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斯宗主国加成
非斯古城右岸部分建于公元789年,而左岸建于公元809年。据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曾孙、摩洛哥第一个王朝国王伊德里斯二世于8世纪在汪达尔人毁坏的城址上重新修建。非斯这个名称是由“法斯”演变来的。在阿拉伯语里,“法斯”意为“金色的斧子”,据说伊德里斯二世当年主持该城破土奠基时,在面向麦加圣城的方向发现一把金色的巨斧,伊德里斯二世感到这是吉祥的征兆,当即给城市定名为“法斯”,后来“法斯”变成了“非斯”,并一直沿用到今天。当城市建成后,伊德里斯二世将它定为摩洛哥第一个伊斯兰王朝——伊德里斯王朝的首都。
非斯的地理位置
作为《文明6》中的科技城邦,在现实历史中,非斯拥有历史上最早的大学卡鲁因大学,建于公元859年,比欧洲最古老的博洛尼亚大学还要早上两百多年。卡鲁因大学修建伊始其实属于一座清真寺,但是它本身就附带了学校,旨在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能够舒适地学习伊斯兰信仰的地方,因此,本来只是单纯用来礼拜的场所随即也拥有了诸多其他功能。卡鲁因清真寺从一开始就开设了信仰课程以及古兰经诵读课程,同时也开设了伊斯兰教法、阿拉伯语法、苏菲学、数学、音乐、化学、医学、天文学等课程,甚至还设置了政治辩论课以及诸多自然学科。不久,卡鲁因清真寺就进行了扩建,完成了大量基础设施修建工程。当时的卡鲁因清真寺周边也随即新生了很多住宅区、商业区、学校、蒸汽澡堂等设施,其中很多设施时至今日依旧在完好运作。
卡鲁因大学夜景
这座清真寺建成以后,非斯城的学者们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们合力将它打造为了一座教育与科学研究的殿堂,吸引了全球各地大量的学子们前来求学。此外,还要感谢当时稳定的时局与政局,正是出于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卡鲁因清真寺才会不断扩建,并且最终发展成为整个非洲最大的清真寺,成为了一座能够容纳逾2万2千多穆斯林同时礼拜的清真寺,同时也成为了享誉整个科尔多瓦地区(Cordoba)以及巴格达城(Baghdad)的科学研究中心。
到了公元十三世纪,随着新城区的建立,城市进一步发展,非斯逐渐成为了阿拉伯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公元1492年,随着格拉纳达的陷落,以及葡萄牙人对大西洋沿岸的控制和奥斯曼帝国在北非的扩张,摩洛哥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但并没有影响到摩洛哥的地中海心脏地区。
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北非地区逐渐落入英法的控制。法国早在公元1903年就对摩洛哥表现强烈兴趣。在英国支持下的法国对摩洛哥的影响,引起了德国的不满。公元1905年到公元1906年的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在阿尔赫西拉斯会议得到解决。法国的特殊地位得到正式承认,而摩洛哥的治安托管权交给给了法国和西班牙。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由德国引起,加剧了欧洲列强间的紧张,但公元1912年3月30日签订的“非斯条约”,把摩洛哥变为法国的被保护国。同样,在非斯条约中,同年的11月27日西班牙得到了北部和南部地区(伊夫尼地区)保护者的地位。同年,法国统治者把首都改建到拉巴特后,非斯的政治地位逐渐衰落。在1956年3月2日,摩洛哥从法国控制下重获政治独立。
直到今天,非斯还保留着很多中世纪的建筑和历史遗迹。非斯的阿拉伯人聚居区于公元1981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