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高之作,但……還不夠——達爾優A75HE“陶瓷鍵帽”版


3樓貓 發佈時間:2025-02-12 02:46:34 作者:吉吉國王Plus Language

A75HE是達爾優希望衝高的作品,一共7個版本,主要區別就是全鋁半鋁,我手裡這個是全鋁+磁玉Pro+“陶瓷鍵帽”的頂配版。

衝高之作,但……還不夠——達爾優A75HE“陶瓷鍵帽”版-第0張

重量

來!看看重量!

衝高之作,但……還不夠——達爾優A75HE“陶瓷鍵帽”版-第1張

這麼重的鍵盤,一定要兩手拿,一個不小心就容易把鍵盤……把底板砸壞!

全鋁外殼+“陶瓷鍵帽”是這樣的,肯定比傳統75配列鍵盤重的多。

磁軸跟傳統機械軸有啥區別?

  • 傳統機械軸是通過壓力金屬彈片導通過電觸發,所以軸體也被稱為“開關”。響應時間一般是5毫秒左右,觸發行程預設好了,不能更改,壽命一般在5000W次以上。手感可以是線性也可以是段落。

  • 磁軸則是利用霍爾傳感器感受磁鐵產生磁通量觸發,磁軸也是“開關”,響應時間一般在1毫秒,觸發行程可以自定義,壽命也會更長,達到一億次。磁軸的手感只有線性。

衝高之作,但……還不夠——達爾優A75HE“陶瓷鍵帽”版-第2張

外觀

目前來說75配列應該是磁軸鍵盤相對萬金油的配列

衝高之作,但……還不夠——達爾優A75HE“陶瓷鍵帽”版-第3張

為啥不是98?因為磁軸價格都不便宜

68配列沒F鍵區日常用很不方便,只是個遊戲工具,沒啥意思。98/104配列的數字小鍵盤,佔空間,影響鼠標操作。那就87和75了。

87也就多幾個功能鍵,正常人也用不上幾次,而且也有組合鍵可以實現功能鍵操作。所以75就成了平衡點。

A75HE的關鍵詞就幾個:CNC全鋁合金外殼|磁玉軸Pro|75配列|陶瓷質感鍵帽

方向鍵為非下沉設計,整體更規整,但沒有和字母區分隔,盲打有困難。

衝高之作,但……還不夠——達爾優A75HE“陶瓷鍵帽”版-第4張

方向鍵右側放置三顆指示燈

F鍵區完整也做了分隔,這點對日常使用友好,不像雷蛇蛛皇為了塞下OLED屏幕只能把F鍵區的分隔全取消,導致F鍵區成了一溜。

衝高之作,但……還不夠——達爾優A75HE“陶瓷鍵帽”版-第5張

A75HE雖然F鍵區是有分隔,但也並不是標準寬度。由於大尺寸的金屬旋鈕佔位置沒有OLED屏幕那麼大。

整個外殼全CNC鋁合金,搭配電泳白配色,這質感,這細節~~~嘖嘖嘖

衝高之作,但……還不夠——達爾優A75HE“陶瓷鍵帽”版-第6張

不是很推薦冬天摸它,很冰的。等到夏天會很爽

四個邊角呈現出清晰的稜角,但邊緣經過了弧面處理,這樣一來,就不會出現鉻手的問題。

衝高之作,但……還不夠——達爾優A75HE“陶瓷鍵帽”版-第7張

說幾個我覺得還有待優化的點:

  1. 右側的功能鍵居然把Del放在PgUp和PgDn中間!!!很容易誤差!

  2. 達爾優的LOGO其實可以填一點品牌色的顏料,辨識度更高。而且全白的鍵盤一抹橙色,嘖嘖嘖,多好看!

  3. 旋鈕未來可以考慮放到側面

衝高之作,但……還不夠——達爾優A75HE“陶瓷鍵帽”版-第8張

背面

翻過來看看背面,也是CNC銑削出來的貫穿紋理,看起來力量感十足。

衝高之作,但……還不夠——達爾優A75HE“陶瓷鍵帽”版-第9張

衝高之作,但……還不夠——達爾優A75HE“陶瓷鍵帽”版-第10張

側面

左右兩側的金屬側板並沒焊死,而是可拆卸的,用四顆外露的內六角螺絲固定。金屬側板也做了倒角,看起來肌肉感也不少。

衝高之作,但……還不夠——達爾優A75HE“陶瓷鍵帽”版-第11張

可以換成其他配置,比如“碳板”

衝高之作,但……還不夠——達爾優A75HE“陶瓷鍵帽”版-第12張

前高偏高,19.5cm,建議搭配掌託使用。

衝高之作,但……還不夠——達爾優A75HE“陶瓷鍵帽”版-第13張

接口這個位置還有一個金屬裝飾板,很細節。甚至這個模式切換滑塊也是金屬……怪不得這麼重

衝高之作,但……還不夠——達爾優A75HE“陶瓷鍵帽”版-第14張

鍵盤有三種模式,P模式(精準),A模式(標準),G模式(遊戲)。比較好理解

衝高之作,但……還不夠——達爾優A75HE“陶瓷鍵帽”版-第15張

前兩個模式是支持RT調節的,但是基於模式的RT調節不能設置,更多是為了更低延遲。我是覺得大可不必。

哦,對了這個接口部分,為了藏C口,做了內凹設計,而且比較深,會挑線頭,大了就進不去。

軸體鍵帽

關於“陶瓷鍵帽”我有幾個點要講:

疊個甲:“陶瓷鍵帽”不是真陶瓷這事我知道,但是這個價格能做到80%真陶瓷的質感,是一件好事。追求真陶瓷的嘴炮黨請掏錢去隔壁“山海”。

  • 摸上去確實有陶瓷的冰涼以及溫潤,但是沒有真正的陶瓷那麼滑,它反而是偏澀的。對於遊戲定位的鍵盤是好事,有利於穩定按下按鍵。

  • 對比傳統ABS或者PBT鍵帽更耐用,可以用很久不會打油。(PBT也會打油,只是比ABS慢一些而已)

  • 有一定均光效果,這點是傳統塑料PBT鍵帽所沒有的。

  • “陶瓷鍵帽”更重,按下軸體的聲音更沉悶,搭配磁玉Pro軸體,可以說聲音表現在磁軸鍵盤裡稱得上“T0”!

  • 只是,你都999元了,還沒幾個增補鍵帽,省錢不是這麼省的,哥們,太說不過去了!

衝高之作,但……還不夠——達爾優A75HE“陶瓷鍵帽”版-第16張

衝高之作,但……還不夠——達爾優A75HE“陶瓷鍵帽”版-第17張

至於磁玉Pro我想說的不多:目前T0.5的磁軸。你就知道這一個就行了

衝高之作,但……還不夠——達爾優A75HE“陶瓷鍵帽”版-第18張

衝高之作,但……還不夠——達爾優A75HE“陶瓷鍵帽”版-第19張

結構

這把鍵盤的結構也是傳統的Gasket結構,用Gasket硅膠粒+Poron夾心棉+底棉+硅膠墊+PET聲音墊做填充組合。在磁軸裡這個配置已經屬於最高配置了(目前)。

衝高之作,但……還不夠——達爾優A75HE“陶瓷鍵帽”版-第20張

生態位

對Windows用戶來說A75HE很不錯,但是對MAC用戶來說,屬於偽需求。

一方面是驅動沒有覆蓋Mac,另一方面是Mac用戶會用Mac打遊戲嗎?不會。

至於說文字輸入,不如看看凌豹K98這種性價比鍵盤。或者高斯GS3104T Pro這種全配列鍵盤。

總結

達爾優的A75HE這款999元頂配“磁玉Pro+陶瓷鍵帽”的組合完成度非常高。75配列+磁玉Pro手感+鋁殼兼顧了日用,磁玉Pro性能+驅動+“陶瓷鍵帽”穩定性也兼顧了性能。

這把鍵盤是達爾優的“衝高之作”,能不能從“網吧雜牌”變成有技術的“自研品牌”成敗在此一舉。

從結果來看,依靠人無我有的堆料衝高是成功的(小米做10Ultra時候的邏輯,也是Redmi現在衝高的邏輯),但想再上一層樓,沒有軟件的支持,不可能。

樂觀點看,至少其他家拿不出這種供應商,達爾優對行業的領先度確實有了,而且一時半會兒其他家還追不上。

有些人說貴,999元那確實貴,我要不是白嫖,大概率也不會買。

但是要說智商稅,倒也不是。CNC全鋁殼子本身就不便宜,磁玉Pro更是5塊5一顆,再搭配成本沒100下不來的“陶瓷鍵帽”,光物料成本少說得600。

對下代的期望

達爾優想再衝高單單依靠鍵盤很困難,但是並非沒可能。以下只要做成一半,就能再上一層樓

衝高之作,但……還不夠——達爾優A75HE“陶瓷鍵帽”版-第21張
  • 做三模版本,並且電池容量要領先行業

  • 擴98配列,給電池擴位置

  • OLED屏幕+配套CNC金屬旋鈕

  • 側邊RGB燈帶

  • 軸體換TTC 萬磁王RGB

  • “陶瓷鍵帽”換黑色加金色紋路(烏金龍紋設計)

  • 充電線換航插線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