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出“佳”為“尼”跳轉陣營之後,所拍攝的照片像素從2400萬提升至3300萬,視頻分辨率從全高清躍升至4K超高清,原來的硬件平臺性能不太夠用,在批處理多張圖片或者照片調色套用濾鏡等操作時,加載等待處理所耗費時間明顯增加,更別說視頻編輯與渲染導出等工作應用場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節省時間,並綜合實際性能需求和預算等方面,決定將處理器升級至英特爾酷睿i7-14700K。
本次組裝的是白色海景房風格高性能主機,首先說說主機詳細硬件配置,其中包括英特爾酷睿i7-14700K處理器,微星Z790MPOWER主板,撼與Arc A770 16GB大鵬OC顯卡,科摩思赤霄白帝32GB DDR5 7200內存條,鑫谷崑崙2代360水冷散熱器,鑫谷崑崙MU-1000G冰山版電源(額定輸出功率1000W),兩個全讀速的PCIe4.0固態硬盤,以及白色MATX尺寸規格的機箱。
說說為何會選擇十四代的酷睿處理器,而不選最新的英特爾Ultra 200S系列處理器,主要是其Ultra7 265K和與之配套的Z890系列主板目前價格超出預算,總體性能也沒與i7-14700K處理器拉開明顯差距,後者的價格卻親民不少,可將剩餘預算放在顯卡或固態硬盤等硬件上。
英特爾酷睿i7-14700K處理器採用LGA1700接口,並同時兼容DDR4與DDR5兩種規格的內存條,在主板與內存條上有著更豐富的選擇,追求擴展性與性能釋放的話,可選Z790主板搭配高頻DDR5內存條,追求性價比可以B760搭配DDR4內存條,裝機成本可做到更低。
本次搭配科摩思赤霄白帝32GB DDR5 7200內存條,外觀設計足夠簡潔純粹,其採用純白色外觀設計,2mm厚度鋁合金材質散熱馬甲,表面以兩根斜線劃分出三個區域,中部區域稍微凸起並往上延伸,讓其看起來更具立體感,頂部為貫穿式RGB燈帶,支持主板燈效同步。
內存條搭載的是海力士A-Die內存顆粒,在頻率規格方面提供6000MT/s到8000MT/s多個不同頻率版本,手上這對內存條的容量為32GB(16GB×2)套條,運行頻率為7200MT/s時序為CL34版本,有著非常不錯的超頻潛力,可超頻至8200MT/s CL38,本次測試僅使用XMP頻率。
顯卡選擇撼與Arc A770 16GB大鵬OC顯卡,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非公版的Arc A770 16GB顯卡所配備的是三風扇,對於ITX規格的小機箱兼容性不足,至於公版目前全新不太好找,且散熱的實際效果較為一般,這款撼與顯卡配備雙散熱風扇,且實際散熱效果不比三風扇的差。
撼與Arc A770 16GB大鵬OC顯卡配備兩個10cm雙滾珠散熱風扇,以及一體式鋁合金材質背板,其採用2.5槽厚度設計,長度為261mm,相比起公版顯卡還要更短,能很好兼容在小機箱,而且顏值很不錯,目前提供黑色與白色兩種配色版本可選,特意選擇白色外觀版本。
Arc A770顯卡的視頻編解碼能力非常強,支持AV1格式的視頻編碼,另外,若是主機常用於視頻編輯等工作,那麼建議優先選擇帶核顯的i7-14700K處理器,Premiere Pro導出視頻過程中,在任務管理器能看到核顯與獨顯同時工作,相比起單獨使用顯卡編解碼,在協同工作下處理速度會有明顯的提升。
英特爾酷睿i7-14700K處理器的滿載功耗較高,必須要搭配360水冷散熱器,才可很好的壓住這顆發熱大戶,鑫谷崑崙2代360水冷散熱器標稱解熱功耗為320W,在水冷頭上配備一個圓形的LCD顯示屏幕,可顯示當前硬件運行狀態,或顯示自定義圖像動畫和視頻等內容。
關於處理器穩定性或性能下降的問題,英特爾將主板微代碼版本更新至0x12B,只要及時將主板BIOS更新至最新版本,基本上能解決穩定性問題,在BIOS中加入Intel Default Settings配置方案,對滿載功耗與電流進行適當限制,默認開啟該模式但並非強制,可以手動切換至解鎖功耗模式。
若是處理器已出現穩定性問題,英特爾對處理器的保修延長到五年,直接找英特爾進行售後換新就行,那麼建議選擇國行盒裝版本,因為其有著全國聯保的服務,相比散片也貴不了幾個錢,假如是二手可能與賣家會各種扯皮,盒裝的話只需提供原始購買證明即可,比如截圖記錄等並不是必須要發票。
英特爾酷睿i7-14700K處理器內置八個大核十二個小核,共20核心28線程設計,最大加速頻率上,性能核為5.5GHz,能效核為4.3GHz,三級緩存為33M,TDP功耗為125W,本次測試選擇性能解鎖模式,不會對處理器的功耗進行限制,在CPU-Z軟件中的基準性能測試中,單核得分為896.2分,多核得分達到14874.7分。
科摩思赤霄白帝32GB DDR5 7200內存條在XMP運行頻率之下,時序為34-45-45-115,電壓為1.4V,在AIDA64軟件的內存基準測試項目中,實測其讀取速度為113.1GB/s,寫入速度為108.71GB/s,複製速度為106.7GB/s,而內存延遲為61.7ns。
CineBench系列基準測試軟件,英特爾酷睿i7-14700K處理器在R15版本軟件中的多核成績為5549分,顯卡的OpenGL成績為257.75fps,R20軟件中的多核成績為13859分,單核場景為826分,R23軟件的多核成績為36053分,單核成績為2132分。
在CineBench 2024版本基準測試軟件中,英特爾酷睿i7-14700K處理器的多核成績為2096分,單核成績為131分,MP Ratio多線程倍率為16.04,連續跑了兩次多核性能測試,成績僅相差一分。
Blender BenchMark基準測試軟件最新4.30版本,目前提供monster、junkshop與classroom三個不同的渲染測試場景,英特爾酷睿i7-14700K處理器的測試成績分別為218.8、155.6與106.9分。
V-Ray Benchmark基準測試軟件5.0.2版本,可測試處理器和顯卡的渲染性能表現,不過顯卡需要支持CUDA加速功能,本次使用處理器單獨渲染測試,英特爾酷睿i7-14700K處理器的測試成績為24298分。
接下來是UL Procyon基準性能測試套件,相比起常用的PCMark10測試軟件,可測試的功能與操作更為全面,工作負載也更大,在辦公生產力測試項目中,幾乎涵蓋了絕大多數辦公內容,比如文件轉換導出,圖片添加效果調整等,本次測試成績為8755分。
該套件還可對硬件平臺的圖像視頻編輯處理能力進行測試,利用Photoshop、Lightroom與Premiere三個常用軟件來自動執行編輯導出等操作,實測照片編輯基準測試中成績為12123分,視頻編輯成績為10040分。
AI圖像生成基準測試(AI Image Generation Benchmark),提供了Stable Diffusion1.5與Stable DiffusionXL兩個模式,前者生成16幅512×512分辨率圖像,後者生成16幅1024×1024分辨率圖像,Stable Diffusion1.5測試成績為1323分,Stable DiffusionXL測試成績為1316分。
3DMark基準測試軟件中的CPU Profile項目,測試處理器在不同線程數下性能表現,英特爾酷睿i7-14700K處理器的最大線程成績為15005分,16線程成績為11542分,8線程成績為8682分,2線程成績為2367分,單線程成績為1195分。
3DMark基準測試軟件中的Time Spy項目,整機硬件的綜合得分為15347分,其中CPU得分為22529分,圖形得分為14530分,4K分辨率的Time Spy Extreme測試項目,綜合得分為7455分,其中CPU得分為12383分,圖形得分為6966分,Fire Strike Ultra綜合得分為6013分。
象徵式測試一下顯卡的光線追蹤性能,使用A770顯卡在遊戲中開啟光追效果不太現實,Port Royal項目得分為7774分,幀率為35.99FPS,在Speed Way項目中得分為2543分,幀率為25.44FPS,Solar Bay項目得分為57680分,平均幀率為219.31FPS。
接下來進入遊戲實際測試環節,先說一下,下面的遊戲測試均在2K(2560×1440)分辨率下進行的,先來測試國產遊戲大作《黑神話:悟空》,該遊戲獲得金搖桿的“終極年度遊戲”,在遊戲中使用內置推薦設置等級,即開啟FSR超分辨率採樣,75超採樣清晰度,並開啟幀生成,其它畫面質量選項均為高,無全景光線追蹤效果,利用遊戲內置基準測試的平均幀率為67FPS,最低幀率為55FPS。
在《電馭叛客2077》遊戲中,選擇最高的超級預設畫質檔位,默認開啟XeSS超級採樣功能質量檔位,其它畫質參數均保持默認,遊戲內置基準測試的平均幀率為81.31FPS,若是關閉XeSS超級採樣功能,平均幀率會降至75FPS。
在《極限競速:地平線5》遊戲中,選擇最高的極端預設畫質檔位,關閉XeSS超級採樣功能與動態模糊功能,開啟TAA抗鋸齒效果,遊戲內置基準測試的平均幀率為77FPS,若將各項畫質選項直接拉滿,平均幀率仍能達到68FPS。
在《刺客教條:幻景》遊戲中,選擇極高預設畫質檔位,關閉XeSS超級採樣與自適應質量功能,以原生分辨率進行渲染,其它畫質選項均為默認,實測平均幀率能達到60FPS,最低幀率為41FPS,1%Low幀為49FPS。
在《地平線 零之曙光重製版》遊戲中,選擇極高預設畫質檔位,關閉XeSS超級採樣、動態分辨率縮放與幀生成功能,實測頻率為54FPS,最低幀率為31FPS,若是開啟XeSS超級採樣畫質檔位,平均幀率會提升至64FPS。
在《古墓奇兵:暗影》遊戲中選擇預設最高畫質檔位,全部畫質參數均為默認,利用遊戲內置基準測試功能,實測平均幀率為90FPS。
最後測試的競技遊戲《CS2》,先測試預設高畫質檔位,實測平均幀率為301.2FPS,1%Low幀為172.4FPS,完全可以搭配165Hz高刷新率頻率進行遊戲,若是追求更高的畫面效果,可將畫質設為非常高,平均幀率會降至184.9FPS,1%Low幀為112.7FPS。
簡單測試Arc770 16GB顯卡視頻編解碼能力,Premiere Pro與DaVinci等主流視頻編輯軟件均兼容這款顯卡,本次使用達芬奇(DaVinci Resolve)軟件導出一段26分鐘視頻,原素材為4K分辨率H.265格式視頻文件,導出為全高清分辨率H.264格式視頻,並記錄導出耗時。
本次測試關閉英特爾酷睿i7-14700K處理器的核顯,僅使用Arc770 16GB顯卡編解碼,實測導出總耗時為六分四十八秒,手上正好有張RTX4070Ti Super顯卡,在相同設置方案下後者總耗時為六分五十六秒,兩款顯卡並非同一價位,沒想到Arc 770的視頻編解碼加速效果比RTX4070Ti Super要更快些。
在解鎖性能模式下,i7-14700K處理器的滿載功耗能達到280W,假如對散熱器的性能不太自信,或者想要降低功耗以獲得更安靜的運行環境,可在主板BIOS中將運行模式切換至Intel Default Settings,當啟用後會對i7-14700K處理器的滿載功耗限制253W,同時會降低核心溫度與多核性能。
以CineBench R23基準性能測試軟件為例,在解鎖性能模式下的多核成績為36053分,單核成績為2132分,在使用Intel Default Settings配置方案後,多核成績為33653分,單核成績為2122分,多核性能下降了約為6.6%,對單核性能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建議適當配合核心降壓以減少對多核性能的影響。
總評:
英特爾酷睿i7-14700K處理器搭配撼與Arc 770 16GB顯卡這個組合,在有著不錯的性能表現的情況下,價格也較為親民,這很大的程度緣於處理器的價格因素,經過降價後讓其更有性價比,至於穩定性方面完全不必擔心,在多次微代碼版本更新後已經解決該問題,且不會降低性能,廠商還給了盒裝五年質保,有啥情況直接找英特爾售後就行了。
i7-14700K處理器的性能沒得說,適合於高負載的生產力場景,至於Arc A770 16GB顯卡的遊戲性能屬於中端主流級別水平,面對《黑神話:悟空》這類大型遊戲時,2K分辨率下能做到60幀的穩定流暢畫面效果,而在視頻編解碼性能上就相當出眾,對於視頻內容創作者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若與處理器的核顯協同工作還能獲得更快的編解碼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