博、色情、毒品業務中佔據先機。但是奈特希望自己的新城市可以免於犯罪的威脅,堅持使用自己的奈特國際公司所掌握的先進建築技術和材料來進行城市建設,這激怒了西海岸黑手黨、日本黑幫以及該地區其他建築業既得利益者。
最初,奈特基本上確保了在城市建設中排除犯罪家族控制下的建築企業,這個階段城市開發建築中主要的建築公司包括奈特國際、哈爾西-費里斯-斯基夫建築公司(Halsey, Ferris & Skiv)(原哈爾西-費里斯-奈特建築公司)、伯利森建築公司(Burleson Construction Company)(注5)。城市開發建設最初4年中,幾乎每天都有關於奈特的人生威脅。當這些威脅升級為破壞和恐嚇時,奈特召喚他的商業合作伙伴採取了迅速而冷酷的措施解決了這些威脅。但最終奈特自己的影響力和盟友的承諾也不足保障他的人生安全。1998年9月20日,奈特的好運用完了,他在自己位於新落成的景園大廈(Parkview Tower)頂層的套房被槍殺。兇手時至今日也沒被抓獲。為了紀念奈特,市政委員會正式將科羅拉多市更名為“夜之城”(即奈特之城)來紀念這位創始人。

(四)過渡期

公眾對於理查德·奈特被刺殺的強烈憤怒以及對犯罪集團投機行為的反抗使得夜之城在奈特死後度過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奈特的遺孀米莉亞姆·奈特(Miriam Night)在她丈夫死後重組了奈特國際公司並設立了奈特基金,來保護和推進她丈夫建設完美城市的願景。後來,奈特基金會逐漸演變為現在的“夜氏公司”(Night Corporation)。
接下來的幾年,夜之城一片混亂,在不同勢力爭奪城市的控制權的同時,夜之城開發建設仍在繼續。被推測參與對理查德·奈特刺殺的黑幫老大們很快就開始侵佔這座城市的大部分地區。1998年至2000年之間,公司和有組織犯罪瓜分了城市的資源, 導致夜之城警方對城市安全失去掌控 ,夜之城中出現了真正的“戰區”。在企業和黑幫的支持下,不同幫派在夜之城中央城區以南欠發達的郊區站穩了腳跟。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幫派變得如此根深蒂固,消除它們的唯一方法是拆除整個地區並從頭開始。當時有很多討論是否應該建立圍牆將夜之城圍起來,但最終沒有任何機構願意主動開展如此龐大的工程。這座城市逐漸被分割成了被公司控制的企業區和被暴徒接管的其他區域。
忍受了4年街頭亂鬥後,公司們終於決定出手解決暴徒問題了。這段時期公司和地下幫派之間爭奪城市控制權的衝突被稱為“黑幫戰爭”(Mob War)。乘坐突擊車、懸浮坦克和戰鬥浮空車的僱傭兵和荒坂訓練出的準軍事部隊開展了攻擊,一波又一波轟炸、暗殺和街頭戰鬥降臨到準備不足的幫派成員身上。當硝煙散去時,公司已經徹底摧毀了黑幫在夜之城的權力基礎。
2011年黑幫戰爭結束時,公司決定在次年的選舉中安排一個傀儡市長掌權,並開始清理夜之城的其餘部分。面對反彈的混亂局面,新當選的市議會委託公司的安全部隊,授權他們在城市範圍內擁有完全的權力。不久之後,公司和市中心被清理乾淨並恢復到原始狀態,城市其他區域的混亂局面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
政府更迭後,企業新設立的苛刻的政策導致任何沒有能力支付居住地翻新費用的人都會被強行驅逐,這加劇了夜之城長期存在的流浪漢問題,讓數百人流落街頭。普通人負擔得起的住房被改造用於部署公司治安部隊。但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隨著維持街道治安所需執法、武裝人員的減少,這種情況有所緩解。
2012年,公司中意的人選賈德森·弗里曼(Judson Freeman,後來被稱為姆博萊·埃布尼克(Mbole Ebunike))成為夜之城的新任市長。根據 2012年北加州和南加州之間達成的《北方分離條約》,夜之城成為北加利福尼亞自由州(The Free State of Northern California)的一部分,但同時為來自南加州的旅客開放了進出通道。至2013年,夜之城的大部分最惡劣的犯罪已經大公司壓制。警察(夜之城警局NCPD)、消防(夜之城消防對NCFD)和其他基本公共服務已得到重建。至少對普通公民來說,活在大公司的壓榨下還是要比在去便利店的路上躲避槍子兒要好。同年 4月13日,著名搖滾明星強尼·銀手(Johnny Silverhand)在荒坂塔外舉行了一場偽裝成音樂會的暴動,以突入荒坂塔大樓營救他的女友奧特·坎寧安(Alt Cunningham)。在此事件中,許多騷亂者和公司員工喪生,其中包括荒坂美國分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原田敏郎(Toshiro Harada),荒坂塔遭到嚴重破壞,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最終被新建的荒坂塔所取代。
2014年,夜之城發生了一場臭名昭著的幫派戰爭,他們為爭奪領土而相互爭奪。在同一年的某個時候,發生了一個被稱為流浪漢暴動的事件,後被夜之城警方(NCPD)平息了。2015年強尼·銀手回到夜之城後在湖區公園舉辦了一場慈善音樂會,以引起人們對夜之城警方(NCPD)在鎮壓騷亂中採用殘酷手段的關注。
大約在這些年間,中間人簽約的僱傭兵來為幕後出資人(尤其是巨型公司)工作的方式成為夜之城的商業慣例。表面上,各個公司為了“夜之城的利益”合作,暗中他們互相密謀針鋒相對。因而“邊緣行者”們從各種委託中獲利,創造處一個延續許多年的新時代。
2016年,一場輕微但破壞性的地震將近期建造的脆弱的模塊化建築夷為平地,導致它們不再受歡迎。與此同時,憑藉對夜之城的牢牢控制,公司確保政府通過的任何法律都對他們有利。市政項目的資金絕大多數都投入已經比較發達的地區,而較貧困的地區則進一步惡化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戰區的邊界逐步擴大。不再受到大型犯罪組織控制的幫派毫無顧忌的活動。只要不影響他們的利潤,公司就不會在乎。對於富人來說,夜之城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而對於其餘的人,每次離開家,如果他們還有家的話,都是一場以生命為代價的賭博。
至2020年,夜之城已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城市,雖仍然充斥著暴力和街頭犯罪,但商業方面的增長強勁。夜之城已經演變成一個繁忙、成功但危險的大都市,擁有獨一無二的大都市的時尚和酷炫,這座城市幾乎已經從其淒涼過去的蹂躪中恢復過來。公司廣場仍然保持完好無損的狀態,夜之城警局有足夠的力量在白天維持市中心街道的相對安全。然而,與許多其他美國城市地區一樣,夜之城也已經退化為一個武裝社會。在擁擠的城市街道上看到人們像帶著公文包一樣帶著槍支。市政府保持控制權,但當事態失控時,他們就依賴公司介入。交易達成,金錢易手,少數人被殺,但剩餘的人設法避免了死亡。夜之城與理查德·奈特最初的夢想相去甚遠,但它運作得基本足夠好了。

(五)第四次公司戰爭

與全球的其他城市一樣,當2022年軍用科技與荒坂之間的“暗戰”變熱後,夜之城也被捲入了衝突中。因城中同時由衝突中雙方的辦公機構和人員,夜之城很快就受到了影響。此外,因為它是北加利福尼亞自由州的城市,夜之城並沒有受到任何超級大國的控制。在之後幾個月中,衝突不斷加劇,城中街頭戰鬥不斷髮生,特別是在市中心公司大樓周圍,衝突雙方都在這裡爭奪和維持大樓的控制權。衝突雙方僱傭了大量的僱傭兵、幫派成員和流浪者為其戰鬥。在此期間,因日本企業在夜之城的優勢影響力,軍用科技開始非正式的將夜之城稱為“荒坂城”。
至2023年,人們成群結隊地離開了城市,盡其所能避免被無人機狙擊、坦克碾壓或被公司殺戮小隊槍殺。夜之城的大片區域被毀,人們相互爭搶著前往更安全的地方,如鄰近的海伍德和太平州地區。幫派和流浪家族整個整個地都被消滅了,僱傭兵團體也遭受了同樣多的損失。空中和海上交通受阻,導致物資稀缺。公司、政府和其當地團體為自己拿走了一切可拿到的物資,以防萬一他們被捲入衝突。醫療和燃料儲備等關鍵基礎設施被損壞,生活必需品價格高昂,當地居民的情況變得更糟了。武裝衝突使得重型武器在整個城市區域變得更容易獲得,因而許多幫派和當地人都可以使用它們。
整個第四次公司戰爭期間,夜之城的荒坂塔一直是荒坂公司在北美的戰役指揮中心。到2023年7月,荒坂公司控制了夜之城的大部分地區。雖然軍用科技一直將夜之城作為公開和秘密行動的目標,總體上夜之城對軍用科技懷著非常敵視的態度。幫派、僱傭兵、警察甚至市政府和當地黑手黨,似乎都與軍用科技作對。軍用科技不得不將部隊從市中心的公司辦公區撤到了位於海伍德區更安全的軍用科技訓練場。在市長姆博萊·埃布尼克(Mbole Ebunike)因“精神崩潰”辭職後,助理市長加爾文·哈肯森(Garven Haakensen)接任市長一職。荒坂公司對他更加滿意,因為哈肯森比他的前任埃布尼克更加順從公司的要求。
至2023年8月,夜之城已完全被荒坂公司控制,成為他們在北美洲的最後堡壘,也是來自整個大陸的逃亡企業士兵聚集的地方。荒坂北美公司首席執行官荒坂敬(Kei Arasaka)坐鎮荒坂塔指揮他的部隊進行抵抗,試圖與軍用科技和美國政府談判達成某種和解方案,使夜之城獨立自治,成為荒坂公司在北美活動的基地。夜之城這時已處於戒嚴狀態,許多公司放棄了他們在那裡的辦公場所,荒坂公司之後佔據了這些辦公場所和設施。與此同時,夜之城被北加州州長丹尼斯·德·拉·維加(Denise De La Vega)派來的北加州部隊包圍。美國總統、前軍用科技首席執行官伊麗莎白·克雷斯(Elizabeth Kress)說服了北加州州長讓她從美國陸軍和軍用科技那裡派出一個由精英特種部隊和空中機動部隊組成的師作為額外增員。這些部隊全部部署在夜之城在外的高地,由美國將軍帕特里克·愛丁頓(Patrick Eddington)指揮。
雖然荒坂在主動尋求談判,但他們並不完全是站在弱勢地位上討價還價。因為對夜之城的任何攻擊都會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和大量財產損失,而對北加州大部分稅收都依賴夜之城。此外,有傳言稱,如果不達成休戰協議,荒坂計劃用“靈魂殺手”(Soulkiller)來對付城中的居民和周圍的軍隊。與此同時,數據崩潰(參6)(DataKrash)正在網絡上肆虐,軍用科技的兩名主要股東和一名美國參議員在連接到網絡後成了植物人,有些人指責是病毒摧毀了網絡,但也有很多人認為是荒坂的“靈魂殺手”所致。
2023年8月20日,根據可靠消息來源推測,由摩根·黑手(Morgan Blackhand)、羅格·阿曼迪亞斯(Rogue Amendiares)、強尼·銀手(Johnny Silverhand)組成的“亞特蘭蒂斯小組”(Atlantis Group)率領軍用科技入侵小隊滲透到荒坂塔中,以摧毀該公司從網絡上收集了大量數據崩潰前信息的聖遺物數據庫,並完全清除“靈魂殺手”程序。行動計劃在目標區域上使用戰術核彈從而使競爭對手公司無法使用該設施。行動前預測目標區域已有針對炸彈的加強防護,可以吸收戰術核彈爆炸的衝擊,因而不會造成大規模破壞。然而由於未知原因,戰術核彈在荒坂塔東塔的120層提前引爆。爆炸瞬間摧毀了荒坂塔,導致東西兩個塔樓向外倒塌。大部分城市和公司區在幾秒鐘內變成了廢墟,附近區域所有人都死了。爆炸氣化了塔樓附近的1.2萬人,並造成超過50萬人受到致命傷害。在數週和數月的餘波中,又有250萬人死亡。這一事件被稱為夜之城大屠殺或荒坂大廈災難(Arasaka HQ Disaster)。
這次核爆技術上算是一次空爆,因而減少了長期性的輻射汙染,且大部分剩餘輻射僅穿透了爆炸區域周圍的巨大摩天大樓。由於夜之城及其周邊地區的大部分地區建在填海而造的陸地上,核爆引發了一場小地震,部分填土液化,淹沒了城市的內部。巨大的爆炸將數噸的建築物混凝土和鋼材變成顆粒碎片,在數月期間覆蓋了整個北加州和海洋,並引發一場猛烈的火災,最終波及到城市外數千英畝的土地。在爆炸後的24小時內,城市內幾乎無法居住。許多夜之城居民因大規模義體化或身體內已經安裝了放射物質過濾器,並沒有受到初期輻射的影響。然而這場大火摧毀了城市大部分住房,迫使人們搬到鄰近的郊區或更遠的地區。爆炸引起的土壤液化破壞了燃氣管道、水管和電網,道路變成了散落著汽車、浮空車殘骸的瀝青碎塊。災害產生的塵埃盤旋上升到天空中,粉塵將天空染成紅色,在黎明和黃昏時散發處詭異的紅色光芒。
在災難發生後的幾個小時內,時任美國總統伊麗莎白·克雷斯(Elizabeth Kress)通過軍用科技現任首席執行官唐納德·倫迪(Donald Lundee)頒佈應急條例,藉助他的預備役軍官身份,將軍用科技公司其置於仍然龐大的美國軍隊的控制之下,從而將軍用科技公司國有化。與此同時,夜之城居民成群結隊地逃離市中心,導致城周圍郊區和其他地區過度擁擠。在接下來的兩年裡,第四次公司戰爭終於結束了,克雷斯總統將夜之城大屠殺歸咎於荒坂公司,雖然據信她知道爆炸中使用的戰術核彈是由軍用科技提供的。克雷斯動用了她的全部軍事和宣傳資源,將荒坂描繪成一個由一個瘋子經營的邪惡外國巨型公司,這個瘋子為了追求個人權力而摧毀一座美國城市。荒坂公司在北美的經營特許權立即被撤銷,其成員和董事會被宣佈為恐怖分子,公司資產要麼被沒收,要麼被驅逐出海外,至此荒坂公司被驅逐出美洲大陸。軍用科技和美國宣傳的說法是,荒坂為了阻止軍用科技奪取荒坂塔的控制權,主動在受到攻擊中炸燬了夜之城的公司中心區。事實上,官方從沒是誰引發了爆炸。在公眾眼中,核爆的原因從未被揭開,一些人認為這是軍用科技粉碎荒坂的陰謀,而另一些人則認為這是荒坂保護公司秘密的自毀裝置。

(六)重建階段

除政治作秀外,克雷斯總統對幫助夜之城重建毫無興趣。就像大崩潰時期的前幾任總統那樣,她拋棄了這座城市,轉而為其倖存的難民提供位於新美利堅的避難場所。這樣做兩個原因:一是美國政府資源已經捉襟見肘,沒有太多其他選擇;二是克雷斯總統認為這樣可以幫助將北加利福尼亞自由州重新置於聯邦政府控制之下。然而,夜之城抵制了聯邦政府的計劃和控制。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核爆倖存者沒有試圖恢復曾經擁有的東西,而是尋找一切住所、清潔的水和食物掙扎著生存下去。許多人離開了這座被毀壞的城市,回到附近在大崩潰期間被遺棄的定居點,更多人留在城市地區。整個夜之城地區大約有200萬人因爆炸或是爆炸引起地基土壤液化造成的洪水而無家可歸。城市周圍郊區棚戶區因倖存者融入人滿為患。即使在多年後,夜之城核爆以及第四次公司戰爭期間世界各地域軌道打擊、常規炸彈、焚燒城市農田產生的大氣懸浮塵埃,使世界範圍的天空在黎明和黃昏時發出詭異的紅色光芒。故此親歷者們稱這段時期為紅色時代(Times of Red)。
夜之城的警察、消防等部門失去了大部分設施和電力,陷入了完全的混亂。夜之城臭名昭著的反賽博精神病特警部隊(C-SWAT)-暴恐機動隊(MAX-TAC)(參7),為了伸張自己的正義而開始獨立開展行動。夜之城輕軌(NCART則失去了大部分軌道系統。儘管有流浪者部族幫助運輸貨物,但全球製造業和航運的中斷、舊網的崩潰讓重建任何被毀區域的計劃都遙不可及。
至2030年,形勢迫使人們迅速採取行動。在夜氏集團帶頭下,夜之城殘存的政府機構、當地組織和居民從舊有合作者那裡需求幫助,包括流浪者家族、小公司、邊緣行者等。城市修復工作由阿德卡多(Aldecaldos)流浪者家族以及他們的盟友風暴科技公司(StormTech Corporation)注6牽頭,他們曾經參與過芝加哥市的重建項目,因而在城市重建方面很有經驗。他們可以先用集裝箱改建成大型臨時住房,之後通過鐵路和海運運來壓印預製混凝土模塊來開展建造。即使是建造這些簡單的臨時設施,他們需要先清理地面的殘骸。夜之城大部分中心公司城區包括政府大樓等建築已被摧毀。建築巨大的殘骸無法直接挖掘並運到遠處的垃圾填埋場。因此倖存者們使用推土機和由交戰雙方遺棄的主戰坦克改裝成的工程設備,將殘骸推入德爾科羅納多灣用作填料,尤其是“熱區”(Hot Zone)放射性殘骸。夜氏集團向任何願意幫助清理核爆中心放射性彈坑的人提供了豐厚的獎勵。該公司和市議會都聲稱將清理工作中傷亡人數保持在最低水平,但同時他們都沒有提供官方統計數據來證實上述說法。大部分夜之城內城區在荒坂塔倒塌前發生的無休止戰鬥中已被被夷為平地,這些區域被用來建設新的建築,城市天際線逐漸高聳起來,再次準備觸碰煙霧瀰漫的天空。戰爭中夜之城失去了眾多建築,其中就有著名的新港購物中心(New Harbor Mallplex)。
至2035年,雖然仍有許多瓦礫需要清理,毀壞城市區域的重建工作也同步推進。一些舊城市區域成為新戰區,城市的中心區域仍是一片廢墟。市議會與公司達成了協議,以資助重建工作。該項目包括峽谷區(The Glen),它被規劃為市政府的所在地。在紅色時代,被稱為太平洋邦聯(Pacific Confederation)的“臨時鬆散聯盟”的各州被重新定居、控制,並恢復因戰爭損失的大部分基礎設施。這些州允許夜之城繼續作為一個獨立的“城邦”運轉,使其有機會成為聯邦內的自由貿易區,併成為世界上其他不想與合眾國打交道的人進入該地區的入口。到2040年,得益於夜之城本地的通靈塔公司(Ziggurat),太平洋邦聯的大多數城市都擁有了本地網絡和數據庫。大部分廢墟被用作新建巨型住宅樓的基礎填料,以容納戰爭期間流離失所的大量人口,第一批這種巨型住宅樓在沃森開發區中開始破土。
這個持續重建的時期鞏固夜之城與外部世界的關係。在被合眾國政府拋棄後,夜之城無意回到合眾國這個衰敗陣營中。此外,當時流傳的軍用科技、合眾國政府將荒坂作為核爆事件的替罪羊以詆譭這家敵對公司聲譽的陰謀論,更加劇了這種“分離主義”傾向。2040年代初的某個時候,真相終於得到揭示。一個年輕的獨立媒體人特雷斯·聖地亞哥(Trace Santiago)設法獲得了有關2023年荒坂塔核爆事件真相的信息,並據此撰寫了幾篇關於第四次公司戰爭和紅色時代的報道和書籍。隨著這些報道和書籍出版,克雷斯總統制造的將荒坂大廈災難歸咎於荒坂公司的騙局徹底瓦解了。這些出版物使得軍用科技和美國政府的計謀弄巧成拙,促使夜之城重新與荒坂結盟。儘管這樣,許多夜之城居民仍然認為應由荒坂對核爆事件負責,或者至少是荒坂公司將夜之城設為他們的北美作戰中心而導致了戰火波及。在事件“真相”曝光後,輿論分歧嚴重,許多人討厭荒坂。而另一些人寧願看到這家公司的迴歸,也不願屈服於美國聯邦政府的統治。至於歐洲經濟共同體和蘇聯,夜之城市議會認為他們是愉快的貿易伙伴,只要他們不破壞城市的和諧就行。
至2045年,市政中心城區大部分輻射已經基本消退。夜之城仍在重建中。儘管有更多的公司出資,但該城市郊區仍然存在嚴重人口過剩問題。在整個夜之城地區,數千人甚至更多的人無家可歸。許多城市區域已被重新劃分、命名或是廢棄。這段時期夜之城總體上可被分為大部分資金和工作機會所在的重建中的市政中心城區,到處是難民和帳篷城的擁擠的郊區,臭名昭著的戰區,以及無人問津的曾是舊城市中心的熱區。仍存在的嚴重供應鏈問題減緩了許多新的開發建設項目,例如地上NCART線路的重建工程。不過,情況並沒有前幾年那麼糟糕,即使那些沒什麼資源的人,如果他們願意接活,他們也能過得比較好,除非他們住在夜之城最差的地方。由於戰後的混亂局面,自原子彈爆炸以來一直沒有新的市長,儘管市議會滿意於這種“不便情況”。警察和消防部門正在緩慢重建他們的力量。在這個危險的時代,最可靠的交通方式是通過流浪者家族,尤其是在夜之城失去了城市機場之後。同時期,有計劃在中央海岸附近的莫羅巖建造新的基礎設施,這就是後來在2047年落成的夜之城國際及月球太空港(Night City International and Translunar Spaceport,縮寫NCX)。
至2052年,熱區的放射性瓦礫終於清除完畢,新的市政中心開始重建。隨著大公司重新掌權,在城市重建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流浪者家族被趕出了夜之城。了自己的利益,公司們設法讓市長的職位長期保持空缺狀態。到2050年代後期,夜之城開始了大規模的重建熱潮。與此同時,已軍用科技為主的投資者資助將太平州地區打造成為一個富人的旅遊勝地。
由於2051年和2059年的爆發的禽流感導致了數千名居民死亡,市議會於2063年5月4日頒佈了《鳥類滅絕法案》,消除了城市18英里範圍內的所有鳥類,個人寵物除外。漸漸地該市範圍的大部分其他野生動物也消失了。
到2060年代初中期,夜之城像寶石一樣閃耀,成為北美西海岸最具影響力的城市之一。各個渠道的資本都湧入夜之城,藉此市議會與公司密謀,計劃將太平州地區世界上最好的旅遊勝地。數十億歐元投入這個項目,太平州開發建設順利進行。但當一個新問題出現苗頭時,投資者們撤回了資金,將爛尾的太平州甩給了當地人。

(七)統一戰爭

2069年底,新連任當選的新美利堅合眾國總統、前軍用科技首席執行官羅莎琳德·邁爾斯(Rosalind Myers)提出了聯邦規定,旨在以增強國家力量為幌子將自由州聯邦化,從而使自由州屈服於自己。大多數完全自治的州都反對邁爾斯總統的統一計劃,新美利堅合眾國(NUSA)與北美自由州聯盟之間的衝突很快就發生了,統一戰爭打響了。
作為北加利福尼亞自由州一部分的夜之城希望在衝突中保持中立。北加利福尼亞與其他北美自由州結盟,而南加利福尼亞決定支持新美國政府,而夜之城就夾在交戰雙方之間。夜之城居民屏吸等待新美國聯邦軍隊的入侵,最終他們勉強避免了這場戰鬥。2070年初,一個師的聯邦軍隊向夜之城郊區推進,市議會正在爭論應對辦法時,時任議員的盧修斯·萊恩(Lucius Rhyne)藉助他十幾年間積累下來的人脈懇求長期受到冷遇的荒坂公司來保護他們。在萊恩數天持續懇求後,荒坂公司以解除從夜之城驅逐他們的禁令為條件,派了一艘超級航空母艦。在僅這艘超級航空母艦出現在德爾科羅納多灣的幾個小時後,新美國聯邦的部隊就撤退了。
在荒坂公開介入不久後,衝突雙方於2070年6月簽署《阿爾文協議》結束了戰爭。邁爾斯總統擔心荒坂的介入會使衝突升級,而當時新美國並沒有相應準備。各方來不滿意於該協議的條款,但都認為這樣比繼續戰爭並冒著導致另一場全球性危機的風險更好。
該協議還將夜之城重新劃定為國際性的自治城市,無需響應北加州或新美國的管理和法律,並正式獲得“自由城”的稱號。然而儘管獲得了獨立地位,但因為該城市被認為位於有爭議領土範圍,新建的加州邊境牆還是延伸到了夜之城南部的惡土地區(Badlands)。此外,新獲得的自由也有昂貴的代價,它允許大公司進一步加強了對夜之城的控制,他們為夜之城的振興注入資本,以便在北美西海岸站穩腳跟。同年(即2070年)發生了象徵這一個變化的標誌性事件,新當選的市長盧修斯·萊恩(Lucius Rhyne)以及當時的夜之城政府在市議會給了荒坂公司的一個席位,並允許他們在市政中心建造新的總部大廈。新大廈的選址就在他們於2023年被摧毀的舊大廈所在地。這座城市再次展現出欣欣向榮的場景,雖然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樣。

(八)戰後至今

統一戰爭結束後,夜之城政府以及一些投資者試圖重新啟動太平州開發項目,但遇到了當地社區的阻礙。夜之城警方試圖清理該地但沒能成功。到2072年10月,由於害怕發生血腥屠殺,當局下令撤離警察,不久後市議會關閉了那裡所有的城市公共服務,以迫使當地人離開,然而這一嘗試也沒有成功。慢慢地,太平州變成了夜之城內新的戰區,其西部地區由神秘的巫毒幫(Voodoo Boys)控制,而封閉起來的東部地區則變成了幽冥犬傭兵團(the BARGHEST)控制下的狗鎮(Dogtown)。同年(即2072年),該市爆發了一種名為“鼠熱”(the Rat Fever)的人獸共患病。
在捲土重來後的幾年內,荒坂擴大了對夜之城的控制。他們擊敗了許多競爭對手,並在沃森 區建造了令人印象深刻但感到不祥的荒坂海濱區(Arasaka Waterfront),並在市政中心建造了新的地區總部。
2074年,夜之城慶祝了建城80週年的紀念。同年,發生在歌舞伎區的一次賽博精神病襲擊導致三名居民死亡。在聽說該事件後,新美國總統羅莎琳德·邁爾斯(Rosalind Myers)發出可向夜之城派遣軍用科技的武裝力量來保護居民免受賽博精神病攻擊的言論,但遭到了夜之城時任警長的嚴厲批評。
2076年,夜之城市政中心發生了一起涉及荒坂和軍用科技這兩家巨型公司的事件,對周邊地區造成了破壞。媒體將責任歸咎於不明人士的恐怖襲擊。但坊間流言表明,這實際上是大衛·馬丁內斯(David Martinez)這位在前一年迅速崛起的邊緣行者的最後一戰到2076年底,研究表明夜之城的出生率下降了7%,位居全北美第三。
至2077年,在過去十年中真正的動物在夜之城中已經非常罕見。雖然據說貓是最後消失的,但仍有可能在少數的地方遇到它們。自從夜之城環保工作專班開始使用流浪貓來解決沃森的鼠疫問題以來,遇到貓的情況就更常見了。很明顯這些貓有居民照顧它們,為它們提供基本生存所需。但由於夜之城荒謬的近乎勒索性質的寵物稅,確實沒有人願意領養這些流浪貓,並且在夜之城周圍也開始看到鳥類。
萊恩市長原定於2077年競選連任,而堅定反對日益擴大的公司對城市控制的傑斐遜·佩拉雷斯議員(Jefferson Peralez)計劃與他競爭市長一職。2077年5月的某天萊恩市長意外身亡,官方公告中將死因歸調節心臟功能的植入體故障(但萊恩市長的具體死亡時間和屍檢報告時至作者撰寫報告時仍未正式公佈)。時任副市長威爾頓·霍特(Weldon Holt)成為代理市長。在接下來的市長選舉,霍特和佩拉雷斯都宣佈他們將參選。佩拉雷斯最終在選舉中戰勝了霍特和其他候選人,成為夜之城的下一任市長。

三、地理環境

(一)城市區位

夜之城坐落於北美洲太平洋海岸,位於加利福尼亞地區中部,西臨德爾科羅納多灣。北臨北加利福尼亞自由州(理論上夜之城所在地位於北加利福尼亞自由州邊境內),南臨南加利福尼亞聯邦州(實質上是新美國的一部分)。北側通過1號高速公路(Highway 1)連接舊金山(San Francisco),南側通過101號高速連接洛杉磯(Los Angeles),東側通過9號州際公路可至內華達、猶他等州。

(二)氣候特徵

夜之城受到西風帶與副熱帶高氣壓帶的交替控制,屬於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全年氣溫10℃-26℃,夏季溫暖乾燥,冬季溼潤涼爽,年平均降雨量約53.34釐米(21英寸)。降雨中有害物質含量約35%,略高於官方標準水平。因此建議日常穿著SP12防護等級的衣物並確保車輛等交通工具具備相應的防護等級。此外,受太平洋加利福尼亞寒流影響,加上城市北、東、南三面環山,海洋濃霧較為常見;同時,由於內陸地區在大崩潰后土地沙漠化嚴重,該城市也常出現沙塵暴。
1. 春季(3月至5月)
氣溫:溫度通常在10℃到20℃之間,白天氣溫適中,清晨和傍晚可能會有些涼意。
氣候特徵:春季是夜之城氣候最溫和的季節之一,城市常會出現大霧,尤其是在早晨,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逐漸散開後則是陽光明媚的日子。
2. 夏季(6月至8月)
氣溫:日間氣溫通常在10℃到22℃之間,平均溫度大約在18°C左右。
氣候特徵:夏季溫暖乾燥,幾乎不下雨,陽光普照。受海洋冷流的影響,夜之城夏天常常被濃霧包圍,尤其是在6月和7月。
3. 秋季(9月至11月)
氣溫:白天氣溫一般在10°C到24°C之間,適宜的天氣使得這個季節成為當地居民最喜歡的季節之一。
氣候特徵:秋季氣溫漸漸回升,晚風清涼,夜晚溫度也會稍微下降,晝夜溫差較大。
4. 冬季(12月至次年2月)
氣溫:氣溫較低,通常在8°C到15°C之間。
氣候特徵:冬季溼潤涼爽,雨水比較充沛,常年潮溼。夜之城冬季的降雨量較多,但不會出現極寒天氣。

(三)地質特徵

夜之城地區位於由加州柏克萊大學的教授安德魯·勞森(Andrew C Lawson)於1895年命名的北美洲太平洋海岸著名聖安德烈亞斯斷層(San Andreas Fault)。該斷層長約1300千米,位於太平洋板塊和北美洲板塊交界處的錯動性板塊,橫跨南北加利福尼亞州西部和南部以及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和東部的斷層,是地球上地層活動最頻繁的區域之一,1906年發生過強度達里氏震級7.8的舊金山大地震。聖多明哥區東南側緊鄰洛斯奧索斯斷裂帶(Los Osos Fault)。該城市位於地震頻發區。
夜之城地區三面環山,東高西低,地面平均海拔高度約4m-200m(不含城市開發建設範圍外的山脈),東北側是九姐妹山地(the Nine Sisters),東南側為愛爾蘭山脈(the Irish Hills),兩條山脈之間是狹長的洛斯奧索斯谷地(Los Osos Valley)。連接夜之城和內陸內華達州的101號州際公路就修建在該谷地中。
城市北方的九姐妹山地(the Nine Sisters)或叫莫洛斯(the Morros)是莫洛灣和聖路易斯-奧比斯波(San Luis Obispo)之間的23座火山山地,但通常只包括其中9座,分別是莫洛巖(Morro Rock)(176m,截至2077年已消失)、黑山(Black Hill)(203m)、卡布裡洛山(Cerro Cabrillo)(278m)、霍利斯特峰(Hollister Peak)(428m)、羅穆阿爾多山(Cerro Romauldo)(398m)、丘馬什峰(Chumash Peak)(383m)、主教峰(Bishop Peak)(475m)、聖路易斯-奧比斯波山(Cerro San Luis Obispo)(394m)、艾斯萊山(Islay Hill)(236m)。這些山峰形成於2000多萬年前新紀時期的中新世時期,主要由火成岩(輝長岩)組成。火山活躍事情,熔岩作為在較軟的岩石中湧出並凝固,成為火山口的“岩漿塞”,後來周邊較遠岩石被侵蝕風化,只留下較硬的輝長岩,從而形成了這些陡峭的地形。截至2077年,夜之城地區附近只有黑山(Black Hill)(203m)尚存,夜之城城富人區威斯布魯克區北橡木區就坐落在黑山山腳下;莫洛巖(Morro Rock)已在夜之城開發建設中被挖除,據信現在的荒坂海濱區就建在原莫洛巖的舊址上。
城市南方的愛爾蘭丘陵是聖路易斯-奧比斯波和太平洋海岸之間的一系列丘陵山地,地質上屬於太平洋海岸山脈-加利福尼海岸山脈-南海岸山脈,構成山脈的岩石形成於第三紀、白堊紀和侏羅紀時期。大多數海底沉積岩,許多地方有裂縫、裂隙中注入了熔岩或其他火成岩塊的侵入岩,並受太平洋板塊、北美板塊地殼活動影響,地層存在廣泛的摺疊、倒錯、斷層等現象。

(四)水文特徵

夜之城所在德爾科羅納多灣地區在20世紀80年代位於3條河流流域,分別為北方的莫洛河(Morro Creek)、中部的喬羅河(Chorro Creek)的和南方的洛斯奧索斯河(Los Osos Creek)。
其中,北方的莫洛河(Morro Creek)發源於北方的聖盧西亞山脈(Santa Lucia Mountains),向西南方向流入莫洛灣。喬羅河發源於東北側的海岸山脈(the Coastal Ranges),從北向南流入谷地後,沿1號高速向西流入莫洛灣。洛斯奧索斯河發源於南側為愛爾蘭山脈(the Irish Hills)中的克拉克谷地(the Clark Valley),沿洛斯奧索斯谷地(Los Osos Valley)流入莫洛灣。
由於公司毫無節制的榨取地區自然資源,生態系統崩壞、酸雨、沙塵暴等自然災害頻發,加之政府、社會治理體系崩潰,基礎設施損壞,總之經歷在“大崩潰”及後續戰爭、動盪之後。夜之城地區上述河流發源地山體及流域地區土地嚴重的沙漠化,截至2077年,莫洛河、喬羅河已乾涸斷流;洛斯奧索斯河也幾近斷流。為了保障城市用水、用電,夜之城建設中在洛斯奧索斯河下游臨近克拉克河谷(Clack Vally)的地方建造了科羅拉多大壩(Coronado Dam),後因該大壩蓄水區垃圾淤積,又在更上游臨近拉古納本德小鎮(Laguna Bend)地方建設了拉古納本德大壩(Laguna Bend Dam)。為了保障中心城區開發建設用地和航運需求,夜之城建設中用運河連通了原莫洛河、喬羅河流域,並拓寬、加深了原莫洛灣的灣地,引入海水將市政中心城區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島嶼。目前,城市用水主要來自海水淡化,少部分由洛斯奧索斯河及地表降水補充。

未完待續。。。。。。(作者:近期實在寫不動了,預計後面還有城市規劃指標分析、交通、人文、經濟情況等篇章,最後看情況加一個綜述,把夜之城和現在的美圖洛杉磯、舊金山、紐約等城市和國內上海、成都等城市做一個對比)

注 釋

注1:此處座標以市政中心廣場為準。
注2:根據“https://cyberpunk.fandom.com/wiki/Night_City#Overview”夜之城2077年的城市面積是75.42平方公里,但根據官方衛星圖測量的城市面積是27.82平方公里(整個衛星圖區域,包含荒地、海洋等非城市規劃建設用地在內,大概是70平方公里)。如果採信75.42平方公里的數據,將衛星圖等比放大(面積對應約2.7倍,長度對應約1.6倍),衛星圖中一條雙向兩車道的道路寬度將從10m變為16m,遠超常規這個等級的道路寬度和遊戲中主觀感受的道路寬度。故推測要麼是這個網站中搞混了建設用地面積和建築面積的區別,要麼是把海洋、荒地等非建設用地也計算在內了。在沒有其他數據、資料之前,暫時採用27.82平方公里這個數據。
注3:“外圍新區”目前一般稱作“惡土”,但考慮到遊戲中帕南提到夜之城市政府原來是有向外拓展建設的計劃,只是現在成了“鬼城”,故按照常規做法推測市政府官方應該稱這裡為“外圍新區”。
注4:戴納基電力公司,這是一家現實中有的公司 https://www.dynegy.com
注5:伯利森建築公司,這是一家現實中有的公司 https://www.burlesonconstructioninc.com/
注6:現實中有一家名字一模一樣的公司,是加拿大的一家從事戶外服裝生產銷售的公司,和設定中的業務完全不同。看來作者在做設定時借用了很多現實中炫酷的公司名稱 https://www.stormtechperformance.com/
注7:建築生態學(Arcology):保羅·索萊裡(Paolo Soleri)(1919-2013)提出的概念,希望通過新的建築設計和城市規劃方法,使建築及城市能夠更好地與自然相適應 https://www.archdaily.cn/cn/769115/jiao-dian-bao-luo-star-suo-lai-li

參考資料

參1: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C4y1y7yr/?spm_id_from=333.1007.top_right_bar_window_history.content.click&vd_source=ace54b4b87f889c6adc8d4675fcfb91b
參2:https://cyberpunk.fandom.com/wiki/Night_City#Overview
參3:https://baike.baidu.com/item/夜之城/61297285
參4:《The World of Cyberpunk2077》
參5:https://cyberpunk.fandom.com/wiki/Morro_Bay_Massacre
莫洛海灣小鎮大屠殺是發生在1992年末的一場慘案。1992年末,由於多場金融危機摧毀了當地經濟,導致當地電站關閉,同時當地執法力量薄弱,以及鄰近聖路易斯-奧比斯波市警察局與飛車黨(地獄天使)的地盤衝突波及等原因,飛車黨(地獄天使)佔領了莫洛海灣小鎮並開始一場為期5天的搶劫、縱火、屠殺。共有1萬人在這場屠殺中死亡、殘疾或流離失所。最終附近奧爾特堡(Fort Ort)的美軍趕來才驅散了這夥飛車黨。
參6:https://cyberpunk.fandom.com/wiki/DataKrash
數據崩潰(DataKrash)是發生在2022年6月23日的一場災難性事件。在此期間,原始網絡上的大部分區域被拉奇·巴特莫斯(Rache Bartmoss)製造的R.A.B.I.D.S.病毒摧毀。
參7:https://cyberpunk.fandom.com/wiki/MaxTac
暴恐機動隊(最大武力戰術分隊)MaxTac(Maximum Force Tactical Division)是夜之城警察局(NCPD)的一個專業戰術分隊。作為反賽博精神病部隊,暴恐機動隊專門處理危險賽博精神病犯罪。暴恐機動隊也被冠以其他名稱,比如賽博人鎮壓小隊(Cyborg Suppression Unit)、夜之城警察局反精神病小隊(NCPD Psycho Squad)、Max-Tac或MAX-TAC。在紅色時代(Times of Red),暴恐機動隊獨立於夜之城警察局運作,他們在之後的某個時候重新歸入了夜之城警察局麾下。
參8: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s_Osos_Valley#Geography
參9: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rro_Bay,_California
參10: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s_Osos_Creek
參11:https://en.wikipedia.org/wiki/Irish_Hills_(California)
參12: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s_Osos_Valley
參13:https://zh.wikipedia.org/wiki/聖安德烈亞斯斷層
參14:《莫洛灣電站項目場地地質危害和地質資源報告》(Morro Bay Power Plant (MBPP) Project Site Geolgic Hazards and Resources Report) https://www.morrobayca.gov/DocumentCenter/View/15266/Geo-Hazards-and-Resources
參15:https://en.wikipedia.org/wiki/Nine_Sisters
參16: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rro_Creek
參17:CCA 50 Los Osos Creek Factsheet 12-16-19
參18:CCA 49 Chorro Creek Factsheet 12-16-19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