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我听说国内要办 BEMANI ONLY,我不由自主地笑了出来:
“你说,在一个音游玩家可能还不到 2000 人的国家办这个 IP 的 Only 展,怎么可能?”
直到 BEMANI ONLY 开展前夕,友人爱丽丝帮我抢到了一张票;
再到 BEMANI ONLY 开展之际,我成了家用区的 Tech Staff;
最后是 BEMANI ONLY S2,我以摊主的身份入场。
从质疑,到理解,最后是信仰。我想简单聊聊这场堪称“奇迹”的 ONLY 展,以及它是如何改变了我的。
时间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夜晚——BO(下文以 BO 代指 BEMANI ONLY)的布展日。我和爱丽丝他们来到会场,开始帮忙整理摊位的东西。场馆有些小,摊位却不少,里面有一个小区域是家用体验区。家用区的游戏似乎还有点问题,需要帮忙配置一下。
这是我对 BO 的第一印象。

(蓬莱重工摊位 BO1ver)
布展结束、回去的路上,我还在想,这么小的场地真的能填满吗?毕竟这个 ONLY 展的 IP 在大陆连个正经代理都没有,别说粉丝密度能超过友商的舞萌 DX,大多数机厅甚至都没几台机子,在家里扣扣手台还差不多。
直到第二天,我在 VIP 入场前就到了,那时场外早已排起长龙。所有 Staff 忙得焦头烂额。我连忙表明自己是家用区协力,拿到一张 Staff 证,然后匆匆冲进去开始维护机器。随着开场,场馆内瞬间被填满,舞台上的 DJ 将气氛推至高潮,摊主们奋力卖出自己花了无数时间制作的美味制品。我和爱丽丝拿着蓬莱重工当时的女武神框体展板跑上舞台整活,还有劲爆的 Dr.BEMANI 问答环节。最后,在惑星铁道的 BGA(展会屏幕因为比例原因只放出了“星 铁”二字)和一片笑声中落下帷幕。

(BO1场内图)

(BO1 DJ Live)

(可爱的天土)

(BO1签绘墙)
一年前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我早已回忆不起当时的画面,只剩感动与兴奋。那些复杂情绪至今仍充斥脑海,成为支撑我继续生活的动力。这是我第一次参加 ONLY 展会。期间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家里蹲的音游宅,基本不会去参加漫展之类的。但 BO 改变了我的想法。我想为它出一份力,我也想做出充满“爱”的同人,也想再参加一次这种可以在场馆里随便拉一个人就能聊上半小时、还能一起约饭的展。它是美味的、美丽的、令人难以忘怀的。
回到新加坡后,在和有同人经验的爱丽丝及友人肥宅虾哥的聊天中,我渐渐意识到自己也想做点什么。直到过了大半年,BO 粉丝群中弹出了一条公告——

那一刻,我的思绪又被拉回 2024 年 5 月 2 日的那一天,我的心开始悸动,我做出了一个至今都难以置信的决定:
我决定申请 BO2 的摊位。
因为音游启蒙,我平时也做一些设计,于是我想把这些作品带到 BO,分享给游客们。所以我打开了 Illustrator 开始作画,也第一次在米画师上约了自己喜欢的角色。设计制品是一件兴奋又痛苦的事,尤其是像我这种刚入坑的萌新,什么都不懂,只能靠问 BO 摊主群里的老师们,靠爱丽丝的平面设计经验来参考和帮忙,我才得以做出现在这些制品。
期间,我和虾哥也敲定了社团的名字,并逐步完成了去年就开始做的 MUSECA 框体。在临近 BO 前夕时,我突发奇想:想趁这次 BO 全国玩家齐聚一堂之际,让大家体验一下这款传说中的音游“MUSECA”。因为早早就被 K 社钉上棺材板,这个游戏在国内几乎没法玩到。于是我联系了 57 和熊猫,讨论是否可以将 MUSECA 放到广州某音游窝。得到肯定回复后,我又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
我们决定把 MUSECA 运到广州。

(新加坡樟宜机场合影,左Micca,右肥宅虾哥)
时间来到 2025 年 4 月 28 日,我和虾哥从窝里把 MUSECA 搬了出来,从新加坡托运到广州(小插曲:这台机器超了航班行李限额 10kg,最后紧急联络经理才获准托运)。之后我们就去广州音游窝配置 MUSECA,顺便和朋友们见面。
满广州吃了两三天后,布展日到了。我一走进场馆就被场地的大小震惊了:完全是 BO1 的两三倍大,摊位数量也多了许多。但没时间感慨,我赶紧冲到摊位开始布置。第一次出摊才发现经验不足以及在海外制作带来的问题:
制品货损达 50%。
我当场吓尿了。怎么会这样?我连忙和商家沟通,商家回复说:“亲亲,因为是手工制品所以贴歪很正常呢”
尼玛啊,如果只是贴歪我会找你吗,这都断了好吧!不过还好,经过沟通后商家同意退货并退款部分坏掉的大货。其他制品勉强能用,还有些因为设计可爱被其他摊主提前光顾,我们感恩。

(布展日的摊位,好像没有电磁阻尼)
之后点完货,虾哥拿出他提前准备的 POS 机开始录入货物并布置摊位,我则去家用区协助。和源老板打了招呼后,我就用提前做好的啤酒机箱主机接上手台,开始配置游戏和控制器。测试时发现家用区的 SDVX 电脑硬盘损坏,导致帧数波动严重甚至歌曲变调。后来直接用我的电脑顶上了。
小插曲:BO S2 的 43 寸显示器是向友人长安借的,这块显示器又大又重,搬运很麻烦,所以现场紧急招募志愿者 Staff,幸好有 Staff 馒头站了出来。他说自己有车,于是和长安联系,后来他和另一位 Staff fuwa 成功提来了显示器。

(不敢说话了.jpg)
布展日傍晚五六点时,源老板终于拿到了 DDR 脚台,长安也前来协助配置,我则在处理耳放和软件问题。背后响起了乐队排练的声音——
好好听啊,我居然听到了现场版的《凛として咲く花の如く》,我们感恩。
后来一直忙到晚上九点多才去吃晚饭,源老板请我们吃的牛肉火锅,真好吃。

(真好吃)
回酒店后还继续调试 MRT 摊位的电磁阻尼,一直弄到两三点才睡。因为第二天开展前要确保家用区一切正常,我们决定七点半进场,所以我定了七点的闹钟。
第二天,我顶着两颗红眼球起床出发。
然后就是开展日。

(We'll be right back.jpg)
一切都很匆忙。主办方像刺猬索尼克一样在场内来回奔跑安排工作,摊主们紧张收拾摊位。我和源老板、长安继续调试家用区、测试新买的耳机延长线。两个小时就这么流走了。
“倒数!十!九!八!七……”
一阵恍惚——好像还没反应过来,还以为自己在学校赶期末作业,还在航班上期待这次旅程……展会,开始了。
VIP 入场那一刻,蓬莱重工的摊位前瞬间排起长龙,隔壁的 MRT 社团成员们集体站起来围观,发现队伍竟然排到了对面摊位。真壮观。而我们的摊位前也陆续聚集起顾客,大家都很喜欢我们这次做的制品,真高兴。

(爱丽丝的摊位,真是壮观.jpg)
之后的故事就热热闹闹地展开了。细节已经模糊,我在家用区和摊位两头跑。很多顾客来买控台钥匙扣等制品,其他摊位也都围满了人。蓬莱重工摊位前甚至出现了三折叠的排队长龙,还需要 Staff 举牌指引队尾位置。家用区和去年一样人满为患,大家都玩得很投入。我们做的电磁阻尼也得到了认可,虽然累到炸裂,但心里是甜的。

(DJ小满哥.jpg)

(我从小搓到大.jpg)

(家用区)
中午时 Dr.BEMANI 活动开始了。今年的题目比去年容易一些,吸引了更多游客参与,我觉得很有趣。
匆匆吃了几口员工餐又继续忙碌,一直到下午三四点才得空去蹦迪。今年 DJ 数量比去年多,每个人的 Playlist 都有特色,很好听,蹦得特别爽。DJ Fishy 放《Dynamite》的时候我和 bbben 还拿着电磁阻尼即兴上台狂搓,他还现场加了即兴 scratch,好开心。

(差不多就是这样,在搓的是bbben,视频来源:BV1RYVVz5E77)

(Live差不多是这样的)
这次还见到了 AntonyZ-,和他 B 站上的风格一样,是个极其社牛的人,全程活跃气氛,还跳了《Daisuke》,真的是超级乐观的人。
随着 DJ Live 的结束,家用区开始准备收摊。我也去帮忙拆 DDR 脚台、收电脑。背后响起乐队的演奏,要不是嗓子哑了、也实在太累了,我也想冲到前排打 Call,老师们演奏得真的很好。
再之后就是展会结束,大家都在拼命收拾现场,乱作一团。我们还顺便跑去买了点 VIP 物料。后来大家都累了,只能尽力收好东西然后撤离。在收拾时还遇到了 BO1 认识的朋友,但手上东西太多,没能好好打招呼,有点遗憾。这次还和 Yurika 老师、Hans 老师交换了很多物料,感谢他们的支持,他们的 COS 也超棒!

(BO2签绘墙)


(外面的立牌,都好好看好想抱回家)

(结算图)
然后回酒店收拾行李,晚上吃得也很好,那个烤鸡还是烤鸽真的很好吃。接着就是喝得烂醉。
剩下的,好像也没太多印象了。其实展会结束那一刻,我都还没反应过来,总觉得这一切像是一场彩排。但故事总是在你还没反应过来时,就热热闹闹地开始了。
直到昨天,我躺在床上,嘴里砸吧砸吧地回忆这些事,才突然露出一抹笑容。
这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就像油柑那样——有回甘。
是那些大胆的决定和崭新的舞台,让我挑战自己,尝试新的事物。
感谢 BEMANI ONLY,感谢你们,我们感恩。
这段记忆将支撑着我,继续走下去。
你说,一个国内玩家可能不到 2000 人的音游 IP,做 ONLY 展,是真的吗?
——是爱啊。
(本人语言文学功底现已成功退步至小学水平,本文章部分内容使用ChatGPT优化语法,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