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牌決鬥遊戲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玩花樣無非就是加入點模型增加代入感,或者再來個IP聯動……那,如果再加入點動作和擂臺對戰元素呢?
這就是知名美式桌遊大廠Awaken Reamls旗下的ARLlite工作室在去年給遊戲玩家端上來的一鍋“大雜燴”:
《不敗之巔》系列中集結了來自《汙痕聖盃》和《復仇女神號》中的各三名英雄,以及一隻來自《以太夢境》裡的企鵝先生——英雄相見分外眼紅,他們打起來那真是招招見血,不K.O.對手誓不休!
看似是個大動作?其實《不敗之巔》只是一款小盒1V1卡牌對戰遊戲,連英雄們的決鬥場地(擂臺)都是印在盒底的!
往往一場激烈的決鬥,場上選手是充滿激情的,場下看客卻是眼花繚亂的,如果將它拆解成四個部分,整個決鬥流程看起來就很流暢了。
戰前準備
每位玩家從三名英雄角色中選擇一位,拿取對應的角色面板,然後將代表角色的模型放在盒底所展示的競技場版圖之上。
另外,還將採用雙方輪抽的方式,從三張額外技能牌中抽取兩張,作額外的玩家個人能力(第一輪僅使用1張),以增加不對稱和可重開性。
發動攻擊
玩家每回合各有兩個行動點,從以下三種行動中任選其二:
①移動:靠近對手,讓其處在自己的攻擊範圍之內。
②攻擊:從四張翻開的公共牌堆中選擇一張牌成為手牌,同時按牌面所示的攻擊距離、傷害點數和傷害類型,給對手造成輕傷或者重傷,包括一些特殊傷害效果。
③組合技:當玩家的手牌符號滿足自己角色面板上的技能符號組合時,可以棄置它們來發動特定的組合技,包括高傷害的突襲技、各種異能技、以及用於防禦的響應技。
每種特殊攻擊技每回合只能發動一次,但如果手牌足夠,也可以一次發動2-3套組合技。
④特殊:除以上三種行動外,玩家還可以通過棄置一張帶有箭頭符號的牌,來進行一次額外的移動,不需要耗費行動點。
穩固防守
決鬥就是有來有回,有攻有守,《不敗之巔》的防守全靠“盾”牌。
當對手發動攻擊時,你可以棄置一張帶有盾符號的牌,選擇免疫攻擊牌上的傷害點數(手牌有X張則可抵消X點,無需棄置手牌);或者免疫攻擊牌上的技能效果。想二者皆免疫,則需要棄置兩張盾牌。
此外,還可以查看個人角色面板上的“響應”類組合技,可以通過棄置對應符號的牌來進行防守,甚至發動反傷等效果。
勝負判定
決鬥採取三局兩勝制,每局中,玩家每次受到一點傷害,都會得到一枚傷害方塊,輕傷為白色,重傷為深色。
除了卡牌攻擊能造成傷害之外,比較有意思的是《不敗之巔:汙痕聖盃》中加入了與“冥塵”機制的聯動。
公共牌堆每翻開一張冥塵牌,決鬥場上的“冥塵”標記就向內移動一格。你的回合結束時只要你的角色站在冥塵標記格外,則穩定吃一點重傷。
安全區只有正中央的一格,此作中爭奪安全區也是很關鍵的。
當某一回合公共牌堆無法補滿到四張時,本局遊戲結束,哪方受到的重傷更多就是這一局的敗者。
不過這種情況並不常見,因為在遊戲過程中,我們隨時都可能K.O.對手!
《不敗之巔》中的很多卡牌和組合技都帶有K.O.特效,K.O.判定正是遊戲最大的亮點,共分為兩種:
①動手搭塔:這是高手的較量!
給你10秒時間,把自己所有的傷害小方塊疊成一摞,並且在鬆手後不能倒下,即為判定成功。成功有獎勵——可以把你的輕傷方塊剔除一半(向下取整)。
但如果限時內沒法把全部方塊搭起來或者塔倒了,立即輸掉本局遊戲!
②擲骰判定:這是手(賭)殘(狗)黨的福音!
投擲三枚六面骰,其點數之和大於傷害方塊個數的總和即為判定成功,也可以剔除一半輕傷方塊。
至於怎麼玩比較刺激,全看你們是搭塔高手還是骰運大神了!
K.O.的設定讓《不敗之巔》的遊戲節奏變得很快,單局遊戲隨時都可能結束,搭塔的緊張感以及有冥塵時跑毒的緊迫感,都時刻刺激你的腎上腺素,就好像真正在打一場決鬥般酣暢淋漓!
在《不敗之巔》,你想步步為贏,但誰也說不好K.O.時疊塔一個手抖會不會讓你此前的努力付諸東流;你想苦練疊塔手藝,但若不講策略吃太多傷害,一次十幾個小方塊可不是那麼好疊的!
風騷走位、卡牌選擇、行動策略、技能施放時機、動手能力、天選骰運……雖然《不敗之巔》是刺激的決鬥遊戲,但也絕不是靠“莽”就能贏的,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本次上架【新物集】的《不敗之巔》中文版有《復仇女神號》&《汙痕聖盃》以及《以太夢境企鵝推廣包》三盒,不同盒的英雄也可以混著玩,更帶勁!
遊戲中的模型可以替換原作中的模型作為異化版,是系列粉絲不可錯過的一款超好玩的“周邊”向遊戲!
當然,它本身的魅力也足以讓沒有嘗試這些美式大作的朋友們三分鐘上手,充分享受1V1決鬥的樂趣!也不需要太多朋友,只要有一個可以和你決鬥的人,隨開隨玩!
成為決鬥高手唯有一條捷徑——現在就上【新物集】預約《不敗之巔》,勤學苦練,方能成不敗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