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兩天刷到一個兄弟,苦練技術依然青銅白銀,看了他的遊戲環境有點想笑,不知名的遊戲外設,大學的上床下桌,手部根本沒有操作的空間…於是想開帖講一下自己的遊戲經歷,fps玩家必看,走過無數條彎路的總結…

樓主接觸的第一款fps遊戲當然是3億鼠標夢想cf了,當年逃課通宵…當時只是隨便玩玩,沒有什麼概念,猶如人機,再後來接觸了ps4平臺的戰地系列,才慢慢進入了痴迷的狀態…

慢慢的在ps4平臺發現了一款好玩的遊戲,名字叫法國原神(回來吧!野格2.5),真是難忘的回憶,在裡面認識了天南海北的朋友,還有無數個日夜一起上分的隊友,還有一些幼稚的攀比,隨著年齡的增長真覺得有時可以少一些跟朋友的爭吵,畢竟朋友才是遊戲的最高配置。

18歲的自己爭強好勝,讓我覺得我就是天賦異稟的fps高手,殊不知都是吃了年齡的紅利,於是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以至於走火入魔的地步。
後來轉戰pc平臺,發現fps真是一大坑,各種外設和設置讓人頭大。這也是今天開貼的原因,儘量讓後來的人不踩坑。
一、鼠標
樓主的入門鼠標是羅技g502,一款非常符合人體工程學的鼠標,握持非常舒服,滿載配重手腕流,給我玩出肌腱炎了,哈哈哈。
鼠標的選擇一定要清楚自己握鼠標的發力姿勢,自己的手掌長度適合什麼大小的鼠標,然後再去選擇購買。近幾年無線鼠標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儘量選擇無線輕量化的鼠標。各個廠家之間不同的傳感器有著略微不同的手感,可以買先選擇信得過的品牌然後再去挑選模具。
鼠標到手後當然是下載驅動,調整適合自己的dpi。
fps考驗的是手眼協同能力,肌肉記憶也就是適合自己的dpi,可以參考職業選手的dpi,儘量固定dpi,然後再去調整遊戲內靈敏度。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dpi,近幾年我從800dpi調整到1600dpi發現舒服了很多,不知道什麼原因,之前用的800dpi感覺,相同的edpi下,感覺1600dpi更準了,很多神經槍,小夥伴們可以試一下。
經常看到改註冊表什麼的讓鼠標更順滑,這裡不建議更改系統層面的東西,享受遊戲本身就好。
樓主用的是雷蛇的重裝甲蟲最大號控制布面。


二、鍵盤
鍵盤的要求我一直以為很低,後來買了雷蛇光軸,才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急停,後面又換了磁軸0.1mm觸發,不斷觸,很舒服,不建議追求0.01太極限了,還是那句話享受遊戲本身。而且只有cs和瓦吃急停,其他遊戲提升一般。
總結,選擇帶rt功能的鍵盤,選擇舒服的軸體,垃圾軸體按的手指生疼,沒開玩笑,真的手指疼。遠離吵鬧的軸體!如果是邪鍵仙的話選擇小尺寸鍵盤。

三、耳機
耳機沒什麼推薦的,隨便一款都可以,因為遊戲本身聲音系統夠好的話,任何一款電競耳機都能聽到腳步,耳機沒什麼挑選的,就是要挑選輕量化,透氣的,不夾頭,樓主用的第一款雜牌耳機,又大又重不透氣,打完遊戲摘掉頭都是暈的,所以選擇輕量化,透氣的耳機很有必要,有線無線看自己需求,我是邪鍵仙,有線耳機很不舒服,一直在我的左胳膊下面,後面換了雷蛇無線。
總之耳機一定要選擇舒服的,透氣的,自帶麥克風的。

四、顯示器
如果跟我一樣只玩fps的話只推薦24寸顯示器,24寸是黃金尺寸,這個尺寸能讓玩遊戲更加專注,參考職業,24寸也是有科學依據的,具體可以搜一下視頻,沒什麼可說的。

tn面板是我踩過的坑之一,畫面慘白,當時跟風買的tn屏,不說品牌了,為了視力,答應我不要買tn。後面我買了一塊240hz ips面板,用了好幾年,也沒什麼問題,就是打遊戲時間久了流淚,痠疼,我以為這就是玩久了的原因,知道去年換了一塊帶護眼認證的,瑪德,才知道這幾年受的什麼苦。高強度十幾個小時的玩眼睛一點乾澀的感覺都沒有,平時也要注意保護眼睛,玩手機也儘量打開手機自帶的護眼模式。
總結,選擇帶護眼認證的高刷屏,可加購顯示器支架,找到合適自己眼睛到顯示器舒服的距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太近會有一種頭暈的感覺,太遠看不清人,最好是視野裡能看到屏幕的全部,(可以試一下握緊拳頭,調整舒服的坐姿,一個手臂的距離)這個因人而異,自己摸索。
為了保護視力,不建議開各種刺眼的濾鏡,有的濾鏡會讓遊戲畫面變的鮮豔,你玩一段時間再看東西就會覺得世界變成灰色了!色弱。

五、座椅
這個也踩過不少坑,電競椅就是一大坑,根本沒有人體工程學可言,當時也是跟風買的某品牌,純圈錢,純靠明星選手代言賣品牌,而且一到夏天屁股悶熱出汗,選擇人體工程學座椅,網面的,網面的,網面的!

六、桌子
有條件買升降桌,沒條件就買大一點的,標準的坐姿能讓玩遊戲的時候更加舒服,專注。我記得舒服的坐姿是,肘部垂直於桌面,腳能輕鬆接觸地面,我的桌子不能升降,這導致我升高座椅,肘部舒服了,腳就不能輕鬆放到地面了,我只能買了個腳踏,腳踏實地才能平穩發揮。
總結,桌子要大,最好能升降,而且要穩,聽說有的升降桌升高了很晃,沒用過,你們買的時候可以看一下評論,最好買四立柱。
七、電腦配置
這又是一大天坑,50入圖吧,加錢加到兩萬八!我當時配電腦正是口罩時期,3080一萬4,是的我買了,現在很後悔

這裡我勸各位認清自己的用途之後再去配電腦,我之前以為配置拉滿就能框框殺人,實則不然,競技遊戲畫質全都拉最低,顯卡根本不怎麼工作,大部分都吃cpu,而且根據自己的顯示器去配,我的240hz一般配置的電腦都能吃滿,競技遊戲優化都很好,我的配置是i710700k➕3080ti 32g內存。

總結,瞭解自己的用途去選配置,網遊玩的多選好點的cpu,3A玩的多再配個好點的顯卡。評論區有牛爺爺的可以問問牛爺爺。
八、系統設置
目前我還是用的win10可能習慣了,感覺win10更簡潔,這裡就觸及到自己對電腦的熟悉程度了,還是那句話一切從簡,我也各種看視頻去改註冊表什麼的,沒什麼用,到頭來還出各種問題。
儘量不要改註冊表,就改改系統設置就好,用不到的功能關掉,更新關掉,安全中心關掉,電源高性能,自啟動關掉,顯卡驅動設置,鼠標加速度關掉,基本就夠了。不要一個人瞎鼓搗在那調各種設置,還有網上各種調機器,沒事看一下電腦相關的知識,良好的使用習慣電腦根本不會卡,別把東西都放桌面!重要的是享受遊戲本身!
關於超頻,儘量用主板中自帶的一鍵超頻就好,不要自己瞎鼓搗,打開自動超頻,打開xmp就夠了,下載cpuz,查看一下顯卡有沒有吃滿通道。這裡涉及太多,過一段單獨開帖說一下。
九、遊戲設置
樓主玩遊戲基本都是把畫質拉到最低,1080p 16:9 鎖240hz ,開始我也不鎖240hz,後來瞭解到輸入延遲,當時在csgo時期有個數值叫var,高了就打不死人,我鎖了就變低了,後面玩什麼能鎖240就鎖240了。玩起來還是很舒服的。
儘量關閉遊戲中無關的語音提示,操作提示,拉低音樂聲音,保持專注。
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放鬆的狀態下一般都很準,比如打死斗的時候不帶耳機,後來我適當把音量調低,感覺玩遊戲能降低一點緊張情緒,之前為了聽腳步聲音拉的很大,老是自己嚇自己,為了保護聽力,建議拉低音量,現在遊戲聲源系統都很好,能聽到就是能聽到,聽不到你拉到100也聽不到。
總結,競技類遊戲儘量調低畫面設置,使用1080p,幀數越高輸入延遲越低。
十、🦌
不🦌不導,一槍放倒。
開玩笑的,跟🦌沒關係,放心。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不熬夜,熬夜這個話題老生常談了,熬夜真的壞處多多,重要的是會讓自己記憶力變差,變得痴呆,反應到遊戲中就是反應慢,跟老年人一樣。儘量把遊戲時間改到早上或者下午,能避開大多數作弊者,還有助於身心健康,晚上排位牛鬼蛇神,早點洗洗睡吧!
樓主因為熬夜身體出現過不適,都怪法國原神!一開始出現身體不適是在玩彩虹六號打殘局的時候,打完殘局心跳加速,能感覺心臟要跳出來,然後是身體有種失重感,後來去醫院檢查,原來是心律出現了問題,這是因為在遊戲中過於緊張的情緒造成的,當然也少不了熬夜的鍋,緊張的情緒還會影響到胃,會出現反酸等各種不適。

後面我通過心理暗示法來抗衡打殘局的緊張情緒,我的做法是調低遊戲音量,關閉多餘的語音提示,在心中不斷暗示自己最厲害,自信也是自己的第二把武器,儘量在遊戲開局是就暗示自己,這把不重要,能贏最好,贏不了儘量拿擊殺。(一般順風局不會出現心理壓力和緊張情緒)
適當的鍛鍊,跑步真的有助於加強自己的反應,重要的是能讓自己擁有一顆大心臟,還有冷靜的大腦,有事沒事來個五公里,再坐下來玩遊戲,真的有不一樣的感覺,冷靜的可怕,盒友們可以試試。
十一、飲食
知道我為什麼說自己魔怔了嗎?我想做好一件事真的對自己要求嚴苛,從外設到自己本身,各種查閱資料,視頻。只想做到最好!
飲食方面就是攝入優質蛋白,肉蛋奶,吃對大腦有好處的食物,大豆,魚類,優質蛋白,避免空腹遊戲,填飽肚子大腦才會工作,提神飲料也是我踩過的坑之一,當時買了不少紅牛,魔爪,沒什麼用,吃東西也不能吃太飽,吃太飽會想睡,遊戲中喝一些提神的東西,咖啡或者綠茶。
因為我不愛吃魚,就買的魚油,真的有點作用,記憶力變得很好,買dha含量高的就好,這裡就不推薦了。
總結,肉蛋奶,深海魚油,優質蛋白,為大腦和身體充電。巧克力,咖啡,綠茶,抗氧化劑,遊戲中攝入,防止疲勞。吃些粗糧控制血糖,防止血糖驟降。適當的有氧運動。
寫到最後,競技遊戲也是體育運動的一種,考驗的是手眼協同,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靈敏度,就去練習就好了。(靈敏度之後再開一篇敘述)放一個靈敏度轉換網站,輸入自己玩的最厲害的遊戲靈敏度可以轉換到另外一個遊戲中,僅僅做參考,因為每個遊戲引擎不同,fov不同,手感不同。https://www.mouse-sensitivity.com/
這篇文章也只是簡單闡述了一下我對遊戲的理解,要想深入的去了解,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寫,今天就先寫這麼多了,喜歡關注我一下,以後有機會再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