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1月17日消息,近日國家有關部門發佈了《關於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其中手機也被列入其中。
規定中顯示,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錶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按產品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不超過500元。
按照最新的國補政策,要想“完整享受”500元的國補,手機的銷售價格要在3333元-6000元之間。
所以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國補手機限額為何定檔6000元呢,對此相關人士進行了解答。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市場流通與消費研究室主任依紹華表示,像手機、平板電腦這些數碼產品,6000元基本能夠涵蓋中檔、高檔的絕大部分產品。
“6000元以上的產品,實際上是在基本的使用功能之外,具有一定其他符號意義,而購買這類數碼商品的人群,補貼對他購買行為的影響,其實就沒有那麼大。也就是說,我們要把補貼更多惠及到更廣泛的消費者,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文章來源: 快科技-手機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