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碧到底還有沒有救?
一個人要學好需要讀書,學習做人,培養良好習慣,得花數十年時間,但是學壞只需要一天就夠了。
這句話似乎放在很多遊戲公司都適用。
育碧,一個神奇的公司,成立至今已經38年有餘,在這將近四十年頭的歲月裡,作為一個遊戲公司,它不可謂不偉大。
除了做出《刺客教條》、《極地戰嚎》、《看門狗》等著名系列遊戲,在前幾年挺過公司的收購危機時,更是送了玩家們許多育碧出品的遊戲。
一個遊戲公司的口碑絕不會因為一款遊戲的爆火就好起來,育碧成為玩家們心中的好公司也走過了很長的一條路。
但是這些年,育碧的口碑經歷了顛覆的變化,如果玩家曾對育碧的喜愛程度有一個具體數值,那麼今年對它的厭惡程度就是在這個數字前面添上一個負號。
在這些天,居然有國外的專家分析:育碧可能即將面臨解散,或者私有化。
一定有很多網友並不相信這個推測,雖說育碧這幾年股價大跌,發一款遊戲被罵一款遊戲,銷量極差,但是要說到私有化甚至解散,似乎還是太誇張了點。
不過我認為這個推測是有跡可循的,先說說今年育碧的遭遇。
從遊戲發行來看,無論是跳票了許多年,結果端上來一大坨的《碧海黑帆》,還是聲稱有史以來最高宣發成本的《星球大戰:亡命之徒》,幾乎都難逃一死的命運。
一個是官方自稱超越3A的次世代4A遊戲,結果在M站怒砍2.8的“高分”。
一個是在預售就敢賣到一千港幣以上的“高質量作品”,在M站收穫了超越50%的差評。
不過槽點最多,關注度最大的還得是《刺客教條》新作《刺客教條:影》的跳票。在9月24日,育碧取消東京電玩展的參展計劃時,許多粉絲們就想到育碧又要有什麼大事要發生。
要知道,一個大型遊戲廠商的參展需要做非常多的準備,還要考慮宣發成本,在舉辦過的各種各樣的遊戲相關展會中,你很難找到計劃參展卻又臨時取消的例子。
果不其然,9月25日,育碧在隔天就宣佈了《刺客教條:影》跳票信息。
關於《刺客教條:影》到底哪裡做的爛,這裡就不做多贅述,什麼遊戲設定不合理啦,DEI因素啦,還有育碧的傳統藝能——BUG……完全講不完。
但我覺得育碧的致死病因並不主要來自於今年遊戲的低質量,更重要的在於育碧對於遊戲的態度。
育碧的高層公開表示過:遊戲的質量已經非常高,賣不出去是因為玩家們期望太高了,希望玩家們降低一些要求。
那為什麼這個點就讓我認為育碧會解散的推測是有可能的?
因為它和暴雪真的很像。
把時間線撥回22年的年初,微軟放出要收購暴雪的消息時,大家既震驚,卻又覺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暴雪以前的成功比之育碧絕對是有過之無不及,前些年不僅沒有推出新的優秀的作品,對於老遊戲的運營也是狀況百出。
比如拿下年度遊戲的《鬥陣特攻》,卻在後面幾年因為遊戲模式、英雄強度等各種問題慢慢地走向無人問津。
同樣的,做出一兩個糟糕的版本,或是運營決策出現一些失誤,都不會使公司走到面臨解散這麼嚴重的地步。
但是暴雪所做所為就和如今的育碧一樣,不僅不聽取玩家意見,還要把鍋甩給玩家們。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2018年的暴雪嘉年華中,當玩家們對《暗黑破壞神》的手遊表示不滿,發出噓聲的時候,暴雪居然回應道“你們難道沒有手機嗎?”
我想,很多“暴白”們也許就是這一年開始對暴雪粉轉黑的吧?
對遊戲公司來說,在面對大多玩家不滿的時候,第一時間的反應居然是責怪自己的粉絲們,而不是從自己身上找問題,這本來就是個很抽象的事情。
一個遊戲存在的意義就是讓人喜歡,它跟藝術品不一樣,歷史上有不被理解卻偉大的藝術家,但是絕沒有一個不被理解但是活的好好的遊戲公司。
倘若育碧仍不重視自己遊戲的質量問題,執迷不悟地認為是玩家對遊戲要求太高,而不是自己做的遊戲不行,那麼它真的很有可能也走上私有化、被收購甚至是解散的路。
最近也是頻繁傳出騰訊欲收購育碧的消息。
希望那個玩家們喜愛過的育碧迷途知返,就算大家再怎麼噴你,初衷也是想看到自己喜歡過的公司做出更優秀的作品。
聽取玩家意見,認真做遊戲,放低態度,這三個要求怎麼看也不算難事,但是對育碧來說,救贖之道,就在其中。
感謝點贊、充電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