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好幾年前認識了死字怎麼寫,現在又認識了兩個草書
2024年12月14日,《黑神話悟空》1.0.12版本更新,上線地圖功能和挑戰模式
如果你恰好在BOSS連戰中不幸失利
那麼一定對下面2個粉黑配色的字不會感到陌生。
1/3 這寫的是什麼呢?
得練?
路邊?
飯練?
阿彌?
改日?
飯桶?
降詣?
其實,結合連戰失敗的情況和隨後的文字說明
又或者你之前已經刷到過其他up的文章
自然會明白是“敗陣”二字
好耶!是敗陣
妙啊
當你把這兩個字眯著眼看,看成一個字
像不像一個“投降”的“降”字的?
2/3 也說意蘊
遊科:🤣👉敗陣
那這兩個字出自哪裡呢?
“敗”,出自於祝允明《自書詩》
“陣”,出自於祝允明《滕王閣序並詩》
兩字點畫豐滿圓活,舒展自如,疏瘦橫放而不求盡合
祝允明是誰?
害,祝允明就是祝枝山!
雖然“敗陣”二字是集字,但兩字之間連帶的筆意還是有的
相互呼應,選的很到位
不知道為什麼,草書讓我覺得侮辱性更強,有一種被潦草宣判為菜鳥的挫敗感
(PS:可能要的就是這種砸你臉上羞辱你的效果?)
感覺比《只狼》的“死”更有意境
我天命人屢敗屢戰,屢敗屢戰!
3/3 再說蘇、趙
通關和得勝是蘇軾和趙孟頫的
通關和得勝是蘇軾和趙孟頫的
“敗陣”“得勝”“通關”三個都是同一個性質
字體很大——標誌著BOSS戰的終結
那這三個書法家有什麼共性嗎?
遊科為什麼選擇了這三個人?
首先,蘇軾是“宋四家”之首
祝枝山明弘治“吳中四才子”
趙孟頫被稱作“元代冠冕”
朝代各不相同,絕無相見的可能
但並不是沒有關聯的
比如說,趙孟頫曾書寫過蘇軾的《前後赤壁賦》,三人都曾寫過《歸去來兮辭》
祝允明《歸去來辭》, 草書,立軸,水墨紙本,98.5×24cm。正德五年(1510年)作。
當然,要我說,還是遊科比較喜歡
此類字體明顯受到宋代“尚意”書風的影響
更注重意趣的抒發和個人情感的宣洩,表現出任情適性的自由
正所謂——意造大觀
我逐漸理解一切
最後補說
除了書法,戰鬥開始前的
1 〡
2 〢
3 〣
是蘇州碼子,是我國早期民間的“商業數字”,常用於當鋪、藥房
甚至還有那個紅色的叉,像是在生死簿上把你勾掉的感覺
不得不說,我國傳統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xdm,麻煩電電〢+〣次牛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