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30年前兩款科幻美式3D射擊遊戲,賽博,異形,難死我了》這篇長文裡寫到在表妹家第一次在個人的家裡玩到了紅白機。(紅白機那會兒都是在包機房裡玩的,當時自己家裡還沒有買)
姨父那會兒工作之餘做點副業的小生意,見多識廣,本人也風趣愛講笑話,也愛玩。
這臺紅白機買回來大部分時間應該是姨父在玩吧?我想我表妹應該是不感興趣的。
來年的暑假,我就來表妹家玩了。那時候的寒暑假,都會去親戚家住段時間,我來表妹家自然是衝著遊戲機來的。
某天的中午剛過,姨父就回來了,拉著我一起玩遊戲,我跟姨父一起玩《馬戲團》他在我身邊給我鼓勁兒加油,從獅子跳火圈開始,走鋼絲、跳球以及騎馬蹦床都過去了,唯獨第五關的空中接力飛人怎麼都過不去。

要說當時最愛玩的遊戲還是超級馬里奧這類的動作遊戲。
那會兒,痴迷到什麼程度呢?日夜的玩,臨睡前自己可以在腦子裡過一遍第一關和第二關的所有場景。這些場景裡出過什麼,各種細節都能想得起來。(讀書但凡有這一半用心也不至於現在一事無成啊)

如此的痴迷自然也是有回報的,我在某天晚上把馬里奧幹到了第8關,但終因這一關的迷宮實在是讓我找不到出口,過不去了,但那晚的激動不亞於通關吧。
有時候姨父要玩的遊戲可以坐一下午都在玩它,可他要玩的那個遊戲我不喜歡,是一張單卡。就是下落消除的鼻祖《俄羅斯方塊》

那時候的我實在不理解這個遊戲有什麼魔力,單調的畫面,過關時會有根據得分有小人上來跳舞,看著隨機落下來的方塊越來越快,姨父也終於敗下陣來。

後來的某天週末,哥哥拿回了一臺掌機,不是gameboy,就是隻有俄羅斯方塊的液晶遊戲掌機。
不知道為什麼,我突然get到了這款遊戲的樂趣,開始抱著它沉迷在一層一層消除的快樂中。
那個掌機有個貼心設計,按下可以快速落下,按上就可以暫停,我經常會按上來暫停觀察局勢思考下一步怎麼辦,這個舉動經常讓我在築成高樓馬上要over時解救了我。

某次在包機房看見有人在玩一款遊戲,底部向上射擊隨機顏色的泡泡,對準上方的一堆混亂排序的彩色泡泡,當3個同樣顏色的泡泡在一起時會消失。

當時問了這款遊戲的名字叫泡泡龍(應該是Puzzle Bobble),可是奇怪的是我在網上找不到這個遊戲的fc畫面和視頻,全部都是neogeo的。
也許是我記錯了,也可能不是這個名字,反正後來在電腦城裡見到PC上的祖瑪,我心想這不就是360度的泡泡龍嘛。

當年,由萬代出品,橫井軍平設計的神奇天鵝登場,橫井先生還為其特意設計了一款遊戲,只用簡單的線條,相連起來即可消除。
橫井先生因為車禍,沒有等到WonderSwan發售就去世了,後來BANDAI為了紀念他,特意將他的名字“軍平”(Gunpey)命名了這款遊戲。

剛發售時是黑白色的,後來也隨著彩色掌機wsc發售,出了彩色版。
因為手頭的復古掌機鍵位設置的問題,這個遊戲一直沒深玩,還好不管是PSP和NDS上也出了這款遊戲,有機會要試一試。
2000年以後,flash動畫開始在互聯網上流行起來。被稱為閃客的高手們做出了或有趣、或深度或藝術的動畫。
其中甚至有高手用flash做出了遊戲。具體年份我已經忘卻了,我是在某紙媒上看到了一款推薦的flash遊戲,簡單玩法,畫面卡哇伊,小巧的flash智力休閒消消樂遊戲《動物園管理者》(ZOOKEEPER)
這是一款典型的的三消遊戲,只要將相同的動物頭像擺在一起就會消失掉。

這款遊戲讓我不得不佩服開發者的構思,簡單既有趣得到了完美的詮釋。尤其是相同動物頭像一碰面那驚訝錯愕的表情隨之消失的表現讓人哈哈一笑。
96還是97年的時候,capcom曾出過一款以街霸為主題的益智遊戲,《街霸方塊》(Super Puzzle Fighter)
當年還沒有買土星,有幸在初中要好的同學家裡的電腦上玩過這款遊戲。
所有的人物都是Q版,不光是街霸裡的人物,也有惡魔戰士裡的人物出場,一個個都很Q
這遊戲也是益智消除類裡的對戰遊戲,你可以連續消除給對方沉重的一擊,也可抵消對方的攻擊,就看你如何應對。
現在唯一記得的是使用春麗,她在使用過程中會時不時冒出一句 “看啊 看啊” 當消除方塊多了,會給對方一堆麻煩,這會兒她又會說 “對不起喲~”
每次下落出來兩個小方塊,當顏色相同的小方塊在一起時會融成一個大方塊,經常跟小夥伴把自己這邊的某個顏色用無數個小方塊攢成一個巨大的亮堂堂的方塊,很像是一塊兒大大的水果糖,就等著該顏色的解封塊下來解鎖這個大方塊給對方一個沉重的一擊。

後來,雖然在土星上也出過類似的對戰方塊遊戲,比如心跳方塊和花組方塊,我卻只聞其名未曾嘗試過。

但土星上有一款益智對戰遊戲,我最近無意中想起來,在網上去尋找這個ROM,終於在外網上下了下來。這是一款什麼遊戲呢?
閨女自小她媽就不讓她看電視,我家平時的電視一直都不開的。
但我卻總想把我小時候喜歡的動畫片都想給閨女看一看。
所以這丫頭也趁著她媽不在家的時候開開電視看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比如《丁丁歷險記》啊《小馬寶莉》啊《汪汪隊》什麼的。
有段時間看丁丁,總是那個七個水晶球,也算是我童年看連環畫的一段陰影吧?她還看得津津有味

丫頭也同樣喜歡看《冰雪奇緣》,不停地重複看1,後來出了2後又開始不停地重複看2,會唱裡面的歌,不管是雪寶的還是艾莎媽媽的,她都會唱。

最近這段時間她又開始看《櫻桃小丸子》從第一部一直追到了第四部,雖然清晰度欠佳,我都懷疑我下載的是那會兒real格式壓縮的,全是大顆粒。
可是閨女看得津津有味,時不時地還給我講裡面的故事。
當然,她也喜歡看劇場版《來自意大利的少年》

我想起了,某一期的電軟上,曾說過當年的衛視中文臺有個劉曉慶主持的外景節目,但卻遠不如《櫻桃小丸子》這個看似低幼實際內容豐富的動畫片來得有趣。
嫂子很喜歡小丸子,那會兒哥哥給她用錄像機在衛視中文臺播放時錄下了幾集動畫,我首次看的小丸子動畫也來自這盤錄像帶。
大部分內容已經忘了,只記得有一集小丸子非要吃章魚燒,為了能吃到,費勁地弄到了做章魚燒的器材,看著動畫裡簡簡單單地展示如何製作時,我對這個小吃流下了口水,心心念唸的想,這章魚燒到底是啥味道?刷上那醬汁怎麼調配?雖然多年後終於吃到,但心中還是忘不了動畫片裡的展示。

閨女也喜歡看,我問過她一個關於小丸子家裡吃火鍋的情節,閨女會詳細的給我講因為小丸子家裡不富裕,吃不起全是牛肉的火鍋,只好將豬五花兒和少量牛肉摻在一起吃。

哎呀,我怎麼說的全都是吃的啊……
小丸子的畫風雖然簡單,但內容卻很豐滿,而且裡面的人物也各有特色。
鄰家女孩兒小丸子最好的朋友小玉、官兒迷班長丸尾總是扶著眼鏡說道 總而言之……
總愛叫小丸子寶貝的闊少爺花輪 還有蔥頭腦袋永澤 還有,有點陰森實際是小丸子好朋友的野口
已經忘了當時為什麼會選擇土星上曾出過一款以櫻桃小丸子為主題的對戰方塊類的遊戲。也許是因為哥哥給嫂子買來玩的吧?
名為小丸子的對戰方塊(遊戲的片頭就是小丸子在讀這個標題“Chibi-Maruko-chan-no-Taisen-Puzzle-Damaちびまる子ちゃんの対戦ぱずるだま”大家可以就按照漢語拼音讀這個日文發音,雖然ru應該發lu的音等,但大體上差不多)
背景有小兔子,我不知道出自哪裡?是小丸子喜歡的布偶?還是某個特別篇裡的?

第一次見到這個遊戲的譯名是電軟出的97秘技寶典上的一個名錄,哥哥當時說,嘿這個遊戲原來叫小丸子的謎題疙瘩啊。

遊戲的玩法也很簡單,3個同色的圓球可以消除,消除後的中空部位會被上方的球落下填補,如果正好趕上又是3色相同的球就會有連擊效果,會給對方的場景中搗亂。當然,也可在對方攻擊前的一輪情況下用消除來抵消攻擊。
基本上動畫裡的主要人物都有登場,姐姐 爺爺 小玉 花輪 永澤 濱崎等等

每個人物都有攻擊的必殺技,也就是給對方場景裡上下左右提供雜亂顏色的星星球。每個星星球會給對方造成困擾,星星球的設定為,在相鄰的實體球消除後,它會變為相應顏色的實體球。當星星球變為實體顏色球后,再次連接其他同色球消失後也會給對方造成反擊。
每個人物相當於背景牆,會說一些符合自己性格的臺詞,當消失連擊出現後,也會說一些挑釁的氣人話。當自己被人攻擊時,也會擦汗緊張,當這些小球被堆落成小山快達到頂端時,也會滿臉豎線……

總之是一款有趣,熱鬧,且益智又閤家歡的遊戲。
開發商是KONAMI,平心而論,當年的KONAMI也為土星出了很多素質很高且有趣的好遊戲。
這款輕鬆的遊戲,我還邀請父親一起玩過,父親選的小丸子,我選的是小玉。
那一場誰輸誰贏我忘了,我只記得父親玩這款遊戲時,裡面的小丸子做出連擊時,舉單手高喊的那一句 “touyigi”(といぎ可能是這個發音)的臺詞,父親偶爾也會學著說上那麼一句。
看著當年已經有白髮的父親也會像遊戲裡的卡通人物一樣喊著臺詞兒,雖然不知道什麼意思,可在遊戲遊玩的過程中,頗有些活躍氣氛給自己鼓勁兒的意味。
這還真是記憶中為數不多,也許是僅有的跟父親一起遊玩遊戲的畫面吧?

那會兒也沒有手機,有手機也拍不了照片。這是去年老爺子體驗AR眼鏡玩switch 我說這是賽博老頭兒啊。
只能說,好玩的遊戲,閤家歡的遊戲,是不分年齡也沒有代溝的。

後記,這一篇也許是受眾不多的一款遊戲吧?當然,看到現在大家手機上時不時地玩著消消樂,我覺得該類型的遊戲還是挺讓大家喜愛吧?
寫這篇的初衷也只是因為無意中想起了小丸子那句“touyigi”想起了和父親一起玩這款遊戲的那個下午。在我心裡,這款遊戲雖然小眾,但在我回憶裡不會忘記。
寫的過程中,想起了寶開,對,就是那個開發《植物大戰殭屍》的公司,他們也曾開發了好多有趣的休閒遊戲,讓我一度痴迷。對機會也來寫一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