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聊老番,那不得不提一句已經絕種的機械動畫。
- 這篇文章會帶大家走進機械動畫的前世今生,這位曾經統治過日漫的巨擘為何成為了時代的棄子?
什麼是機械動畫?
- 機械動畫是指代上世紀日漫中出現過的一種非常具有特色的畫風。
- 這類動畫通常以科幻為主題,以機械為主要動畫元素,在作品中穿插大量的機械結構鏡頭。
- 複雜的機械結構、如同生物血管一般的電路元件,搭配上世紀老番獨有的粗線條、大色塊畫面處理,觀賞起來別具一格。
- 如果說賽璐珞畫風今天仍有少部分“魏武遺風”作品外,那麼機械動畫可以說已經徹底落在了歷史長河中。
機械動畫的起源
- 機械動畫對於日本動漫來說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因為代表日本動漫開端的《鐵臂阿童木》正是一部輕度SF動畫。
- 手冢治虫老師在其中構思和表現的鋼鐵大都市,啟發了後世日本動畫人對於科幻和機械的思考。
- 1980年後日本社會正式進入泡沫經濟時期,日本藝術行業也受到波及,在動畫產業上表現尤為明顯。
- 其造成的後果就是誕生了一大批機械動畫,表面上只有宇宙戰艦大和號、高達、EVA三大科幻代表作。
- 實際上這三位除了自身動畫質量以外,商業運營才是它們能夠成名的關鍵,在那個日本社會錢都花不完的年代,其他作畫精良的機械動畫數不勝數,比如:
阿基拉,1988
攻殼機動隊,1989
金屬外殼,1987
五星物語,1986
飛躍巔峰,1988
機械動畫的發展
- 如果你學過美術或者瞭解藝術,應該知道人體入門難,但是一旦入門就得心應手。
- 而畫機械看似簡單,表面上看機械可以解構為大大小小的方體進行透視。
- 但是由於不像人體結構連成一片,每個部件需要單獨處理透視、陰影、高光等等,所以畫機器人入門很快,但是精通極難並且費時費力。
- 所以在泡沫經濟時期結束後,隨著賽璐珞畫風的淘汰,與之配套的機械動畫開始淡出人們的視野。
2000年後日本機械動畫的比率大幅度下降,機械動畫開始向著高達等機戰動畫發展,航天航空、大艦巨炮、賽博/蒸汽朋克等的純機械題材番劇開始退出舞臺。
- 好巧不巧機械動畫因為其題材的原因,大多作品主題必須上升到哲學角度,因為描寫機械、機器人、高科技社會的目的都在於反思人性和人類社會現狀。
- 所以當後來輕小說題材氾濫,動畫公司開始意識到躺平和擺爛也能賺錢的時候,機械動畫最後僅存的希望“機戰動畫”也開始淡出人們的視野。
高達
- 這裡我要重點談一下高達,高達這個IP可以說是見證了日本機械動畫的榮辱興衰。
- 眾所周知高達的起源是真實系,其實就是泡沫經濟餘威下的產物。早期的高達0079,08小隊,W/V/X等等等等,都看重機甲的內部結構。
- 然而在高達倒A遭遇播放量滑鐵盧以後,日升意識到了21世紀的觀眾可能不再需要舊世代的高達了,於是2002年seed橫空出世給高達注入了新的血液。
- seed在當時那個年代是很多老高達粉看不起的,就像今天很多老番黨看不起新番一樣。
這是什麼戀愛偶像劇高達廢物?
- 但是事實卻是seed的出現成功救回了當時瀕臨崩潰的高達口碑,而從此高達動畫也開啟了“超級系”的大門。
- 時間推進到2010年後,2011年第一部子供向高達《高達AGE》問世,再到後面的創戰者、創型者,高達也開始向買玩具和廢萌轉型。
- 我們這裡不討論這幾部高達的優劣,僅縱觀高達IP的一生,恰恰是日本動漫中機械動畫發展的縮影。
- 從泡沫經濟時期細緻入微的機械作畫,對應高達早期的花了大量畫面描寫機體的連接、液壓桿、外甲內構等等。
- 到21世紀後真實系開始沒落,高達轉型偶像劇對應著傳統機械動畫的退場。
- 再到今天就連高達都開始玩廢萌套路,還指望其他動畫公司能接上機械動畫這一棒?
結語
- 大家印象裡上一部優質機戰番是什麼?是不是2021年的《SSSS電光機皇》?
- 那再上一部呢?2018年的《DRALING in the FRANXX 》算嗎?
- 今天很多新番也開始學習老番,試圖還原賽璐珞時期的畫風,已經有幾部作品不錯的成績,比如無職轉生。
- 但是機械動畫這種老古董,不僅需要費時費力地描繪機械本體,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個優良的劇本來承載。
- 而今天的日本社會,顯然已經無法誕生這樣的故事了。
- 至於未來機械動畫的復興,也許要等到AI作畫成熟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