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的全面戰爭系列自羅馬2確立新系統以來已經經歷了5部歷史相關的作品,時間線涵蓋了從青銅文明奔潰的公元前12世紀到中世紀秩序逐漸穩定的9世紀,許許多多不同的國家與民族在這片CA大陸上粉墨登場又黯然離去。其中又有哪些國家和民族挺過了時間的考驗,以不同的形象活躍在CA大陸上呢。本篇就以法老特洛伊與羅馬2為參考,儘可能的把這些堅韌的民族用這幾部作品聯繫起來。
法老和特洛伊都是索菲亞組的作品,算上之前負責的羅馬2破碎帝國和共和國崛起,這個組可以說是全面戰爭系列的冷門系列專業戶了。
法老的民族劃分很細緻,除去可選的幾大派系外,還給每個地區都做了一套兵表,特洛伊相對來說對民族描繪的比較淺,但是也對一些不同的族群做出了區分。這裡面不乏一些是活躍在後世全面戰爭系列的民族的祖先。





1 / 2
首先是努拉吉人與施爾登人,這兩個民族在法老裡作為海民派系與拉美西斯的衛隊登場,同時也出現在羅馬2的共和國崛起中的派系伊歐雷中。施爾登人是海民的一支,出現在拉美西斯3世時期的雕刻作品中,先是作為敵人,後成為了法老的衛隊(就像托勒密的凱爾特衛隊一樣)
而撒丁島的努拉吉文化以其獨特的石頭堡壘而聞名,據說他們與施爾登人有很深的聯繫,可能是海民最後遷徙到了這裡,成為了他們的祖先。也可能是施爾登人就是從撒丁揚帆起航的努拉吉人。傳說中伊雷歐人是由希臘英雄伊奧拉斯帶領的赫拉克勒斯後裔
與特洛伊人的後裔。希臘人理解世界的方式很大程度是依賴於神話,他們會不斷的把新認識的事物納入進神話敘事中,這其中最主要的兩個敘事就是特洛伊後裔與赫拉克勒斯後裔,之後或許我們還能在很多民族的故事中看到他們的存在。
而撒丁島的起源故事也與赫拉克勒斯相關,努拉吉的主神撒丁之父——撒杜斯就被認為是赫拉克勒斯的兒子。赫拉克勒斯的神話很多都和意大利有很深的聯繫,可能這裡有一個很早在西地中海被廣泛崇拜的神,被希臘人融合進了赫拉克勒斯的形象中。或者赫拉克勒斯本來就是被廣泛傳播的上古神明,在舊石器時代就有類似與他早期形象的繪畫出現了。

弗裡吉亞人在特洛伊與法老還有羅馬2的斯巴達dlc中都有登場,在特洛伊中他們是作為特洛伊盟友,在法老中他們是赫梯大王的屬國。而在羅馬2中,他們成為了波斯大王在小亞細亞西部的軍陣核心。
出於戈爾迪烏姆之結與彌達斯點石成金這兩個神話的緣故,弗裡吉亞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有名的。在特洛伊戰爭中他們由阿斯卡尼俄斯率領,此君非常傳奇,乃是普里阿摩的外孫,阿涅阿斯的兒子,阿爾巴隆加的建立者。這下弗裡吉亞真是羅馬人自古以來了。
回到弗裡吉亞人,他們應該就是說印歐語的小亞細亞土著民,他們在法老到羅馬2之間的漫長時間內,經歷了被辛梅里安人侵略,被呂底亞統治,最後成為波斯大王的附庸。這個民族崇拜著一位叫庫巴巴的大女神,希臘人稱她為庫柏勒,圍繞她的大母神崇拜很深刻的影響了希臘的女神崇拜。可惜羅馬2對東方各民族的刻畫相當不用心,弗裡吉亞人作為一個有著輝煌歷史的民族,最後只留下一個200塊的好兄弟泯然於CA大陸上。

輪到色雷斯人了,色雷斯人作為傳說中世界第二多人口的龐大民族,幾乎打贏歷史系全場。在法老和特洛伊中他們由瑞索斯率領。在羅馬2原版地圖中是作為獨立的奧德里西亞王國存在,斯巴達之怒和奧古斯都帝王中也有登場,但是兵種沒變化就介紹了。可惜之後色雷斯人在ca宇宙中永遠的失去了獨立派系的地位。在破碎帝國中他們是作為羅馬的輔助軍團存在,而在阿提拉中,他們被裹挾在了哥特的移民大潮之中。
特洛伊中的色雷斯王瑞索斯也和前面的弗裡吉亞一樣是特洛伊盟友,但是此君很不幸,被不講武德的奧德修斯與狄奧墨德斯給夜襲殺死了,希臘人認為色雷斯人崇拜阿瑞斯,狄奧尼索斯與阿爾特彌斯,希臘的阿瑞斯與狄奧尼索斯崇拜都源自色雷斯,但實際上他們的形象可能在更早之前就出現在希臘和近東了。至於為什麼他們被認為來自北方呢?一方面可能是北方起源可以更好的滿足希臘人對野蠻的形象,另外一方面就是荷馬史詩裡是這麼寫的。
到了羅馬2本體開始的時間,色雷斯已經從部落轉為了國家,奧德里西亞王國也是盛極一時。但是在遊戲開始的時間,奧德里西亞王國經歷了分裂與馬其頓人的統治,還將面對凱爾特人的入侵。但是在羅馬人建立統治後,情況有所好轉,奧德里西亞王國一直作為羅馬附庸存活到了克勞狄統治時期。
民族大遷徙後的色雷斯文化應該在羅馬人與蠻族的輪番影響下,最終融於其他文化之中,現代的阿羅蒙人或許就留著一部分他們的血液。





1 / 2
伊奧利亞人是古希臘四大族群之一,在特洛伊中是作為不可選派系出現。伊奧利亞人主要是在希臘地區中北部,包括了皮奧夏和色薩利地區。而在小亞細亞,以士麥那為分界線,以北為愛奧尼亞,所以這裡就用了位於此地的帕加馬王國。
傳說中伊奧利亞人是海倫之子埃俄洛斯的後裔。正如海倫其他子孫:多洛斯,伊翁和阿開俄斯同樣是多利安人,愛奧尼亞人與亞該亞人的先祖一樣,希臘人用神話譜系確定了希臘人的範圍。同樣特洛伊及其盟友的後裔則被用來表達希臘人的敵人。一本伊利亞特,一部華夷之辨別史(希臘版)。
在斯巴達之怒中,伊奧利亞人有一個可選派系皮奧夏同盟,和一個不可選但是有獨特兵種的色薩利同盟。皮奧夏同盟中出了一位非常有名的人物—— 伊巴密濃達,他將短暫的在希臘地區建立起霸權。但是在此之後底比斯被菲利普2世擊敗,最終在反抗亞歷山大的統治時城市被毀滅了。皮奧夏的核心忒拜也就是七門之城——底比斯,關於此地有一個很有名的史詩《七將攻忒拜》。其中一將提丟斯的兒子就是在伊利亞特中有著高光發揮的狄俄墨德斯。而色薩利地區長期就以產騎兵而聞名,隨後逐漸被馬其頓控制,成為亞歷山大東征的一把利刃。阿吉德王朝對色薩利的控制成功的被安提柯王朝延續了下去,該地最終在菲利普五世與羅馬人的戰爭中獲得獨立。
而在主要劇本中,帕加馬王國是一個由繼業者王國分裂而來的小王國,長期臣服於大塞琉西亞。後來幫助羅馬人擊敗了不可一世的安條克大帝,憑藉阿帕米亞條約一躍成為小亞細亞強國。但最後也和奧德里西亞王國一樣被納入羅馬帝國的統治。
先寫到這了,發現還有幾十個民族,先慢慢寫了。因為很多書都在家裡,很多東西可能寫的不對,有錯誤歡迎指出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