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佈繼承羅馬正統”似乎是西方國家極其自豪的一件事,攻敗羅馬的日耳曼人,繼承了羅馬帝國之名,後改為神聖羅馬帝國;奧斯曼土耳其人,佔領東羅馬帝國後,就把首都定在了原東羅馬都城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爾,****二世也以愷撒奧古斯都自居。
甚至1776年才建國的美利堅,也自認為是羅馬繼承者,從政治制度、對外政策,到建築風格,甚至國會和國徽標誌,都對古羅馬進行了很多借鑑。
那麼“羅馬正統”到底是什麼?今天我們就從羅馬共和國建國聊起。
*所向披靡的羅馬軍團
從部落到王城: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羅馬從部落發展到王城,大約花了近400年。直到公元前8世紀至7世紀,各部落才組成了七丘聯盟,共同抵禦外來入侵和自然災害。後來更強大的部落首領羅穆盧斯殺死了其他競爭者,建立了統一的氏族管理,在羅馬推行王政。
最初的王政,羅馬國王並未獨攬大權,但隨著社會發展和階級分化,日漸懸殊的貧富差距開始讓貴族們享有越來越多的“特權”。強大的貴族通過特權讓王權掣肘,成了歷代羅馬國王的心頭大患,羅馬國王開始了強化王權的鬥爭。
首先是掌握行政機構,羅馬王國的管理層由國王,元老院(氏族長老參加)和公民大會(成年男子參加)構成。元老院最初由選舉產生,改為直接由國王指定。而公民大會參與決議高級公職選舉(如國王選舉)、戰爭、法案和處刑的權力,也被逐漸剝奪。
國王作為軍事首長、最高祭祀和最高審判官,開始要求軍隊和臣民只效忠自己。雖然期間的歷法改革、職業分工、科技進步和軍事擴張,給人民帶來了安全保障和生活質量的提升,但王權和貴族的矛盾卻達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類似西周時期周厲王的情況,最終厲始革典被“城郭貴族”推翻,到了羅馬第七任國王小塔克文時期,不靈活的集權政策最終引發市民暴動和衛兵譁變,國王被趕出了羅馬。
推翻國王統治的貴族們,決定摒棄王權、強化元老院的作用,推行貴族共治。公元前509年,羅馬共和國正式建立。
運行500年的共和國:羅馬法與公民權利
羅馬共和國推行的“三權分立”是古代經典政治體系之一。國家由元老院、執政官和部族會議三權分立。元老院由權貴組成,掌握國家實權;執政官由選舉產生,行使最高行政權力;公民大會允許平民參與,保護平民權力,並支持平民設立保民官、擔任國家高級官職。
*元老院為決策舉行會議
羅馬法:西方近代法律的主要起源
有人說“大陸法和英美法是羅馬法的嫡孫,法式君權、英式議會、德式封建是羅馬法的庶孫,啟蒙思想、古典哲理法學、歷史法學則便都是羅馬法嫁到近代思想界的孫女”。雖然這個比喻不太恰當,但羅馬法的確對西方近代影響深遠。
- 板上釘釘:將法律法規及相關解釋,用文字編撰並明確下來。之前的羅馬法律都是口口相傳的習慣法,貴族想改就改,太過隨意。到了羅馬共和國,首次頒佈了成文法《十二銅表法》,貴族很難再“習慣”解讀來坑害平民利益了。
- 啟用“律師”:當事人可以請專業人士為自己辯護。法官開始作為中立角色,傾聽雙方的公開對質和辯論。允許當事人帶陪同人幫忙PK,這些“陪同人”後來越來越專業,熟悉法律條文、擅長演說技巧,直接代替當事人向法庭表達意見,後來被稱為“大教侶”,也就是官方認可身份的“律師”。
- “陪審團”決議:諸多公民代表共同審理案件。司法審判權最初屬於公民大會,後來會專門選定多名法官共同審理。法官也是從公民大會中選舉產生,定期還會組織改選。
除此之外,羅馬法還有“法人制度”“物權制度”“醫囑自由”等諸多主張,這些法律法規不僅成了羅馬共和國治理社會的定海神針,更成為當今大陸法系、英美法系的重要源頭,甚至影響著西方社會的哲學思潮。
公民權利:人人爭當羅馬人
隨著成文法對平民的保護,羅馬平民實現了“跟貴族自由通婚”“政治選舉和被選舉”“公平籤立契約”“免除死刑”等權力自由,而且還能通過參戰瓜分戰利品,實現財富自由。
因此“羅馬戶口”一時間成了人人爭搶的社會福利。怎麼獲得“羅馬公民”身份呢?
外國公民可通過加入僱傭兵,完成兵役、取得戰功即可成為羅馬公民;而羅馬征服地區的拉丁公民,可通過拉丁文考試,並在羅馬城工作生活,達到規定年限“落戶”。甚至是奴隸,也能通過奴隸主的釋放,獲得公民權利。
古羅馬人通過爭取獲得公民權,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參與政治,保全私有財產的權利,從而對國家有著深厚的情感。
這些忠誠愛國的羅馬公民,帶著士兵保衛自己的土地和財產,四處征戰掠奪戰利品和奴隸,逐步衝出亞平寧半島,佔領維愛、迦太基、馬其頓、希臘、賽琉……羅馬共和國終成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地中海霸主。
然而,也正因為這樣的制度,隨著500年的連連對外作戰,羅馬逐漸無法管理鉅額的戰利品和大量領土,助長了外住軍團首腦的實力。這些軍團首腦很多成了當地省份總督,有兵有糧有權…他們經常跟元老院發生衝突,崛起了後來的蘇拉和凱撒。
軍團割據:內亂頻發與領袖獨裁
隨著軍團首腦、各地總督的勢力割據,羅馬共和國開始通過僱傭招募更多士兵。再加上貪腐問題嚴重、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加速了普通公民的破產。公元前107年,執政官馬略完全廢除原有的徵集公民兵,改為募兵制,依靠窮苦公民服役。雖然兵源擴大,但軍隊性質發生變化,平民們與軍隊利益糾葛在一起…為了爭取自身更多的利益,逐步蛻變為暴民階層。
此後羅馬開始不斷內戰,各方爭搶利益…羅馬的共和勢力,也越來越低潮。公元前80年前後,軍團首腦蘇拉因軍隊管理矛盾,進攻羅馬捕殺執政官馬略黨羽,羅馬共和國第一次出現本國軍隊進攻自己國家的惡例。
*當時的羅馬對內戰已經習以為常
公元前82年,蘇拉在羅馬實現了共和國的第一次獨裁。而蘇拉病故後,羅馬政局變得更加動盪,先後經歷了凱撒、龐培和克拉蘇的前三頭紛爭,以及屋大維、安東尼和雷必達的後三頭紛爭。
最終,屋大維結束了一個世紀之久的內戰,並將埃及併入羅馬版圖。公元前27年,屋大維獲得“奧古斯都”稱號,通過元首制控制元老院及整個國家。
至此羅馬共和國的時代落下帷幕,而羅馬帝國將繼續崛起。隨著疆域的繼續擴張,經濟的空前繁榮,古羅馬文明的種子也將撒播到亞非歐三地,去影響和征服更多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