罔兩,蝄蜽,罔閬,魍魎-----那”魔“,”神“,”境界線“與”良夜“|明日方舟


3樓貓 發佈時間:2021-12-16 00:15:41 作者:Prof.塔露拉·亞特利亞斯 Language

序:

多年前,因為前妻的葬禮,還不是公爵的我從聖駿堡趕回故鄉。

在晃動的車廂里正朦朦朧朧地夢到了以前的事,不知何時,對面的空位子上坐了一個西裝革履的男人。


那人捧著個箱子,一邊笑,一邊撫摸著箱面。

”呵。“

那箱子裡,傳出了聲音,

是鈴聲般清澈的女聲。

”啊,你聽見了是嗎?“

男人呵呵一笑,問道,他的聲音就像是留聲機喇叭裡傳出來的。

我沒辦法當場表示同意或否認,因為睡眼惺忪,意識仍尚在夢中。

見狀,男人便掀開了箱子,展示其內部----

”請不要對他人提及此事。“

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恰恰好填滿了整個箱子的美麗女孩,女孩的臉蛋彷彿潔白的骨瓷。

哦,肯定是尊做工精細的自動人偶,這箱子裡大概是人偶胸部以上的部分吧。

我看著她天真無邪的臉龐,不禁微笑起來。見狀,箱子裡的女孩也跟著我甜甜地笑了起來。

”呵。“

啊,原來是活著的!

不知為何,

我開始.......非常羨慕起這個男人來。

罔兩,蝄蜽,罔閬,魍魎-----那”魔“,”神“,”境界線“與”良夜“|明日方舟 - 第1張



在東方的神秘學中,魑魅魍魎指的是妖魔的總稱,但僅限於這四個字連起來的時候,如果將他們全部拆解開來就是完全不同的意思。魑為山神,魅為經年之精怪,但魍魎二字之間並無明確的界限,甚至本身的確切含義,形象都無法用一個確定的定義去確定。有關的記載最早出現在《莊子·齊物論·罔兩問景》中,寫作“罔兩”,原文是:

罔兩,蝄蜽,罔閬,魍魎-----那”魔“,”神“,”境界線“與”良夜“|明日方舟 - 第2張

“罔兩問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無特操與?’,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惡識所以然?惡識所以不然?’”

影子之外的微陰問影子:“先前你行走,現在又停下;以往你坐著,如今又站了起來。你怎麼沒有自己獨立的操守呢?”影子回答說:“我是有所依憑才這樣的嗎?我所依憑的東西又有所依憑才這樣的嗎?我所依憑的東西難道像蛇的蚹鱗和鳴蟬的翅膀嗎?我怎麼知道因為什麼緣故會是這樣?我又怎麼知道因為什麼緣故而不會是這樣?”

顯而易見,這裡的“罔兩”,指的是“影子之外的微陰【淡影】”,也就是罔兩的最初本意。除此之外,罔兩又有”水源精怪“的含義,與山林之怪魑魅【螭魅】相對,例如可能成書於春秋末期,實際可能成書於戰國的《左傳·宣公三年》【由於成書年代存疑,故不將其作為罔兩一詞的最早記錄,但仍比成書時間更具爭議的《國語》,《周禮》優先引用】載:

“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

魍魎在一些典籍中又記作“蝄蜽”或“罔閬”,並被解釋為木石精怪,可能成書於戰國初期的《國語·魯語下》中記載,

“季桓子穿井,獲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問之仲尼曰:‘吾穿井而獲狗,何也?’對曰:‘以丘所聞,羊也。丘聞之:木石之怪曰夔、蝄蜽,水之怪曰龍、罔象,土之怪曰羵羊。’”

罔兩,蝄蜽,罔閬,魍魎-----那”魔“,”神“,”境界線“與”良夜“|明日方舟 - 第3張《國語》相傳是春秋左丘明所撰,他的編纂方法是以國分類,以語為主,故名“國語”。至唐始有人疑問,或謂之西漢劉向校書所輯,或謂多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陸續編成


《史記·孔子世家》載:

“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若羊,問仲尼雲‘得狗’。仲尼曰:‘以丘所聞,羊也。丘聞之,木石之怪夔、罔閬,水之怪龍、罔象,土之怪墳羊。’”

這裡說的都是同一件事,季桓子家中挖井,得到一個像瓦罐一樣的東西,裡面有一隻外形似羊的動物。派人去試探孔丘說:“我家挖井時得到一隻狗,是怎麼一回事呢?”回答說:“據我所知,你得到的應該是羊。我聽說:山中的怪物叫夔【蝄蜽】,水中的怪物叫龍【罔象】,土中的怪物叫羵羊。”

在西漢的《淮南子》中,魍魎【罔象】有了具體的面貌,“形如三歲兒,赤目,色黑,大耳,長臂,赤爪”的形象已經定型,到了東漢,身為淡影/水源之怪/木石之怪的魍魎又成了瘟神,還是顓頊的兒子,東漢蔡文姬之父,大學者蔡邕的《獨斷》中有“帝顓頊有三子,生而亡去為鬼。其一者居江水,是為瘟鬼;其一者居弱水,是為魍魎;其一者居人宮室樞隅處,善驚小兒。”東晉的《搜神記》繼承了《淮南子》的描述和《周禮》的部分說法,說魍魎長得像三歲孩童,赤目,色黑,大耳,長臂,赤爪【昔顓頊氏有三子,死而為疫鬼:一居江水,為瘧鬼;一居若水,為魍魎鬼;一居人宮室,善驚人小兒,為小鬼。於是正歲,命方相氏帥肆儺以驅疫鬼。】;六朝的《述異記》中又說魍魎長得像豬,鼻子長,有喙,還有像烏龜的,總之都是些支離破碎的形象。

罔兩,蝄蜽,罔閬,魍魎-----那”魔“,”神“,”境界線“與”良夜“|明日方舟 - 第4張祖沖之著,任昉撰《述異記》

隨著時代的演進和文化的傳播,罔兩【蝄蜽/罔閬】與”罔象【魍象】“,”方良“的混用越來越頻繁,也漸漸成了該詞最主要的兩個含義。戰國--西漢期間的《周禮》,東漢《風俗通》,東晉《搜神記》先後直接蓋棺定論三者為同一存在。現在我們分為兩部分解讀:

一.罔兩【蝄蜽/罔閬】,罔象【魍象】與水生神怪【目前最早為春秋--戰國期間成書的《左傳》】;

二.罔兩【蝄蜽/罔閬】,罔象【魍象】與【方良】食屍鬼怪【目前最早為戰國--西漢期間成書的《周禮》】;

在日本,罔象二字可讀作“みずは【彌都波】”,《古事記》中伊邪那美在產下火神軻遇突智時受火焰灼傷即將死去,從她因痛苦而流出的湯場【尿液】中孕育出來的便是罔象女神【ミズハノメノカミ】,或稱彌都波能賣神,也就是水神,這明顯是受到了《左傳》--《淮南子》--《獨斷》一脈的影響。於是乎魍魎在日本便被泛指水生神怪,《日本紀》受這種說法影響,記載魍魎是水神,《大和本草》也有水虎【河童的近親,但體大凶猛,會取人性命】即為魍魎的記述。東瀛後來流行起來的這種說法其實是把可讀作彌都波的水神罔象【もうしゅ】,和同樣有著水中精怪性質的魍魎【もうりょ】且讀音相近的兩個漢字混淆合併起來了而已,雖然也有像是民俗學者折口信夫指出罔象應該是和袚褉相關的神明【水神罔象女身上一般都有巫女的投影,所以她們都被認為是女神,這些水神也被認為是祛病去災之神。她們反映了古日本給貴人,神人進行袚褉洗浴的巫女們的行為。傳說中侍奉宗像三女神的筑紫的水沼君也與袚褉有關係,《丹後國風土記》【奈良時代初期編纂完成的關於丹後國[今近畿地方京都府北部]的風土記,目前全本已散佚,僅存部分片段記述】逸文中奈具社的羽衣神話裡出現的比治山原來也叫比沼山,也是由袚褉女神得來的地名】的看法。

罔兩,蝄蜽,罔閬,魍魎-----那”魔“,”神“,”境界線“與”良夜“|明日方舟 - 第5張鳥山石燕繪水虎

罔兩,蝄蜽,罔閬,魍魎-----那”魔“,”神“,”境界線“與”良夜“|明日方舟 - 第6張《大和本草》又名《大倭本草》十六卷卷、附錄二卷、諸品圖三卷。是江戶時代初期儒學家、博物學家、平民教育家貝原益軒編輯的一部類似於明代《本草綱目》的本草書籍

罔兩,蝄蜽,罔閬,魍魎-----那”魔“,”神“,”境界線“與”良夜“|明日方舟 - 第7張折口信夫【1887年2月11日 - 1953年9月3日】,日本民族學家,語言學家,民俗學家,小說家與詩人

接下來就是魍魎,罔象與方良【食屍鬼怪/惡鬼】的關係。現在最廣為人知的則是江戶時代,妖怪浮世繪畫家鳥山石燕在《今日續百鬼·卷之下》中載“魍魎形如三歲小兒,色赤黑,目赤,耳長,發潤。好食亡者肝。”鳥山還說妖怪·火車【又稱化車,一種從葬儀、墓場奪取死者亡骸,並肆意玩弄,播撒的妖怪】就是魍魎,在這裡,魍魎成了愛挖墳掘墓,偷吃死者肝臟的鬼。李時珍《本草綱目》中也有魍魎喜食亡者肝臟的記述。根岸鎮衛的《耳曩·卷之四》【江戶時代武士根岸鎮衛所蒐集的奇聞軼事故事集】又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罔兩,蝄蜽,罔閬,魍魎-----那”魔“,”神“,”境界線“與”良夜“|明日方舟 - 第8張鳥山石燕繪火車

“芝田某管賬差役,數年前承美濃建築差役之請至該地,攜一僕同行。該僕平日忠實值勤。某日,夜宿旅店,夜半醒覺,不知是夢是真,見該僕前來枕旁細語:“吾非人,乃魍魎之輩也。今日不得欲告假,請大人準之。”曰:“既為不得已,準之。願聞詳細。”該僕雲:“吾輩之責乃依序取死者亡骸,今當至旅宿下一里處取某百姓之死骸也。”言畢,不知去向。或以為無稽之夢,遂忘之。翌朝聞該僕去向不明大驚,至一里下某百姓處問其母之事,聞言“今日送葬,至野道時俄然黑雲大作,棺中死骸失矣”,益覺驚奇。”

這個故事明顯和東晉《搜神記》裡的一則故事頗有些相似之處:

”臨川陳臣家大富,永初元年,臣在齋中坐,其宅內有一町筋竹,白日忽見一人,長丈餘,面如“方相,”從竹中出。徑語陳臣:“我在家多年,汝不知;今辭汝去,當令汝知之。”去一月許日,家大失火,奴婢頓死。一年中,便大貧。“

”臨川郡陳臣的家裡很富裕。永初元年【107年】,陳臣坐在書房中,他住宅內有一畦筋竹,白天忽然看見一個人,長一丈多,面孔象驅疫辟邪的神象方相,從筋竹林中走出來,徑直對陳臣說:“我在你家中好多年了,你一直不知道,今天要離開你了,應該讓你知道我。”這人走了一月左右的某一天,陳家被大火燒了,奴婢一下子都被燒死了。不到一年,陳家便非常貧窮了。“

我們現在鎖定幾個關鍵詞:”食屍鬼怪“和”魍魎“,“罔象”,從明代李時珍向前回溯,唐代志怪筆記小說集《酉陽雜俎》中的“弗述”倒是和這裡的魍魎有相像之處,可它吃的是腦髓,同為唐代筆記小說集的《封氏聞見記》則載“人家不能常令方相立於墓側,而罔象畏虎與柏,故墓前立虎與柏。或說秦穆公時,陳倉人掘地得物若羊,將獻之,道逢二童子,謂曰:‘此名謂蝹,常在地中食死人腦。若殺之,以柏東南枝捶其首。’由是墓側皆樹柏。這裡的謂蝹也是吃腦髓的怪物。如此再往前把記錄推到最早,就能找到,在戰國--西漢期間成書的《周禮》【之所以沒有在前文的早期描述彙總中提到,而僅提到近似同時期的《淮南子》,是因為《周禮》成書時期具有嚴重爭議且其關於魍魎的描述涉及元素太多:1.最早提到方良為墓中鬼怪,且具有食屍屬性,2.三詞混淆為一,且全部用來指食屍鬼方良這一個意思】中載:

”方相氏葬日入擴,驅魍象。’魍象好吃亡者肝腦,人家不能常令方相立於墓測以禁御之。“

由此可見唐傳奇的食屍鬼怪的原型應該是從《周禮》而來。但最早把墳丘和鬼怪聯繫在一起,誕生出“墓穴中的怪物”這種設定的開始,則是先秦舉行儺的方相氏。

方相氏最早為民間普遍信仰的神祇【方相氏,上古嫫母之後。黃帝巡行天下,其妻亡於道。黃帝令嫫母監護,立為方相氏。----《史記》】,為驅疫避邪的神,後轉化為宮中官職,為周禮規定的司--馬--的下屬,最高官階為下大夫,其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為國家驅疫。葬禮時,方相氏驅方良,宮廷裡,方相氏驅疫的儀式叫大儺,唐朝成為為軍禮之一,隸屬太卜屬。大儺每年有三次,分別於季春畢春氣、仲秋御秋氣、季冬送寒氣。除夕夜逐疫是最隆重的一次。儀式中,方相氏頭戴鬼面,手執矛盾,於宮室內巡迴恫嚇,或者在下葬前,方相氏持長戈進入墓室,分別刺向東西南北四個角落,以將邪物驅逐之,這裡的邪物就是"方良"【”[方相氏]大喪,先匶,及墓,入壙。以戈擊四隅,敺方良。”——《周禮·夏官·方相氏》】。方相氏在送葬時還會有專制的四馬拉車。

《周禮》謂夏官司--馬--所屬有方相氏,設狂夫四人,方相,舊注謂系放想可畏怖之貌。所謂“放想”,彷彿想象之意。 《周禮·夏官·方相氏》:“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隸而時儺,以索室驅疫.”鄭玄曰:“蒙,冒也。冒熊皮者,以驚驅疫癘之鬼,如今魌頭也。時難,四時作方相氏以難卻兇惡也。”《春秋左傳正義》卷十一則記“方相之士蒙玄衣朱裳,主索室中毆疫,號之為狂夫。”“方相氏狂夫所服玄衣朱裳,左右同色,不得為偏衣也。”狂夫,即沒有爵的武士。四人身披熊皮,頭套面具,上有黃金鑄成的四目,上衣玄色,下裳硃色,執戈舉盾,率領眾隸,驅逐疫鬼精怪。蔡邕認為方相氏的意思是“畏怕之貌”【依舊為前文所提《獨斷》中所言】。

孔子曰:“四時行焉,百物生焉。”漢代人認為“氣”是萬物之本原。《月令·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萌動。”天子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時要迎氣分別於東郊、南郊、西郊、北郊。相應的,天子則要在季春畢春氣、仲秋御秋氣、季冬送寒氣。否則“仲春行秋令,則其國大水,寒氣總至,寇戎來徵。行冬令,則陽氣不勝,麥乃不熟,民多相掠。行夏令,則國乃大旱,暖氣早來,蟲螟為害。……季春行冬令,則寒氣時發,草木皆肅,國有大恐。行夏令,則民多疾疫,時雨不降,山林不收。行秋令,則天多沉陰,淫雨蚤降,兵革並起。……孟秋行冬令,則陰氣大勝,介蟲敗谷,戎兵乃來。行春令,則其國乃旱,陽氣復還,五穀無實。行夏令,則國多火災,寒熱不節,民多瘧疾。”於是需要大儺以驅疫,把遺存的舊氣攆除乾淨,可謂“逐盡陰氣為陽導也”。 

《論語》載“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為儺是以能逐役,周禮,方相氏掌之”。根據甲骨文及《周禮》《禮記》,大儺可以追溯到商周的宮廷儺祭。《月令》曰:“季春之月,命國難【音那,下同】,九門磔攘以畢春氣。仲秋之月,天子乃難,以達秋氣。季冬之月,命有司大難旁磔。” 鄭玄曰:“季春之月,日行歷昴,昴有大陵積屍之氣,氣佚則厲鬼隨而出行,命方相氏帥百隸索室、驅疫以逐之。仲秋之月,宿直昴畢,昴畢亦得大陵積屍之氣;季冬之月,日曆虛危,有墳墓四司之氣,皆為厲鬼隨強陰將出害人也。”陳澔曰:“春者陰氣之終,故磔禳以終畢癘氣也。季春命國儺以畢春氣,仲秋獨言天子難者,此為除過時之陽暑。陽者君象,故諸侯以下不得難也。季春惟國家之難,仲秋惟天子之難,季冬則下及庶人,又以陰氣極盛,故云大難也。旁磔謂四方之門皆披磔其牲以禳除陰氣,不但如季春之九門磔攘而已。” 熊氏引《石氏星經》:“大陵入星,在胃北,主死喪。” 也就是說,季春的時候又大陵積屍之氣,與民為厲,方相氏則家家戶戶驅逐,鬼見此面目兇威,自知恐怖逃走。孔子對此非常驚恐,恐對室神有所不利,所以每到鄉里人驅儺就朝服而立,神態嚴肅,內心對室神懷著敬仰,使其有所依附。漢朝大儺季春行於國中、仲秋行於宮禁,惟季冬謂之大儺則通上下行之也。

漢代除夕大儺以十二月臘祭前一日為期。“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其儀:選中黃門子弟年十歲以上,十二以下,百二十人為侲子。皆赤幘皂制,執大淺。方相氏黃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十二獸有衣毛角。中黃門行之,冗從僕射將之,以逐惡鬼于禁中。夜漏上水,朝臣會,侍中、尚書、御史、謁者、虎賁、羽林郎將執事,皆赤幘陛衛。乘輿御前殿。黃門令奏曰:“侲子備,請逐疫。”於是中黃門倡,侲子和,曰:“甲作食雜,巰胃食虎,雄伯食魅,騰簡食不祥,攬諸食咎,伯奇食夢,強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委隨食觀,錯斷食巨,窮奇、騰根共食蠱。凡使十二神追惡兇,赫女軀,拉女幹,節解女肉,抽女肺腸。女不急去,後者為糧!”因作方相與十二獸觶。嚾呼,周遍前後省三過,持炬火,送疫出端門;門外騶騎傳炬出宮,司馬闕門門外五營騎士傳火棄雒水中。百官官府各以木面獸能為儺人師訖,設桃梗、鬱櫑、葦茭畢,執事陛者罷。葦戟、桃杖以賜公、卿、將軍、特侯、諸侯雲。” 

唐代驅儺的場面更加宏大。《樂府雜錄》載:“用方相四人,戴冠及面具,黃金四目,衣熊裘,執戈,揚盾,口作“儺、儺”之聲,以除逐也。右十二人,皆朱發,衣白畫衣。各執麻鞭,辮麻為之,長數尺,振之聲甚厲。乃呼神名,其有甲作,食者;巰胃,食虎者;騰簡,食不祥者;攬諸,食咎者;祖明、強梁,共食礫死寄考者;騰根,食蠱者等。侲子五百,小兒為之,衣朱褶、素襦,戴面具,以晦日於紫宸殿前儺,張宮懸樂。太常卿及少卿押樂正到四閣門,丞並太樂署令、鼓吹署令、協律郎並押樂在殿前。事前十日,太常卿並諸官於本寺先閱儺,並遍閱諸樂。其日,大宴三五署官,其朝寮家皆上棚觀之,百姓亦入看,頗謂壯觀也。太常卿上此。歲除前一日,於右金吾龍尾道下重閱,即不用樂也。御樓時,於金雞竿下打赦鼓一面,鉦一面,以五十人,唱色十下,鼓一下,鉦以千下。”周代至漢代,大儺皆玄衣朱裳,唐代則衣白衣而畫之,披朱發,又以麻鞭振響製造氣氛。振子即侲子,侲子也要灑豆打鬼。


“選人年十二以上、十六以下為侲子,假面,赤布袴褶。二十四人為一隊,六人為列。執事十二人,赤幘、赤衣,麻鞭。工人二十二人,其一人方相氏,假面,黃金四目,蒙熊皮,黑衣、朱裳,右執楯;其一人為唱帥,假面,皮衣,執棒;鼓、角各十,合為一隊。隊別鼓吹令一人、太卜令一人,各監所部;巫師二人。以逐惡鬼于禁中。有司預備每門雄雞及酒,擬於宮城正門、皇城諸門磔攘,設祭。太祝一人,齋郎三人,右校為,各於皇城中門外之右。前一日之夕,儺者赴集所,具其器服以待事。 其日未明,諸衛依時刻勒所部,屯門列仗,近仗入陳於階。鼓吹令帥儺者各集於宮門外。內侍詣皇帝所御殿前奏“侲子備,請逐疫”。出,命寺伯六人,分引儺者於長樂門、永安門以入,至左右上閣,鼓譟以進。方相氏執戈揚楯唱,侲子和,曰:“甲作食雜,巰胃食虎,雄伯食魅,騰簡食不祥,攬諸食咎, 伯奇食夢,強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委隋食觀,錯斷食巨,窮奇、騰根共食蠱,凡使一十二神追惡兇,赫汝軀,拉汝幹,節解汝肉,抽汝肺腸,汝不急去,後者為糧。”周呼訖,前後鼓譟而出,諸隊各趨順天門以出,分詣諸城門,出郭而止。” 太卜令則於“歲季冬之晦,帥侲子入宮中堂贈大儺。贈,送也,堂中舞侲子,以送不祥也。” 

南宋皇家“禁中以臘月二十四日為小節夜,三十日為大節夜,呈女童驅儺,裝六丁、六甲、六神之類。 “十二月八曰為臘曰。諺語:“臘鼓鳴,春草生。”村人並擊細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士以逐疫。”民間驅儺加入了燃放爆竹的方式。“正月一曰是三元之曰也。《春秋》謂之端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闢山臊惡鬼。” 明代除夕則是“除夕逐除,俗於是夕具牲禮,札草船,列紙馬,陳火炬,家長督之,遍各房室驅呼怒吼,如斥遣狀,謂之逐鬼,即古儺意也。” 

奈良時代以前,儺便從中國傳入日本,稱追儺式,由神道教神社負責,每年除夕和立春會舉辦追儺式。驅逐方良慢慢就演變為用豆子驅逐惡鬼的民俗。而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作用最大的,便是神道教的陰陽師們。陰陽師將與主流政見不合,不願侍奉朝廷之人稱作惡鬼加以打壓,並將其看作不得不清楚的汙穢,通過擔任驅鬼一役的主祭人,術士們漸漸進入了國家權力中樞,而陰陽道祭祀的定式就是驅逐方良的四角四界祭。淨化宮城內四個角落的是四角祭,保護帝都四極的是四界祭,將汙穢擋在四角的結界之外。

後醍醐天皇【御極凡二十二年,相當於元仁宗延祐六年至元順宗至元五年,1319 ― 1339 年】撰《建武年中行事》"十二月"條曰:追儺,大舍人寮裝鬼,陰陽寮持祭文至南殿邊讀之,上以下追之。嚴上人皆立御殺上,以桃弓蘆矢射之。"土牛"在《禮記》中早有記載,為驅邪咒術的一種方法。在大寒前夕,為了驅散瘟疫,陰陽師會在宮城各門前豎立泥塑牛像。


罔兩,蝄蜽,罔閬,魍魎-----那”魔“,”神“,”境界線“與”良夜“|明日方舟 - 第9張漢代方相氏驅方良逐疫畫像石

除了官服形象以外,漢畫像石中的方相氏通常是這樣一種形象:人身獸足,似熊非熊,瞠目張口,赤身裸體,下蹲,作奔走捉拿狀,是墓室中打鬼頭目的象徵。罔兩,蝄蜽,罔閬,魍魎-----那”魔“,”神“,”境界線“與”良夜“|明日方舟 - 第10張鳥山石燕繪方相士驅方良圖

依據這些史料和歷史可進行推斷並得出結論,方良是自周代的觀念中就已經存在的,一種“墓穴中的精怪”,直到在戰國--西漢期間成書的《周禮》中有了其是“食屍鬼怪”的記述,並開始與罔兩【蝄蜽/罔閬】,罔象【魍象】混用且同義,近似同期的《淮南子》中有了確切的鬼怪樣貌。接下來經歷魏晉南北朝,唐代,罔兩【蝄蜽/罔閬】,罔象【魍象】的淡影,木石精怪,水生精怪的含義漸漸喪失,最後被忘卻,僅保留食屍鬼怪之含義。在日本,罔兩的水神,水生精怪含義得以保存,並和後來的食屍鬼怪含義共存,但也逐漸成為附屬含義,並非主要含義。
但無論是上古方相們在墓室中驅逐的方良,還是後世膾炙人口,附會了方良之名而誕生的狀如惡鬼,啃食屍骸的魍魎,不管哪個都是隻會圍著屍體打轉的東西,他們都不會對現世人的生活造成什麼影響。而對於仍然還“存在”著的個體人來說,最是問題的還是最初那作為淡影或水妖的罔兩【罔象】。

罔象女神除了作為水神,還是井神,“彌都波”的直意也是水溝邊緣之裡。井和墓穴一樣,都是由外壁【邊緣】包圍的四方形的窟穴,他們都是“黃泉”,也就是“彼界”的入口,所以罔象女神也是“緣【邊界,界限】神”。墓穴和井的四條邊緣是通往深不可測的“彼界”的入口,在此處會生成模糊得稱不上是影子的淡影,也就是魍魎【罔兩】。某種意義上,邊緣,就是彼界與此界界限的不祥之物。

所以,魍魎究竟是什麼?魍魎是界限,是淡影,是食人的惡鬼,是“神”。它沒法附身在人的身上,也無法完全被驅逐,因為魍魎沒有一個確定的形態,可以是任何東西/人,也可以什麼都不是,魍魎最願意去誘惑那些因為內在,或外在的原因而被迫立於“黃昏之處”的人【傷者/弱者】,讓他們跨過那條“境界線”。就像是威爾士詩人狄蘭·托馬斯的《不要溫順地走進那良夜》中描述的“步入良夜”一般。總而言之,魍魎並不是仍存在於現世的人【我們】去應該窺視,涉足的東西。無論是在那“箱子裡”,“倉庫裡”,“虛掩的門的背後”,”奧斯爾路後的夜景“,還是“境界線一邊的彼界”。

只要世界仍然存在,魍魎也永遠都會存在。而人能做的,便是在它出現的那一刻,繼續循著內心向往的道標前行,不要回頭,更不要去妄圖窺視那隻屬於黑夜的秘密。

罔兩,蝄蜽,罔閬,魍魎-----那”魔“,”神“,”境界線“與”良夜“|明日方舟 - 第11張



其他文章

【雪原破屋手跡·一】·在路上----“我們是泰拉的'逍遙騎士[Easy Rider]'”---羅得島,旅人,與公路類ACGN作品

https://www.taptap.com/topic/19683130

【思維匯載】新·獄中札記[RE:Тюремные тетради]·結·完---老鐘的”狂骨之夢“-----“信”與“不信”,從弗洛伊德與榮格的角度看意締牢結與羅得島思維的本原與與他們的基本運作模式

https://www.taptap.com/topic/19586634

地海拾遺+沙中瀝金【最終篇·結】:“戰鬥仍將繼續”----異卵同生:“無共”與’自社“兩兄弟的殊途同歸

https://www.taptap.com/topic/19556711

地海拾遺+沙中瀝金【最終篇·中】:“致那最美好的前途”----安那其主義運動史簡介

https://www.taptap.com/topic/19553687

地海拾遺+沙中瀝金【最終篇·序】:“美麗的漢佳姑娘”----安那其就等於暴民民變,生靈塗炭?關於“安壬”的去偽存真

https://www.taptap.com/topic/19545746

【思維匯載】新·獄中札記[RE:Тюремные тетради]·結---本體論:自然,文化,主體,實體,唯物主義,有和無以及起源

https://www.taptap.com/topic/19523033

沙中瀝金【四·下】:2.5週年慶賀禮:“We are Heading ...Where?”----想吃孜然肉串但咬崩了牙的刀客他----眾所周知但又鮮為人知的尼科波利斯戰役

https://www.taptap.com/topic/19514562

沙中瀝金【四】:2.5週年慶賀禮:“We are Heading E...North?”----鐵罐頭們咣啷咣啷的奇妙冒險----北方十字軍的征服與殖民歷程

https://www.taptap.com/topic/19514334

沙中瀝金【三·下】:2.5週年慶賀禮:“We are Heading East.”----第五次至第九次十字軍東征

https://www.taptap.com/topic/19509328

沙中瀝金【三】:2.5週年慶賀禮:“We are Heading East.”----第二至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https://www.taptap.com/topic/19509060

沙中瀝金【二】:2.5週年慶賀禮:“We are Heading East.”----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https://www.taptap.com/topic/19502078

沙中瀝金【一】:2.5週年慶賀禮:“我們是方舟的騎士【We are Arknights.】”----佔地掠財的十字軍與其東征【總序】

https://www.taptap.com/topic/19501079

地海拾遺【四·下】:“歡度週年慶”------來自塔拉都柏林的斯威夫特爵士致羅得島重組2.5週年獻禮

https://www.taptap.com/topic/19497972

地海拾遺【四】:“時過境遷,爛事依然”,被撕裂的塔拉----令印巴直呼內行的北愛爾蘭問題

https://www.taptap.com/topic/19491606

地海拾遺【三·下】:“本是同根,相煎何急”,哭泣的塔拉----愛爾蘭內戰始末

https://www.taptap.com/topic/19461143

地海拾遺【三】:“風吹麥浪,深/黑池【Dublin】烈火”,憤怒的塔拉----愛爾蘭反殖民鬥爭運動始末

https://www.taptap.com/topic/19460777

地海拾遺【二】: 西歐版《大明王朝1566》,”飢餓的塔拉“ ----覺醒的開始,愛爾蘭大饑荒介紹

https://www.taptap.com/topic/19435755

【思維匯載】新·獄中札記[RE:Тюремные тетради]·集合篇:1.論教和學立場上的文藝創作;2.人道主義的傲慢之善與惡神的傲慢之惡

https://www.taptap.com/topic/19428107

地海拾遺【一】:“紅龍鬥士”,“阿瓦隆的迷霧”與“凱爾經的秘密”----凱爾特與凱爾特-不列顛社會文化彙編普及

https://www.taptap.com/topic/19431850

【思維匯載】新·獄中札記[RE:Тюремные тетради]·其二:科西切,異化,總體,世界外部,不斷否定論

https://www.taptap.com/topic/19385687

【思維匯載】新·獄中札記[RE:Тюремные тетради]·其一---人,現狀【環境】,誘惑,要求,慾望

https://www.taptap.com/topic/19377506

【思維匯載】新·獄中札記[RE:Тюремные тетради]·總序---歷史,人,個性,存在,虛無

https://www.taptap.com/topic/19361328

【刊載】“個別即存在,存在即合理”----施蒂納與愛德華·布隆斯坦因的“個別主義”

https://www.taptap.com/topic/19354031

“あなたを保つもの【請保持你的“存在”[Existence]】”

https://www.taptap.com/topic/19321474

“被誕生”的戰士----聊聊現代東方世界創作者【鷹角】基於東方學對文藝中反抗者【Revolutionaries】這一藝術形象的建構

https://www.taptap.com/topic/19101730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