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個人人都在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大環境下,王十三郎卻始終可以保持一份初心,單純善良而又不失血性,認準了一件事就不會有絲毫的退縮和畏懼,可以說是非常難得了。
今天就和大家來聊一下老王同學原著裡最精彩的四個鏡頭,一起來走近《慶餘年》第一猛士——王十三郎。
高光鏡頭一:身中七箭殺燕慎獨
老王同學的稱呼有很多,原名叫王羲,其實是個很秀氣的名字。不過出來混江湖,誰還沒個馬甲呢?所以老王化身算命先生,給自己起了個匪號叫鐵相,這個名字嘛,其實也不錯。然而範閒這賤人一聽說他是四顧劍的第十三個弟子,直接給他起了個外號——王十三郎,不知道是不是為了滿足他把東夷城想象成日本的惡趣味。

這可把老王為難壞了,雖然老王武功高強,估計當時的範閒都不是他的對手,但他自從開始闖蕩江湖以來,從來沒有殺過人,而且他憐惜世人,尊重一切生命,所以心裡很牴觸殺人。
雖然完全可以悄無聲息地刺殺,但憨直的老王同學還是先嚐試勸說一下燕慎獨,勸他來個金蟬脫殼,但燕慎獨的個性必不可能答應。然後老王就展現了他仁慈之外,剛猛的一面,正面硬接燕慎獨的七箭,一招致命。
連範閒在事後知道了都說:十三郎,猛士也,蠢貨也。

高光鏡頭二:背四顧劍下山
王十三郎是四顧劍安排在範閒身邊的一步閒棋,四顧劍一開始並不認為一個範閒能翻起什麼風浪,直到他知道了範閒是葉輕眉的兒子,所以他把自己最得意的徒弟派給範閒,一方面是看看能不能埋一個神仙手,另一方面也是存了保護範閒的意思。
如果大東山一戰四顧劍和苦荷勝了,那麼慶國必定大亂,不管是太子還是二皇子,和範閒的關係都談不上多麼的融洽,那個時候範閒只有遠走他國一條路。
這個時候因為王十三郎的存在,那麼範閒除了去北齊,還有東夷城這一條路可以走。

他應範閒的命令,在山門處抵擋叛軍,被葉流雲一掌擊飛數十丈,然而靠著一腔血勇又爬上了山頂。看到重傷垂死的恩師,毫不猶豫,背起來就要下山。
對比在場的幾位大宗師,老王同學可謂毫不起眼,但就這麼一個不起眼的王十三郎,面對著剛剛重傷了四顧劍的慶帝也毫不畏懼,硬生生地逼著慶帝給他讓開了一條道路。雖然也有五竹暗中相助的原因,但不得不說,老王同學這波是真的頂。

而比這更頂的,當然就是和範閒海棠他們一起闖皇宮了。那時候範閒和慶帝之間已經是徹底失和,只不過因為範閒的勢力太大,慶帝也需要一些時間,等慢慢地將權力收攏回去才好定他的罪。
而範閒也在等,他在等五竹叔從神廟回來,這一等就是三年。三年了五竹叔都沒回來,範閒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也是死路一條。於是便叫上王同學、海棠和影子一起,去皇宮和慶帝開團。

然而老王同學還是義無反顧地跟過去了,四個人裡範閒是必須要去,海棠是範閒的女人(這是小范大人自己說的),影子是範閒的下屬,唯獨王十三郎和範閒是朋友關係。但他說了,朋友應該相互信任,互相支持不問緣由,所以就去了。

結果可想而知,就算加上暗中的若若一起,五個打一個,還是沒打過。王同學還因此廢了一條右臂,好在命沒丟。
高光鏡頭四:萬里赴北極
老王同學是個簡單且純粹的人,他覺得的對的事,就會去做,不會顧慮太多,也不會在乎別人的眼光,以及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有的困難和危險。
四顧劍讓他去輔佐範閒,他覺得師傅是對的,所以不遠千里來到範閒身邊,即使是範閒讓他做殺人。而當四顧劍,以及範閒都相繼正面敗在了慶帝手下,所有人都感到無力和絕望的時候,只有老王同學依舊意志堅定。所以當範閒要出發去遙遠的北極尋找神廟的時候,他義無反顧地陪他上路。
這一路的艱難困苦就不說了,但要說最猛的,還是他一氣之下,把自己師父四顧劍的骨灰罈子砸向了神廟的大門這一下了。(四顧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