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荒野大鏢客》,從FC遊戲到3A鉅作!


3樓貓 發佈時間:2025-02-10 19:25:13 作者:SimplePig Language

今天偶然間在小霸王遊戲機上發現了這款FC遊戲,叫做荒野大鏢客,但是這和我們今天要說的《荒野大鏢客》沒有關係,但名字正是從這款遊戲而來,今天就讓我們揭開荒野大鏢客的前身今世!

40年前的《荒野大鏢客》,從FC遊戲到3A鉅作!-第0張
40年前的《荒野大鏢客》,從FC遊戲到3A鉅作!-第1張

圖片上的《荒野大鏢客》(Gun.Smoke)是一款由CAPCOM公司於1985年發行的基於FC/NES平臺的垂直滾動射擊街機遊戲。

遊戲以1849年美國西部為背景,以賞金獵人比利·鮑勃(Billy Bob)為主角,要求玩家擊敗一系列boss,完成一系列任務,最終打敗洗劫村莊的強盜團而贏得勝利。該遊戲被認為是CAPCOM有史以來最難的遊戲之一。

而這款遊戲的名字在後來影響了很多遊戲的命名,《荒野大鏢客》真是如此。

《荒野大鏢客:救贖2》的前身今世:

一、起源:

從Angel Studios到《紅色死亡左輪》(2004年)

1. Angel Studios的誕生

1984年,Diego Angel創立了Angel Studios,最初專注於3D圖形制作,曾為電影《割草者》(1992)和音樂視頻《Kiss That Frog》創作特效,並因此獲得MTV音樂電視大獎。

公司以“激情、耐心、毅力”(3P理念)為核心,注重技術積累而非短期盈利,逐漸成為任天堂N64的“夢之隊”成員,參與《生化危機2》N64版移植等關鍵項目。

2. 與Capcom的合作與初代誕生 

在Capcom提議下,Angel Studios開始開發一款西部題材遊戲。原計劃名為《S.W.A.T.》,後因創意調整,最終聚焦於狂野西部,定名《紅色死亡左輪》(Red Dead Revolver,2004年)。名稱靈感來自Capcom員工對“red”和“dead”押韻的偏好。

遊戲開發中體現了東西方文化差異:日本團隊提出“穿裙子的怪物”等魔幻設定,而美國團隊更追求真實西部風格。最終,遊戲以牛仔槍戰為核心,成為西部題材遊戲的早期探索。

40年前的《荒野大鏢客》,從FC遊戲到3A鉅作!-第2張

二、轉折:

Rockstar接手與《荒野大鏢客:救贖》(2010年)

1. Rockstar的收購與重啟

2002年,Angel Studios被Rockstar收購併更名為Rockstar San Diego。Rockstar基於初代框架,重新構建了開放世界玩法,推出《荒野大鏢客:救贖》(2010)。遊戲以約翰·馬斯頓為主角,講述了西部時代的落幕,奠定了系列敘事深度和世界觀。

2. 技術革新與市場成功

《救贖》首次引入動態天氣、晝夜循環和複雜的NPC交互系統,成為開放世界遊戲的標杆。其資料片《亡靈夢魘》更是以殭屍題材拓展了西部故事的邊界。

40年前的《荒野大鏢客》,從FC遊戲到3A鉅作!-第3張

三、巔峰:《荒野大鏢客:救贖2》(2018年)

1. 極致的細節與敘事

2018年推出的《救贖2》以前傳形式講述範德林德幫的覆滅,主角亞瑟·摩根的故事因其道德抉擇和人性刻畫引發玩家共鳴。遊戲地圖規模是前作的5倍,細節真實到馬匹肌肉動態、角色鬍鬚生長等均被模擬。

劇情結構分七章,從雪山大逃亡到瓜馬島海難,最終以亞瑟的犧牲和約翰的農場生活收尾,形成與前作的閉環。

2. 商業與口碑雙豐收 

截至2025年,《救贖2》全球銷量突破6100萬份,系列總銷量超8600萬。2025年初Steam促銷期間,其在線人數峰值達10萬,刷新歷史紀錄,印證了“常青樹”地位。

40年前的《荒野大鏢客》,從FC遊戲到3A鉅作!-第4張

《荒野大鏢客》系列始於一家小工作室的技術探索,歷經東西方文化碰撞、Rockstar的敘事革新,最終成為定義開放世界高度的里程碑。其成功不僅在於遊戲機制的精妙,更在於對西部精神內核的深刻詮釋——自由、生存與時代的輓歌。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