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標準的理科男,不能說那些科幻電影和小說完全不感興趣,只能說愛的深入骨髓,而作為筆者接觸的第一部科幻電影《終結者》則帶給我了非常難忘的小小震撼,筆者也是第一次瞭解到了AI機器人統治世界的獨特科幻世界觀,以及這個世界觀之下的諸多新穎設定,而之後筆者觀看過的《機械姬》、《黑客帝國》等諸多電影以及《西部世界》、《黑鏡》中的部分單章等諸多電視劇更是讓我難以忘懷。當然了本作的主角並不是電影亦或者電視劇,而是前不久新品試玩節推出的一款質量非常高的遊戲《少年的終結》。
作為一款像素風格的RPG作品,本作在demo中展現出來的像素畫面細節、遊戲的配樂以及故事背景觀的設定已然超出同類型遊戲非常多,如果在正式版中能延續demo的高質量其絕對能成為今年最佳的像素風格RPG遊戲之一。同時遊戲在玩法上融入了在《看門狗》中有著戲份的黑客駭入玩法,遊戲的遊戲方式代入感也較為出色,如果喜歡RPG的玩家可以試一試這款demo。
其實一開始遊玩本作之前筆者對於本作沒有抱有太高的期待,因為遊戲的名字實在是太過中二,而且在遊玩完demo之後發現遊戲的劇情和名字基本上沒有太大的關聯。遊戲demo中主要交代了一下游戲的背景,遊戲的背景確實十分的獨特,遊戲中的人們生活在一個“R·卡列倫”的AI所統治的“桃園”世界之下,每個人都會被打上“人類評分”,高評分的人會有著更加好的待遇,而評分差的人連吃飯都要排隊,出門吃飯都要身體掃描報告確認飢餓狀態才能出門,而我們的主角便是全人類中“人類評分”最低的少年。而隨著一場隱藏在暗處的陰謀和來自於現實評分制度之下的不平等待遇,我們的主角也踏入了這場漩渦之中。
筆者也是之後才知曉這款遊戲的劇情參考了20世紀最重要的科幻文學巨匠之一阿瑟·克拉克1953年寫出的《童年的終結》這本書,也對遊戲的名字有了更深的理解,當然阿瑟·克拉克的這款作品你可能沒有聽過,但是其筆下的《2001年太空漫遊》這本被劉慈欣老師都推崇無比的小說相信科幻迷們一定有所耳聞,《童年的終結》這本書在2015年也推出過美劇,但是改編效果並不是很好,而筆者也愈發期待本作中對於原著的借鑑和改編。
遊戲的畫面雖然是像素畫面,但是其整體質量確實優秀的讓筆者感到意外,遊戲在畫面上的細節處理非常到位,同時製作組並沒有像傳統的像素風格RPG中一樣對話時採用較為死板的對話框,最多再搭配上一個小立繪,而是直接在遊戲中加入了一些過場動畫,這種呈現方式的震撼感遠大於前者的對話框文字描述的。如果你細心觀察就能發現,遊戲每次打開電腦屏幕,你都能在屏幕上若隱若現的看到主人公通過屏幕映射出的臉,這種細節的處理直接讓遊戲的質感上升了一個層次。
而遊戲目前展現出來的玩法確實也十分優秀,本作一開始筆者以為是和《不要餵食猴子》一樣的通過監控發現謎題,後面才發現本作更像是有著高科技可以駭入各種機器的《看門狗》,遊戲種玩家可以通過和場景種的一些物品進行互動,發現這些物品的編碼,然後即可通過自己的電腦遠程或是近距離直接駭入,遊戲中還有著一些其他的追逐戰之類的內容,整體demo展現出的內容還是很紮實的。
總結
如果按照demo的質量推出正式版,這款遊戲很難不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