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世界》瑞典系歷史考證(二):UDES家族


3樓貓 發佈時間:2021-12-01 10:30:00 作者:COYOTE郊狼 Language

UDES計劃的誕生背景及基本情況:

進入1970年代後,瑞典軍方與合作的各大承包商開始了一輪全新的坦克概念設計,這一批圖紙,原型車,概念模型統稱為“ Underlagsgrupp Direkt Eld Stridsfordon (地面火力支援戰鬥載具)”簡稱為“UDES”。整個UDES的目標是探索基於當時瑞典的工業經濟水平來打造一款自研的未來戰鬥車輛系統。UDES研發大會第一次召開是在1971年的1月7日,基本確定了UDES的設計需求,此後又召開了一系列會議來對UDES進行修改和完善。
UDES計劃中的幾輛木質原型車模型

UDES計劃中的幾輛木質原型車模型

UDES計劃由瑞典戰鬥車輛設計局的首席機械師Sven Berge提出,他的技術小組在當時詳細論述了自己對未來地面裝甲車輛戰鬥的設想。同時研究小組還盡力尋找一個簡單省錢的方法來開發一款新坦克,在他們手中的設計稿中,有三個不同的基準參考模型:
  1. 無炮塔設計,即現役的Strv103坦克設計。
  2. 有炮塔設計,基於瑞典國產版百夫長或者新設計。
  3. 搭載重型反坦克炮的坦克設計。在三個參考中除去瑞典本國的技術外,也參考了當時主流的外國坦克設計理念。
終於在前後大大小小19次UDES研討會議後,共計35個型號的設計方案出爐。其中UDES1,2,3,4,11,15,16,15/16,17,18,19號方案為主戰坦克設計方案。UDES5,6,7,8,9,10,12,13,14,25,26,27,28,29,30,31,32,33,34,35號為其他支援戰鬥車輛設計方案。UDES51,52,53,54號為坦克殲擊車設計方案

UDES步履蹣跚

1976年秋,UDES5,6,11,15/16,19,32號方案的全尺寸模型被製造出來。這些木質的模型被拿來與現有的坦克進行比較,包括車輛投影面積,座艙舒適度,車體承重能力,機動性等等,不過整個UDES方案中只有大約10分之1有建造出來木質模型。
下面是幾個UDES項目設計草圖和設計理念簡介。
UDES01方案
基於現有的STRV103開發,計劃裝備105mm,120mm的重型反坦克炮,戰鬥全重大約40噸。
UDES02方案
60年代,瑞典已經具備了國產百夫長坦克的能力,所以UDES02號方案將基於百夫長底盤換裝更加強大的炮塔結構,計劃中安裝酋長,豹2原型,XM1的炮塔。戰鬥全重大約50噸。
UDES03方案
基於UDES01方案的延伸,裝備有105,120mm的火炮,負重輪增加至5對,戰鬥全重20到30噸。初期的坦克研究很大程度上都是在Strv103上進行改裝驗證。UDES03的模型驗證工作從70年代初一直持續到1973年底,直到軍方暫時擱置無炮塔設計轉而投入到3人車組有炮塔設計中。
仍在製作中的UDES03木質模型

仍在製作中的UDES03木質模型

實驗中的UDES03坦克驗證車,注意負重輪數量已經改成5對

實驗中的UDES03坦克驗證車,注意負重輪數量已經改成5對

UDES04方案
對UDES01的減重優化版本。戰鬥全重降至25噸。
UDES05方案
UDES05方案是一個小型裝甲運兵車設計,它裝備一門90mm火炮,戰鬥全重大約在20噸。準確的說UDES05方案是UDES03家族的分支,因為UDES05的底盤正是來自於UDES03。
UDES05方案木質模型,從外觀看頗有幾分紅色警戒2中超時空採礦車的味道

UDES05方案木質模型,從外觀看頗有幾分紅色警戒2中超時空採礦車的味道

UDES06方案
類似UDES05,同樣是一個小型裝甲運兵車設計,不過擁有相對更好的裝甲防護設計,整車全重15到20噸,屬於UDES04家族的分支。和UDES05一樣,UDES06也有一個木質模型被造出來用於展示和研究。
UDES06的木質模型

UDES06的木質模型

UDES07
基於UDES03的減重輕量化版本,裝甲防護有所削弱以保證車體重量能夠降低到15噸,沒有圖紙留存。
UDES08
UDES08的設計基於另一個同時開展的戰車研究計劃(Pansarbandvagn 302),UDES08升級了裝甲防護,同時整車重量控制在15噸。UDES08製造出過一輛原型車,它是基於“ Pansarbandvagn 302”戰車改進的。1976年3月,開始了對UDES08的試驗工作,UDES08早期還是使用的傳統懸掛,但是到了1980年初,它又被換上了交錯式負重輪結構(德三正統在瑞典)。
80年代的UDES08原型車照片,注意車底已經變成了交錯式負重輪設計

80年代的UDES08原型車照片,注意車底已經變成了交錯式負重輪設計

當然交錯式負重輪的設計可不是為了文藝復興搞得藝術創作,而是有其實際意義的,當時一位名叫馬丁·斯凡特森的軍士長就總結到:
“交錯式負重輪是一個確實可行的方案來減小車體對地壓強,使用交錯式負重輪也可以很好地保持負重輪之間的距離。在1980年到1981年間,我們既有模型論證,又有實車演示,實驗表明,交錯式負重輪在減小地面壓強,降低滾動阻力方面的反饋是積極正面的。當然交錯式負重輪也有其隱患,比如履帶長時間運轉下會產生彎曲形變,泥土的淤積也會加重懸掛系統的負擔。但實際測試結果是這些隱患在極端狀況下都不易產生,事實上對於UDES08改裝方案來說交錯式負重輪完全可靠。”
UDES08方案早期使用的是20mm速射炮,但是軍方認為這款主武器威力太小,於是在1982到1984年的武器研究中又測試了“毛瑟MK25E”,“奧利坎Kba”,“奧利坎Kbb”,“萊茵金屬Rh20”,“沙貢M242”這幾種火炮。當然後續瑞典軍方已經開發出更大尺寸的步兵戰車,所以體積小巧的UDES08方案自然就退出了歷史舞臺,其原型車至今仍被保留在軍事博物館內供人參觀。
UDES09方案
基於UDES03家族改進,但是從實際圖紙來看,其造型已經具備了後來CV90戰車的雛形,除了本體的輕型坦克設計外,UDES09還有後續兩個縮短車體的自行火炮和導彈發射車計劃。
UDES10
有炮塔坦克設計,提高了裝甲防護,整體設計基於UDES04家族,暫無圖紙信息。
UDES11
無炮塔設計,換裝更大性的火炮,重量25到30噸,1971年的藍圖論證中,UDES11在UDES03基礎上研製了一個20噸的試驗車,但是裝甲防護不夠理想。此外UDES11也有一個全尺寸的木質模型。
UDES11的全尺寸木質模型

UDES11的全尺寸木質模型

UDES12
基於UDES04家族開發,擁有好的防護設計,重約25噸,暫無圖紙流出。
UDES13
基於Ikv91裝甲車改進而來,裝備了90mm低膛壓炮,重約15噸。
UDES14
和UDES13相似,也是基於Ikv91裝甲車的改進型戰車,裝備有一門105mm突擊炮。重20噸左右。但是後續的研究和改進後,UDES變成了另外一副模樣。
後期型的UDES14設計圖紙,這個和遊戲裡的UDES外形已經極為相似了

後期型的UDES14設計圖紙,這個和遊戲裡的UDES外形已經極為相似了

瑞典軍方認為原本的UDES設計對於車輛防護很不理想,所以決定改為後置炮塔,讓車體前部擁有極大傾角,炮塔也是基於傾角裝甲設計而來。
UDES15
博福斯的坦克設計方案,車體投影輪廓極小,裝備有105或120mm主炮,重25到30噸。
UDES16
類似UDES14後期型,加大車體正面傾角,裝備105,120mm火炮,重25到30噸。
UDES15/16
平衡了博福斯與海格隆公司的方案,裝備105、120mm主炮,重25到30噸,有一個全尺寸木質模型被開發出來。
對比遊戲中的UDES15/16和真實的圖紙,木質模型,我們會發現其實WG在UDES的外形上還是做了很多自己的創造部分。

對比遊戲中的UDES15/16和真實的圖紙,木質模型,我們會發現其實WG在UDES的外形上還是做了很多自己的創造部分。

UDES17
無人炮塔概念,裝備1-5,12-mm主炮,全重25到30噸。
UDES18
加長車體的UDES17,負重輪數量增至6對,同時改善火炮俯仰機構,擴大彈藥儲備量。
UDES19
和UDES17,18相似,同樣的無人炮塔設計,最開始僅為木質模型參考,後來軍方認為這個方案很有前景,便將一輛黃鼠狼運兵車改造成了UDES19試驗車
與STRV103一起停放的UDES19木質模型,注意其尺寸大小對比

與STRV103一起停放的UDES19木質模型,注意其尺寸大小對比

在對新型戰鬥車輛的研究中,科研人員認為要想適應瑞典錯綜複雜的地形環境,有必要設計炮塔結構,而不是無炮塔坦克,所以UDES19的開發立刻提上日程。首先是對其炮塔的研究,準確來說UDES19是單人炮塔,但是筆者這裡偷懶還是算作無人炮塔吧。
基於黃鼠狼底盤開發的UDES19試驗車

基於黃鼠狼底盤開發的UDES19試驗車

為了實現這個無人炮塔,研究人員為其開發了滑竿裝彈機和遙控精確瞄準系統,至於黃鼠狼底盤,它自1976年就一直保留在瑞典的軍方實驗室內,與其同時期的一輛豹1也被瑞典軍方租借過來用於試驗研究。
UDES19滑竿式裝彈機特寫

UDES19滑竿式裝彈機特寫

研究人員為了這個炮塔可謂煞費苦心,為了配合瑞典裝甲部隊的訓練,他們還為這個炮塔開發了充電機和照相機,用於拍攝瞄準鏡內圖像,考核車組成員的訓練成績。雖然這個炮塔只有一層鋼板做簡易防護,但實際上這個炮塔可靠性相當好,在後續的泥土,雪地,樹林實驗中,爛泥,積雪,小樹杈都不會對這個炮塔造成影響。但是由於精確瞄準系統存在缺陷,所以UDES19的工作就停留在試驗車階段了。除去黃鼠狼改裝版外,還有一輛基於Strv103改裝的UDES19試驗車。

UDES從科學到科幻

瑞典雖然是個發達國家,但是國土道路狀況很不理想,有大面積的泥地和凍土,這對於裝甲部隊行軍來說簡直是噩夢,所以瑞典科學家認為連接式車輛更適合瑞典這種獨特的地形環境,尤其是當時瑞典已經成功裝備的BV206連接式運輸車。
因此UDES XX計劃開始了,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中心轉向,對於裝甲戰鬥車輛來說,除了輪式載具,大多都需要原地轉向能力,以加強對地形的適應性和機動性。但這對於連接式車輛來說是個大難題,因為旋轉軸心在頭車,尾車會被帶著甩來甩去。科研人員的解決辦法是在兩車交接處加裝液壓缸,這樣可以讓前後車體強制傾斜,使得距離連接器位置的負重輪與地面解除,這樣將旋轉中心至於車體中央。
在這個理論基礎上,AB 哈格藍-桑納公司開發了一款4噸重的試驗車,這輛驗證車稱為UDES XX05,是基於bv206運兵車改裝而成。
UDES XX05試驗車照片,注意後方有伴隨試驗的瑞典百夫長坦克

UDES XX05試驗車照片,注意後方有伴隨試驗的瑞典百夫長坦克

UDES XX05擁有獨特的越障能力,他可以利用液壓系統,控制車體的搖擺,從而提高抓地力。
UDES XX05的懸掛系統展示,與其做對比的是Strv103

UDES XX05的懸掛系統展示,與其做對比的是Strv103

通過一系列試驗後,軍方得出瞭如下結論:
  1. 新戰車必須擁有高機動性,至少與機械化步兵團一樣好,而且連接式戰車設計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方案。
  2. 加大對裝甲部隊的預算支持(給 我 打 錢 !)
  3. 車體重量要符合無障礙限制,同時也要注意車體防護,尤其是對常見火力威脅的防護,例如彈片和小口徑反坦克武器。所以總重量在20噸較為合適。
在此基礎上,UDES XX20項目被提出,1977年通過了對連接式設計的審核,80年代初,決定以120mm炮為主要火力展開試驗車製造工作。
1982年初,UDES XX20試驗車交付陸軍,1982年1月到1984年3月,軍方展開了一系列UDES XX20的實驗工作。
UDES XX20試驗車照片

UDES XX20試驗車照片

UDES XX20作為一款連接式坦克,它的設計非常獨特,以至於外國專家看後以為這是什麼科幻電影的拍攝道具。前車為火炮戰鬥室和駕駛室,後車則是動力艙。成員三人,包括車長,炮手,駕駛員。全員都位於前車內。有趣的是車長室是高度可調的,車長可以通過調節自身座位高度來觀察周圍地形。
車長的艙室是可以調節高度的(瑞式探頭.jpg)

車長的艙室是可以調節高度的(瑞式探頭.jpg)

該車裝備了120mm萊茵金屬L44滑膛炮,自動裝填,彈夾放於前車,但是供電器和儲備彈藥則放在後車。
連接系統採用雙腰控制設計,這樣使得前後兩車可以相互移動,而中部的液壓缸則控制三度轉向(側向,傾斜,滾動),此外還有一個兩度轉向液壓系統(側向,傾斜)。
後續試驗表明,UDES XX20在越障能力和機動性上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它也存在巨大隱患,首先是車輛從觀察狀態轉變為戰鬥狀態 的時間過長,在瑞典裝甲部隊習慣裡,先敵開火,先發制人是重中之重,因為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快速開火進攻就無法組織有效的火力覆蓋優勢,而UDES XX20的車體也極易暴露。此外UDES XX20的渡水能力也很差。
試驗期間,UDES XX20獲得兩個改裝建議,分別是UDES XX20B和UDES XX20C。
B方案圖紙

B方案圖紙

C方案圖紙

C方案圖紙

綜合考慮後,瑞典軍方給予UDES XX20的評估是:“它的戰鬥效率和地形適應能力不能到達預期。”最終UDES XX20計劃流產。
剩餘的UDES 方案:
UDES25
反坦克導彈車,重15噸,由PBV302改裝而來。
UDES26
裝備有90mm火炮的反坦克導彈車,全重14噸,基於Pbv302改進而來。
UDES27
輪式反坦克車,裝備有陶式反坦克導彈和小口徑自衛火炮。重5到14噸。
UDES28
基於UDES27改進,裝備了90mm火炮。重14噸左右。
UDES29
基於Pbv302改進的反坦克車,暫無圖紙。
UDES 30
基於Bv206戰車開發的反坦克導彈運載車,在這個研究項目的子型號中衍生出了裝甲版的Bv206,並開發出一個全尺寸木質模型。
UDES30 木質模型

UDES30 木質模型

UDES31
輪式坦克殲擊車方案,裝備105,120mm主炮,重約9噸。
UDES32
裝備105,120mm火炮的坦克殲擊車,僅存在圖紙和一個木質模型。
UDES33
基於LBV701改裝的防空導彈拖車,暫無圖紙。
UDES34
軍用運輸拖車,僅存在於圖紙層面。
UDES35
針對UDES34的發動機改進,暫無圖紙。

總結

從整體來看UDES方案,我們會驚奇於其設計範圍之廣,大到主戰坦克,小到運兵車,幾乎地面軍用車輛的各個層面都有涉及到。雖然整個項目最終沒有一個能投入到量產服役階段,但研究階段的技術和經驗積累才是關鍵,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UDES項目的實驗成果最終造福了CV90項目和Strv2000,當然就目前的UDES項目總數來看,WG公司估計又可以再出一大票氪金車了。
Strv2000設計圖紙,其部分技術就來源於UDES項目,所以技術是不斷積累而成的,絕不是一蹴而就

Strv2000設計圖紙,其部分技術就來源於UDES項目,所以技術是不斷積累而成的,絕不是一蹴而就



© 2022 3樓貓 站點地圖 購買域名: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