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是怎么把业务做大做强的?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18年,也就是孔子34岁的这一年,孟孙氏的族长孟僖子病危。
孟僖子在交代后事的时候,特意提到了孔子,他说:当初我年轻的时候陪国君出国访问过,到了郑国、楚国。我因为不懂外交场合的礼节,出了一些丑,这是我人生的一大遗憾。现在我听说孔子这个人很有学问,你们一定要把他请到家里来跟他学习。

在孟僖子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果然就聘请了孔子来当自己的家庭教师。这兄弟俩叫孟懿子和南宫敬叔,他们主要是跟孔子学习礼仪,也就是贵族社会里的各种礼仪知识。
这孟氏兄弟俩也是贵族父亲和民间女子【野合】生下的孩子,所以他们也能够接受野合出身的孔子,愿意给他更好的工作机会。那时候贵族老爷和底层民女有点艳遇,搞个【野合】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如今孔子当了孟家的家庭教师,除了地位名声上了个台阶,还得到了其他的什么好处吗?当然有,那就是有了出国见世面的机会。孔子这次是跟着孟孙家一群人出的国,他们的目的地是东周王室的都城洛阳。
这正好是孟僖子死后一个多月,应该是代表鲁国给王室报丧,也就是报告孟僖子的死讯。按照周人的礼法,诸侯国内部的大事,应该及时报告周王朝廷。这既是政治秩序,也是家族礼节。孔子应该是跟着去安排各种礼仪的,避免出错。

这任务可不轻,他因此得到了东家给的额外报酬,那就是孔子这辈子的第一辆马车。这辆马车只配了两匹马,档次不算高。因为那时体面的马车要驾4匹马,所谓 【驷马难追】。

但对孔子来说,这已经是超出预期的待遇了,甚至算得上是他这辈子的一个里程碑。春秋贵族拥有一辆自己的马车,遇到打仗的时候就能驾驶着马车参战,为上一级大贵族提供军事服务,这才算一名合格的 【士】。
马车,还代表了贵族在社交场合的身份地位。西周春秋的贵族,不光有事的时候乘车,没事的时候也经常是驾着辆马车到处跑。
你看孔子因为学问名声的增长,完成了事业起步后的第一次重大升级。34岁的他,进入了鲁国更上流的贵族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