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根器聊黑猴(二):耳聽怒


3樓貓 發佈時間:2024-10-24 19:32:26 作者:曉得設計_大C Language

白嫖不到老白的文案,只能自己瞎編了,可惡!
第二章根器名為耳聽怒,其外形為九孔壎,九孔壎共10空,九個音孔一氣個孔,而音孔正面有七孔,背面兩孔。
正面有葉脈紋路,觀察他的製作工藝,感覺很有意思,等到製陶時再講。
而紋路本身我想是對應詞語——吹葉嚼蕊,本意是指吹奏的動作,可引申為技藝精湛。出自李商隱《柳枝》的詩序
源文為:其母不念他兒子,獨念柳枝。生十七年,塗妝綰髻,未嘗竟,已復起去,吹葉嚼蕊,調絲擫管,作天海風濤之曲,幽憶怨斷之音。
是講李商隱的初戀,是個商人女兒,他父親不幸溺死湖中,他的母親不擔心兒子,唯獨擔心她剛滿17歲的女兒柳枝,還沒有準備好就要去賣藝,她的樂器技巧精湛,可奏浩渺風濤般的樂曲,也可奏幽怨離別的曲調。
是個悲劇愛情故事,感興趣可自行檢索。
耳聽怒的形態與現在市面上所見的9孔壎不同,現代九孔壎左手4孔右手5孔而大聖的根器則截然相反。但實際上,壎的開孔位置並不會對他的聲音造成影響。從理論上講,壎的發聲不同於管樂。它的腔體內是一個氣團,壎腔體內氣團體積的大小,決定音高,體積大的聲音低沉。放開指孔的面積越大,氣團存留的體積就變得越小,音調也就越高,所以音孔位置不會影響音調。
只要保證音孔面積大小相同,可以把它開在任意的位置,這也就是壎的指法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排列。也是壎作為外形最為豐富的樂器的原因。廣意上講,任何可以吹氣產生氣團發聲的,都可以叫壎。
壎作為中國古代重要樂器之一,聲音空靈悠遠。三千多年前,中國古代依據製造材料的不同,把樂器分為金、石、土、革、絲、竹、匏、木八種,稱為八音。八音之中,壎獨佔土音。
土就是陶器的原料黏土,本就是風化後的石頭,採料後還要大致經過,揀選、風化、研磨、篩分、和泥、發酵等幾大步驟,才能成為製作陶器的陶泥坯子。
再通過拉坯塑大型,乾燥後再進行修坯,然後上釉,釉漿晾乾後取釉。之後再送進窯內燒製
等等!
回到葉脈紋路的製作,講下我的猜測。
觀察葉紋,我猜測是先製作實體的葉脈作為遮罩,類似小學生物課做葉脈書籤的步驟,然後將葉脈貼在白坯表面上,用木槌輕輕敲打,讓脈絡印在陶坯表面形成紋路,這是其一;第二種,因為觀察壎體表面釉質極薄,也有可能是將葉子貼於表面後,再進行上釉,等釉漿晾乾後,再小心撕去葉脈留下紋路,這裡有幾個坑可能是撕去葉片連帶下來的;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在取釉時,同時將紋路雕刻出來,這是其三。不過這三種製作手法全憑我做膠時的思路,純屬無端臆測,未經任何實踐或文獻考證。有懂製陶的朋友,歡迎評論區指正。
最後經過烈火淬鍊,才能成為器。
這與大聖出世、問道、尋寶、鬧天宮、八卦爐中洗桑拿又是何其的相似。
但,真的是這樣麼?講講我不專業的看法。
觀察耳聽怒,首先開孔左右相反,當然不排除古代壎就是這樣,我們只拿現在最常見的壎作對比。其次右手三孔位,真的是異常的大,甚至跟後面拇指孔位是一樣,就使用情況來講,如果不是手指粗一些的可能都蓋不住,再者,壎是根據氣孔大小定音調,那這個音孔大小單從觀察上來講,可能也不對,蓋不住、孔不對的結果就是音不準。
這種外形乍一看毫無破綻,但實際上存在太多不合理的地方

也暗示了本篇的主旨:


誤涵蓋了,錯誤,誤解,妨礙,以及不是故意的。
為什麼是這個結論呢?我們看下耳聽怒的描述。
耳聽怒的描述為:聆音察理,知難行易。
聆音察理是指,通過聽到聲音的信息,就能明察事情的原因道理,本意指的是善於分析。
而知難行易則是指,探索真理的過程非常艱難,但真理被總結後,複製實踐都會比較容易。這個概念是國父孫中山先生,提出的重要思想之一。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礎。
本章中,明顯說話的人多了
但這些話我們打通遊戲會發現,他們說的話,大多是引導性非常強的,而且會利用在地的實際情況來混淆視聽。在真假參半的話語中我們無法僅通過一個派系的發言就能看清事情的全貌。即使他說的全是真話,也可以通過不把話說全來誘導你的思維。
開篇無頭僧上來書說鼠患憑空而起,而你被加特林鼠射成了篩子
所以結論是老鼠會打我——壞的!殺!
靈吉的用意,就是要讓天命人除掉黃風大聖,那麼首先要對老鼠產生厭惡情緒,從而再引導到這一切可能是黃風大聖搗的鬼,將一國人變成跟自己一樣的老鼠。讓天命人化身正義使者,殺鼠就是殺那些被黃風怪蠱惑的人。
又會聽到被封在石頭裡的土地說,有個石精在山洞中作祟,然後一路上有大批的石精攻擊你,所以判斷,那石精肯定是邪祟,得救救這被封印的孩子!
這章中,我們會聽到無數個類似的故事
大哥窩囊,投敵當了走狗
有個男的為虎作倀,專門捉人送給妖怪吃
沙門村的村民,集體預謀打死了村中的一個孩子
這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這三個,玩過遊戲之後我們知道,幾乎是一條故事線,然後我們會發現一個可怕的事實,那便是隻有一方能夠發聲的時候,聆音並不能真正的察理,說話的人會引導你的知,利用你的行,甚至,他不是有意為之的,因為在他看來,就是如此。
而我們,聽到一番話便信以為真,以為自己知道了道理,但這個理是不完整的,或是輔以表象偽裝的謊言,就像瘋虎誤會兄長投敵是窩囊,實際是為了保護弟弟。就像土地說石精作祟,實際是他才是始作俑者,正事不出力,邀功第一名,沒給他好處還要搶,這與黑熊金池又有何分別。
這時候如果行易了,很可能就被他人利用,借刀殺人。
正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闇。一家之言,永遠是沒辦法當做事實依據的。讀書學習一樣,要跟作者交流思辨,而不是盲目信從。
第二章的影神圖裡藏了很多玄機,我找了兩篇最具代表性的拿出來帶大家品品。
骨悚然
這日,有莊民發現山中多了不少妖怪,便去找大巫商量,大巫們不屑地說:“妖怪和我們住在同一個山間,難免撞見彼此。他們既然上貢作保,那就饒過他們罷。” 又過了幾年,山中忽而颳起怪風,吹續不斷,原本安分的眾妖也紛紛猖狂起來,常常生事。大巫們穿戴齊整,舉著盾牌,直衝莊外,與鬧事的妖怪們戰做一團。
可妖怪居然不懼怕他們,大巫們一向引以為豪的長槍盾牌,只能阻退幾個小妖,很快就被圍困了起來。為首的紅袍鼠妖奸笑道:“因為菩薩在山中修行,所以先前特意給了你們幾分薄面,你們區區凡人,該不會真以為自己有本事打妖怪吧?”
第二個是鼠禁衛
陰勝失元陽,赤錦鐮鉤亮。一朝禍心起,人言亦殺場。
自黃風大聖入谷閉關,他便將積蓄的家當全都交給親信們看守。這日,庫房裡丟失了一隻紫金銅爐,原也不是大事,但這些年庫房已丟失了大半物件,流言蜚語越傳越兇,大家都說是總管庫房的鼠妖監守自盜,把座金山都要搬空了。
事情沸沸揚揚傳到了鼠禁衛的耳朵裡,他們身著紅袍,是黃風大聖的專屬暗衛。他們原是想著找總管分一杯羹,不想鼠總管大覺屈辱,一脖子吊死在了牢裡。
眾妖聽說鼠總管死了,便又流傳起鼠禁衛冤枉好人,屈打成招的閒言碎語。鼠禁衛們百口莫辯,只得仔細調查,自證清白,好在他們在鼠總管徒弟的窩裡找到了紫金銅爐,眾妖得到風訊,又開始罵小鼠妖,見利忘義,貪財害命。
小鼠妖被禁衛們收押,他卻說出了更多的故事,原來紫金銅爐是狸侍長偷去,孝敬虎先鋒了,他得知鼠總管被冤枉,才冒著風險偷回來的。鼠禁衛詳查,果如其言,一時稱讚聲又蓋過了謾罵。可沒過兩天,不知誰又說起,那偷東西的狸侍長有個老母,不知犯了什麼罪過,被虎先鋒關在臥虎寺的地牢中,狸侍長是為了用銅爐救母,這才做了錯事,眾妖又議論不絕。
咦,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人們往往背地裡做一件事,卻坦然地將其說成另一件事。這或許是因為從不同的角度來辯解,事情總能說出不同的真相。而當某種真相被置於大眾眼裡時,往往是因為有人不願讓他們看到更多的真相。
自古說人聰明,為什麼聰在先,因為看只能觀其表象,一個人喜怒哀樂都能通過表情和體態看出來。默劇中誇張的表情和形體表演,便是利用了這一點。而聽卻能體察心象,首先是通過講的內容,你能夠知道他為何產生這種情緒,而情緒是語言組織的基礎之一。
這裡就可以關聯到受蘊的描述:
受蘊,是被動接受,還是那個例子,眼根接收到了色,這一步就是受蘊。
受蘊的描述為“情無定位,感觸而興”
出自明代前七子之一徐禎卿的著作《談藝錄》,是明代重要的文學著作。本書一句概括就是:談詩是怎麼來的。
原文內容為:
情者,心之精也。情無定位,觸感而興,既動於中,必形於聲。故喜則為笑啞,憂則為籲戲,怒則為叱吒。然引而成音,氣實為佐;引音成詞,文實與功。蓋因情以發氣,因氣以成聲,因聲而繪詞,因詞而定韻,此詩之源也。
原文是描述作詩的創作過程,認為情感是詩歌創作的基礎,情感沒有固定的形態,它隨著個人的感受而變化的。情緒會帶動身體產生氣息變化,氣息產生聲音,高興會發出笑聲,哀則嘆氣,怒則發出大聲等等。再通過發出的聲音引出可以描繪的詞,通過詞確定韻腳,這是詩的本源。
就是情緒會影響你的創作,這個失過戀的朋友應該都有感觸,那時候文思泉湧,寫詩創作都是信手拈來,個個都是青春傷痛文學的典範。

所以聰在明之前,是因為語言是由思維引導來的,思維是你的六根接觸六境後,意同時作用產生了意識,意識到了,就會有所感觸,將感觸組織為詞句,最終變為脫口而出一段話,這是語言的邏輯。
這時候我們就來驗證一個問題,那就是老猴子說的話,
老猴子渡船時會說,他一隻潑猴,在地上稱王成聖還不夠,偏要跑到天上討個官做,可這天上沒待幾日,只因王母不請他赴宴,變怒髮衝冠,恨不得把整個天宮都給拆了,耳聽即怒,恣意妄為,和那黃毛畜生一個德行。
這裡就有一個疑問。我們遊戲中通篇,都未見到現在的黃風大聖一面,也沒聽到他因為什麼事情而憤怒。甚至幾百年前,==我來助你!==,他還替滿城百姓感謝我們。
換言之,從頭至尾,除了Boss戰,從來沒有跟黃風怪當面交流過。
反而是一路都在聽靈吉菩薩彈著三絃說著書,像是在一路引導我們一樣。
然而,當年靈吉不滿斯哈里國叛教,先叫蝜蝂攪亂國泰民安。因黃風大聖救國,又便施法術,將國內眾人變成鼠類以示懲罰,可見一個本來應該五蘊皆空的菩薩,對凡人產生了不滿的情緒。
釋家三毒之一的嗔,不單是隻憤怒,而是所有的不滿意都是嗔,所以靈吉按他的修為已經不是個菩薩了。
釋家的佛,梵文本意為覺著,佛的覺是自覺,覺他,和覺行圓滿。菩薩是有自覺和覺他,自身已悟透五蘊皆空,自己覺悟了還有善心去救苦救難,尚未成佛卻想讓眾生成佛。
靈吉有救苦之心,但沒悟道五蘊皆空,而其種族主義的論調更是坐實了他甚至沒有自覺,這一層覺悟。
原著中觀音變身青拋秀士,悟空在旁打趣道:“妙啊!妙啊!還是妖精菩薩,還是菩薩妖精?”
菩薩笑道:“菩薩、妖精,總是一念;若論本來,皆屬無有。 ”
菩薩、妖精,總是一念;若論本來,皆屬無有。
無有是空,皆屬無有是五蘊皆空,是自覺。
菩薩、妖精,總是一念,是眾生平等,無優劣次第皆可成佛。
這是觀音的境界。

那麼我們通過本章節的通關動畫《聾》,來看看靈吉的境界到底怎樣,又是什麼激怒了黃風大聖
先分析名字:聾,《說文解字》中,聾就三個字,無聞也。就是聽不見。古人稱聽覺敏銳為“聰”,耳背遲聽為“聵”,完全失去聽力為“聾”,然而最嚴重的是“聱”主動不聽。由於聽不見聲音,不能明白說話人的用意。因此“聾”由聽不見引申為“不明事理”
本篇動畫98%的部分,沒有一句臺詞。是的,沒有一句臺詞,但我們又看懂了故事,一個黃眉給我們展現他是如何倒果為因,霍亂人心的故事。

如果不空開篇救回小狐狸後,沒有任何夢中的場景,直接跳到片尾不空出門,我們不會感受到多大震撼,無非是你救了它為何又要殺它。但正因為,黃眉讓不空做了個夢,夢見家庭和諧幸福美滿,子孫滿堂,甚至準備安度晚年生活的時候,他讓狐狸獸性大發,屠戮家中兒孫。這時驚醒!
鏡頭轉向房外,房子也變成了薛定諤的房子,薛定諤的不是殺與沒殺,而是白狐是人形還是狐。
不空在夢中經歷過一世後,心中的大起大落是既定事實。而白狐有可能變成人形如夢中所示,也可能還是狐狸形態。如果不空選擇不殺白狐那是不受蠱惑,沒有吧夢當做現實,是因為白狐仍是狐狸的形態,因為這種形態,沒有對應上夢境中,他發現是個小倩的震撼!會跟平常一樣出門。
但,若是白狐在他醒後,變成了小倩報恩,這不僅不會讓不空色心大起,反而會讓他產生應激反應,這時他看到的不是他夢中前面美麗賢淑的妻子,而是那個殺了他全家的妖怪。他相信的是一個虛幻,是一個預示,是一個他認為會發生的事情。他認為他殺的這個狐妖是正當的行為。
如果是這種狀態殺了狐妖,他是不可能把狐狸當圍脖的,更可能是棄屍荒野,避之不及。這裡的動畫處理,相信只是給到大家一個殺生的印象就達到目的了,不必在做過多情緒處理。
而在第三章的支線我們會發現事情的真相,不空因為這一次的事情遁入“黃門”終日誦經唸佛,企圖超度小倩。他再度見到小倩認為是亡靈索命擾他清淨,而不是自省。他修的佛法自己都度不了,怎麼度眾生?
最後無頭僧的一段唱詞:“頭上烈日,當下涼,正經衣冠,爛肚腸。”就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又呼應上耳聽怒的造型。
接著便是靈吉展示自己真正境界的時候了:
人也獸也,佛也妖也,眾生自有根器,持優劣為次第、可亂來不得。你說對麼?孫悟空。
這裡人佛對應,獸妖對應。說根器,天生就有優劣,可不能破了階級的種姓制發言,可見其不僅沒有五蘊皆空,還否認他人,打壓他人,PUA他人,灌輸你生來便是如此,下輩子投胎再來!
這,分明就是個鳥人,菩薩妖精,本是一念。他這一念就不是個好鳥!
那麼他打壓的這個人是誰呢?
最後聽聽受害者的發言:
有聖就有盜,有高山就有深淵,有天地懸殊,就有腥風血雨。我逃不掉,你,也逃不掉。
我已無救,何必回頭
欺師滅祖,老東西們自然不肯放過我,來罷!
師父,你的孽徒又贏了猴子,你睜開眼看啊!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