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遊戲文化寫手的十月份都讀了哪些書?月度讀書報告


3樓貓 發佈時間:2023-11-10 18:32:30 作者:逍遙二葉亭 Language

本文為讀書報告,兼推薦與介紹

筆者本人的創作方向主要是遊戲文化與學術剖析,因此筆者需要大量閱讀人文社科等各領域的著作才能更好的給大家帶來優質的遊戲分析內容,而寫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也是想要將其打造成一個持續月更的固定系列,每個月將筆者自己所閱讀的著作做一個簡單的介紹與個人評價,也算是一種書籍安利,希望能吸引一些讀者去閱讀,
多玩遊戲,多讀書。

總覽:

2023年10月總閱讀數為12本書,其中英文著作1本,中文著作分別是馬丁愛德華茲《從福爾摩斯到黃金時代》,徐靖《青春燃燒:日本動漫與戰後左翼運動》,小島秀夫《創作的基因》,王亞暉《電子遊戲商業史》,羅傑盧克赫斯特《走廊簡史》,永田廣志《日本哲學思想史》,朱謙之《日本哲學史》,王亞暉《遊戲為什麼好玩?》,譚慧《中國譯製電影史》,末木文美士《日本宗教史》,巖崎昶《日本電影史》,英文著作為Michael Crandol的《Ghost in the Well》(日本恐怖電影的隱秘歷史)

中文著作與譯著:

1.《從福爾摩斯到黃金時代》2021年,現代出版社(10月5號讀完)

介紹:

1901-1950可謂人類歷史最動盪的半個世紀,在這期間,犯罪小說這一文學類型卻得到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為通俗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犯罪小說,從早期的短篇偵探故事,到逐漸成熟的長篇犯罪小說,這一文學類型上承愛倫·坡、威爾基·柯林斯開啟的懸疑、驚悚傳統,經過阿加莎·克里斯蒂 、安東尼·伯克萊、多蘿西·L.塞耶斯等名家輩出的黃金時代,再到大量被成功影視化、與流行文化相融合併成為各個時代標誌性的文化現象,犯罪小說的發展軌跡及其傑出作品,可謂西方文化和現代文化的一面鏡子。
犯罪小說研究領域首屈一指的專家——馬丁·愛德華茲,在本書中重點討論了一百部經典犯罪小說,從《巴斯克維爾的獵犬》到《二月三十一日》,均為情節生動、文學性強、具有社會意義的不可忽略的傑作,直觀展現了犯罪小說的發展軌跡。其行文風格平易近人、信息豐富、引人入勝。作者以其專業的鑑賞水準和多年爬梳文本的苦功,為我們重新發掘了許多被讀者和評論家忽略從而埋沒於歷史煙塵的“遺珠”。
同時,本書作者作為犯罪小說資深愛好者和寫作者,在本書中十分講究寫作技巧,儘可能地避免洩露關鍵情節,不去揭示該書謎案的真相。在梳理和品評、引領我們領略經典之作魅力的同時,作者巧妙地為我們保留了作品的神秘面紗。無論是普通讀者,還是這一文學類型的愛好者或專家,都將有所收穫。

個人評價:

這是一本非常典型的羅列歐美推理小說的導讀類著作,且並沒有任何形式的洩底(少見的無洩底專著,淚目),同時本書在24個主要章節裡對各種各樣的推理小說模式與手法風格進行了一定的剖析,雖然非常淺顯但仍舊有一些內容具備足夠的可取價值,總的來說值得一讀。

2.《青春燃燒:日本動漫與戰後左翼運動》2021年,灕江出版社(10月9號讀完)

介紹:

宮崎駿、高畑勳、押井守、富野由悠季、大友克洋、安彥良和、川口開治……他們註定是日本動漫產業歷史上影響最為深遠、最為舉足輕重的一代人,他們大多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度過青春期,而那個時代,正是日本戰後左翼社會運動最激烈的時代。日美安保條約掀起了長達十多年的社會運動風潮,正是這場日本歷史上空前絕後的社會運動,洗禮了整整一代日本年輕人,其中的很多人投身日本動漫產業,共同打造出日本戰後對世界影響最深遠的文化產業,鑄就了戰後日本動漫的黃金時代。
本書從動漫人和動漫作品的角度出發,探尋黃金一代動漫人的青春歲月,追尋左翼社會運動與日本動漫亞文化的關聯與脈絡。

個人評價:

怎麼說呢,作者寫的還是比較細緻的,但因為書籍內容構成本身是取自於豆瓣專欄文章,這導致了章節與章節之間的連續性不強(自媒體創意寫作固有的毛病),有一部分內容(如本書末尾所談及的三億元事件)並沒有辦法完全地和本書主題產生足夠大的聯繫,再加上因為本身屬於互聯網創意寫作,文風並不嚴謹學術,但依舊還是值得閱讀的,至少選題是足夠新穎的,但仍舊讓人感覺惋惜。

3.《創作的基因》2022年,新星出版社(10月9號讀完)

介紹:

創造出《合金裝備/潛龍諜影》系列、《死亡擱淺》等遊戲的天才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他的驚人創造力來源於對書、電影以及音樂深深的尊敬與熱愛。本書對散文集《我所爰著的MEME們 現在必要的是能給予人們能量的故事》進行了整編並改名,增加作者從公司獨立後至今的所想、對新作的展望,以全新的面貌呈現給各位讀者。包含與星野源的特別對談。

個人評價:

非粉絲不建議購買,本書其實就是非常典型的個人作品合集大安利,荒木飛呂彥也寫過一樣格式的著作推薦恐怖電影,這種文藝作品批評隨筆集基本都是粉絲向,只要寫的不算太爛一般都能接受。

4.《電子遊戲商業史》2023年,人民郵電出版社(10月10號讀完)

介紹:

本書是研究電子遊戲商業模式發展史的通俗讀物。書中以電子遊戲產業為研究客體,從商業角度分析了電子遊戲行業的發展歷程。作者以時間為線索,以不同時期產生巨大商業價值的遊戲機、遊戲作品為軸心,在對比銷量數據與遊戲公司策略的基礎上,詳細講述了遊戲行業的盈利模式,以及盈利模式中的變化與創新。此外,本書還重點梳理了中國遊戲產業中網頁遊戲、手機遊戲的產業發展情況與商業模式,分析了中國遊戲行業特有的商業模式,為國內外相關從業者提供了參考。

個人評價:

短小精悍的同時相當完整,基本上是把電子遊戲行業到底是怎麼賺錢的這個問題給解答清楚了·,這反而讓人覺得本書前100頁所回顧的電子遊戲發展史顯得有些湊字數,如果能夠合理的把簡單的發展史替換成工業史和社會史的話閱讀體驗會更好,值得推薦。

5.《走廊簡史》2021年,東方出版社(10月11號)

介紹:

人的一生,要穿過無數個過道、走廊或門廳。這些通道空間沒有在建築史、專著,甚至是旅遊指南上留名。它們被低估,被忽視,是建築的基本部件卻鮮被熱愛。
本書是第一部關於走廊的權威歷史書籍,全面回顧了從17世紀和18世紀的鄉村住宅和烏托邦社區開始,到改良後的維多利亞監獄、醫院和收容所,到“權力走廊”,再到官僚機構以及二十世紀莊園的走廊的歷史。
從建築史到小說,從電影到電視,作者探討了走廊從一個烏托邦理想變為恐怖電影意象的獨特路徑。

個人評價:

整本書絕大多數的內容都是從建築學角度結合社會學對“走廊”的文化與建築史進行剖析,而針對酒店偵探小說與最後一章將恐怖文化與走廊相結合的論述則非常不錯,如果對建築學不感興趣那麼只讀最後一章也可以學到不少東西。

6.《日本哲學思想史》1983年,商務印書館(10月13號讀完)

介紹:

現代日本馬克思主義思想家永田廣志於上世紀撰寫的日本哲學史專著。

個人評價:

瞭解日本在大正時代之前的哲學思想史的經典專著,作者身為馬克思主義者,整部著作的內容都以馬主義的政治經濟學為主軸進而過渡到社會思潮,雖然內容因為出版年代的問題顯得有些過時,但讀起來確實更為順暢,作為入門比較合適。

7.《日本哲學史》2002年,人民出版社(10月16號讀完)

介紹:

國內知名日本哲學研究者朱謙之老爺子的專著,全書共分15章,內容包括:神話傳說及佛教化時代;封建統治時期的朱子學;儒學的分化;封建制解體過程中新世界觀的萌芽;日本型資產階級哲學等。

個人評價:

讀完後感覺實際質量挺不錯的,不比永田廣志寫的差,本書依舊是以馬克思主義為主要方法論所撰寫的哲學史,但其通俗易懂性要更強一些。

8.《遊戲為什麼好玩?》2023年。人民郵電出版社(10月21號讀完)

介紹:

本書是通俗介紹“遊戲機制”與“遊戲設計思維”的普及讀物。書中以回答“遊戲為什麼好玩”這一問題為線索,從遊戲設計者與遊戲玩家兩個角度,詳細分析了經典遊戲機制的設計思路與實際效果,並結合不同時代的經典遊戲作品,從空間、時間、金錢、道具、技能、任務、收集等角度,對機制中的細節做了深入評析。此外,作者還梳理了遊戲機制研究中的經典理論與設計模式。本書可作為遊戲策劃等相關從業者的入門讀物,也適合遊戲玩家和對遊戲機制感興趣的讀者閱讀參考。

個人評價:

這本書應該是除了《中國遊戲風雲》以外質量最高的亞暉老師著作了,很難想象亞暉老師是一位90後遊戲學者,這本書以較短的篇幅給讀者們迅速概括和分析了大量遊戲設計上的各種機制和類型,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值得推薦(書中的兩個核心立場是反對以遊戲分類為設計導向以及反對遊戲化思維,值得肯定)

9.《中國譯製電影史》2014年,中國電影出版社(10月23號讀完)

介紹:

國內學者的通史類譯製片史學專著

個人評價:

中規中矩的一本論述中國譯製片發展史的著作,錯別字和語病數量不少,且整本書200多頁的篇幅只有100來頁是正文,後一百多頁基本都是參考資料與譯製片片單整理(這部分的實際價值最高)。

10.《日本宗教史》2016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0月27號讀完)

介紹:

本書從歷時的角度分析從記紀神話開始到當代日本社會的宗教思想發展歷程,剖析了古代的佛教、中世的神佛論、近世的基督教以及現代社會的新興宗教等日本宗教思想形成的原因、宗教思想的連續性、宗教與權力的關係以及每一時期的宗教特點等。作者用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晦澀、深奧的宗教史呈現出來,是一部瞭解日本宗教發展脈絡的入門書。

個人評價:

二刷補標,這本書依舊是典型的短小精悍五臟俱全,第一遍讀的時候因為積累不足所以有些內容理解較為困難,這次二刷是因為我已經有了日本哲學史與文學文化史的一定積累後才選擇閱讀的,多的就不說了,好看必看。

11.《日本電影史》1981年,中國電影發展史(10月28號讀完)

介紹:

本書為日本電影著作中較好的一部。作者把電影在日本誕生以來以迄於六十年代初的歷史,劃分為幾個時期,結合一般社會政治背景,比較系統、詳盡地介紹了各個時期日本電影的發展情況和特色,特別是各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創作者及其代表作品,作了比較中肯的評價和分析,這對於我們瞭解日本電影的發展歷史,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個人評價:

雖然是60年代成書導致內容上多少有些過時,但其細節的豐富度與視角的宏大依舊給我帶來了極佳的閱讀體驗,巖崎昶老師可以說是極少數(甚至有可能是唯一的一個)在日軍侵華時期明確立場反抗日本政府的電影人。
來一張巖崎昶老師的帥照

來一張巖崎昶老師的帥照

英文著作:

《Ghost in the Well:The Hidden History of Horror Films in Japan》2021年(10月17號讀完)

個人評價:

質量相當高的一本西方視角下的日本恐怖電影發展簡史,雖然是西方視角,但作者並沒有在內容上夾帶私貨,全書近6,70%的內容都是在闡述日本戰前與戰後50到70年代的恐怖與“怪奇”(可理解為B級片或邪典電影)電影的發展,只有不到20%的內容對90年代到00年代的典型日式恐怖電影進行了論述,可以說是一本研究視角比較少見的專著,值得一讀。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