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州府
—————————————
劉伯溫:
此番又是江南大火後首次殿試,故陛下的重視程度比往年更甚,故欽點老夫唱榜。
老夫祝各位前程似錦。願你們不負眾望,協助陛下使民安居樂業。






●書院
—————————————
夫子:可是有煩心事?
杜言行:我明明比誰都努力,在鄉里也常常拿第一,怎麼就比不過孟好學。
夫子:兼聽則明,偏信則闇。你光看到了人們說孟好學神童的一面,卻沒看到人家背後付出的努力。
—————————————
朱棣:這人雖有些固執,但能聽進旁人勸言,是個可用之才。
姚廣孝:結論不要下得太早,能不能將他收入麾下,還得看瓊林宴上他的表現。
朱棣:我們再去考察下孟好學吧。
—————————————
●書局
—————————————




●書局一角
—————————————
姚廣孝:原來狀元郎也愛看人間情話,喜歡《牡丹亭》。
孟好學:原來高僧也喜歡窺探俗世紅塵,觀察凡人眾生。
姚廣孝:你我皆頂著一個身份,行心下痛快之事。
孟好學:您請便,我自便。
—————————————
朱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姚廣孝:坦坦蕩蕩,不卑不亢。他將成為您登基的重要變量,不可不招納。
朱棣:我強,他越強。反之亦然。
姚廣孝:他和杜言行是否如我們觀察一般聰明、正直,胸襟是否寬廣,兩日後瓊林宴便可見分曉了。
朱棣:我很期待。
—————————————
●兩日後 牡丹亭 瓊林宴上
—————————————


劉伯溫:以後務必謹言慎行,萬事小心。
孟好學:多謝劉大人提點。但我考功名不是為了結交權貴,而是為了讓天下無貪、百姓豐衣足食。
劉伯溫:好孩子,有志氣。
—————————————


姚廣孝:小杜想什麼呢?這麼專心。
杜言行:我只是按照長輩們的期望考了功名,從來沒想過自己為什麼要考,我考上後能做什麼?剛才聽到孟兄的話如醍醐灌頂。
—————————————

姚廣孝:狀元郎,小僧有一事請教。
孟好學:高僧不必客氣。
姚廣孝:聽聞您的文章與杜言行不相上下,陛下猶豫了很久,才取了您為狀元。
孟好學:
別人只道我是神童,卻從不道我的努力。我可是把所有的努力都用來讀書了呢。至於狀元,我一點兒也不在乎。
姚廣孝:就算讓賢,失去三元及第,您也不惋惜?
孟好學:即使三年後重考,我也有信心再次三元及第。
—————————————
杜言行:……………
別人畢生渴慕的榮耀,在您眼中竟是如此輕而易舉。
孟好學:
不是輕而易舉,是我一直在讀書,一直在思考。
讀書也是有方法的,得學會舉一反三。何況中狀元本不是我的初心,我渴望發揮自己的才能,有所作為。我想讓百姓安居樂業。
杜言行:
受教了。請孟兄受我一拜。原先不服氣您三元及第,總覺得自己才應該是狀元,是我太過狹隘。
我們讀書是為了明事理,發揮自己的才能,而不是偏執於名利。
孟好學:杜兄客氣了。之前有幸拜讀過您的文章,有一問題想向您請教……
—————————————

●瓊林宴一角
—————————————
姚廣孝:殿下認為這兩人如何?
朱棣:於我是變量。於日後的大明,亦是變量。
姚廣孝:倘若他們不願入您麾下……
朱棣:但他們也絕不會與貪官汙吏沆瀣一氣。
(他們是大明的脊樑。)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